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5文言文课内同步检测及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doc_第1页
必修1-5文言文课内同步检测及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doc_第2页
必修1-5文言文课内同步检测及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doc_第3页
必修1-5文言文课内同步检测及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doc_第4页
必修1-5文言文课内同步检测及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1-5课内文言文同步训练及重要句子翻译(附答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南 佚()之狐 夜缒(C)而出B.越国以鄙()远 君之薄()也 共()其乏困C.朝济()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 失其所与()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共(供给)其乏困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 B. 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唯君图之 /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5、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过也 C. 邻之厚,君之薄也 D. 何陋之有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3、夜缒而出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焉用亡郑以陪邻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7、吾其还也 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13、夫晋,何厌之有 1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荆轲刺秦王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E. 偏袒扼腕而进。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G. 秦王必说见臣。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又前而为歌曰 乃朝服,设九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使使以闻大王 箕踞以骂曰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皆白衣冠以送之A. B. C. D.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愿大王少假借 ( ) .自引而起,绝袖 ( ).秦王还柱而走 (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5.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 )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1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鸿门宴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通“纳”,让进去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故:特意 C窃为大王不取也 为:替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如:到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愿得樊将军之首以献秦C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D臣请入,与之同命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而抬举一番,难怪项羽愿听。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3、吾得兄事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9、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13、道芷阳间行。 14、吾属今为之虏矣! 15、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常以身翼蔽沛公 17、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1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9、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必修二兰亭集序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2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悟言一室之内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6、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7、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9、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赤壁赋、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下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缭绕。、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同情曹操不遇于时。、慨叹人生无常。、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5、何为其然也? 6、而今安在哉? 7、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9、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游褒禅山记2选出“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A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B盖其又深。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B.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5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6将下列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加点的词语挑出来,并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行礼之往来,共其乏困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A. / /B. /C. /D. /1、不出,火且尽。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6、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0、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氓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4、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6、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7、夙兴夜寐,靡有朝矣_ 8、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_ 10、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采薇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下列句子当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4.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6.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王好虞,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7下面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王好战,请以战喻。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9、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0、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1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1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5、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劝学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B.善假于物也/于是余有叹焉 C.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吾尝终日而思矣 5.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金就砺则利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輮以为轮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对下面虚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吾尝题乎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A./ B. / C./ D. / 7.对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劝学 A.尽 消失 快 功绩 劝说 B.到达 隔断 猛烈 功劳 勉励 C.到达 横渡 强 成绩 勉励 D.得到 渡过 锐利 成绩 鼓励 8.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1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过秦论1加点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项是: (1)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4)内立法度,务耕织 (5)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6)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7)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A(1)(4)(5)B(1)(6)(8)C(7)(8)D(2)(4)(5)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与“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3句子中的“因”字意义及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蒙故业,因遗策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因河为池 (4)先祖因之以成帝业 A(1)/(2)(3)(4)B(1)(2)/(3)(4) C(1)/(2)/(3)(4)D(1)(2)(3) /(4)4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C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D(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是入秦的必经之路) B然后以六合为家(指天地四方,与“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意思相同)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崤山以东。“山东之国”代指联合攻秦的九国) D序八州而朝同列(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其他六国分居八州,故以“八州”代指六国)6.下列加黑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是 ( ) A召滑()鞭笞()藩篱() B墨翟()谪戍()契() C銡() 隳() 逡巡 () D牖()棘矜()锋镝() 7.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 A度长契大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价值连城 C鉏耰棘矜 摄足行伍 緼袍敝衣 D足肤皲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