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基本概念讲稿(海天)_第1页
天线基本概念讲稿(海天)_第2页
天线基本概念讲稿(海天)_第3页
天线基本概念讲稿(海天)_第4页
天线基本概念讲稿(海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天人的理念: 哪里有无线, 哪里就有天线 哪里有天线,哪里就有海天 移 动 基 站 天 线 有 关 概 念 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 12月 主讲:姚中兴教授 1、无线电波的基本知识 2、超短波的传播 3、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4、关于传输线的几个基本概念 5、典型的移动基站天线技术指标综述 6、通信距离方程 7、电磁波安全标准 8、基站天馈系统 9、抛物面天线简介 无线电波的基本知识 无线电波 什么叫无线电波 ? 无线电波是一种能量传输形式 ,在传播过程中 , 电场和磁场在空间是相互垂直的 , 同时这两者又都垂直于传播方向 。 无线电波和光波一样 , 它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媒质有关 。 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 我们用公里秒表示 。 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 ,式中 为传播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 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的相对介电常数很接近 , 略大于 。 无线电波 有点象一个池塘上的波纹,在传播时波会减弱。 因此 , 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速, 通常我们就认为它等于光速 。 电磁波的传播 电场 电场 电场 振子 电波传输方向 磁场 磁场 可用式 / 表示 。 式中 , 为速度 , 单位为米 /秒; 为频率 , 单位为赫芝; 为波长 , 单位为米 。 由上述关系式不难看出 , 同一频率的无线电波在不同的媒质中传播时 , 速度是不同的 , 因此波长也不一样 。 我们通常使用的聚四氟乙烯型绝缘同轴射频电缆其相对介电常数 约为 因此 , / / 波长 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和传播速度的关系 无线电波的极化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时 , 其电场方向是按一定的规律而变化的 , 这种现象称为无线电波的极化 。 无线电波的电场方向称为电波的极化方向 。 如果电波的电场方向垂直于地面 , 我们就称它为垂直极化波 。 如果电波的电场方向与地面平行 , 则称它为水平极化波 。 B l a h b l a hb l a h b l a 把从导线上传下来的电信号做为无线电波发射到空间 . 收集无线电波并产生电信号 垂直极化 水平极化 + 45度倾斜的极化 天线的极化 天线辐射的电磁场的电场方向就是天线的极化方向 - 45度倾斜的极化 双极化天线 两个天线为一个整体 V/H (垂直 /水平 ) 倾斜 (+/- 45 ) 传输两个独立的波 极化波 如果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的方向是旋转的 , 就叫作椭圆极化波 。 旋转过程中 , 如果电场的幅度 , 即大小保持不变 , 我们就叫它为圆极化波 。 向传播方向看去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叫右旋圆极化波 , 反时针方向旋转的叫做左旋圆极化波 。 