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公司色彩管理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印刷公司色彩管理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印刷公司色彩管理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印刷公司色彩管理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印刷公司色彩管理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ame of document 印刷色彩管理印刷色彩管理 Document number Page number Written by Approved by Valid from Version number 印刷色彩管理印刷色彩管理 目录目录 题目题目页码页码 1 目的目的 3 3 2 执行标准执行标准 3 3 生效范围生效范围 3 4 术语释义术语释义 3 5 过程说明过程说明 4 5 1 印刷色彩管理流程图印刷色彩管理流程图 4 5 2 印刷色彩管理的执行步骤印刷色彩管理的执行步骤 5 5 3 印前过程标准化印前过程标准化 5 5 3 1 印前数码样色彩的控制 5 5 3 2 印前设备 材料及作业标准参数记录 5 5 3 3 印前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6 5 4 印刷过程标准化印刷过程标准化6 5 4 1 印刷色彩的控制6 5 4 2 印刷设备 材料及作业标准参数记录6 5 4 3印刷设备的维护及保养6 5 5 标准色彩特性曲线标准色彩特性曲线 6 6 质量控制及检测质量控制及检测 6 6 6 1 色差的范围 6 6 6 2 检测及偏差纠正 7 7 6 3 检测仪器的校准 7 7 附录附录 编号题目数目生效日期 1 印前设备 材料及作业标准参数表1 2 印前设备的维护及保养1 3 印刷设备 材料及作业标准参数表1 4印刷设备的维护及保养1 5印刷色彩质量控制表1 1 目的目的 将印前及印刷设备调整到最佳状态 保证XXX印务印制的产品 色彩稳定一致 达到印刷 ISO12647 2 国际标准 同时加快印刷调机时间 减少纸张浪费 降低停机时间 提高印刷 速度 2 执行标准执行标准 ISO12647 2 2004 国际印刷标准 3 生效范围生效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XXX印务有限公司印制的所用产品 本程序管理印前 印刷相关的工作 规则 适用于以下方面 1 印前色样的制作及制版工作 2 印刷色彩的控制 3 原材料的变更 4 设备的维护 保养 5 检测仪器的校准 4 术语释义术语释义 标准化 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 规则的活动 称为标准化 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PCM 即印刷色彩管理 其目标是将印前设备和印机设备调整到最佳状态 从而提高生产力 并保证色彩在印刷工作流程中得准确复制 CIP3 基本概念是制造 个包含每个生产阶段资料的数字档案 它就象一张工作传票 这 些数据会跟随印刷工作贯穿整个工作流程 在一个 CIP3 工作流程中 有关所有部门的数据仅需 输入一次 然后每个部门便可以使用这些资料 从而缩短工作周期 减少浪费和提高质量 为客 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Prepress Interface 用于联接印前 印刷 印后的软件 在 PCM 中其生成可供 印刷机使用的订单信息和墨色数据文件 Image Control 用于检测印刷品色彩的大型分光光度计 通过与印刷机联接 可将偏差数据传递回印刷机 辅助印刷机实现墨量的调整 5 5 过程说明过程说明 在实施印刷色彩管理的过程中 我们进行以下步骤的工作 首先固定印前 印刷的设备和材 料 过程中不更换其品牌和型号等 其次通过检讨当前生产流程中影响效率与质量的因素 并通 过以往的数据 确定印前和印刷的设备 材料 作业的标准参数 并通过对印刷机的校准 严格 的色彩控制和检测 可行的印前 印刷设备保养计划 来保证公司印刷色彩稳定一致 