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三作业题解析(4份打包)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_第1页
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三作业题解析(4份打包)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_第2页
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三作业题解析(4份打包)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_第3页
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三作业题解析(4份打包)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_第4页
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三作业题解析(4份打包)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直面人生12 报任安书(节选)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曩者() 诎体()圜墙()赭衣() 倜傥() 缧绁()愠色() 剌谬() 臧获()沉溺() 箠楚() 髡刑()(2)给多音字注音 2辨形组词(1)(2)(3) (4)3词语释义(1)接物:_(2)推贤进士:_(3)伏法受诛:_(4)腐刑:_(5)画地为牢:_(6)强颜:_(7)系狱:_(8)引决自裁:_4名句填空(1)人固有一死, _,_,用之所趋异也。(2)由此言之,_,_ ;_,_。审矣,何足怪乎?(3)_ ,不可胜记,_ 。(4)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 ; _,_;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_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6)是以肠一日而九回,_,_ 。一、整体感知1实词(1)通假字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通_, _ 其次剔毛发 通_, _见狱吏则头枪地 通_, _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通_, _及罪至罔加 通_, _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通_, _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通_, _思垂空文以自见 通_, _则仆偿前辱之责 通_, _其次诎体受辱 通_, _(2)古今异义意气勤勤恳恳古义:_今义:_恨私心有所不尽古义:_今义:_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_今义:_下流多谤议古义:_今义:_仆以口语遇遭此祸古义:_今义:_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古义:_今义:_(3)一词多义要固望恶(4)词类活用指出活用的词,并解释。太上不辱先:_衣赭衣:_通其狂惑:_倡优所畜:_流俗之所轻也:_曷足贵乎:_故略陈固陋:_2虚词(1)若(2)也3.文言句式指出文言句式类型。(1)且西伯,伯也_(2)由此言之,勇怯,势也_(3)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_(4)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_(5)屈原放逐,乃赋离骚_(6)终不可用_4翻译下列句子(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译文:_(2)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译文:_(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译文:_(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译文:_二、深层探究5从课题和背景探寻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6第5、6两段文字上有何联系?有人认为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7第7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全文的结构有何特点?三、技法迁移巧用排偶,酣畅淋漓文本回顾本文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密切无间。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文本第3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5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技法点拨排比句读起来感到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形式多样的排比有节奏感,能增强语势,深化中心。对偶是用两个结构相同、数字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从内容来看,对偶可分为:(1)正对: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反对: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3)串对:即“相串成对”,有如流水顺承而下,因此又叫流水对,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因此意思是紧密连贯的,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排比与对偶的区别:(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子或短语)。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技法运用请以“我看太史公”为话题,联系课文相关内容,采用排比、对偶等手法,写一篇短文。_答案解析基础梳理1(1)nnqyunzht tn li xiynl miznn chukn(2)yo/yojin/knqin/jin/qin qu/qum/michn/chn2(1)戮力/戳穿(2)谬论/绸缪(3)圜墙/惨绝人寰(4)刺探/乖剌3(1)与他人交往。(2)推荐贤人,引进学者,指推荐人才。(3)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指犯法被杀。(4)即宫刑,古代五刑之一,阉割男性生殖器的一种酷刑。(5)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逾越。(6)即厚颜,意为不知羞耻。(7)囚禁在牢狱。(8)引决,亦作“引诀”,自杀;自裁,自杀。4(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勇怯势也强弱形也(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4)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5)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6)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文本互动1(1)贯套上剃剃光(头发)抢撞击磨消磨,消失,灭失网法网抵“大抵”即大都佚散失现表现,显现债指欠下的东西,此处指下狱受宫刑使祖先受辱屈弯曲(2)古义:诚恳的样子;今义:勤劳而踏实古义:自己的志愿;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古义:卓越不凡;今义:洒脱大方,不为世俗所拘古义: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今义:卑鄙龌龊古义:言语;今义: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古义:此特指“腐刑”;今义:死刑(3)总括,概括;通“邀”,邀请;重要固然;坚固;坚决,一直怨恨,抱怨;希望,念头;农历每月的十五;盼望奸邪之徒;厌恶;中伤;怎么样(4)辱:使动用法,使受辱前“衣”:名词作动词,穿狂惑:形容词作名词,指内心悲愤倡优:名词作状语,像对待乐师、优伶一样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贵:形容词作动词,尊重固陋:形容词作名词,指固执鄙陋的意见2(1)动词,如同,好像;代词,你;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连词,至,至于。(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的语气;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句末语气词,表示反诘语气;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3(1)判断句(2)判断句(3)被动句(4)被动句 (5)被动句(6)被动句4(1)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由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2)由此说来,勇敢或怯懦,坚强或软弱,都是由形势决定的。