垂直极化波要用具有垂直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水平极化波要用具有水平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 右旋圆极化波要用具有右旋圆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而左旋圆极化波要用具有左旋圆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当来波的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不一致时,在接收过程中通常都要产生极化损失,例如:当用圆极化天线接收任一线极化波,或用线极化天线接收任一圆极化波时,都要产生分贝的极化损失,即只能接收到来波的一半能量; 化损失 当来波的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不一致时,在接收过程中通常都要产生极化损失,例如:当用圆极化天线接收任一线极化波,或用线极化天线接收任一圆极化波时,都要产生分贝的极化损失,即只能接收到来波的一半能量; 当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例如水平或右旋圆极化)与来波的极化方向(相应为垂直或左旋圆极化)完全正交时,接收天线也就完全接收不到来波的能量,这时称来波与接收天线极化是隔离的。 (极化 )隔离 隔离代表馈送到一种极化的信号在另外一种极化中出现的比例 1000即 1W) 1这种情况下的隔离为 10000= 30 超短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的波长不同 , 传播特点也不完全相同 。 目前 特高频 ) 超短波段 , 其高端属于微波 。 短波和微波的视距传播 超短波和微波的频率很高 , 波长较短 , 它的地面波衰减很快 。因此也不能依靠地面波作较远距离的传播 , 它主要是由空间波来传播的 。 空间波一般只能沿直线方向传播到直接可见的地方 。 在直视距离内超短波的传播区域习惯上称为 “ 照明区 ” 。 在直视距离内超短波接收装置才能稳定地接收信号 。 直视距离和发射天线以及接收天线的高度有关系,并受到地球曲率半径的影响。由简单的几何关系式可知 公里 ) 由于大气层对超短波的折射作用 , 有效传播直视距离为 公里 ) B A R O 接收天线高 射天线高 电波的多径传播 电波除了直接传播外 , 遇到障碍物 , 例如 , 山丘 、森林 、 地面或楼房等高大建筑物 , 还会产生反射 。 因此 ,到达接收天线的超短波不仅有直射波 , 还有反射波 , 这种现象就叫多径传输 。 由于多途径传播使得信号场强分布相当复杂 , 波动很大;也由于多径传输的影响 , 会使电波的极化方向发生变化 , 因此 , 有的地方信号场强增强 , 有的地方信号场强减弱 。 另外 , 不同的障碍物对电波的反射能力也不同 。 例如:钢筋水泥建筑物对超短波的反射能力比砖墙强 。 我们应尽量避免多径传输效应的影响 。 同时可采取空间分集或极化分集的措施加以对应 。 多径传播与反射 用分集接收改善信号电平 电波的绕射传播 电波在传播途径上遇到障碍物时 , 总是力图绕过障碍物 ,再向前传播 。 这种现象叫做电波的绕射 。 超短波的绕射能力较弱 ,在高大建筑物后面会形成所谓的 “ 阴影区 ” 。 信号质量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仅和接收天线距建筑物的距离及建筑物的高度有关 , 还和频率有关 。 例如一个建筑物的高度为米 , 在距建筑物米处接收的信号质量几乎不受影响 , 但在距建筑物米处 , 接收信号场强将比无高搂时明显减弱 。 这时 , 如果接收的是兆赫的电视信号 , 接收信号场强比无高搂时减弱分贝 , 当接收兆赫的电视信号时 , 接收信号场强将比无高搂时减弱分贝 。 如果建筑物的高度增加到米时 ,则在距建筑物米以内 , 接收信号的场强都将受到影响 , 因而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 也就是说 , 频率越高 , 建筑物越高 、 越近 , 影响越大 。 相反 , 频率越低 , 建筑物越矮 、 越远 , 影响越小 。 因此 , 架设天线选择基站场地时 , 必须按上述原则来考虑对绕射传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因素 , 并努力加以避免 。 3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导线载有交变电流时 , 就可以形成电磁波的辐射 ,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短和形状有关 且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几乎可以抵消 , 因而辐射很微弱 。 