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跨的企业家.doc_第1页
搞不跨的企业家.doc_第2页
搞不跨的企业家.doc_第3页
搞不跨的企业家.doc_第4页
搞不跨的企业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搞不跨的企业家”上海私营企业大腕翁长忠落网记 发布日期:2004-3-1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1147 1999年6月7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接到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报案称:1995年12月,上海锦都实业总公司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翁长忠向该公司借款人民币2000万元,借款期满后,翁长忠以种种理由拖延还款,并多次开具空头支票拒不还款,翁长忠的行为涉嫌诈骗犯罪。此前,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已经连续收到数份群众举报称:翁长忠用非法手段从上海市多家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骗取贷款达2亿多元。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接受侦查任务后立即开展了初查。经过走访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等金融机构,证实翁长忠自1995年以来确有“借”银行巨款迄今未还的事实。据此,一支队成立“6.07”专案组,正式拉开了对翁长忠金融诈骗案的侦查序幕。专案组在经侦总队领导的亲自指挥下,不畏艰难,迎接挑战,缜密细致侦查,准确甄别案件性质,熟练驾驭法律,经过历时5个月的侦查,期间先后审讯犯罪嫌疑人翁长忠近40次、走访涉案单位100余家,询问证人300余名,调取100多份贷款资料等物证,对有关证据进行司法技术鉴定、甄别、固定30次,侦查员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反复较量,终于成功地侦破了上海市首起以单位贷款为名、实为个人骗贷的涉案金额达5.1亿元的特大金融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翁长忠于1993年以虚假验资注册成立了上海锦都实业总公司。该公司名为挂靠上海作家协会的集体企业,实为行政、经济完全独立的私营企业,也从未向上海作家协会交纳任何管理费。公司成立后,由于没有一分钱自有资金,只能靠借贷资金来开展经营,维持运转。翁长忠又是个根本不懂经营的“经济盲人”,只要有人推荐称某个项目能盈利,他就会盲目地用借来的资金去投资。在不长的时间内,翁长忠仓促开发了大大小小项目14个,投入资金数亿元,但是无一盈利,导致债务黑洞越来越大。为了继续融资,翁长忠铤而走险踏上诈骗之路。经侦查证实,犯罪嫌疑人翁长忠自1996年6月至1998年12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伪造本公司及担保单位的财务报表、虚构公司业绩、提供虚假担保等手段,分别骗得四通财务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奉贤信用合作联社、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贷款计4580万元。1998年7月,翁长忠明知吴兴路277号的锦都大厦已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全部查封,锦都实业总公司又无房屋买卖经营范围,仍采取欺骗手段,与上海上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定了“出售合同”,非法将其已被查封的锦都大厦四层楼面共4000余平方米的房屋出售,骗得购房款2000万元。1995年12月,犯罪嫌疑人翁长忠使用伪造的本公司财务报表,骗取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向其提供借款2000万元,借款到期后,翁长忠又出具空头支票,恶意不还。1999年8月31日,“6.07”专案侦查终结,并以犯罪嫌疑人翁长忠涉嫌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诈骗罪,将案件移送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翁长忠在上海私营企业界称得上是“大腕级”人物。锦都实业总公司成立后,曾经有过一段非常“发达”的时期,除了经营该公司注册地的锦都大厦(商务出租)外,经营范围还涉及贸易、房地产、餐饮等多种行业,总资产高达五个多亿。