达到 ISO12647 2 2004 的标准 如果设备 材料发生改变 需重新进行色彩管理工作 5 15 1 印刷色彩管理控制流程图印刷色彩管理控制流程图 印前部门在完成生产订单后 通过印前工作流程生成CIP3数据文件 并将CIP3文件 传递到Prepress Interface Prepress Interface 根据不同的印刷机对CIP3数据进行转换 使 其可被准确识读 印刷机接受CIP3订单和墨色数据信息 进行样品印刷 印刷的产品被 拿到Image Control进行色彩检测 通过印品上的标准测控条 Image Control 可以准确检 测出印品的色差 网点扩大 重影等问题 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印刷机的墨量设置 直 至达到色差要求 每一次印品的检测结果被Image Control记录下来 并返回给印前 通 过对比数据 调整现有ICC文件 使得ICC文件更加准确的描述印刷机色彩特性 从而形 成一个闭环的色彩控制流程 流程如下图所示 印前部 预调整 参考 油墨调配 质量监控 色条 改进特性曲线 Prepress Interface Image Control 印刷机印刷机 5 2 印刷色彩管理的执行步骤印刷色彩管理的执行步骤 印刷色彩管理过程中 我们执行以下步骤 来确保印刷机被校准 印前和 印刷处于标准作业状态 以及生成的 ICC 特性曲线准确无误 并确定可行设备 维护保养计划 执行步骤执行步骤如下如下 试印第一套版试印第一套版 图 二 水墨平衡版水墨平衡版 这一套版印刷的内容有两个 一是进行预给墨 预打墨 打墨 1 打墨 2 的设置 二是测 试印刷机的水墨平衡 密度 理想值 稳定值 印数 一一 设置预给墨设置预给墨 预打墨预打墨 当印刷机的墨辊中没墨时 需先预放墨 然后从开印到印张的密度趋于稳定 密度变化 如上图 设置预打墨 预放墨的目的是使稳定点尽量靠前 比较理想的张数为 80 张以内 步骤一步骤一 使用新的墨斗片 按黑 青 品 黄的顺序在墨斗里放墨 或按油墨粘度递减的顺 序放 墨牙统一放在 6 的位置 实际生产时 每天应将墨斗片的定位螺丝微调 图二 水墨平衡版 步骤二步骤二 安装如上图的测试版 执行原机自带的预打墨程序 第一次印刷 300 张纸 每 10 张抽取一样张 用密度计测量各个颜色同一点的密度变化 得出最大值 稳定值及稳定时的张 数 用公式 预打墨次数 最大值 稳定值 稳定值 计算出各个颜色预打墨次数的调整量 按此数调整各个颜色预打墨程序的次数 如果密 度从大到小变化 说明预打墨次数偏多 步骤三步骤三 洗墨 重新进行步骤二 酌情减少每次印刷的张数 反复进行直到密度稳定时的 张数为 80 张以内即可 二二 测试水墨平衡测试水墨平衡 在作此项测试印刷时 每次印刷 100 张纸 取第 80 张测量两边 中间各个颜色的密度 要求不能调整墨牙 通过调整墨斗辊的转角 使各颜色的密度约为黑 1 75 青 1 55 品 1 45 黄 1 3 同时最好两边 中间的密度值相同 根据印刷机的状态 两边的密度值相同也是可以接 受的 如果通过各种方法 两边密度不能相同 则说明水墨辊的调整不平 应重新检查 注意注意 印刷用纸全部为白纸 单面白纸可以 但不能喷过粉 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当 水墨辊的压力调的很平时 两侧的密度也许仍会不平 窜墨时间对此也有影响 可以试着对其 进行调整 同时 印前进行测量网点变形 进行网点补偿的修正 以上工作完成后 可进行第二套版的测试 试印第二套版试印第二套版 图 三 油墨预设特性曲线油墨预设特性曲线版版 图四 油墨预设特性曲线 油墨预设特性曲线表示的是在每个墨牙所控制的区域内 图文所占的面积与墨牙开口 大小的关系 不同的油墨 它的流动特性不同 所以这个曲线也不同 对于确定的油墨品牌 它 的这个曲线调整好后 可使来自印前的墨区文件与墨牙开口大小有良好的匹配 这样直接调用 印前制作的墨区文件进行印刷不超过 100 张纸 最多只需少量的墨色调整 印张即可达到标准 的密度值 既实现图一中理想值和稳定值的吻合 印刷此套版目的是进行油墨预设特性曲线的调整 所以在版面的纵向上划分了几个区 域 每个区域含有四色不同比例的实地 以针对四个颜色的油墨预设特性曲线的各个点进行调 整 步骤一步骤一 在完成第一套版的内容后 洗车 插数据存储卡 调用来自印前的此版的原始墨 区文件 用墨色平衡功能将各颜色的墨斗辊转角转换成 30 步骤二步骤二 预打墨 印刷 100 张纸 取第 80 与 90 张之间的一张做测试用 