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全册课件 方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同学们要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养成独立思考 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 2 大家要养成主观自觉检验等习惯 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 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50克 50克 100克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50 50 左边 右边 100 50 2 例2 50克 50克 100克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50 2 左边 右边 100 50 50 50克 100克 X克 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X 50100 50克 50克 100克 X克 150 X 50 X克 50克 200克 X 50 200 X克 X克 200克 200 X X X克 X克 200克 200 2X 像X 50 150 2X 1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 在小组里讨论 X 50 100 X 50 150 X 50 200 2X 100 50 50 100 50 2 100 这些算式有什么不同 在小组里讨论 500克 X克 X克 X元 12元 20元 1 哪些是等式 哪些是方程 6 X 1436 7 2960 23 708 X50 2 25X 4 14y 28 355y 40 2 写出一些方程 在小组里交流 3 看图列方程 50克 150克 X克 3 看图列方程 50克 每个X克 3 看图列方程 X元 X元 X元 X元 16 8元 3 看图列方程 X毫升 450毫升 200毫升 课堂作业 第5页 1 3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 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养成独立思考 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 自觉检验等习惯 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 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小军的成绩 小刚的成绩 0 06米 解 设小军的跳高成绩为x米 x 1 39 0 06 x 1 45 答 小军的跳高成绩为1 45米 检验 左边1 45 1 39 0 06 右边 0 06 左边 右边 所以 x 1 45是原方程的解 课堂作业 第5页 1 3题 确定位置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小敏在哪里 小敏 小敏坐在第4组第3个 小敏坐在第3排第4个 怎样才能正确 简明地说出小敏的位置呢 请自学课本 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4 3 小敏坐在第4列 竖排叫做列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6列 第4列 第3列 第2列 第1列 第5列 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第3行 像这样的数对包含两个数 第一个数4表示第几列 第二个数3表示第几行 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外面加上小括号 小敏坐在第4列第3行 可以用数对 4 3 表示 1 在刚才的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是 2 6 5 在上图中表示第列第行的位置 练习三第1题 1 说说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 并用数对表示 练习三第2题 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 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学校会议室的地面铺地砖 用数对表示出其中3块花色地砖的位置 5 3 7 2 11 4 其余6块彩色地砖分别铺在以下位置 9 3 3 4 7 4 5 5 9 5 7 6 请你用彩笔给地砖涂上颜色 这些彩色地砖中藏着一个美丽的平面图形 你发现了吗 练习三第5题 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1 说说各年级二班所在的位置 并用数对表示 练习三第5题 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2 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 x 5 可能是哪个班 练习三第5题 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3 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 5 y 可能是哪个班 1 说说各年级二班所在的位置 并用数对表示 练习三第5题 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2 5 2 4 2 3 2 2 5 1 3 1 练习三第5题 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2 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 x 5 可能是哪个班 练习三第5题 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3 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 5 y 可能是哪个班 最小公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 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 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 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用长3厘米 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下面的两个正方形 可以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 6 2 36 3 2 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 想 8是2和3的公倍数吗 为什么 找一找 6和9的公倍数有哪一些 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 6的倍数有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9的倍数有 9 18 27 36 45 54 63 6和9的公倍数有 18 36 54 最小的公倍数是18 看一看 我们还可以用下图表示6和9的公倍数 小结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 一般从最小的开始 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 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练习 1 已知A 2 3 5B 3 5 7 A和B和最小公倍数是 210 3 5 2 7 练习 2 已知A 2 2 5B 5 A和B和最小公倍数是2 2 5 7 140 公有的质因数 2 2 5 7 B独有的质因数 公有的质因数 A独有的质因数 7 2 判断 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 2和4的积是8 但是2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4 1 6和15 2 42和24 3 求最小公倍数 6 15 3 2 5 6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3 2 5 30 42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 3 7 4 168 公有质因数的代表 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今天你学会了吗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用哪种纸片能将下面的长方形正好铺满 边长6cm 边长8cm 36cm 24cm 用哪种纸片能将下面的长方形正好铺满 边长6cm 边长8cm 36cm 24cm 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铺满这个长方形 在小组里交流 36cm 24cm 边长4cm 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铺满这个长方形 在小组里交流 36cm 24cm 24 12 2 36 12 3 边长12cm 只要边长的厘米数既是24的因数 又是36的因数 就能铺满这个长方形 1 2 3 4 6 12既是24的因数 又是36的因数 它们是24和36的公因数 8是24和36的公因数吗 为什么 王叔叔家的储藏室的长为16分米 宽是12分米 现在要用边长为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它铺满 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 可以选择边长为多少分米的地砖 