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长江小学顾玉明.doc_第1页
《长城》教学设计长江小学顾玉明.doc_第2页
《长城》教学设计长江小学顾玉明.doc_第3页
《长城》教学设计长江小学顾玉明.doc_第4页
《长城》教学设计长江小学顾玉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长 城长江小学 顾玉明教学目标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教学难点、重点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课前准备1录音机。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图片。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上课有什么不同?生:、看到这么多的老师来到我们班指导我们的学习,你想说什么?生:、师:谁敢大声说:“今天我最棒!” 上课之前,老师来和大家谈谈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从本单元开始,顾老师就要带 大家去领略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他们的风采,请大家把书翻到81页,我们一起来读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师:“为了保护人类”预备起,生:读师:同学们,在中国截止2009年6月,已有38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入本单元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站。”(板书:长城)师:同学们,提起长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过长城吗?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呢?谁来给大家说一说?生:生:师:毛主席有句词相信大家应该听过: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各诸侯国之间为了防止其他国家的侵略,在自己国家非常险峻的山头修筑长城,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了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成了现在的万里长城。它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华夏儿女的骄傲。2、提出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不懂的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3)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入手,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作者怎么介绍长城的。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观察课本彩图,默读课文。(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书中有两段文字分别和这两张照片相对应,你能读完课文找出来吗?(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2自学生字新词。本课有哪些生字、生词,学生汇报崇 旋 嘉 砖 隔 屯 堡垒 仗 扶 智慧 魄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智慧、凝结、奇迹、气魄雄伟师:谁来当小老师来领读这些词语理解字词。 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垛子: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射口:射击用的口子。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三、再读课文,检查生字,了解文意1听录音跟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2、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分自然段读)3学生听写生字词语。4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四、课堂练习婉( ) 凝( ) 杖( ) 魄( ) 峭( ) 蜿( ) 疑( ) 仗( ) 魂( ) 俏( )长 城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2、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学习方法:预习提示了解课文内容自主、合作、探究集体交流、讨论朗读品味反馈、检测 学习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汇报。二、细读探究(一)、远看长城。找出作者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句子。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长?我们的操场有多长,长城相当于我们的跑道多少圈?步行的话,我们得走多久?请看,课本中的长城插图。长城,除了长外,还有什么特点?(弯弯曲曲、连绵起伏)(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二)、近看长城。1、本段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这些句子。2、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这句话那个词语概括了长城的特点。3、本段是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介绍了长城的构造,即:总体高大坚固( )、( )、( )、( )、( )。(三)、由看长城联想。有感情品读第三自然段(1)“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同学们算算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你从这体会到。(2)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从“多少”、“才”你体会到。(四)、读第四段。(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3)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五)小练笔(赞美长城)假如这时你站在长城上,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板书设计长城 观察长城 远景 近景 联想人民 血汗 智慧 赞美工程 雄伟 奇迹 作业设计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