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分清文章段落。2,指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初步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表现出来强大的生命力.3,指导学生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想象能够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抗争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主题单元的第一课青海高原一株柳,伸出右手跟老师写课题!(注意“原”“柳”字,读题)2、齐读课题。(评析:跟老师一起写课题,不仅强调了文章的题目,而且潜移默化地学习了两个生字的书写,可谓一举两得。)二、检查预习。1、了解: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吧!(预习过的举手)到了高年级了,预习可是个好习惯!告诉大家你是怎么预习的?2、检查:看来大家很会预习!不简单!下面,我就来抽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同意吗?生字词应该都认识了吧,谁来读?(评价、正音;生字词是藏在课文里的小精灵,认识了它们读课文就方便多了!)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些什么?随便谈谈!(在思考呢?把课文快速地浏览一遍吧!边默读边想:课文讲了些什么?)读书很用心,知道得还真多!但是课文可不是:这儿说一句,那儿说一句地乱说,它很有条理,可以分这么五大块来写,看大屏幕!你会根据这样的提示把课文的段分下来吗?(生分段后交流,师评价并指出分段方法不止一种,只要有正确的理由就行。)找中心段:还看大屏幕,这种分法中有一段是中心段,其它段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段来写的,这个中心段是哪一段?(这样就把长文读短了,把长文读短,把厚书读薄是一种读书本领,以后要多练。)小结:预习情况就检查到这儿,总体情况不错。记住:学语文需要扎实的预习。(板书:扎实预习)(评析:预习是高年级语文学习应该具备的一项技能,但是往往被很多老师忽视了,本节课巧妙地运用谈话的形式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生字词是藏在课文里的小精灵,认识了它们读课文就方便多了!”、“把长文读短,把厚书读薄是一种读书本领,以后要多练。”教师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话语,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三、精讲课文。其实,学语文更需要读好课文!预习时,大家已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了,下面我们主要练习:用心读出自己的感觉来!正好也可以展示大家预习时读课文的情况。(板书:读出感觉)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就围绕课题读开去1、读课题,强调“柳”,吟诗词,读第1节。谁来读课题?注意读出青海高原上长了一株什么?(柳)读出来了!这里长了一株柳树!(点“柳”)吟诗:提到柳树,我们自然想起很多诗人写过柳树,唐朝的贺知章写过咏柳,师吟诵:碧玉状成一树高二月春风似剪刀/大诗人杜甫也写过:两个黄鹂鸣翠柳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写柳树,那是因为它美呀!这种美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美,在我们这儿经常看到柳树,你在哪儿看到过柳树?(太平常了)练读第1节,读出“平常”。(在我们这儿见到柳树,真是太平常了!)再读第1节,读出“平常”。2、读课题,强调“一株”,体会读第5节: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柳树?谁再来读课题?这回要读出长的不是几株柳!(一株)读后(点“一株”)读的好!这儿就长了一株柳树!默读这一节,用心体会这株柳树长得怎么样?(出示第5节)这棵柳树长得怎么样呢?自由放声读,读出你的感觉吧!指读并导读各句(导读语:和我们常见的柳树相比较,这株柳树长得怎么样?/粗实: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演示;浓绿:绿的苍郁、绿的深沉;坚硬:铁锭、锻铸这里用两组“金”字旁的词语说柳树,你是怎么想的?;巍巍然撑立:我们常见的柳树会巍巍然撑立吗?长成什么样的柳树才会巍巍然撑立?狂风吹不倒它;暴雪压不垮它评价、提示、朗读、板书关键词:粗实而坚硬、巍巍然撑立)这是一棵顶天立地的柳树啊(指名读)/它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齐读)。3、读课题,强调“青海高原”,读好3、4节。还来读课题,注意读出这一株柳长在哪儿?(明白了,这一株柳树长在青海高原上,怎么想的?)“青海高原”到底是个怎样的景象啊!生自由读3、4节:自由读课文的3、4两小节,会读书的人,读书时脑子里能出现青海高原的景象!去读吧!交流画面:读着读着,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这是课文里的一些词语,可以借助它们来想象!(读读词,透过这些词语,你看到画面了吗?)a、如果生有难度,可启发:那儿的山?(光秃秃的山一座连一座,山上没有草)那儿的地?(地非常开阔,草很多但没有树)那儿的天、云?b、如果生看到什么,师即点到词语,朗读,读出苍凉!c、可铺垫可渲染:这里海拔4000多米,非常寒冷,有时零下几十度;异常干旱,有时连续两个季节不下一滴雨;冻土多,土地质量差d、(这是一幅“荒凉图”啊!)自由读词语,读出荒凉!(板:苍凉)想着画面读,感受会更深!a、情读第3节(指读):听着你的朗读,老师想到了一些边塞诗(大屏幕):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有唐朝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苍凉啊!把这个感觉读出来吧!/这里干极了,冷极了!山上没草,地上没树!b、情读第4节(指读):这里是贫瘠的土地,这里是恶劣的环境!/大片的冻土不允许绿色生命的存在,令人心头涌起阵阵悲凉引读:(但是,在这里却长着一株柳树)男生读。(引:它使作者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一眼就瞅见了它,还不由得“哦”了一声。这是作者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齐读。4、让我们第四次把目光聚焦在课题上,再来读一次课题,带着什么感觉读?(你想读出什么?神奇,了不起!)读第2节“神奇”。(对,非常神奇,这里与“巍巍然撑立”相同的是“伫立”,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居然“伫立”在那儿,了不得!)引读:它让作者十分惊奇,惊奇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读第2节)(评析:从课题读开去,通过精心的设计,把课题分为“柳”、“一株”、“青海高原”三个层次,层层深入,读出感觉,体会这株柳树的神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紧扣这双明亮的眼睛,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有张有弛,中心突出,可见教者构思的独特。)四、练笔或作业。1、面对着这样一株神奇的柳树,我们同样也会心潮澎湃,想在心中为它树个标牌吗?牌子上写点什么呢?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你联想到的其他!(行间指点:也可用“虽然但是”写)2、交流。3、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学语文需要扎实预习,需要读出感觉!课文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读去思考,下一节课再去用心读出感觉吧!(评析:青海高原这一株神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药药剂学试卷试题及答案
- 机务维修面试试题及答案
- 混合设备节能策略-洞察及研究
- 建行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用火考试题及答案
- 安徽辅警笔试题及答案
- 农家乐土地租赁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合同
- 节能减排项目担保借款协议与合同
- 2025海南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灯箱广告牌广告位租赁与广告策划合同
- 积极行动主题班会课件
- 草原网围栏维修合同范本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 DB11T 2441-2025 学校食堂清洁和消毒规范
- 青岛版六三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二单元《第1课时 总量与分量》课件
- 肺癌健康讲座课件
- DB45∕T 2659-2023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服务规范
- 电商税务筹划课件模板
- 系统测量msa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冷冻熟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护理陪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