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思考 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 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 又是12的因数 1 分别写出12和16的所有的因数 再找出公因数 2 先找出12的因数 再从12的因数中找出16的因数 12和16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4 4就是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 3 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12和18的公因数有哪些 最大公因数是几 1 分别写出12和18的所有的因数 再找出公因数 2 先找出12的因数 再从12的因数中找出18的因数 12和18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6 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12和18的公因数 1 1 12的因数 18的因数 2 3 4 6 12 2 3 6 9 18 在18的因数上画 在30的因数上画 2和5的公因数有 1 2 6 最大公因数是 6 3 把15和20的因数 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 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 1 15的因数 20的因数 2 3 5 4 15 3 10 5 20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521和711和3360和12 3和58和912和14和15 求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 1 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 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 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1 这样的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本课小结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数字与信息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在观察 交流和调查活动中了解数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 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发展实践能力 同学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运用了数字信息 说一说下面各是什么号码 110 112 119 120 114 报警 匪警 故障申告 火警 救护 本地电话号码查询 121 117 122 12315 天气预报 报时 交通事故报警 消费者投诉热线 你还知道哪些电话 邮政编码528463表达了哪些信息 5 2 8 4 6 3 你能写出居住地的邮政编码吗 寄发信件时为什么要写邮政编码 你知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吗 1 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吗 2 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 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 3 你还有什么发现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着编码 数学实践活动课 数字与信息 0123456789 9876543210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数字与信息 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数字与编码的规则 理解生活中的编码中的数字的含义 可以按照编码规则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四五 一二三 六七 八九十 小汽车限速110千米 时 报警电话110 你知道这些电话号码吗 查号 火警 急救 消费者投诉 天气预报 114 119 120 96121 12315 95559中国交通银行服务热线 95595中国光大银行服务热线 讨论 1 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吗 2 不同的身份证号码有相同的部分吗 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江苏省南通市身份证前6位表示的地区对照表 你能说出以下身份证号码所表达的信息吗 说一说 一个不法分子精心制作了一张很完美的假身份证 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号码当他拿着这张假身份证到银行冒领别人的巨款时 却被一个普通的银行营业员一眼就识破了 你知道营业员是怎么识破的吗 请你来破案 请你来设计 设计我校每一个同学的学号 使别人能看清他 她 是哪个年级几班几号同学 需几位数 怎样编 海安县小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律 01331098 入学年份 乡镇代码 学校代码 学生顺序号 1 某校也为每个学生编了一个学号 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 用2表示女生 199713321表示 1997年入学的一年级3班的32号同学 该同学是男生 那么 200256072表示什么意思 练一练 2 某初中毕业生的准考证号是 003109817 从左往右数第5位到第7位数表示考场号 最后两位数表示座位号 即该考生在98考场17号座位 那么 003100630 表示几考场几号座位 小小设计师 1 某宾馆有一幢12层的客房大楼 每层都有20个房间 你认为宾馆要怎样为房间编号 才能使旅客拿到房间号就明白自己房间的位置 2 如果该宾馆还有一幢14层的客房大楼呢 一楼的第5个房间 汽车车牌号码 邮政编码 商品条形码 企业注册号 运动员号码 准考证号 学号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填空 表示 吨表示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怎样列式 3 4 块 3 5 3 4 块 3 5 块 4 3 5 3 a b 把1米平均分成份 1份是1分米 就是米 7分米就是7个米 10 做一做 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 男同学有36人 女同学有9人 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几倍 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 五 1 班有女生25人 比男生多4人 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 借助直观并联系分数的意义进行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 体会分数的应用价值 3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引导大家热爱生活 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涂色部分占 空白部分占 复习 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 这里把什么看作单位 1 的 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例4 试一试 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绿彩带有多长 试着在红彩带下面画一画 绿彩带每份的长度要与红彩带每份的长度一样长 例5 花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红彩带的长是花彩带的 4 5 5 4 分别把什么量看做单位 1 练一练 松树 杨树 8棵 11棵 松树的棵树是杨树的 杨树的棵树是松树的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高的高是底的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梨有 个 鸭的只数是鸡的 鸭有 只 2 9 下面是某市一个月天气情况统计图 1 阴天的天数是晴天的 2 雨天的天数是阴天的 你还能提出用分数表示的问题吗 本课小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首先要正确地确定作为单位 1 的量 然后把单位 1 平均分成的份数作分母 另一个量相当于这样的几份作分子 分数大小的的比较 苏教版第十册 1 填上适当的数 2 把下面几个分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出来 发展题 1 比较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以 作标准进行比较 2 比较下面各组中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以 1 做标准进行比较 3 比较下面各组中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找一个中介的分数做标准 例8 比较5 7 3 7和5 6的大小 想 5 7和3 7的分母相同 5 7和5 6的分子相同 可以小比较它们的大小 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5 