如果将两导线张开 , 这时由于两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 , 由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同 , 因而辐射较强 。 当导线的长度远小于波长时 ,导线的电流很小 , 辐射很微弱 . 当导线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 , 导线上的电流就大大增加 , 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 通常将上述能产生显著辐射的直导线称为振子 。 天线可视为一个四端网络 同轴线变化为天线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 。 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 。 全长与波长相等的振子 , 称为全波对称振子 。 将振子折合起来的 , 称为折合振子 。 1/2波长 一个 1/2波长的对称振子 在 800 约 200 400 约 400 1/4波长 1/4波长 1/2波长 振子 称振子 波长 半波振子上的场分布 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和馈线的连接端 , 即馈电点两端感应的信号电压与信号电流之比 , 称为天线的输入阻抗 。 输入阻抗有电阻分量和电抗分量 。 输入阻抗的电抗分量会减少从天线进入馈线的有效信号功率 。因此 , 必须使电抗分量尽可能为零 , 使天线的输入阻抗为纯电阻 。 输入阻抗与天线的结构和工作波长有关 , 基本半波振子 , 即由中间对称馈电的半波长导线 , 其输入阻抗为 ( 姆 。 当把振子长度缩短 时 , 就可以消除其中的电抗分量 , 使天线的输入阻抗为纯电阻 , 标称 75欧 ) 。 线的方向性 天线的方向性是指天线向一定方向辐射电磁波的能力 。 对于接收天线而言 , 方向性表示天线对不同方向传来的电波所具有的接收能力 。 天线的方向性的特性曲线通常用方向图来表示 . 方向图可用来说明天线在空间各个方向上所具有的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能力 。 天线方向图 线的工作频率范围 (带宽 ) 无论是发射天线还是接收天线 , 它们总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工作的 , 通常 , 工作在中心频率时天线所能输送的功率最大 , 偏离中心频率时它所输送的功率都将减小 , 据此可定义天线的频率带宽 。 有几种不同的定义: 一种是指天线增益下降三分贝时的频带宽度; 一种是指在规定的驻波比下天线的工作频带宽度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是按后一种定义的 , 具体的说 ,就是当天线的输入驻波比 天线的工作带宽 。 在 820 180在 890 17075 850是最佳的 该天线的频带宽度 = 890 - 820 = 70天线的工作波长不是最佳时天线性能要下降 在 8501/2 波长振子最佳 在 890 线振子 在 820 天线工作频带内 ,天线性能下降不多 ,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 顶视 侧视 天线的功能 : 控制辐射能量的去向 在地平面上,为了把信号集中到所需要的地方,要求把 “面包圈” 压成扁平的 一个单一的对称振子具有 “面包圈” 形的方向图 在这儿增益 = 10= 6个对称台振子 假设在接收机中 有 1 在阵中有 4个对称振子 在接收机中就 有 4 更加集中的信号 对称振子组阵能够控制辐射能构成 “扁平的面包圈 ” 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 , 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场强的平方之比 , 即功率之比 。增益一般与天线方向图有关 , 方向图主瓣越窄 , 后瓣 、 副瓣越小 , 增益越高 。 在我们的 “扇形覆盖天线 ”中,反射面把功率聚焦到一个方向进一步提高了增益。 这里 , “扇形覆盖天线 ” 与单个对称振子相比的增益为 10= 9“扇形覆盖天线 ” 将在接收机中有 8 “ 全向阵 ” 例如在接收机中为 4 (顶视 ) 天线 利用反射板可把辐射能控制聚焦到一个方向 反射面放在阵列的一边构成扇形覆盖天线 一个单一对称振子 一个各向同性 一个天线与对称振子相比较的增益 用 “示 一个天线与各向同性辐射器相比较的增益用 “示 例如 : 3 = 称振子的增益为 前后比 方向图中,前后瓣最大电平之比称为前后比。