翁长忠经商的“成功”发迹史被不少初涉商海的人视为榜样,在这些人眼里,翁长忠就是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因此,虽然自1996年起,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曾经根据多封群众检举信,传唤过翁长忠,但皆被他利用种种借口搪塞过去,一次又一次地逃脱罪责。翁长忠“搞不垮的企业家”的称号也由此愈加响亮。专案组在侦查中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翁长忠案件究竟是经济犯罪还是经济纠纷。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是经侦部门经常遇到的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案件,在经侦实践中,由于对它们在性质上较难甄别,往往使侦查人员陷于两难处境:要么造成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反经侦部门的办案规定;要么造成贻误战机,放纵经济犯罪活动,使国家和个人财产遭受损失的严重后果。翁长忠被刑事拘留后,气焰仍十分嚣张,振振有辞地辩解自己的行为是经济纠纷,而不是经济犯罪,主要原因是自己经营失败未能及时还款,并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所欠款项他会设法如数归还的。他还劝侦查人员不要犯插手经济纠纷的错误。专案组在加强审讯的同时,从有关司法部门了解到,从1997年起,上海市第一、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及徐汇区、黄浦区、崇明县等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45起以上海锦都实业总公司为被告的民事诉讼的案件,涉案标的总计达3亿余元人民币,诉讼内容都是要求锦都实业总公司返还各类借款,其中有22起诉讼案件已经审结,锦都实业总公司全部败诉,其余的还在审理之中。在向上述诉讼原告单位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大部分单位出于各种利己因素,认为翁长忠案件是经济纠纷案件,公安部门是硬把经济纠纷往刑事犯罪上拉,因而给办案人员施加压力,设置障碍。专案组在侦查中碰到的第二个难题是,翁长忠的行为具体触犯刑法分则中哪一条,构成什么罪。经济犯罪中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不仅仅是适用法律条文的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它将指导着侦查办案的方向,即此罪与彼罪的正确区分和认定,决定着取证的突破口,以及关系到提请逮捕和移送起诉的成败。针对上述两大难点,专案组经过分析研究,制定了详细的侦查方案,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审讯和取证两个环节上。尽管法院已经受理了45家单位提起的民事诉讼,似乎为翁长忠案件定了性,但侦查人员没有被这些现象所迷惑;尽管翁长忠口口声声为自己辩解是经营失败,并非故意非法占有金融单位贷款,又曾几次成功地“突围”,但侦查人员也没有知难而退。侦查人员认为,要认定翁长忠有罪并迫使他坦白交代,只有拿出过硬的证据。为此,专案组一方面委托上海司法会计中心对锦都实业总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另一方面,多方寻找曾在该公司任职的财务人员收集证人证言,以及调取有关金融机构时间跨度超过5年的贷款资料等物证。上海司法会计中心的审计结果表明,上海锦都实业总公司资不抵债,公司十几个帐户的所有资金加起来总共才有3000元。经评估,锦都实业总公司现有净资产为2.5亿元,而各类债务总额高达5.1亿元,其中欠上海市17家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借款共计3.1亿元,资债相抵,实际权益为负2.5亿元。在查明上海锦都实业总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后,专案组进而再收集在这巨额债务中属于诈骗犯罪的证据。由于翁长忠专横跋扈,肆意违反财务制度,公司财务人员敢怒不敢言,有些敢于提意见的,就被翁长忠炒了鱿鱼。侦查人员千方百计将锦都公司成立后至案发时被更换的十余名财务人员一一找到,并通过他们收集到了翁长忠的犯罪证据。为了骗取借款,翁长忠亲自示范如何伪造财务报表。在翁的指使下,财务人员利用剪刀、胶水,把需要的数据剪下,再粘到需要“修饰”的数据上,这样,表明公司较差业绩的数据,通过剪和粘变成了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赢利多多的数据,最后利用复印机把动过手术的报表复印出一张张锦都实业总公司实力雄厚、业绩辉煌的财务报表。