6 5 7 5 7 3 7 找一个与之相比较的数5 7 也就是中间的数 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 从大到小排列 1 11 158 15和8 17 11 15 8 15 8 17 2 9 137 15和7 13 9 13 7 13 7 15 3 6 97 8和6 8 7 8 6 8 6 9 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 理解单位 1 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 2 培养学生分析 综合 抽象 概括的能力 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一个物体 一种图形 一个计量单位 1 1 1 1 1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多少份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单位 5 3 2 3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是否正确 拓展练习 1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a份 表示这样的b份的分数是 分数单位是 2 分数单位是的分数你能写几个 思考题 观察上面图形 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 占正方形的 占整个图形的 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了分数这个在数学中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这也是我们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因此 本节课是一节基础课 真分数和假分数 苏教版数学第十册 一复习二真分数假分数四假分数化整数 请选择 复习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复习 说出 的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这三个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 这三个分数比 1 小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 哪些是假分数 真分数 假分数 分子等于分母 分子大于分母 分子小于分母 根据分数的意义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 分母是2 3 4 5的真分数分别有几个 真分数的个数与它的分母有什么关系 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几个 分母是10的呢 分母 2 真分数个数 1 3 2 4 3 5 4 真分数的个数总比分母小1 6 5 10 9 分数与除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会用分数表示两个自然数的商 一 复习 1 的意义是 是由 个组成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4份 表示这样3份的数 3 14 2 口答列式 把6升洗发水平均分装在3个瓶子里 每瓶有洗发水多少升 6 3 2 升 答 每瓶有洗发水2升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求每一份是多少 用除法 把1升洗发水平均分装在3个瓶子里 每瓶有洗发水多少升 1 3 升 想 根据分数的意义 把1升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1升的 就是升 答 每瓶有洗发水升 例1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位同学 每个同学分得多少块 例2 3 4 块 说一说下列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13份 表示这样5份的数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7份 表示这样3份的数 把单位3平均分成7份 表示这样1份的数 把单位5平均分成13份 表示这样1份的数 比较例1和例2 思考分数与除法有什么样的关系 例37分米是几米 23分是几小时 7分米 米 23分 时 想 把分米数改写成米数 要除以进率 想 把分数改写成小时数 要除以进率 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分数与除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课下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加练习 熟练掌握 分数的基本性质 苏教版第十册数学第五单元 请选择 一 激趣引新二 新知探索说一说折一折想一想三 巩固新知练一练找一找四 扩展延伸 分数的认识 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 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 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 老三分到了这块的 老大 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 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 刚好阿凡提路过 问清争吵的原因后 哈哈的笑了起来 给他们讲了几句话 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你知道 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 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 分数的认识 在下面 中填上合适的数 1 2 1 5 2 1 2 4 你是根据什么填入上面的数的 商不变的性质 的内容是什么 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你能把 1 2 这个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吗 5 4 11 2 2 分子被除数 除数 分母 分别说出黄色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再用分数表示出来 从图上看出 这个分数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呢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乘以2 或都同时乘以3 分数大小不变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除以1 5 或都同时除以3 分数大小不变 1 与相等吗 你能用上面的规律分析吗 2 你能不能用折纸的方法 来证明与相等 3 你还能折出与和相等的分数吗 还能折几个 1 与相等吗 你能用上面的规律分析吗 2 你能不能用折纸的方法 来证明与相等 3 你还能折出与和相等的分数吗 还能折几个 从刚才的演示中 你发现了什么 分数的分子 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右边的式子对吗 为什么 分数的分子 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同时 相同的数 分数的认识 分数的分子 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0除外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相同的数 是指哪些数 右边哪样列式行吗 为什么 分数的认识 分数的分子 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0除外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基本性质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 分数的认识 练一练 1 判断 手势表示 并说明理由 1 分数的分子 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2 把的分子缩小5倍 分母也同时缩小5倍 分数的大小不变 3 的分子乘以3 分母除以3 分数的大小不变 4 分数的认识 2 填上合适的数 说说你填写的根据 1 2 3 3 15 42 9 5 3 分数的认识 请帮小熊和小山羊找回大小相等的分数 与相等的 分数的认识 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 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 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 老三分到了这块地的 老大 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 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 刚好阿凡提路过 问清争吵的原因后 哈哈的笑了起来 给他们讲了几句话 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现在你知道了吗 阿凡提为什么会笑 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 分数的认识 1 与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 想象一下把手中正方形的纸无限地平分下去 可得到多少个与相等的分数 想一想 选择你喜欢的一题来做 2 和那一个数大一些 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 