分别测量每个 区域后口的四个颜色的实地密度 得出四个颜色的特性曲线上各个点的实际密度值 例如 1 5 10 20 30 50 100 步骤三步骤三 计算 30 的曲线各点的调整量 用公式 墨牙大小的原始值 密度标准值 测量值 大的密度值 此公式得出的是相应颜色曲线上各实地百分比的纵坐标的调整值 步骤四步骤四 将各颜色 30 曲线各点的调整值全部计算出来后 对各色曲线分别进行调整 调 整在 30 曲线上进行 在曲线调整的界面上选择同时调 70 曲线的功能 步骤五步骤五 重复步骤一至四 直到密度标准值等于测量值 重复步骤一至四 只是将墨斗辊 的转角用墨色平衡功能转变成 70 并且只对 70 的曲线进行修正 直到密度标准值等于测量 值 要将最终的数据记录下来 以便查验及恢复 注注 油墨存在一个下泻点 不同品牌 型号的墨 不同温度 墨斗辊转速不同 下泻点也不 一样 所以使用的每种油墨都有一种曲线 并记录下来 测试时 还要保持速度的稳定 试印第三套版试印第三套版 图 五 测量版测量版 图 五 测量版 印刷此版的样张用于色彩管理的印前环节 主要测量网点变形曲线 和不同颜色之间不 同成数网的色彩叠加效果 网点叠印率 印刷时 要调用印前的墨色文件设定墨牙的大小 在此基础上对印张地两侧和尾口的四 色实地进行测量 通过对墨牙的微调 使实地密度符合标准 将此样张送到印前 在那里对测量 区域的叠加色块进行测量 用测量的网点叠印率修正印前的线性输出曲线 用修正后的线性输 出曲线重新出此图的版 重复以上的操作 直至符合印前的标准曲线 试印第四套版试印第四套版 图 六 验证版验证版 用调好的线性曲线输出的版印刷样张 使尾口的四色实地达到标准密度 此样张与数码 打样进行比较 再作一些细微的调整即可 至此 色彩管理印刷环节的內容既全部完成 5 3 印前过程标准化印前过程标准化 5 3 1 印前数码样色彩的控制方法印前数码样色彩的控制方法 在每一张数码样上加 Ugra Forgra Medienkeil 测控条 并通过色度计及 Proof color conrtol 检测其色彩是否附合 ISO12647 2 标准 每月打印 ECI2002 测控条 检测确认色彩处 于标准状态下 5 3 2 印前设备 材料及作业标准参数标准化印前设备 材料及作业标准参数标准化 依据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工艺经验 对印前设备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方法进行数据化和 标准化 印前设备 材料及作业标准参数记录见附录 5 3 3 印前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印前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为保证 PCM 的长期稳定运行 印前设备的维护及保养也应做到标准化 相关参数方法见 附录 5 4 印刷过程标准化印刷过程标准化 5 4 1 印刷色彩的控制印刷色彩的控制 在印刷设备 材料处于稳定标准状态下 并且印刷机经过校准后 印刷机从印前通过 Prepress Interface 接收 CIP3 数据信息 快速实现工作设定及预放墨 并通过 ImageControl 的检测及墨量调整 快速达到 ISO12647 2 2004 标准色彩 5 4 2 印刷设备 材料印刷设备 材料及作业标准参数记录及作业标准参数记录 依据 ISO12647 2 2004 将印刷中所用材料进行检检和区分 并依据设备的使用说明 和工艺经验 对印刷设备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方法进行数据化和标准化 印刷设备 材料 及作业标准参数记录见附录 5 4 3 印刷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印刷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为保证 PCM 的长期稳定运行 印刷设备的维护及保养也应做到标准化 相关参数方法见 附录五 5 5 标准色彩特性曲线标准色彩特性曲线 在印刷过程处于标准化的条件下 对每台印刷机进行色域检测 如果印刷机能够达到 ISO12647 2 2004 标准 则使用规则如下 铜版纸 哑粉纸 ISO coated V2 39L 胶版纸 ISO uncoated V2 对于不能达到 ISO 标准的设备或纸张 生成新的色彩特性曲线 6 