(3)(我)之所以能忍受耻辱,苟且偷生,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房里却不肯死的原因,是痛惜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不能在后世显露。(4)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为后人所称道。5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2段)复信内容: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3段)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5、6段)再次表明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7段)6第5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6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5段的人物是第6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6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二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7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技法运用略专题三直面人生12 报任安书(节选)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字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魏其(j)衣赭衣(y)圜墙大放厥词B榜箠(chu) 暴肌肤(bo) 囹圄 前扑后继C沉溺(n) 缧绁(xi) 倜傥 通邑大都D奴仆(p) 剌谬(l) 网罗 强颜欢笑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亚运会的召开,今年以来,广州市下大力气整顿市容,画地为牢,分区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B经过历史学家考证,扑朔迷离一千多年的唐代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颜真卿的墓葬竟然藏之名山,埋葬于江南小城句容境内的龙山。C美军在伊拉克西部发起了“铁幕行动”,对反美武装实施重于泰山的打击,遭到当地逊尼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D每年6亿多美元的联合国会费,对经济总量占全球财富28%的美国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但美国偏偏不肯支付,连续多年大数量地拖欠,去年最多时候竟达18亿美元之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流俗之所轻也B其次不辱身C下流多谤议 D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二、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5作者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事例,有什么意义?(3分)答:_6选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3分)答:_7司马迁的忍辱择生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3分)答:_8太史公为什么说“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3分)答:_三、类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悲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之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阔兮;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哲之乱也。炤炤洞达,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古人惟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逆顺还周,乍没乍起。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矣!注复礼:合乎礼的要求。谅:信。才韪:才质美好。韪(wi):善。吁(x)嗟(ji):感叹词。才:品质。哲:哲人,明智的人。炤炤(zho zho):同“昭昭”,明白。否(p):运气坏。还周:循环。还,通“环”。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恒克己而复礼克:约束B信美恶之难分 信:相信C好贵夷贱,哲之乱也 夷:轻视D没世无闻,古人惟耻 闻:闻名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悲”的内容的一组是(3分)()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之无闻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人理显然,相倾夺兮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A BC D12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3分)译文:_(2)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3分)译文:_(3)没世无闻,古人惟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4分)译文:_四、语言运用(7分)13陕西韩城太史祠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凌霄汉”,请你试着补出下联。(3分)答:_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日长假等机会,自驾车到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这本是利人利己的好事。但遗憾的是,这些人在那里玩些啥?在树干上荡秋千,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甚至在“农家乐”里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1)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劝告语。(2分)答:_(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答:_答案解析1CA项“衣”读y;B项“暴”读p,“前扑后继”应为“前仆后继”;D项“仆”读p。2DD项“九牛一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使用正确。A项“画地为牢”原指在地上画个框框作为牢狱,后来比喻只许在规定好的范围内活动。不符合语境。B项“藏之名山”指把著作藏在名山中,传给志趣相投的人。这里用错了对象。C项“重于泰山”形容意义重大。这里用来形容打击的力度大是不恰当的。3CA项形容词作动词。B项使动用法。D项名词作状语。4AA项皆为助词“的”。B项用来,因此。C项他们,指历史人物;那些,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D项作为,对。5(1)作者列举他们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2)作者说自己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祸,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耻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6本段通过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运用了归纳说理的方法,证明人要直面人生的苦难,体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7示例:学习历史上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和勇气。8太史公愿意接受腐刑以换取生命,这在俗人看来根本是无法理解的,而司马迁恰是以屈辱换来父亲遗愿、自己夙愿史记的完成,这比未写成书而默默死去是更有价值的,而且也能补偿受辱之债。但这一切是未曾经历磨难的俗人极难理解的,只有亲身经历磨难的智人才能体会到。9B信:确实。10CA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结构助词,的。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项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