分数的认识 约分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 掌握约分的含义和约分的一般方法 学会约分的书写形式 认识最简分数 2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 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观察下面的等式 看看哪些是约分 为什么 约分时你觉得要注意哪些地方 要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同时去除 约分的结果通常要写成最简分数 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 不是最简分数的你能把它约成最简分数吗 把下面的数约分 5 6 20 15 4 3 把下面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的约成最简分数 分别说出下面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没有公因数2 3 5 3 5 2 2 3 5 3 3 7 13 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第64页第7题 你能用不同的数表示吗 第8 9题 2 8 5 4 在 里添上 或 第11题 在 里填上最简分数 第13题 6分米 米 40厘米 米 15秒 分 25分 时 把下面各小数化成分数 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第14题 0 6 0 45 0 37 0 75 1 5 3 25 下面是星光小学五年级三个班科技作品数量统计图 1 一班科技作品的件数占总件数的几分之几 二班和三班呢 得数用最简分数表示 2 根据图中的数据 你还能提出用分数表示的问题吗 思考题 把一个分数约分 用2约了两次 又用3约了一次 得 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练习的什么内容 你又有什么收获 接下来你还想学习什么 通分 苏教版数学第十册 比较下列每组分数的大小 讨论 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 也叫做异分母分数 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叫做通分 1 异分母化成同分母 2 分数大小不变 1 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 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9 10和11 7和49 6和9 69 3 3 3 3 2 18 2 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和 和 和 下面哪组分数的通分是对的 哪组不对 哪组不够简单 1 2 3 三名学生跳远的成绩是 甲米 乙4米 丙4米 谁是第一名 谁是第三名 下面的五个分数排列得对不对 如果不对 应该怎样排列 思考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奇妙的图形密铺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图案 使大家初步理解密铺的含义 2 通过拼摆各种图形 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 初步探索密铺的特点 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大家的观察 猜测 验证 推理和交流的能力 3 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使大家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转换 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欣赏数学美 创造数学美的过程 1 每组的每个同学选用一种完全一样的图形动手摆一摆 2 哪些图形可以密铺 哪些图形不可以密铺 3 小组交流 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图形可以密铺或为什么不能进行密铺 1 每组的每个同学选用一种完全一样的图形动手摆一摆 2 哪些图形可以密铺 哪些图形不可以密铺 3 小组交流 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图形可以密铺或为什么不能进行密铺 荷兰艺术家埃舍尔 哪些图形可以密铺 猜一猜 怎样知道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咱们来试一试吧 正三角形 长方形 梯形 正六边形可以进行密铺 圆形和正五边形不能进行密铺 汇报 不能密铺 呀 可以 我的也可以 看我的 课后思考 用完全一样的任意四边形可以密铺吗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6m 7m 4m 3m 分割成两个长方形 6m 7m 4m 3m 6m 7m 4m 3m 补上一个小正方形 6m 7m 4m 3m 分割成两个梯形 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m 5m 2m 5 5 5 2 2 25 5 30 平方米 三角形 正方形 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m 5m 2m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5 2 2 5 m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一般是把它们分割成基本图形 如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梯形等 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努力吧 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 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 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下面各个图形可以分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 学校要油漆60扇教室的门的正面 单位 米 需要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8cm 4cm 4cm 8cm 如图 有两个边长是8cm的正方形放在桌面上 求被盖住的桌面的面积 圆的认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 操作 画圆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 半径和直径 能借助工具画圆 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 增强空间观念 发展数学思考 3 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 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 想办法画出一个圆 在小组里交流 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的 第一个小朋友 第二个小朋友 第三个小朋友 第四个小朋友 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 A B C O d r 画圆时 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 通常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如OA 是半径 通常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如BC 是直径 通常用字母d表示 动手操作 要求 先任意画一个圆 把它剪下来 再画一画 比一比 折一折 讨论 1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多少条直径 2 在同一个圆里 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直径呢 3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它有几条对称轴 你还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 练一练 1 分别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并量出它们的长度 2 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并用字母O r d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 半径和直径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怎样评价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圆的认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 大家要在观察 操作 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 同学们能够认识画圆的工具 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圆心 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 O 圆 o 同圆内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半径 r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直径 