6 质量控制要求及检测质量控制要求及检测 6 16 1 色差范围色差范围 密度 网点扩大率 灰平衡标准 密度 网点扩大率 灰平衡标准 依据 ISO12647 2 2004 我们做出如下色差的范围要求 密度 网点扩大率 灰平衡密度 网点扩大率 灰平衡见附录五见附录五 6 26 2 检测及偏差纠正检测及偏差纠正 印刷过程中依据公司的抽样频率标准 对抽样在 ImageControl 中进行检测 对 于不合标准的产品 依据公司 E07 04 印务规则进行处理 6 36 3 检测仪器的校准检测仪器的校准 检测仪器 Imagecontrol 色度计 密度计等要依据设备使用说明 定期检验校准 具 体要求 E07 07 测量仪器的操作 Colors 色彩 Parameters 参数 Black 黑 Cyan 兰 Magenta 品红 Yellow 黄 Spot color 专色 Deviation tolerance 不同批次色差 44442 0 Variation tolerance 同一批次色差 33331 5 四色色彩的色相差 不应超过 2 5 专色色彩的色相差不应超过 1 5 附录一 印前设备 材料及作业标准参数附录一 印前设备 材料及作业标准参数 1 数码样设备 数码样设备 打样设备 1 EPSON 9880C RIPMeta Dimension V7 0 ICC 兼容是 墨水品牌 Epson Ultrachrome K3 ink 打样材料 GMG 250g proof paper Epson EPPC 190g proof paper 打样设备 2 EPSON 4800 ICC 兼容是 墨水品牌 Epson Ultrachrome K3 ink 打样材料 GMG 250g proof paper Epson EPPC 190g proof paper 检测仪器Image Control eye one 检测软件 Print Open Proof Color Control 2 2 制版设备 制版设备 输出印版设备 Topsetter 102 CTP RIP 版本 Meta Dimension V7 0 印版类型 名称 Fuji Plate 印版厚度 0 27mm 印版控制条 Forgra 4C 加网类称 调幅 调频 调幅 网形 Smooth elliptical 网点还原阶调 1 50 99 2 网线 175 当前使用的 PCA 曲线 显影液的品牌 Fuji 显影液的参数设定温度 28 度 速度 1500rpm 导电度 40 46 补充 75ml m2 冲版机的过滤功能有 印版生产率 18p h 3 3 印前连接 印前连接 CPC32 印前接口 V4 0 是否与印刷机连接连接三台 Job Memory Card 效用有效 附录二 印前设备维护附录二 印前设备维护 一 冲版机的保养一 冲版机的保养 冲版机日保养 冲版机日保养 清洗机器应分为每日清洗 每周清洗和每月清洗 对于每日清洗的部位 应当包括 详细情况可请参照 KodakKodak PolychromePolychrome 冲版机的 USERUSER MAUALMAUAL 1 1 用湿布擦拭进版台和退版台 注意不要使用有腐蚀和强烈摩擦的材 质 2 2 擦拭进版口第一对胶辊 显影槽最后一对胶辊 3 3 检查显影补充液容器和上胶容器 如有必要 请加满它 4 4 清空废液 5 5 每日工作结束后运行 GUM RINSE 程序 清洗上胶辊 冲版机周保养冲版机周保养 对于每周清洗的部位 应当为 详细情况请参照KodakKodak PolychromePolychrome冲 版机的 USERUSER MAUALMAUAL 1 1 取出所有的辊 除浸没在显影液内的 用温水清洗 2 2 更换新胶水 冲版机月保养冲版机月保养 对于每月清洗的部位 因为我们建议每月更换药水 因此以下为 药水更换程序 详细情况请参照KodakKodak PolychromePolychrome冲版机的 USERUSER MAUALMAUAL 1 1 关闭冲版机电源 放空显影液 2 2 拆下所有胶辊 传送支架 彻底清洗 3 3 彻底清洗显影槽 4 4 将冲版机加入清水 开启冲版机 让清水清洗循环管道 然后将水 放掉 再重复此步骤一次 5 5 如有必要 使用专用冲版机清洗剂 6 6 更换安装新的过滤器滤芯 7 7 安装上胶辊 毛刷辊 并仔细检查它们的压力是否准确 如有偏差 将其调 节至合适大小 8 8 在确认显影槽以及滤芯槽内清水已完全排空后 换上新显影液 9 9 将冲版机擦拭干净 二 二 CTPCTP 保养 保养 1 1 每半年检查内置打孔单元 清除碎片废屑 2 2 