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宋明理学 安徽蚌埠第五中学季长征 人教版历史必修3 一 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1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 佛教盛行 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佛教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 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 同时 当时南北对峙 王朝更迭频繁 兵戈不息 剥削残酷 压迫深重 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 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 僧尼不入国家户籍 可以逃避赋役 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 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 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 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 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 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 所有这些导致佛教的盛行 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东汉末期 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 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 黄巾起义失败后 太平道遭到镇压 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 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 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 东晋时道教日盛 不仅有皇帝 大臣信奉 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 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 在宋明儒学家看来 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 不备 要么是 不明 2 儒 佛 道三家相互影响和融合 2 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 3 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 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 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 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 1 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隋唐时期 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 三教合一 思考 为什么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提倡儒学 儒学首先是一种行为哲学 它与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相适应 逐步演变成日常生活行为准则 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化 迎合了传统社会的客观要求 也迎合了少数民族社会的需要 儒学对统治阶级是一种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 对士人知识分子 社会精英是人生信条 又是借之参与政治的手段 受到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欢迎 魏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处于战乱 动荡和民族大迁徙 大融合时期 人民渴望过上和平 安定的生活 而儒学强调的是 和 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容易被人民所接受 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统治 儒学比佛教 道教传播的更广 影响更大 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也认识到儒学是最好的统治人民的一种精神工具 二 宋朝的程朱理学 理学 一词 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 朱熹和二程都说过 理 程颢曾说过 吾学虽有所受 天理 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理 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 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 二程兄弟所谓的 理 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 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 它适用于自然 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 这就把儒家传统的 天人合一 思想 用 天人一理 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中国上古哲学中 天 所具有的本体地位 现在开始用 理 来代替了 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1 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 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2 三教合一 潮流的出现 3 儒学体系的更新 社会动荡不安 受到道 佛教的冲击 2 宋朝理学的产生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 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 学术活跃 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 参政议政 言论不当 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 而且职务并不低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 注重道德文化修养 注重气节 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1 时代背景 2 代表人物及主张 北宋时期 南宋时期 程颢 程颐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仁是万物俱生的 朱熹 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理气论 心性论 朱熹说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 仁 义 礼 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熹又说 天理人欲 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 遏人欲而存天理 探究学习 材料中朱熹的主张是什么 你怎样看待他的这些思想主张 3 影响 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 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 陆王心学 1 代表人物 南宋 陆九渊 明朝 王守仁 2 主要思想主张 1 陆九渊 心即理也 并提出 发明本心 以求理 2 王守仁 致良知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 就是理 王守仁之励志诗 象棋终日乐悠悠 苦被严亲一日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 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 象入山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 忽然惊起卧龙愁 四 宋明理学的影响 1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 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2 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通过本课对 宋明理学 的学习 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儒学在汉武帝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后发展演变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 面临严重挑战 依然有所发展 隋唐时期 进入更辉煌的时期 宋朝时期 程朱理学兴起 儒学思想走向成熟 明朝理学发展新阶段 心学 的产生 尤其是对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典型代表 思想精髓 思想特点和 理学 与 心学 的比较等作了粗浅分析 那么接下来 儒学发展又将走向一个怎样的阶段呢 下节课 我们将学习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堂小结 1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课后练习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都继承了孔孟 仁 礼 的思想 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都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内容 1 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2 把握 理 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 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 认为本心是 理 程朱理学主张用 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 理 陆王心学提出 求 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程朱理学 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背后或者之上 有一个更根本的原理 即形而上学的存在 道体 道体是万物的本源通过 格物致知 来体验天理的存在程朱理学倡导 存天理 灭人欲 企图以道德形而上来建立一个和谐的道德理想国 它高举道德鞭策人君成为尧舜禹汤 并以道德法则作为调和君臣矛盾乃至整个统治秩序中一切矛盾的最高准绳 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 心 是第一性 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 良知就是本心 就是理 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 不必外求 只要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 就能成为圣贤 阳明心学作为程朱理学的突破以 致良知 为人生观 它高举 良知 的牌坊 企图通过 良知 达到 天理 以此匡扶天下道义 挽救乱世危亡 主观唯心主义 2 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带有新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 儒学发展的特点包括 受佛教 道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离婚后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权法律咨询执行合同
- 北师大版(2024)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空间(一)》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外贸业务员高级业务实战模拟题集
- 2025年电子商务与网络交易法律基础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资料及模拟题
- 2025年产品经理高级实战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场景面试题解析与答案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测试卷外贸行业
- (2025)医院感染防控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民办学校国际部双语数学教师招聘面试预测题及解析
-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 基于Java的网上书城的设计与实现
- 酒店客房验收工程项目检查表(双床房、大床房、套房)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保养方案
- 融资性担保贷款保后检查表
-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 ASTM E155标准图谱(数码照片—卷Ⅰ铝合金)(课堂PPT)
- 合同转让三方协议范本
-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
- 变电检修管理通用细则 第6分册 电流互感器检修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