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周周练(第4周)湘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第二章第一、二节班级: 姓名: 学号:1.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2.地壳最厚的地方位于( )A西太平洋岛环链 B夏威夷火山岛 C东非裂谷带 D青藏高原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化学元素且含量多少排序正确的是( )A.氧 硅 铝 B.硅 铝 铁 C.铝 硅 氧 D.氧 铝 硅 4.岩石圈是指() A.整个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 C.地壳和上地幔部分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5.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A.地壳中 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 D.地核中6.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火山喷发物的研究 B.通过打井而获得信息 C.地震波 D.直接观测到的情况7.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变化最大处是:()A.莫霍界面 B.地下1000千米处C.古登堡界面 D.地下5000千米处8.在地球内部圈层中,莫霍界面划分开的两个圈层是: ()A.岩石圈和地幔 B.地壳和地幔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9.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图),回答图中b表示A软流层 B地壳 C地核D地幔10、地球上最活跃的圈层是(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11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12、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13.下列岩石属沉积岩是()A. 玄武岩 B.砂岩、页岩 C. 大理岩 D.花岗岩14.下列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15.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读图2,完成16-17题。16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a Bb Cc Dd17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18.地球上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有关于图中数字代表内容,正确的是()A是沉积岩,大理岩属于数字代表的岩石B是岩浆岩,玄武岩属于数字代表的岩石C是岩浆岩,花岗岩属于数字代表的岩石D是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数字代表的岩石读右图回答1920题。19. 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20.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下图所示不同的是:()A. 庐山 B. 泰山 C. 华山 D. 喜马拉雅山 21.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 C、风化作用 D、变质作用 22.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23.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24.下列地理现象中,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A断块山地 B背斜成山 C火山地震 D沧海桑田25.“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质作用是()A侵蚀作用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内力作用26.下图中岩层按由老到新的次序是()AB C D27.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 B.沉积 C.搬运 D.侵蚀 28.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下列板块中的()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 印度洋板块29.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交界处为地震和火山集中分布地带;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海沟;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30.读下图“某大洲局部地区图”,图示区域主要包括全球六大板块中的()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A B C D31.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了:()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马里亚纳海沟 D、 日本群岛3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日本群岛的形成是() A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B两个大洋板块相撞形成C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张裂形成D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33.北京时间2006年12月20时26分和34分,在南海海域(北纬21.9度,东经120.6度)连续发生7.2和6.7级地震。26日震中距台湾岛约15公里。福建省、广东省普遍有震感。回答台湾附近地区多地震是由于() A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接触带上C火山活动强烈D多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3435题。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风力沉积作用 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35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A沙尘暴 B水土流失C土地次生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36下列成语的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 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C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 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读下图,完成3738题。37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 B C D38形成图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