每半年检查滚筒上停止销 3 3 每半年清洁机器各个单元的空气滤网 4 4 每半年检查温度控制单元 5 5 每半年检查滚筒马达单元 6 6 每半年检查进 退版台面空气传输单元 7 7 每半年清洁激光曝光单元 8 8 每半年检查机器安全回路单元 9 9 每半年清洁检查冲版机工作状态 10 10 每年更换主板上电池 11 11 每年更换温控单元的进水滤芯水 12 12 每两年更换冷却液 另外每工作 10 万张板材 检查版尾夹单元 三 三 CTPCTP 耗材的保养耗材的保养 每天要以测量 CTPCTP 版的网点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版要求 至少 的网点要出全 通透 每次换了冲机的药水及更换 每次换了冲机的药水及更了 CTPCTP 版材一定要重新做 CTPCTP 版的线 性化 定期更换冲机药水及滤芯监控药水的导电率 四 四 数码打样的保持稳定 数码打样的保持稳定 1 1 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打印机喷头是否有堵塞现象 每个月打印 ECI2002标版文件以检查色彩是否已经发生偏差 如果发现偏差则重 做打印机的基本线性甚至纸张 ICC 曲线 每三个月要重做打印机的 基本线性 2 2 如果更换了打样纸一定要重新做其本线性及纸张的 ICC曲线 3 3 为了确保数码打样颜色的更准确性及更高精度的输出的 在调 试数 码打样时都是用都 单向单 的打印模式 打印机要做到要 专 机专用 不能用于非数码打样的用途的 如打蓝纸等 4 4 如果在生产时发现 打印出来的样张有横杠现象 则先检查喷 头 如果多次清洗喷头没效果现象依然存在 则把这文件通过 photoshop 使用打印机厂家的打印机驱动用相同分辨率如 720X720DPI 来打印一张出来观察 如果情况依然存在 则及时 报修 5 5 数码打样调试完成以后 要把一些重要的样稿及信息保留下来 以便日后用于检查 如 单黑单 三色灰 四色黑 实地实 渐变等 把对应色块的 值做记录 最终数码打样 和印刷品的平均色差 最大色差 纸白等都要进行记录 6 6 注意检查输入参数 选择正确的模拟印刷纸张的 ICC 曲线等 附录三 附录三 印刷材料 设备及作业标准参数印刷材料 设备及作业标准参数 典型纸张的典型纸张的 CIELAB L a b 值 光泽度 亮度及允差值 光泽度 亮度及允差 项目项目特性 L aa ab a 光泽度 ISO 亮度 克重 g m2 纸型 1 木桨光铜93 95 0 0 3 2 6589115 2 木桨哑粉92 94 0 0 3 2 3889115 3 光铜卷筒纸87 92 1 0 3 5 557070 4 胶版纸 白 92 95 0 0 3 2 693115 5 胶版纸 微黄 88 90 0 0 6 9 673115 允差 3 2 2 5 基准纸 94 8 0 92 770 8078150 注意事项 1 就光泽和颜色而言 上表中列出的纸张类型是本标准涉及到的承印物的基础 另有如下 说明 纸张类型1和2不是典型的卷筒纸期刊印刷用纸 封面除外 纸张类型3和5不是典型的四色商业表格印刷用纸 2 如果最终产品要进行表面整饰 可能会影响承印物的颜色 3 在 白底衬 或 D65 条件下的L a b 值 其允许的容差与表1数值一致NOTE 4 纸张类型 3的克重 70g m2 是卷筒印刷用纸 60g m2至65g m2 和其打样用纸 90g m2 的折中 用黑背景测量时 若克重从70g m2改变为90g m2 L 值相应改变0 7 4 某些3型卷筒纸在规定的克重范围内 b 值的范围变化为0 3 a测量方法按ISO 12647 1 2004 D50淘汰的 2 视场 黑色背景 几何条件为0 45或45 0 b测量方法按照ISO 8254 1 2003的规定 油墨在典型纸张上的色彩数值油墨在典型纸张上的色彩数值 纸型 1 2 345 颜 色 L a ba b cb b cL a ba b cb b cL a ba b cb b cL a ba b cb b c 1600200031113112 黑 1600200031113113 543649553644582543592736 青 553750583844602644602836 46725467035458252572 品 红 48743497505661154604 88690845888647586377 黄 91593894948947889381 476650456546525530515534 红 496952497051545832535837 