它大,天线定向接收性能就好。基本半波振子天线的前后比为,所以对来自振子前后的相同信号电波具有相同的接收能力。 前向功率 后向功率 以 = 10 典型值为 25右 目的是有一个尽可能小的反向功率 (前向功率 ) (反向功率 ) 波束宽度 方位即水平面方向图 120 (峰值 - 10- 1010束宽度 60 (峰值 - 3- 33束宽度 15 ( 3 32 ( 10 10仰面即垂直面方向图 在方向图中通常都有两个瓣或多个瓣 , 其中最大的瓣称为主瓣, 其余的瓣称为副瓣 。 主瓣两半功率点间的夹角定义为天线方向图的波瓣宽度 。 称为半功率 ( 角 ) 瓣宽 。 主瓣瓣宽越窄 , 则方向性越好 , 抗干扰能力越强 。 一般说来 , 天线的主瓣波束宽度越窄 , 天线增益越高 。 当旁瓣电平及前后比正常的情况下 , 可用下式近似表示 反射面天线 , 则由于有效照射效率因素的影响 , 故 线增益与方向图的关系 227000l o 232000l o 一般说来 , 天线的主瓣波束宽度越窄 , 天线增益越高 。 当旁瓣电平及前后比正常的情况下 , 可用下式近似表示 反射面天线 , 则由于有效照射效率因素的影响 , 故 线增益与方向图的关系 227000l o 232000l o 天线增益与方向图半功率波瓣宽度关系曲线 方向图旁瓣显示 上旁瓣抑制 下旁瓣抑制 全向天线增益与垂直波瓣宽度 9 板状天线增益与水平波瓣宽度 90 180 360 半功率波瓣宽度 半波振子 带反射板的半波振子 带反射板的两个半波振子 以半波振子 为参考的增益 0论辐射图 天线波束的下倾 为使波束指向朝向地面 无下倾 电下倾 机械下倾 天线波束下倾的演示 用于 控制覆盖 减小交调 两种方法 :- 机械的 电的 波束下倾 电下倾的产生 无下倾时 在馈电网络中 路径长度相等 有下倾时 在馈电网络中 路径长度不相等 电下倾情况下的波束覆盖 无下倾 电下倾 机械下倾情况下的波束覆盖 无下倾 机械下倾 下倾方法的比较 10电下倾 10机械下倾 6 电下倾 + 4 机械下倾 如何实现可变电下倾 关于传输线的几个基本概念 连接天线和发射 ( 或接收 ) 机输出 ( 或输入 ) 端的导线称为传输线或馈线 。 传输线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传输信号能量 。 因此它应能将天线接收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 , 或将发射机发出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的输入端 , 同时它本身不应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 。 这样 , 就要求传输线必须屏蔽或平衡 。 当传输线的几何长度等于或大于所传送信号的波长时就叫做长传输线 , 简称长线 。 传输线的种类 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 ( 微波传输线有波导和微带等 ) 。 平行线传输线通常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 。 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 。 这种馈线损耗大 , 不能用于 同轴电缆传输线的两根导线为芯线和屏蔽铜网 , 因铜网接地 , 两根导体对地不对称 , 因此叫做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传输线 。 同轴电缆工作频率范围宽 , 损耗小 , 对静电耦合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 但对磁场的干扰却无能为力 。使用时切忌与有强电流的线路并行走向 , 也不能靠近低频信号线路 。 输线的特性阻抗 无限长传输线上各点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特性阻抗 , 用符号 。 表示 。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 。 138/ r )欧姆 。 通常 。 =50欧姆 /或 75欧姆 式中 , 由上式不难看出 , 馈线特性阻抗与导体直径 、 导体间距和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 , 与馈线长短 、 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大小无关 。 馈线衰减常数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 , 除有导体的电阻损耗外 , 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 。 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 。 因此 , 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 。 损耗的大小用衰减常数表示 。 单位用分贝 ( 米或分贝百米表示 。 这里顺便再说明一下分贝的概念 , 当输入功率为 。 输出功率为时 , 传输损耗可用 表示 , (10 。 / )(分贝 )。 配的概念 什么叫匹配 ? 我们可简单地认为 , 馈线终端所接。 时 , 称为馈线终端是匹配连接的 。 当使用的终端负载是天线时 , 如果天线振子较粗 , 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就较小 , 容易和馈线保持匹配 , 这时振子的工作频率范围就较宽 。 反之 , 则较窄 。 在实际工作中 , 天线的输入阻抗还会受周围物体存在和杂散电容的影响 。 为了使馈线与天线严格匹配 , 在架设天线时还需要通过测量 , 适当地调整天线的结构 ,或加装匹配装置 。 电缆 50 线 50 匹配和失配例 要获得良好的电性能阻抗必须匹配 80 当馈线和天线匹配时 , 高频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 , 馈线上只有入射波 , 没有反射波 。 馈线上传输的是行波 , 馈线上各处的电压幅度相等 , 馈线上任意一点的阻抗都等于它的特性阻抗 。 而当天线和馈线不匹配时,也就是天线阻抗不等于馈线特性阻抗时,负载就不能全部将馈线上传输的高频能量吸收,而只能吸收部分能量。入射波的一部分能量反射回来形成反射波。 80 0 前 : 10W 返回 : 里的反射损耗为 100/= 13 是 反射损耗的另一种计量 射损耗 馈线和天线的电压驻波比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 ,馈线上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 。 两者叠加 , 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振幅相加最大 , 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振幅相减为最小 , 形成波节 。 其它各点的振幅则介于波幅与波节之间 。 这种合成波称为驻波 。 反射波和入射波幅度之比叫作反射系数 。 反射波幅度 ( 。 ) 反射系数 入射波幅度 ( 。 ) 驻波波腹电压与波节电压幅度之比称为驻波系数 , 也叫电压驻波比 (驻波波腹电压幅度最大值 ( 1+ ) 驻波系数 驻波波节电压辐度最小值 ( 1 终端负载阻抗和特性阻抗越接近 , 反射系数越小 , 驻波系数越接近于 , 匹配也就越好 。 驻波比、反射损耗和反射系数 电源 、 负载和传输线 , 根据它们对地的关系 , 都可以分成平衡和不平衡两类 。 若电源两端与地之间的电压大小相等 , 极性相反 , 就称为平衡电源 , 否则称为不平衡电源;与此相似 , 若负载两端或传输线两导体与地之间阻抗相同 , 则称为平衡负载或平衡 ( 馈线 ) 传输线 , 否则为不平衡负载或不平衡 ( 馈线 ) 传输线 。 在不平衡电源或不平衡负载之间应当用同轴电缆连接 , 在平衡电源与平衡负载之间应当用平行 ( 馈线 ) 传输线连接 , 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输电磁能 , 否则它们的平衡性或不平衡性将遭到破坏而不能正常工作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通常在中间加装 “ 平衡不平衡 ” 的转换装置 , 一般称为平衡变换器 。 平衡装置 二分之一波长平衡变换器 又称 “ ” 形平衡变换器 , 它用于不平衡馈线与平衡负载连接时的平衡变换 , 并有阻抗变换作用 。 