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doc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doc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doc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doc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14分)1. (1分)辨字组词 贪_ 吵_ 钓_ 怒_ 复_贫_ 炒_ 钩_ 努_ 夏_2. (1分)填空,并解释所填的字 (1)波1壮阔:2 (2)连1不断:2 (3)1峰兀立:2 (4)1地而起:2 (5)颜色各1:2 (6)红叶1火:2 3. (3分)选词填空 苦笑 暗笑 冷笑 假笑 狂笑 奸笑 哄堂大笑(1)无拘无束纵情的笑。1 (2)不愉快无奈而勉强做出的笑。1 (3)藏在心里不公开的笑。1 (4)狡猾阴险的笑。1 (5)故意做出的、不真实的笑。1 (6)众人大声的笑。1 4. (1分)根据课文 大自然的声音 父亲、树林和鸟 内容填空。 (1)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啊,1!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2,如3如4。 (2)父亲突然1,朝2的3的树林,4地望了又望,用鼻子5。 5. (1分)填一填。 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_把故事内容讲出来。学会借助_、_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6. (2分)填空 (1)有志者,1。 (2)莫以善小而不为,1。 (3)业精于勤,1;行成于思,2。 (4)盛年不重来,1。及时当勉励,2。 7. (1分)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小妹妹高兴得1。 (2)如果明明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1。 (3)1 , 所以王老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4)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积极开动脑筋,_。8. (4分)判断下列句子表达是否正确 (1)“门咯吱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是比喻句。 (2)“大家通过并讨论了暑假活动计划。”这个句子表达上没有毛病。 (3)亚洲、中国、省、市、县、区,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4)“这次考了100分,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句话有毛病。 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13分)9. (6分)阅读智慧星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1)本段文字有两处打比方的句子,请写出。 A _B _(2)作者用桂林的山与_、_作比较,突出了桂林山的_、_、_三个特点。 (3)“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_、从而进一步突出了桂林山_的特点。 (4)作者在描写桂林的山时,运用了巧妙的手法:桂林的山像_、像_、像_、像 _像_,把山的形、色、势写得生动逼真。 10. (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知了学飞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见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振翅远飞,真后悔啊!可是这时已经晚了,它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1)给下面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自满 _A形容充实; B感到已经足够; C骄傲。不耐烦 _A心情不畅快; B多而杂乱; C厌烦。(2)读句子,用划线的词造句。 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一会儿一会儿1(3)文中具体描写知了学飞的是第1自然段。 (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三、 习作。 (共3题;共5分)11. (1分)习作 人人都有一双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就会在草丛、树林、池塘有许多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最有意思。字数:400字左右。12. (3分)文学常识填空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_,号_,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_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_。13. (1分)读一读,背一背下面这首词。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14分)1-1、2-1、2-2、2-3、2-4、2-5、2-6、3-1、3-2、3-3、3-4、3-5、3-6、4-1、4-2、5-1、6-1、6-2、6-3、6-4、7-1、7-2、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