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卷·2019届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_第1页
地理(必修)卷·2019届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_第2页
地理(必修)卷·2019届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_第3页
地理(必修)卷·2019届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_第4页
地理(必修)卷·2019届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必修)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75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 2.请将所有客观试题的答案用2B铅笔规范转涂至答题卡上,主观试题的答案填写到答题卷对应区域,否则,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之间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B. 每一个区域都有明确的的边界C. 区域都是按照人们主观意愿划分的 D.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行政区 自然带 热量带 干湿地区 三江平原 山东省青岛市 长江流域A B C D3、下列区域中,区域特点描述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 C连云港经济开发区 D东部经济地带读各种生态问题关联图,回答45题。4、此图说明了(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C人类可征服自然界 D自然与人类是对立的5、由图可知,造成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人口激增 C气候异常 D物种灭绝62016年9月21日,已有60个国家批准以应对气候变暖挑战的巴黎协定。此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公平性原则 B. 共同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D. 开放性原则读“倒U形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下列问题。7关于图示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工业化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C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体现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8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哪一阶段( )A B C D9.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B.C.D.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013题。 10、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和气候 B水文和植被C植被和土壤 D气候和农作物11、对各自然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分布区 B区都是经济发达地区C区气候干旱 D区地势高、气候寒冷12、制约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条件 B地形条件 C光照条件 D水源条件13、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北方、南方的农业特点依次是( )A旱地耕作、绿洲农业、河谷农业、水田耕作B河谷农业、绿洲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C绿洲农业、河谷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D河谷农业、旱地耕作、绿洲农业、水田耕作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读“2011年12月28日北京市PM2.5浓度走势图”,回答1415题。14、12月28日,北京市PM2.5浓度出现峰值时,其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 )A日常发电 B工业生产 C汽车尾气 D农业生产1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降低北京市PM2.5浓度的是( )大力发展服务业 提高城市化水平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A B C D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黄土土质疏松 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黄土高原多地质灾害 森林破坏严重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7-20题。17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 D排水18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地19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资源是( )A光照充足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 D物种丰富20东北的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21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得益于( )A优惠政策B便利的交通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资源丰富22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利条件的是(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3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读我国跨流域调水示意图(部分),回答2426题。24、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人口少 水资源利用率高 水资源总量少A B C D25、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减少耕地面积 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培育并推广种植抗旱作物 推广滴灌、喷灌技术A B C D26、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最大优点是( )节省工程建设投资 充分利用地势条件自流调水,降低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充分利用三峡水库优质而丰富的水源 沿途人口、城市密集A B C D27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ABCD鲁尔区是世界上以煤炭为基础起来的著名工业区;山西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是资源优势到现在仍然没有促成发展为经济大省。据此完成2829题28、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比较缺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土地资源 D煤炭资源 29、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素质 30下列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的是( )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 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水土保持 D围湖造田、发展大农业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1分,共10分)。31、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 )32、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是中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 )33、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为地形和气候。( )34、根据因地制宜原则,长江上游开发重点是水能开发。( )35、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是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36、地理环境决定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37、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不足问题。( )38、东北地区种植业发展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39、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 )40、青藏铁路沿线花费巨资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这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人地关系思想。( )三、综合题(30分)41、图甲为德国鲁尔区,图乙为中国辽中南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图甲 图乙(1)鲁尔区和辽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_ _。它们均拥有丰富的_(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能源的优势地位逐渐被_和天然气所取代。(3分)(2)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地区的一部分重工业布局向海港城市靠近,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_优势。(2分)(3)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请你为辽中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_ _ _、_ _。(2分)42、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下图为“京津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分)(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_、_、_等。(3分)(2)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对大城市产业结构和环境的积极意义分别是_ _、_ _。(2分)(3)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4分)开源:_;节流:_。43、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7分)(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_、_。(2分)(2)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_,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可将_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2分)(3)这一工程的实施对乙区域产生的影响有_ _。(3分)44.长江以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为界分为上、中、下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位于长江上游的 电站。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3分)(2)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威胁是洪水灾害,造成长江中游洪灾多发的原因是 。(多项选择)(2分)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 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修建水库、退田还湖 陡坡开荒、围湖造田(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简述综合治理长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的措施 。(2分)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必修)答案15 DDCAB 610 BCBDA1115 BDBCD 1620 CDCBA2125 ACCDB 2630CCACC3135BAAAA 3640AABAB41答案:(1)钢铁工业煤炭石油(3分)(2)交通(2分)(3)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营造绿色空间;消除污染,美化环境。(2分),42答案:(1)原料丰富、燃料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政策优惠等(3分)(2)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或促进产业升级) 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2分)(3)开源: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海水淡化等(答对两点者给2分) 节流:节约用水、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