移动通信系统中 , 采用的同轴电缆通常特性阻抗为 50欧 , 所以还必须采用适当间距的振子将折合式半波振子天线的阻抗调整到 200欧左右 , 才能实现最终与主馈线 50欧同轴电缆的阻抗匹配 。 /2 - + + 二分之一波长平衡变换器 四分之一波长 平衡 衡变换器 1/4波长 利用四分之一波长短路传输线终端为高频开路的性质实现天线平衡输入端口与同轴馈线不平衡输出端口之间的平衡 衡变换。 000 5 典型的移动基站天线技术指标综述 频率范围 20 - 890 频带宽度 0 增益 5 极化 垂直极化 阻抗 50 反射损耗 18 半功率 (3方位 64 俯仰 14 10分贝 (10束宽度 方位 120 俯仰 30 前后比 30 俯仰上旁瓣抑制 俯仰下旁瓣抑制 下倾角 (可调 ) 2 - 10 设发射功率为 发射天线增益为 工作波长为 。 接收 灵敏度为 接收天线增益为 如果收 、 发天线间距离为 R, 电 波在无环境干扰时 , 有以下关系: 式中 , 传播途中的电波损耗 。 举例:设 1020 5080R= =1910时 , R=? 20 20 + 4= 大约损失 1015 6 通信距离方程 4l o 7 电磁波安全标准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 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 ,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 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 第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对于30000 一级标准为:( 10w/ 二级标准为:( 40w/ 因此,对于酒店及写字楼应按一级标准设计,对于商场、商贸中心,可按二级标准设计。 假设天线的 000000w 按一级标准计算:允许的功率密度为 10w/那么能满足要求的最小距离为: 10000w/4 0w/ 在距离天线下方 9 假设要求离天线 20 则最大 4 02=5024 0240w507就是我们要求室内分布系统 015 而对于商场 、 机场等非长期居住地区 , 可按二级标准衡量 , 其3 在实际设计中 , 要将天线增益及载波总数一起考虑 。 我们采用的吸顶天线为全向 , 增益为 2在 0 其一级安全距离为: 若采用 90 7 在天线正前方最大功率处的一级安全距离为: 20 载波数多时 , 功率增大 , 安全距离变小 , 所以天线应挂于人体触摸不到的地方为佳 。 实际上 , 我国的标准要求十分严格 , 美国及欧洲标准比我们宽松得多 。 按照欧洲标准 , 在离天线 即天线的保护外壳以外均能满足安全要求 , 因此 , 对适当设计的室内分布系统的电磁安全问题不必多虑 。 欧洲 、 美国及我国标准的对比 国 家 900 800洲( F/200=450w/ 900w/美国( F/150=600w/ 1200w/中国 10w/ 10 w/ 8 基站天馈系统 8防雷保护器 主馈线 ( 7/8“) 5馈线卡 6走线架 4接地装置 3接头密封件 绝缘密封胶带, 1天线调节支架 状天线 抱杆 ( 50114 2室外馈线 9室内超柔馈线 7馈线过线窗 基站主设备 基站天馈系统示意图 1天线调节支架 用于调整天线的俯仰角度,范围为: 0 15 ; 2 室外跳线 用于天线与 7/8 主馈线之间的连接。常用的跳线采用 1/2 馈线,长度一般为 3米。 3 接头密封件 用于室外跳线两端接头(与天线和主馈线相接)的密封。常用的材料有绝缘防水胶带( 3 。 4 接地装置( 7/8 馈线接地件 ) 主要是用来防雷和泄流,安装时与主馈线的外导体直接连接在一起。一般每根馈线装三套,分别装在馈线的上、中、下部位, 接地点方向必须顺着电流方向。 5 7/8 馈线卡子 用于固定主馈线,在垂直方向,每间隔 1。 5米装一个,水平方向每间隔 1米安装一个(在室内的主馈线部分,不需要安装卡子,一般用尼龙白扎带捆扎固定)。 常用的 7/8 卡子有两种;双联和三联。 7/8 双联卡子可固定两根馈线;三联卡子可固定三根馈线。 6 走线架 用于布放主馈线、传输线、电源线及安装馈线卡子。 7 馈线过窗器 主要用来穿过各类线缆,并可用来防止雨水、鸟类、鼠类及灰尘的进入。 8 防雷保护器(避雷器) 主要用来防雷和泄流,装在主馈线与室内超柔跳线之间,其接地线穿过过线窗引出室外,与塔体相连或直接接入地网。 9 室内超柔跳线 用于主馈线(经避雷器)与基站主设备之间的连接,常用的跳线采用 1/2 超柔馈线,长度一般为 23米。 由于各公司基站主设备的接口及接口位置有所不同,因此室内超柔跳线与主设备连接的接头规格亦有所不同,常用的接头有 7/16 直头、亦有弯头。 