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学稿( ) 师说理解性默写及翻译 年级: 一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掌握文言知识2、能独立完成理解性默写试题3、翻译重点语句学习重点1、能独立完成理解性默写试题2、翻译重点语句学习难点1、能独立完成理解性默写试题2、翻译重点语句学习过程及指导一、理解性名句默写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5、师说中作者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师说中点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而说明从师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7、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古之学者必有师”。8、作者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的句子是:“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9、作者赞古之圣人尊师学习的一句是:“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10、批判“今之众人”耻学与师的句子是:“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后,指出造成的恶果是:“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2、指出今之众人舍大弃小的谬误句子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3、“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学习的原因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4、对新型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概括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5、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一句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16、择师原则:“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7、人们对自己从师态度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对儿子的要求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18、当时社会上大夫阶层“耻学与师”的陋习的句子是:“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19、对耻学与师的君子的讽刺句子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0、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21、文中点名人不是全能全知,一定会有疑惑的句子:“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2、文中对孔子名言化用的句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23、写出作者对老师这一职业的定义的句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4、点明老师不一定强于学生的原因的句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5、反映士大夫的学习态度的句子:“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6、说明普通人“愚益愚”的句子:“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7、直接否定只教句读的老师的句子:“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8、卜者,医者,乐师能更有学问的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29、作者感叹从师学习的风尚不复存在很难无疑惑的句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0、表明作者感叹君子的智慧不如巫医乐师的句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二、重点语句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判断句标志。 所以:用来.的,.的凭借。 受:通“授”,传授。)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师道:学习道理。 庸乎:固定句式,表示反问,哪管呢?庸:岂,哪。 知:了解,知道。)译: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啊,哪管他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译: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益:更加、越发。第一个圣是名词,圣人第二个圣是形容词,圣明。所以:.的原因。其: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译: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彼:那;授:教给;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传:传授;者,者也:表示判断)译:那些小孩子的老师,教他们文字,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6、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句读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应是“不知句读”,“之”是宾语前置标志。或:有的人;不:通“否”;小学:小的方面学习;遗:放弃;) 译: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而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那种人有什么明智的。7、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谀(y):阿谀、奉承。)译: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君子:古代两种含义,一指贵族、做官的人;一指道德高尚的人。此处指前一种,即“士大夫”。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其:前一个,代指君子;后一个,语气副词,可译为“真是”。乃:转折连词,竟、却。及:动词,赶上。不及:赶不上。欤:语气助词,这里表示感叹,相当于“啊”。)译:巫医、乐师和各类工匠这些人,君子是不屑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9、子曰: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10、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件
- 《谁藏起来了》课件
- 急诊进修生汇报
- 护理紧急状态下人员调配
- 公司职代会安全培训提案课件
- 《诗经·摽有梅》课件
- 公司组织安全生产培训会课件
- 护理专业求职方向
- 亮化工程安全培训课件
- 蓝色商务财务汇报
- 绿化工程采购管理制度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贵州省2025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英语试题答案
- 配餐公司库房管理制度
- 酒店宴会部前台培训
-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教案
- 《餐饮点菜》课件
- 公司财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中考英语完型填空常用短语
- 宣传物料技术服务方案设计
-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