496633486431524616494416 绿 506833516733534717504617 2025482122 46361232331229 蓝 202549222347371333341229 1830188633133231 压 印 1830199733233232 a纸张类型参照典型纸张的 CIELAB L a b 值 光泽度 亮度及允差表 印刷机印刷机 设备名称型号适用纸张及参数厂家 6色1号机CD 102 6 LX 参见手册海德堡 UV 6色2号机CD 102 6 LX参见手册海德堡 8色1号机SM102 8参见手册海德堡 4色1号机SM102 4参见手册海德堡 2色1号机SM102 2参见手册海德堡 2色2号机SM102 2参见手册海德堡 油墨油墨 品牌型号适用性 K E vegetable ink EPPLE vegetable ink 黑 红 黄 蓝书刊 说明书等商业印刷 正背一 次性印刷 K E Novaboard EPPLE board ink 138 K 黑 C88 M 红C88 Y 青 C88 C 青 包装类产品 橡皮布橡皮布 名称型号工艺参数适用性 Phoenix396张力 牛顿印刷 Phoenix391上光 IPAIPA异丙醇异丙醇 配比 配比 6 6 8 8 厂家 朝阳印铁 润版液润版液 HuberHuber 805419805419 电导率 电导率 800 1600800 1600 PHPH 4 8 5 54 8 5 5 印刷用墨辊 水辊 印刷用墨辊 水辊 墨辊硬度 墨辊硬度 2828度 水辊硬度 度 水辊硬度 2525度度 厂家 海德堡 附录五 印刷机维护要求及注意事项 印刷机的走纸以及风量的调节与设定与 按要求根据不同厚 度 的纸张调节飞达和机器内部的风量 保证走纸的顺畅的 以下以 是不同印刷机不同纸张风量调节的参考值 吸气头的风量控制 关闭吸纸头气阀后 传动面的压力表上 显示下列数据 标准吹气压力大约 1 0 巴 图 1 标准吸气压力大约 0 6 巴 图 1 图 1 如果纸堆前边缘有下垂现象 可以打 开前挡纸片的吹风 使用旋转钮可调 节风量 图 2 根据不同的印刷材料调整吸风量 1 CD102 的飞达风量调整 印刷材料印刷材料 洋葱纸 透洋葱纸 透 气性纸张 气性纸张 40 10040 100克 克 字典纸 轻字典纸 轻 度纸 标签度纸 标签 纸 纸 30 10030 100 克 克 标签纸 轻标签纸 轻 度纸 铜版度纸 铜版 纸 纸 100 200100 200 克 克 铜版纸 轻铜版纸 轻 克度纸 卡克度纸 卡 纸 纸 100 200100 200 克 克 卡纸 重于卡纸 重于 200200克 克 分纸嘴分纸嘴 橡胶吸盘 位置高度 倾斜角度 A 带凸起状 C 向内倾斜 G 最高位置向 后边缘 I 倾 斜 A 带凸起状 灰色 C D 向内倾斜 G2 至 3 毫 米向后边缘 I 倾斜 A 灰色 C 直 H2 至 3 毫 米向后边缘 I 倾斜 B 或 B 红色 E 直 H1 至 2 毫 米向后边缘 I 倾斜 B 或 B 大号 塑料 质地 F 直 H 接触直 递纸嘴递纸嘴 之间的距离 吸盘高度 倾斜角度 E 的一半距 离灰色 B 5 毫米 A 略微向后边 缘倾斜 E 的一半距 离灰色 B 5 毫米 A 略微向后边 缘倾斜 E 的一半距 离 灰 色 红 色 B C 5 毫米 A 略微向后边 缘倾斜 E 的一半距 离红色 B 5 毫米 A 略微向后边 缘倾斜 E 的一半距 离红色 B 5 毫米 A 略微向后边 缘倾斜 印刷材料印刷材料 洋葱纸 透洋葱纸 透 气性纸张 气性纸张 40 10040 100克 克 字典纸 轻字典纸 轻 度纸 标签度纸 标签 纸 纸 30 10030 100 克 克 标签纸 轻标签纸 轻 度纸 铜版度纸 铜版 纸 纸 100 200100 200 克 克 铜版纸 轻铜版纸 轻 克度纸 卡克度纸 卡 纸 纸 100 200100 200 克 克 卡纸 重于卡纸 重于200200 克 克 纸 张 分 纸 片内部高度 位置外部高 度位置 留有细长孔 A3 毫米 E 直毛刷 B 0 毫米 E 直 留有细长孔 A3 毫米 E 直毛刷 B 0 毫米 E 直 留有细长孔 A3 毫米 E 直毛刷 B 0 毫米 E 直 标准 C 3 毫米 E 直 毛刷 B0 毫 米 E 直 卡纸 D3 毫 米 E 直 毛 刷 B0 毫米 E 直 压纸脚 位置高度 送纸吹风 标记 A 标记 B 降低 3 毫米 风量 2 C 标记 A 标记 B 风量 2 至 3C 标记 A 标记 B 风量 3 C 标记 A 标记 B 位置 3 