10 尼龙黑扎带 主要有两个作用: ( 1)安装主馈线时,临时捆扎固定主馈线,待馈线卡子装好后, 再将尼龙扎带剪断去掉。 ( 2)在主馈线的拐弯处,由于不便使用馈线卡子,故用尼龙扎带 固定。室外跳线亦用尼龙黑扎带捆扎固定。 11 尼龙白扎带 用于捆扎固定室内部分的主馈线及室内超柔跳线。 物面天线的简单几何关系 9 抛物面天线简介 由抛物反射面的几何关系可得反射面的方程为: 在直角坐标中 4F(F Z) 在极坐标中 F/) 式中 是焦点到反射面的距离; 是 与 Z 轴的夹角 。 反射面的半张角 0与 F/ 0。 、 r F Z D a n 412 10 按馈源的馈电位置可分为前馈和后馈,其中每一种又可分为正馈和偏馈。按反射面的设置还可分为单反射面天线和双反射面天线,双反射面天线由一次(主)反射面和二次(副)反射面组成。 馈源 主反 射面 副反射面 反射面 馈源 反射面 馈源 副反射面 馈源 主反射面 反射面天线的增益和瓣宽与天线馈源的方向图形状有关,与它 对反射面边缘的照射电平有关。如果馈源对反射面的照射是均匀的 天线增益就高,但同时天线的旁瓣也高,抗干扰性能就差。通常情 况下,馈源照射呈钟形分布。考虑增益和旁瓣要求,在反射面边缘 的照射电平一般取 口面直径为 D 的抛物反射面天线的增益和主瓣宽度可用下列公 式近似计算: 增益 主瓣宽度 2 它的工作带宽主要取决于馈源的工作带宽。极化方式也取决 于馈源,当采用圆极化馈源时,对单反射面天线其极化旋向与馈源 极化旋向相反,对双反射面天线其极化旋向与馈源极化旋向相同。 对于单线极化应用,可采用与馈源极化方向一致的栅格反射面替代 实体反射面。栅格的间距与工作频率和栅格导体直径有关。 抛物面天线原形是建立在几何光学基础上的。通常反射面直径、 至少要在 6以上。例如在 1 因此它主要适用于超短波高频段和微波频段。以天线口径为 50 工作频率为 11抛物面天线为例, 其增益约为 G功率瓣宽 在这种情况下,在 10公里距离上架设的该种天线波束对准偏离 目标方向 偏开 330米时,信号强度就将降低 3 由此也可看出,在工作频率为 11收发天线的调整对 准要比工作频率为 1 二 基站天线的选型原则 1 生产厂家的选择 2 机械下倾与电下倾的效果比较 3 全向天线的选型 4 关于三阶互调指标 5基站天线的选型原则(建议) 首先要考察厂家的生产能力、研发队伍、仪器设备、检测 手段、售后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对具体的基站天线产品还应 考察下列各项: 1 为提高网络性能和降低成本,在城区使用的基站天线应具有极化分集代替空间分集的能力。 2 对天线罩因雨雪、裹冰造成的表面分布电容影响,应有一定的防范能力。 3 为保证天线的最大增益,天线应当采用低耗馈电网络技术。 4 全向天线高增益天线在确保电性能前提下,天线尺寸应尽量短。 5 为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及坚固性。生产厂家应有模具化生产能力。 1 生产厂家的选择 6 生产厂家应对天线的驻波比及三阶互调指标 100%检测,对 抽检(例 10%)产品应进行包括增益和方向图在内的全指标测试。 7 要有完善的密封工艺并采用优质密封胶,确保天线的防水 性和寿命。 8 定型产品要按信息产业部的标准进行环境试验:高温、低温、振动、冲击、运输。 9 具有采用机械下倾、电下倾、电调下倾三种调整方式相结合,解决大机械倾角下波形畸变的能力。 10 在考虑产品的适用性后,还要考察所需基站天线的性能价格比和厂家的供货期。 不同机械下倾角时的水平面波束宽度 及前后比实测数据 序号 电下 倾角 机械 倾角 总倾角 水平面 波束宽度 前后比 (最大值 (相对值 (1 0o 0o 0o 4 2 0o 2o 2o 0o 4o 4o 0o 6o 6o 0o 8o 8o 0o 10o 10o 0o 12o 12o 0o 14o 14o 0o 15o 15o 0 0o 16o 16o 152o :1. 机械倾角 T, 定义为天线赤道面与地平面的夹角 T=0 纵轴垂直于地平面 , 即天线赤道面平行于地平面 天线下倾 天线上仰 注 :2. 天线赤道面 : 定义为与天线纵轴垂直的平面。 测试日期: 2000试仪器: 测试人员:郭渭盛、沈宗珍、张涛、黄国立 2000年 12月 29日 2 机械下倾与电下倾的效果比较 6) 在不同机械下倾角时的水平面波束宽度 及前后比实测数据 序号 电下 倾角 机械 倾角 总倾角 水平面 波束宽度 前后比 ( 最大值 ( 相对值 ( 1 6o 10o 16o 3 6o 8o 14o 6o 6o 12o 6o 4o 10o 6o 2o 8o 6o 0o 6o 6o o 8 6o o 6o o :1. 