就这样,翁长忠凭伪造的财务报表,源源不断地从金融机构骗取巨额贷款。经查,翁长忠通过伪造财务报表,先后从本市金融机构骗得各类贷款、借款6580万元。这些虚假的财务报表经司法技术鉴定,一一成为揭露翁长忠诈骗犯罪的有力证据。在掌握确凿的证据后,侦查人员制定周密的计划,强化审讯工作。经过11次反复较量,最终迫使翁长忠交待了自己伪造公司经营业绩,出具虚假财务报表,诈骗银行贷款的犯罪事实,剥下了翁长忠“成功民营企业家”的虚假外衣。经过一个阶段的侦查工作,翁长忠涉嫌诈骗犯罪已毫无疑问。但翁长忠所涉嫌的是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还是刑法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诈骗犯罪,还需要侦查人员运用较高的法律理论水平来准确定性。贷款诈骗、合同诈骗、普通诈骗,三者之间的共同点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可是贷款诈骗和普通诈骗的犯罪主体仅限于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成为贷款诈骗犯罪和普通诈骗犯罪的主体,而合同诈骗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因此,翁长忠诈骗案究竟构成什么罪,关键取决于对犯罪主体的正确认定。据此,专案组决定把犯罪主体的认定作为本案深入侦查的突破口,也就是说必须从法律上对翁长忠的锦都实业总公司的主体资格进行确认。贷款诈骗罪是修订后的刑法新增加的罪种,根据刑法的规定,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自然人,单位不构成贷款诈骗罪。翁长忠是以锦都实业总公司的名义向本市金融单位贷款的,对锦都实业总公司这一主体性质的判定,是决定翁长忠是否构成贷款诈骗罪的关键。如果认定翁长忠是以单位名义,实质上是个人实施诈骗贷款,那么就能构成贷款诈骗,但据了解上海市尚无先例。为此,侦查人员多次到上海作家协会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收集了大量的证据,查明了事实真相。锦都实业总公司在注册时,作为名义上的上级单位,上海作家协会没有投入过一分钱资金,该公司成立后也没有向上海作家协会交纳过一分钱的管理费。该公司是独立法人,其行政、经济事务完全由翁长忠一人说了算。专案组据此认定锦都实业总公司虽名为上海作家协会下属的集体企业,但就其公司的实质而言却是私营企业。翁长忠以锦都实业总公司名义向金融机构贷款,实际上是翁长忠个人的行为,翁长忠完全可以成为贷款诈骗的主体。专案组对犯罪主体的准确认定,为本案正确认定性质和罪名,将犯罪嫌疑人翁长忠移送起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认定后来也得到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的认同。专案组准确揭露翁长忠以单位贷款为名实为个人骗贷的犯罪事实,也为此类贷款诈骗案件的侦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99年7月10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以翁长忠涉嫌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诈骗罪,依法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检察院经过审查,对犯罪嫌疑人翁长忠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没有异议,但对翁长忠的犯罪主观方面有不同意见。检察机关认为,翁长忠主观上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明显,特别是诈骗后并没有将所骗财物用于挥霍。对此,侦查人员据理力争,认为在诈骗犯罪中,犯罪嫌疑人对赃款、赃物的用途可以有多种多样,只要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拥有了对赃款、赃物的所有权(非法的),至于其将该赃款、赃物用于何处,均不应该影响对其犯罪主观故意的认定。最后,检察机关认同侦查部门的意见,以涉嫌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诈骗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翁长忠。