C 标记 A 标记 B 风量 4 C 送纸吹风 位置 送纸吹风量 0 0置 300 A 位置 1 至 4 C 0 0置 300 A 位置 1 至 4 C 0 0置 300 A 位置 4 C 0 0 A 位置 4 C 0 0 A 位置 1 至 4 C 印刷材料印刷材料 洋葱纸 透洋葱纸 透 气性纸张 气性纸张 40 10040 100克 克 字典纸 轻字典纸 轻 度纸 标签度纸 标签 纸 纸 30 10030 100 克 克 标签纸 轻标签纸 轻 度纸 铜版度纸 铜版 纸 纸 100 200100 200 克 克 铜版纸 轻铜版纸 轻 克度纸 卡克度纸 卡 纸 纸 100 200100 200 克 克 卡纸 重于卡纸 重于 200200克 克 分纸吹风 形状 高度 吹风量 盒式 A 5 至 10 张 纸风量 1 盒式 A 5 至 10 张 纸风量 2 C 柱形 B 5 张纸 风量 2 3 C 柱形 B 5 张纸 风量 2 4 C 柱形 B 5 张纸 风量 2 4 C 纸张后挡片 位置距离重 量 外部 1 毫米 B 与 A 接触 外部 1 毫米 B 与 A 接触 外部 1 毫米 B 与 A 接触 外部 1 毫米 B 与 A 接触 外部 1 毫米 B 与 A 接触 前挡纸片 高于纸堆高 度 风量 5 毫米 A 1 4 风量至 B 5 毫米 A 1 4 风量至 B 5 毫米 A 1 2 风量至 B 5 至 7 毫米 A 风量 B 5 至 8 毫米 A 风量 B 印刷材料印刷材料 洋葱纸 透洋葱纸 透 气性纸张 气性纸张 40 10040 100克 克 字典纸 轻字典纸 轻 度纸 标签度纸 标签 纸 纸 30 10030 100 克 克 标签纸 轻标签纸 轻 度纸 铜版度纸 铜版 纸 纸 100 200100 200 克 克 铜版纸 轻铜版纸 轻 克度纸 卡克度纸 卡 纸 纸 100 200100 200 克 克 卡纸 重于卡纸 重于 200200克 克 斜角吹风 形状 高度 风量 柱形 A 15 张纸 风量最多至 1 4 B 柱形 A 15 张纸 风量最多至 1 4 B 柱形 A 15 张纸 风量最多至 1 4 B 柱形 A 15 张纸 风量最多至 1 4 B 柱形 A 15 张纸 风量最多至 1 4 B 纸角吹风 形状高度 风量 柱形 A 10 张纸 风量 1 4 B 柱形 A 10 张纸 风量 1 4 B 柱形 A 10 张纸 风量 1 4 B 柱形 A 10 张纸 风量 1 4 B 柱形 A 10 张纸 风量 B 后吹风 间距 高度 送纸吹风 一半距离 A 30 张纸 风量 1 至 2 B 一半距离 A 30 张纸 风量 1 至 2 B 一半距离 A 30 张纸 风量 2 至 3 B 一半距离 A 30 张纸 风量 2 至 3 B 一半距离 A 30 张纸 风量 4 B 递纸吸嘴 间距 吸纸盘 半大尺寸 G 半大尺寸 G 半大尺寸 G 半大尺寸 G 半大尺寸 G 大号 塑 灰 D 灰 D 灰 红 D E 红 E 高度 倾斜 分纸片 5mm A 稍微向后 边缘倾斜 5mm A 稍微向后 边缘倾斜 5mm A 稍微向后 边缘倾斜 5mm A 稍微向后 边缘倾斜 料 F 5mm A 稍微向后 边缘倾斜 里面开口 A 型开口 A 型开口 A 型普通 B 型普通 B 型 高度 倾斜 位置 3mm 稍微向后 边缘倾斜 直装式 3mm 稍微向后 边缘倾斜 直装式 3mm 稍微向后 边缘倾斜 直装式 3mm 稍微向后 边缘倾斜 直装式 3mm 稍微向后 边缘倾斜 直装式 外面 高度 位置 压纸脚 位置 高度 托纸吹嘴 毛刷 C 0mm 直装式 松 软 的 纸 张材料 40 100 克 标记 A 比标记 B 低 3mm 毛刷 B 0mm 直装式 葱 皮 纸 薄 纸 商 标纸 30 100 克 标记 A 标记 B 毛刷 B 0mm 直装式 商 标 纸 轻 型 纸 铜版纸 70 130 克 标记 A 标记 B 毛刷 B 0mm 直装式 铜 版 纸 轻型纸板 100 200 克 标记 A 标记 B 毛刷 B 0mm 直装式 厚纸板 超 过200 克 标记 A 标记 B 气量 分纸吹嘴 位置 2C 位置 2 3C 位置 3C 位置 4C 位置 4C 形状方块形 A 方块形 A 圆筒形 B 圆筒形 B 圆筒形 B 高度5 10 张纸 5 10 张纸5 张纸5 张纸5 张纸 气量位置 1 2C 位置 1 2C 位置 1 2C 位置 4C 位置 4C 后边的挡纸规 位置外侧外侧外侧外侧外侧 距离 重量 递纸片 纸堆上方 1mm B 接触 A 1mm B 接触 A 1mm B 接触 A 1mm B 接触 A 