机械倾角 T, 定义为天线赤道面与地平面的夹角 T=0 纵轴垂直于地平面 , 即天线赤道面平行于地平面 天线下倾 天线上仰 注 :2. 天线赤道面 : 定义为与天线纵轴垂直的平面。 测试日期: 2000试仪器: 测试人员:郭渭盛、沈宗珍、张涛、黄国立 2000年 12月 29日 9) 在不同机械下倾角时的水平面波束宽度 及前后比实测数据 序号 电下倾角 机械倾角 总倾角 水平面 波束宽度 前后比 (最大值 (相对值 (1 9o o 2 9o o 9o o 9o o 9o o 9o 0o 9o 9o 2o 11o 9o 4o 13o 9o 6o 15o :1. 机械倾角 T, 定义为天线赤道面与地平面的夹角 T=0 纵轴垂直于地平面 , 即天线赤道面平行于地平面 天线下倾 天线上仰 注 :2. 天线赤道面 : 定义为与天线纵轴垂直的平面。 测试日期: 2000试仪器: 测试人员:郭渭盛、沈宗珍、张涛、黄国立 2000年 12月 29日 55电性能测试数据 电调下倾角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频率 ( 915 915 915 915 915 915 915 915 915 三阶交调 2 4378 72 71 71 82 2 4088 81 81 82 92 增益 14 / 13 / 平瓣宽 / / / / 前后比 ( 30 / 24 离度 32 / 35 / 35 / 37 / 37 产品号: 99030988# 2000年 12月 28日 沿线电流振幅分布 底馈 底馈全向天线 沿 线 电 流 振 幅 分 布底馈 沿线电流振幅分布 中馈全向天线 中馈全向天线 沿 线 电 流 振 幅 分 布 G10长不起作用) 艺差、一致性难保证 11 0 、 3 、 5 、 7 ) 艺好、一致性好 3 全向天线的选型 4 关于三阶互调指标 互调的定义 互调是指非线性射频线路中,两个或多个频率混合后所产生的噪音信号。 互调产生的本来并不存在“错误”信号,此信号会被系统误认为是真实的信号。 互调可由有源元件(无线电设备、二极管)或无源元件(电缆、接头、天线、滤波器)引起。 具有两个载波信号的互调失真频率实例 频率 上的载波,产生如下互调信号: 1阶: A, B 2阶: ( A+B),( 3阶: ( 2A B),( 2B A) 4阶: ( 3A B),( 3B A),( 2A 2B) 5阶: ( 4A B),( 4B A),( 3A 2B),( 3B 2A) 互调失真如何影响系统的性能? 较高功率的发射信号通常会混合产生互调信号,最后进入接收波段。 而基站天线接收的信号通常功率较低。 如果互调信号与实际的接收信号具有相近或较高的功率,系统会误把互调信号视为真实信号。 三阶互调失真信号( A=935B=960287010 292085及 2来问题。 五阶互调失真信号( A=935B=954 380597中国移动 互调失真如何影响系统的性能? 在系统将互调信号视为真实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将带来如下问题: 信号丢失、 虚假信道繁忙、语音质量下降、 系统容量受限 这意味着:销售利润减少 虽然大部分移动用户可以容忍语音质量下降,但信号丢失及信道繁忙常常都会 令用户不满。 互调是如何产生的? 构件材料 因为磁滞的关系,铁质材料是属非线性的 材料不纯 电镀问题 接触区域 /电流密度 触点压力 根据基站覆盖类型大致分为: (一) 话务量高密集市区 (二) 县城及城镇地区 (三) 乡镇地区 (四) 在铁路或公路沿线及乡镇 5 基站天线选型原则 (建议 ) 根据天线高度、基站距离,可由下式计算出天线倾角公式: h/ ( r/2) (式中 为波束倾角为天线高度,为站间距离) ( 1)对话务量高密集区,基站间距离 300算得出 大约在 10 19 之间。采用内置电下倾 9 的 +45 双极化水平半功率瓣宽 65 定向天线 。再加上机械可变 15 的倾角,可以保证方向图水平半功率宽度在主瓣下倾10 19 内无变化。经使用证明完全可满足对高密集市区覆盖且不干扰的要求。 ( 2)对话务量中密集区,基站间距离大于 500米, 大约在 6 16 之间可选择 +45 双极化,内置电下倾 6 的水平半功率瓣宽 65 定向天线 ,可以保证主瓣在下倾的 6 16 内水平半功率宽度无变化。可满足对中密话区覆盖且不干扰的要求。 ( 3)对话务量低密集区,基站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