侦查终结后,经侦总队又以同样的涉嫌罪名,将犯罪嫌疑人翁长忠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翁长忠案件是一起隐蔽很深、案情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案件的难点在于:一是翁长忠本人是一个经济知识浅薄,文化也不多的商海初涉者,但凭其挂靠上海作家协会这样一个文化机构,靠其能利用的“他人”之财,一方面努力编织关系网,另一方面又网罗一批打手在其手下任职,形成一个经济犯罪的保护外壳;二是翁长忠依靠长期伪造财务报表,虚构公司业绩,形成公司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家的假象,蒙骗社会名流及金融机构;三是正常的经济行为与犯罪勾当交织,以貌似正常的公司行为掩盖犯罪事实,一旦案发,翁立即启动关系网,常以经济纠纷为幌子,使侦查工作几度受阻。尽管如此,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始终没有放弃对翁长忠的关注,在掌握翁长忠数次开具空头支票、伪造财务报表的证据后,迅即全面展开侦查措施,最终顺利侦破全案。其成功之举主要是:侦查步骤稳步推进。侦查人员在全面启动侦查机器之前,不急不躁地搜集证据,不盲目突进。翁长忠在数年“经营”期间,经济上的黑洞已显而易见。从表面上看,均可以以经营不善、盲目投资失败进行解释,以简单的一张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一份不能履行的虚假合同,尚不足以证明翁的经济犯罪事实。要突破案情,必须掌握具备“点穴”效应的证据,不但有书证,且要有人证。侦查人员几经努力,在获取足以证明翁犯罪事实成立的涉及犯罪主体、犯罪故意、犯罪行为等多方面的证据之后,才果断开展全方位的侦查措施,从而保证了侦查工作的一举成功。细致甄别,正确判断性质,确定取证方向。在全面开展侦查之时,翁长忠也作了充分准备,采取措施阻断同知情人的联系,毁灭犯罪证据,积极应诉在审的民事案件,还公开规劝侦查人员不要犯插手经济纠纷的错误。但专案组不屈不挠,深入细致地分析案情,确定贷款诈骗和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的侦查方向,从繁多的经济行为中,在浩瀚的票据、帐册中分别以贷款诈骗、合同诈骗等固定犯罪证据,剥离经济纠纷部分,充分暴露翁的诈骗犯罪事实,以无可争议的事实进入刑事诉讼程序。骗取上海金融机构高达个亿上海首骗落网地处上海闹中取静的吴兴路、肇嘉浜路附近,矗立着一幢气派不凡的十六层大楼,名曰锦都大厦。锦都大厦是上海锦都实业总公司所在地。近些时候,生意并不兴隆的锦都公司突然门庭若市,人流络绎不绝。面对如此“盛况”,其法人代表翁长忠却吓得东躲西藏,焦头烂额。原来,上门的都是债主。日前,刚刚挂牌亮相的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经缜密侦查,终于揭开了锦都实业总公司的经营“秘方”,并将涉嫌经济犯罪的翁长忠捕获。经查实,年以来,翁长忠以伪造财务报表、假担保等方式骗取上海家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总案值高达个多亿。翁已于前天日被依法逮捕。今年月,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经侦总队当时称经济保卫总队接到一家航空集团举报信,称该集团下属一发展中心于年月底投资万元与上海锦都实业公司合作经营一项目。经多次催讨,锦都公司法人代表翁长忠竟多次开具空头支票。为此,航空集团请求警方立案侦查。经初步调查,发现翁长忠在经营过程中,还有其它重大金融诈骗嫌疑。经侦总队领导当即调兵遣将,成立了“翁长忠专案组”。此案也牵动了市公安局领导的心,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吴志明多次听取案情汇报,指示专案组全力以赴,查明案情,追回国家损失。翁长忠无疑是本案的关键人物。然而,警方几次接触翁长忠,他都避而不见。据了解,其活动神出鬼没,办公室里设有密室,平时还有保镖护驾。专案组于是决定展开迂回调查。锦都公司的职工大叹苦经:“翁老板只想自己搞大,根本不管我们死活。我们是三自资企业,自带饭盒子,自带草纸,还自带工资,单位有半年多不发工资了。”再查公司的帐簿,更让侦察员吃了一惊锦都公司于年注册成立,注册资金万元,但翁长忠在登记过程中采用了欺骗手段,所以真正到位的只是极小部分资金。目前,锦都公司存在严重的资不抵债情况,其从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借到期未还的本金有个亿,拖欠的其他款项个多亿,锦都大厦光欠供电局电费就达多万元。而公司所有财产包括在建工程,也不过个亿左右。那么,债台高筑的翁长忠躲到哪里去了呢月日早晨,一辆轿车在距锦都大厦米处悄然停下,一高个男子鬼鬼祟祟下了车,一路东张西望从后门潜入大厦。数分钟后,当他在密室内为再次摆脱债主而自鸣得意时,公安人员出其不意站到了他的面前今年岁的翁长忠自小心高气傲,喜好追名逐利。