d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o C D G H M N B F E 图中哪些是半径 哪些是直径 哪些不是 为什么 在同一个圆里那么半径与直径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o d d 2r r 游戏 以组为单位 一组同学轮流报出一个数 这个数可以是半径 也可以是直径 另一组同学依次口答出它的直径或半径 1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也就是什么 2 针尖固定的这一点也就是什么 3 位置与大小分别由什么决定 我知道 圆心两脚间的距离 圆心 半径 练习 1 判断 1 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直径 2 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3 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4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5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6 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练习 2 选择题 1 画圆时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A 半径长度B 直径长度 2 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 叫半径 A 圆心B 圆外C 圆上 3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叫直径 A 直线B 线段C 射线 A C B O 圆心 半径r 直径d 圆的认识 同圆内 半径有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同圆内 直径有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同圆内 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或者说直径是半径的2倍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圆 的 周 长 圆 的 周 长 绳测 滚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 计算 发现规律 培养抽象 概括的能力和探索意识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 使同学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绳测 滚测 继续 绳测 滚测 继续 求出下列各圆的周长 3 14 2 6 28 厘米 2 3 14 2 6 28 2 12 56 厘米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机动 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 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 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3 14 10 2 31 4 2 62 8 米 答 两圈不锈钢总长62 8米 汽车车轮的外直径1米 每分钟旋转100周 车站到学校要行8分钟 车站到学校距离多少米 思考题 如图所示求A B两条小路的长度 单位 米 如图所示 求跑道内圈一圈长多少米 单位 米 68 8 20 本课小结 圆的周长 C d 解决问题的策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 下册 结束 开始 象 伯 伯 家 例1 甲 乙 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例1 甲 乙 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甲 乙 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 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 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小组合作 用已学过的策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并把过程记录在练习纸上 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解决 例1 甲 乙 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甲 乙 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 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 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想 从乙杯倒回甲杯40毫升 现在 原来 200毫升 200毫升 200毫升 200毫升 40毫升 40毫升 例1 甲 乙 甲 乙 倒过来推想 甲杯 ml 乙杯 ml 现在 原来 200 200 240 160 冬冬和芳芳原来共有60张画片 冬冬给了芳芳5张画片后 两人的画片同样多 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60 2 30 张 试一试 30 5 25 张 30 5 35 张 冬冬 芳芳 答 冬冬原来有35张画片 芳芳原来有25张画片 后来的张数 原来的张数 例2小明原有一些邮票 今年又收集了24张 送给小军30张后 还剩52张 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1 小组合作 用以前学过的策略摘录条件 并按序整理 2 列式解答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例2小明原有一些邮票 今年又收集了24张 送给小军30张后 还剩52张 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原有 张 又收集24张 送给小军30张 还剩52张 52 30 24 原有的张数 想 去掉收集的24张 想 拿回给小军的30张 还剩52张 30 24 58 甲 乙 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甲 乙 结果两杯果汁同样多 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 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例1 例2小明原有一些邮票 今年又收集了24张 送给 小军30张后 还剩52张 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推一推 1 2 40 30 20 7 9 54 50 10 6 42 3 2 1 13 12 24 30 40 9 7 1 2 练一练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 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一张 送给小明 自己还剩25张 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原有 张 拿出一半给小明 再拿一张给小明 还剩25张 还剩25张 想 从小明那儿拿回一张 想 从小明那儿拿回原来的一半 原有的张数 送给小明的一半 1张 还剩25张 小军原有的张数 多 少 算一算 小娟和小磊做纸鹤 裁纸要5分 折纸鹤要用25分 把纸鹤用线穿成一串要用10分 如果要在上午10时全部完成 那么他们最迟从什么时间开始动手做 完成的时间 上午10时 开始串线的时间 上午9时50分 开始折纸鹤的时间 上午9时25分 开始裁纸的时间 上午9时20分 找一找 有一天 李老师从上元小学出发 向北走2格到上元药店买药 向西走3格到十字路口 再向南走5格到工商银行取钱 最后向东走4格到金元宝大酒店吃饭 你能在图中标出上元小学和其它地点的位置吗 金元宝大酒店 上元小学 上元药店 十字路口 工商银行 送给小明的一半 1张 还剩25张 小军原有的张数 解决问题的策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 下册 北 盱江小学 百家惠 新车站 金山口 一杯果汁 先喝了60毫升 又倒入80毫升 现在杯中有240毫升 杯中原来有果汁多少毫升 先喝了60毫升 又倒入80毫升 现在有240毫升 原来有果汁多少毫升 倒出80毫升 倒入60毫升 一杯果汁 先喝了60毫升 又倒入80毫升 现在杯中有240毫升 杯中原来有果汁多少毫升 60 60 80 240 80 60 甲 乙 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例1 甲 乙 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 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 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例1 甲 乙 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甲 乙 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 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 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想 从乙杯倒回甲杯40毫升 现在 原来 200毫升 200毫升 200毫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