1mm B 接触 A 高度 气量 分纸吹嘴 2 6mmA 2 6mmA 2 6mmA 2 6mmA 2 6mmA 1 4 位置 B 关闭位置 B 位置 1 2B 位置 1 2B 关闭位置 B 高度10 张纸10 张纸10 张纸10 张纸10 张纸 松 软 的纸 张材料 40 100 克 葱 皮 纸 薄 纸 商 标纸 30 100 克 商 标 纸 轻 型 纸 铜版纸 70 130 克 铜 版 纸 轻型纸板 100 200 克 厚纸板 超 过200 克 气量 输纸滚轮 弹簧的压 1 4 位置 B 1 4 位置 B 1 4 位置 B 1 4 位置 B 全位置 B 压力非常 中间中间压力强压力强 力小 上墨以及润版单元的调整 印刷机的上墨以及润版单元的压 力设定符合海德堡的指导和要求 以下是不同印刷机调整的要 求 数字 1 2 名称 第二根靠版墨辊 第三根靠版墨辊 直径 72mm 66mm 颜色标识 蓝 红 胶辊 胶辊 备注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D E 传墨辊 匀墨辊 传墨辊 匀墨辊 传墨辊 匀墨辊 匀墨辊 传墨辊 匀墨辊 传墨辊 第四根靠版墨辊 第一根靠版墨辊 舔墨辊 窜墨辊 窜墨辊 窜墨辊 窜墨辊 涂布墨辊 56mm 80mm 68mm 72mm 56mm 60mm 66mm 56mm 80mm 68mm 80mm 60mm 60mm 85mm 85mm 85mm 85mm 85mm 黄 绿 白 红 黄 黄 白 中间辊 聚酰胺纤维 传墨辊 胶辊 中间辊 聚酰胺纤维 传墨辊 胶辊 中间辊 聚酰胺纤维 传墨辊 胶辊 传墨辊 胶辊 匀墨辊 聚酰胺纤维 传墨辊 胶辊 匀墨辊 聚酰胺纤维 胶辊 胶辊 平行启动的舔墨辊和胶辊 聚酰胺纤维辊子 聚酰胺纤维辊子 聚酰胺纤维辊子 聚酰胺纤维辊子 匀墨辊 聚酰胺纤维 墨辊半径的设定墨辊半径的设定 Heidelberg SM CD 102 Plastic Roller 塑料辊 Rubber roller 橡皮辊 Y Yellow 黄色 B Blue 蓝色 W White 白色 R Red 红色 A B C D 串动云墨辊 1 2 3 Roller installation sequence 墨辊安装顺序 Ink Capacity 墨辊墨容量比 1 6 5 靠版墨辊供墨比 44 44 9 3 调整标准 使用两片 3 公分宽 25 公分长 厚度 0 1mm 纸片 分别插入待 测辊两端 调整到左右两纸片刚好能以相同力道轻轻抽出时 1 A R 左右调整螺丝分别再增加 1 圈 墨痕 6 mm 2 A版 须以墨痕检查 5 mm 3 Z A 左右调整螺丝分别再增加 圈 墨痕 4 mm 4 Z F 左右调整螺丝分别再增加 圈 墨痕 4 mm 5 D T 左右调整螺丝分别再增加 圈 6 D A 左右调整螺丝分别再增加 1 圈 墨痕 7 mm 墨斗片的维护 每 40 小时更换墨斗片墨 使用海德堡原装墨斗片 通常可以使用 40 小时 特殊油墨 专 色 白色 紫外油墨 应适当缩短更换周期 安装墨斗片及墨 斗保护膜请参照海德堡操作手册 1 靠版墨辊 55mm 红色 2 靠版墨辊 60mm 蓝色 3 耐纶辊 46mm 4 输墨辊 64mm 黄色 5 耐纶辊 55mm 6 输墨辊 64mm 黄色 7 耐纶辊 46mm 8 输墨辊 54mm 红色 9 输墨辊 54mm 红色 10 耐纶辊 46mm 11 输墨辊 64mm 黄色 12 耐纶辊 46mm 13 靠版墨辊 65mm 黄色 14 靠版墨辊 70mm 白色 15 传墨辊 16 ALCOLOR 湿润系统靠版水辊 17 ALCOLOR 湿润系统水墨中介辊 18 ALCOLOR 湿润系统水斗辊 19 ALCOLOR 湿润系统计量辊 注意 第 1 至第 19 根辊 是可拆卸辊 A 至 E 辊 不可拆卸 辊 标号 1 至 15 表示的是我们建议用 户安装匀墨机构中 墨辊的顺序 CD1 润版系统的调整和维护 水槽液通用配置标准 1 温度设定 夏天 10 12 冬天 12 14 2 IPA或酒精比例 6 8 3 水斗液用量 2 3 4 冷却后导电度 500 1000 uS cm 5 pH 值 5 5 6 水的硬度标准 8 10 dH 7 原水导电度宜在 250 350 uS cm 8 水斗液表面张力 35 45 dyne cm 9 导电度如超过 2000 uS cm 应即更换全部水斗液 每天清洗每单元的水斗辊 使用酒精或专用水斗辊清洗液 根据生产量定期 大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