可惜,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却在上海市郊的农场里一呆就是年。每天扛着锄头在田间耕作,他对同伴说得最多的话是“苟富贵,莫相忘”。挣大钱、出人头地一直是他心头难圆的梦。年,他的梦终于变成了现实。他采用弄虚作假的方式骗得了验资报告,“注册资金”万元的锦都公司便热热闹闹地开张了。翁长忠颇有“经营之道”。他信奉“大场面”、“大手笔”,认为越大越能取信于人。于是,从年开始,当他再也无力支撑外表豪华的锦都公司时,便动了骗取银行贷款的邪念。年月,翁长忠手拎拷克箱,衣冠楚楚地来到上海一家银行房地产信贷部,张口贷款万元,利率高于市场一倍。对方将信将疑,翁长忠微微一笑,随手抛出一叠伪造的财务报表和虚构的公司业绩。对方信以为真,随即允诺。不料,贷款到期后,“翁总”就没了踪影。电话、拷机一个个打过去,就象风追赶着空气,没有任何回音。其实,那万元早已被翁长忠堵到其他的资金黑洞中了。如此种种,近年来翁长忠共骗取了上海家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到期未还的本金就达个亿。翁长忠骗贷款得心应手,“商海”中骗骗厂长经理同样游刃有余。他在外滩承租过一幢楼,后转手租给别人开饭店。他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时来到那家饭店,大模大样地对经理说:“饭店要大修,我已叫好工程队,拿万元装修费来”该经理恭恭敬敬奉上万元,转眼就进了翁长忠的腰包。去年秋天,翁长忠闻听内蒙古包头市有家工厂效益不好,急欲寻找合作伙伴重振旗鼓。他立刻赶了过去,承诺投资万元,实现企业转制。厂方如同见了救星,每天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他。幸亏翁长忠一时没在银行钻到空子,否则一旦骗到贷款,那家工厂又将成为他骗局中的一个棋子。翁长忠“搞大”了。他每天西装革履,保镖护航,出入有轿车,住着小洋房。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莫名的恐惧与担忧。他知道,多年拆东墙补西墙的行骗,使公司的“黑洞”越陷越大,离倾覆为期不远了。月日,翁长忠被上海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翁长忠的骗术并不高明,为什么能屡屡得逞人们从他身上又能得到什么启示其一,部分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为其违规贷款提供便利条件,致使国家财产落入贼手;其二,一些单位领导或主管人员被翁长忠的“外包装”所迷惑,对其提供的财务报表和所谓“业绩”没有认真审核,轻信谎言,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其三,一些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因小失大,见利忘义。在波云诡谲的商场上,有机遇也有陷阱。警惕啊,人们文忻文轲杨烨图阿达(摘自1999年7月15日无锡日报 )庆华诈骗上诉案因本案于1998年10月1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17日被逮捕.现羁押于上海市黄浦区看守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审理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达庆华犯诈骗罪一案,于二000年二月十三日作出(1999)黄刑初字第358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达庆华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人达庆华于1994年3月起担任中日合资江苏沭阳红雨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1994年7月在达庆华操作下成立了江苏沭阳红雨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分公司),由达庆华主管该分公司的业务.被告人达庆华于1995年1月,在黄福国等人的介绍下结识了上海财政证券公司黄浦营业部(以下简称黄浦营业部)的业务员张懿春,并在同年1月15日以上海分公司的名义与该营业部签订了商借国库券协议及国库券买卖协议,约定由黄浦营业部借给上海分公司国库券200万元,半年归还;达则开具面额为221.6万元的远期转帐支票作抵押.在商借协议的担保栏内,以星鸿国际(香港)贸易公司盖章担保;在担保单位代表人栏内假冒公司员工黄珏的印章及其家庭住址.黄浦营业部将人民币200万元转帐至上海分公司帐上后,均被达庆华用于归还公司债务及花用.