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鹰潭一中1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卷中)一些重大改革在历史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记,也被一些物化的东西所定格。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典型雕刻大佛。前一幅为云冈石窟,其雕刻佛面方圆,两肩齐平,深目高鼻,衣纹厚重突起,线条简明,是典型的胡人形象,后一幅是龙门石窟,无论佛像造型,还是龛饰壁雕,都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回答12题 1出现上述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2这种变化反映了怎样的一种趋势( )A南北文化交流的特点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C佛教传播加强的趋势 D雕刻艺术不断成熟完善的趋势历史上的一些改革尽管在形式和内容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本质却有着截然的不同。回答3题3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改革最主要的区别是( )A是否涉及政治改革 B是否涉及经济改革 C是否由有地主阶级领导 D是否涉及军事改革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有些改革因本身的缺陷而使改革走向失败。回答45题4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5在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D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公元前63世纪,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尽管相距甚远,也没有什么联系,但历史竟然有惊人的相似,两地几乎同时都进行了影响深刻的改革。回答611题6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A栽种葡萄的技术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大量的土地 D高超的手工业技术7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8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个年收入100麦斗的平民,他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当选“四百人会议”的成员当选为陪审员 在战争中提供骑兵A、 B、 C、 D、9管仲改革期间,齐国某贵族拥有封底300亩,另辟私田200亩。按管仲改革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A300亩 B200亩 C500亩 D100亩10商鞅变法中为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而产生决定影响的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11.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下面四幅漫画,形象生动的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情况。读图回答1213题12从图中你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用人失当问题 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学_科_网变法引起了北宋天下大乱AB CD13其中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关键因素是( )A B C D一些史书文献和文学作品,都是重大改革的历史见证和补充说明。回答1416题14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重农抑商15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16“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戊戌变法风俗习惯是一文化现象,它有着很深刻的背景和渊源,风俗习惯的演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有许多涉及到了社会风俗的改进和吸取。回答1718题17下列现象能反映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进内容的是( )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中原地区广泛流行吃烧烤 洛阳商业发达,成为贸易中心 中原地区农田大量得到开发A BCD18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19世纪中后期,面临民族危机,中日两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回答1920题19下列观点倾向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20下列中外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A B C D第卷 (非选择题部分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5分,第24题13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商鞅材料三 (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梦蕉亭杂记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2分)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6分)22.(18分)材料一 宋仁宗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493万贯,绢帛376万匹,粮1807万石;国家总支出:钱3317万贯,绢帛725万匹,粮3047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材料二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三 王安石认为: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提出“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方法。司马光认为“天下安有此理?”“不加赋而国用足,不过十设法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材料四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背景。(2分)()根据材料二,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两条)?(分)()材料三中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司马光又为何持此观点?(4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适应于时代”的理解。(2分)23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材料二: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 伊拉斯莫材料三: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 21倍。材料四:在德意志皇帝召开的对马丁路德的听审会上,马丁路德最后总结说:“皇帝陛下和诸位王公阁下除非能依据圣经的见证判定我的错误,或者根据显而易见的论据,依照圣经判定我有罪,而我的良心能坚信这判定合乎上帝的真道,否则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因为违背良心做事,我不平安,也不会接受。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愿神助我,阿门。”随后德意志皇帝宣布马丁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马丁路德传材料五: 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袋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摘自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材料六:英王为英国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解散修道院材料七:右图: 烧死“异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3分)(2)依据材料四,马丁路德称“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指的是什么?(1分)指出“不能收回”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3)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与路德主张的相同点有哪些?(2分)加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2分)(4)材料六出自什么文件?(1分)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2分)(5)你如何看材料七的措施?(2分)24.(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柏利在1800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1872年日本第一列火车 1876年日本的新式学校 官办八幡制铁所材料二 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四 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切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0961-2014嵌入式软件质量度量》
- 新解读《GB-T 31031-2014机场除雪车》
- 新解读《GB-T 31085-2014国际货运代理单证签发规范》
- 代理牙膏合同范本
- 房租快速出租合同范本
- 农户房屋出售合同范本
- 消防挂资质合同范本
- 整装家居销售合同范本
- 乡村建设桥合同范本
- 殡葬服务合作合同范本
- 绿化项目养护监理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1500+六级高频词汇1500
- 混凝土结构跳仓施工方案
- 水稳摊铺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二年级劳动与技术折扇课件
- 公墓施工组织设计
- 油气集输管线管道工程征地外协管理方案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 小升初英语学习方法指导PPT
- CT图像伪影及处理
- 住宅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举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