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邶风 静女》课件7 北师大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邶风 静女》课件7 北师大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邶风 静女》课件7 北师大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语文《邶风 静女》课件7 北师大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语文《邶风 静女》课件7 北师大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关雎 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尹人 在水一方 蒹葭 诗经 简介 1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现存诗 首 诗歌总集 305 2 诗经 最初称为 到 时候被尊为儒家经典后 才有 诗经 之称 诗 诗三百 三百篇 西汉 3 诗经 的六义是 从内容角度分析 诗经 可分为 从表现手法角度 分为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诗经 分风 雅 颂三部分 十五 国风 占160篇 多是各个诸侯国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 后人把 国风 与屈原的 离骚 并称为 风骚 后多用来泛指文学 雅 分大雅和小雅 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 分周颂 鲁颂 商颂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 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 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即铺陈叙事 比 以彼物比此物 也就是比喻之意 借物托情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诗经 两首 静女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 静女 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及其赋和比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1 继续培养学生结合注释 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2 运用联想 想象的思维方式 培养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陶冶高尚的情操 邶风 静女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Sh 美丽 s 等待 Yu 角楼 通 薆 隐藏 通 现 出现 ch ch 犹豫徘徊 lu n 美好 y 赠送 t ng 深红色 w i 鲜亮的光彩 y 喜爱 R 你 ku 通 馈 赠送 t x n 的确 确实 F i 通 非 不是 通 悦 总结通假字 1 见 通 现 出现 2 爱 通 薆 隐藏 遮掩 3 说 通 悦 喜爱 4 女 通 汝 你 这里代指彤管 5 归 通 馈 赠送 6 匪 通 非 不是 理清文意 文雅的姑娘多么漂亮 等我在城角僻静的地方 但她却隐藏了起来不出现 弄得我抓挠头发犹豫彷徨 情人相约图 文雅的姑娘多么的美好 曾经赠送给我一支红色的管箫 这支红色的箫颜色亮丽 我喜欢这美丽的红箫 情人相见图 你赠送给我从郊外采来的白茅草 那白茅草确实美得出奇 不是茅草有多么美丽 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给我的 情人送别图 2 理清思路 情人相约图 成功的细节描写 诗眼 怿 静女 情人相见图 情人送别图 顶真 物微而情意浓 借物写情 人物形象分析 静女 娴静可爱 顽皮活泼 热情 男主人公 忠厚 淳朴 真诚 总结艺术特点 1 重章叠句 2 赋的表现手法 3 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a 顶真b 双关 作业 1 背诵全诗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