至案发,仅于1995年12月29日归还黄浦营业部人民币1.7万余元.1996年12月,被告人达庆华又通过张懿春结识了上海锦都实业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翁长忠,并虚构事实,以只需支付46万元息差,即可帮助办理2,000万元贷款为诱饵,将锦都实业总公司于1995年12月20日分别开具的二张金额为20万元和26万元的支票打入上海分公司帐户内,亦均用于归还公司债务及花用.在锦都实业总公司贷不到款,要求达庆华返还46万元的情况下,达于1996年1月3日、1月19日两次开具金额各为人民币46万元的还款支票,但均被银行以存款不足为由退票.之后,达多次承诺还款并出具还款计划,但均未兑现,仅于1996年4月归还该公司人民币5万元.1999年4月21日江苏沭阳红雨食品有限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证人张懿春关于由达庆华以上海分公司名义及由星鸿国际(香港)贸易公司担保与黄浦营业部签订商借国库券协议书、国库券买卖协议书,黄浦营业部将200万元借给上海分公司及被骗经过情况的证言;证人黄福国关于介绍达庆华认识张懿春后,由达以上海分公司名义与黄浦营业部签订国库券商借及买卖协议的经过情况的证言;证人周友平关于达以上海分公司名义骗取借款及到期未还等经过情况的证言;证人陶珏关于依达庆华所嘱在商借国库券协议上写星鸿国际(香港)贸易公司的地址及电话号码等经过情况的证言;证人黄珏关于其未在星鸿国际(香港)贸易公司工作过及达庆华假冒其私章、家庭住址签订协议等经过情况的证言;证人韩志明、蔡正国关于上海分公司实际上由达庆华操控及上海分公司向黄浦营业部借款经过的证言;证人戴育红、章贞松关于由达庆华等介绍后成立江苏沭阳红雨食品有限公司及由达操办成立上海分公司及该公司经营状况等的证言;证人周大榕关于上海分公司因欠其单位借款而将该公司一辆轿车抵债等经过情况的证言;证人王巍关于达庆华将锦都实业总公司的26万元支票经背书后作为还款给上海汇盛物业发展总公司的证言,证人翁长忠关于经张懿春介绍认识达庆华,并被达假借支付息差可办理贷款之名骗取人民币46万元的经过情况的证言;证人高建国关于上海分公司出资支付部分江苏沭阳红雨食品有限公司的费用、工资等情况的证言;(99)沪黄检技字第22、29号笔迹鉴定书;黄浦营业部营业执照和营业许可证;黄浦营业部(国债逆回购)审批签报;商借国库券协议书;国库券买卖协议书;黄浦营业部开具的金额为200万元的转帐支票及解入上海分公司的进帐单;达庆华以个人名义将200万元中的部分钱款转入其帐户并支取及以上海分公司名义将200万元中的部分钱款用于还债、购车的凭证;上海分公司出具的交由黄浦营业部抵押并由该营业部解入银行遭退票的金额为221万余元的转帐支票一张;上海锦都实业总公司营业执照;锦都实业总公司开具的两张总金额为46万元的转帐支票;上海分公司归还黄浦营业部1.7万元的凭证;达庆华为归还锦都实业总公司欠款而开具的并由银行以存款不足退票的金额均为46万元的转帐支票两张;达庆华以个人名义及以上海分公司名义出具给锦都实业总公司的担保书和还款计划;上海分公司归还锦都实业总公司人民币5万元的凭证;上海分公司在交通银行长宁支行及上海华山城市信用社的存款记录;沭阳红雨食品有限公司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表、验证报告等;上海分公司营业执照及上海分公司在华山信用社的开户申请书等.并均经庭审质证属实.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达庆华作为沭阳红雨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主管人员,在经营期间,利用上海分公司名义冒用担保单位及假冒公司员工的家庭地址及电话骗取黄浦营业部的钱款人民币200万元,并虚构支付息差取得贷款的事实骗取锦都实业总公司人民币46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四款、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之规定,对被告人达庆华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责令退赔违法所得返还上海财政证券公司黄浦营业部和上海锦都实业总公司.原审被告人达庄华上诉否认犯罪.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与一审相同.被告人达庆华上诉辩称其没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也没有隐瞒事实真相,更未采用冒用他人私章、家庭住址、电话等欺骗手段;从锦都实业总公司获取的人民币46万元是借款,并非是以贷款息差的名义骗取钱款.从黄浦营业部及锦都实业总公司借得的钱款,都用于公司日常开支及还公司欠款,故其所实施的是单位间正常的借款行为,至于未能如期归还是公司经营情况差所致,不能因此认定其行为为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