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doc_第1页
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doc_第2页
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doc_第3页
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在“调”、“改”、“增”、“删”、“组”五个字上下功夫。 一、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1.单元之间的调整。即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笔者把JEFCBook2“Thesportmeeting”提前到我校刚开完运动会后,结合教材内容,谈谈本校本班情况,用一般过去时总结各运动项目的成绩、接力赛的紧张气氛。通过对单元教学顺序的重新调整,不但可以激活学生认知的兴奋点,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而且巩固了语法重点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单元内的调整。单元内的调整是指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做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JEFCBook3第85课中的第一部分以Kate感冒为开端诉说病情,第二部分是询问病情;第86课是一篇有关Tom病情的三人对话;第87课的第一部分讲Tom的病因,第二部分是Kate与护士的对话,第三部分是句子匹配练习;第88课是一些语法练习。由于安排显得零乱,教师可打破原内部框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调整(见下表)。3.课内调整。课内调整是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中几个部分的顺序。现行教材每个单元的第一课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而各个部分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readandlearn、readandact、askandanswer、learnandpractice等,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调整这几部分内容,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重“精”轻“泛”,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教材中有一些涉及高科技领域的文章,例如JEFCBook3Lesson46“Theuniverseandman-madesatellites”,其中讲到卫星如何在太空运行、如何向地面传送信号,很多学生不太理解。教师可补充“Earlybird”和“Manstriptothemoon”这两篇文章,出现新词汇“mannedspaceship”、“astronaut”等,还配备一些图片,以便学生更全面形象地理解。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利用因特网去收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人造卫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写一篇英语报道。实际上,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就是在用语言做事,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教学思想。 三、删减教学内容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在教材的对话课里,同一个话题经常会出现,且操练的内容和句型学生熟之又熟。例如,在JEFCBook2Lesson17、50、52,Book3Lesson13、37中,话题都是“Telephoning”,而句型不外乎:“CouldMayspeakto?”“ThisIsspeaking”“CanItakeamessage?”“Illgivehimherthemessage”这些句型学生都接触过,且打电话这个话题他们非常熟悉,如果教师不顾实际情况,再按部就班,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过于简单的内容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遇到此类情况,通常可以采用“省略法”,这部分内容作为一次常规的听力训练,简单提几个问题,接下来就开始新课。这期间所花的时间不过几分钟,而效果却一样,甚至更好。 四、更新教学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更新教与学的方法,让教材为我所需、为我所用。例如,教学课文“Weatherreport”时,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或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没有真实感受。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在家里看电视时,把各城市的气象情况用表格形式记录下来(见下表),然后让他们在第二天的英语课上当一次气象预报员,播报中国各大城市的气象情况,不仅能活化教学内容,同时也可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观察和学习。教师对教学设计得合理,不仅能够激活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创设出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老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只有创造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