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doc_第1页
浅谈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doc_第2页
浅谈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doc_第3页
浅谈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doc_第4页
浅谈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按成语词典解释,“见风使舵”,意为看风向转舵,比喻为人圆滑,善于看别人眼色行事。就本义来讲,“见风使舵”并非贬义词而是褒义词。试想,当风暴袭来时,你不见风使舵行吗?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浪潮无疑也是一波又一波的大风大浪,你能抵挡住了吗?你因势利导、主动适应了吗?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笔者一些较为粗浅的认识。 认识一:以课改精神为指导,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德育工作 课改精神要求“让学生动起来”,强调在体验中学习,并且最好是老师与学生共同体验。老师在活动中首先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同时在活动中,师生的心理距离也会拉近,有利于师生关系融洽。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游园、自行车慢速驾驶赛、接力赛、6人绑腿绕圈赛、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广播操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法制安全教育图片展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尤其有效果,后进生们经常上课打嗑睡、讲话、做小动作、甚至旷课;特别有些好动的学生,精力充沛,叫他们整天呆在教室里,“比死还难受”,但如果开展这些活动,他们却一个个生龙活虎,富有竞争力和团队精神。教育目前提出:“为了一切孩子”的口号,我想课改、素质教育对于培养每个学生潜能是很有用的,也是响应教育部长周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最好作法。 认识二:正确对待和处理当前思想教育难点 1、要耐心教育学生、爱护学生,反对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目前,从政府主管部门的三申五令到电视宣传媒体的爆光,对于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者大力贬斥,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社会的文明、进步,但也大大增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难度。许多教师反映:班级极调皮捣蛋的学生,管严了不买你的账,管松了殃及一大片,班级纪律实难维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如何处理呢?一个缺乏经验的教师和一个优秀的教师处理方法就大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如果在班级马上“热处理”,想象一下情况有多糟,整个班级别想上课了。有经验的教师就会千方百计来个“冷处理”,先稳住他,因势利导、幽默几句,等下课再耐心教育。万一有较为过火行为,一定要及时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消除师生之间的矛盾,不认真做好善后工作,否则这个学生将会记恨你一辈子。 2、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进入攻坚阶段,许多工人失业,新毕业的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许多“清醒”过来的家长和学生感到读书没有奔头,“不包分配工作,这笔智力投资不合算。”有不少学校溜生非常严重。同时,有一部分家长先富起来,有高档摩托车、微型汽车,甚至有小轿车。有某些家长或学生急功近利,缺乏远见,内心也许会笑话我们:臭老九连个像样的家当也没有,还在我面前摆大道理!对于诸如此类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新形势下,教师应当如何来面对,树立新的教育形象呢?值得我们去思考 认识三:在商品经济汹涌澎湃的今天,在教书育人上,更要注重育人 我们到某个陌生的旅游区游玩时,如果没有向导,我们经常会玩得并不从容,甚至迷路。这时,我们都希望有个向导来指引我们。刚升入的初中的学生无疑也像初次到某个旅游区的人一样,心里茫茫然,不知所措。如果我们能及时给予指引,那学生就会更快地成长起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独生子女到来的时代,用空洞的说教来教育学生是行不通的。新的形势下,要有教书育人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1、教育学生,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新生刚入学,班级要抽出时间,集中培养学生(特别是寄宿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例如:扫地、洗衣服、叠被子等。对走读生,我们可以利用家访和家长会,告诫家长要注意培养子女独立生活能力,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不要一手操办。假期让孩子参加比较大的体力劳动或从事打工、挣钱之类的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劳动的辛苦,珍惜今天美好的时光,积累做人经验。这不仅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同时也益于孩子智力开发,二者相得益彰。 2、教育学生尊师守纪。 对刚入学的初中生,要利用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四十条、“五有五无”、中学生“一日常规”等进行大范围教育,迅速营造起一种讲学习、树正气的氛围。一个不尊敬教师的学生,又如何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一个不懂爱父母的学生,又如何叫他去爱祖国、爱人民?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不讲脏话、不乱扔纸屑,不打架斗殴、不迟到、不旷课等,要不厌其烦地向学生提起。进行“心中有他人,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道德品质教育利用设立流动红旗等办法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3、克服“不良文化市场”对学生造成的负面效应。 如今的高科技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同时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有了电视,特别是闭路电视、游戏机、网吧,学生不愿看书、读报;有了VCD学生的收视范围更为扩大,不少黄色VCD片,通过非法渠道流入,使学生身心健康严重受损;有了电话,学生写信不规范,寄出去的信又被退回。许多学生连一些基本的应用文也不懂,这又怎么能适应社会发展,担当重任呢? 4、加强挫折教育。 适当的挫折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是许多人的共识。增强耐挫力,对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提高、学习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有非常大的帮助。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挫折。如考试不及格,不上优生线悲伤不已;受到教师批评受不了;被同学欺负就不来上学;家中经济困难缺乏自信面对来自学生千差万别的挫折,做为教育者要及时发现,给予疏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目前的挫折和困难,增强其自信心和“免疫力”,以利于学生茁壮成长。 5、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他单独留下,然后教师适时地“润物细无声”地表扬他的闪光点,如他的书法好,唱歌好听啦,拉近学生心理距离,最后再真诚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学生一般都会欣然接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可采用发心语世界心育小报,然后再发一份读后感,让学生以作业形式交给教师(“让笔对纸说”,中间没有第三者,学生较敢说出心理话)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内容,作出“和风细雨式”回答。 认识四:利用时事形势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同爱科学、立志报效祖国联系起来 1999年我们都在谈论一个热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对我国大使馆的野蛮袭击,特别是后者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上了难忘的一课。“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坏事可以变为好事,这一悲剧使我们更清楚认识到:当今世界强弱仍然是以实力来衡量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免受外强欺辱,就必须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努力增强本国综合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要利用时事新闻,在学生中广泛掀起一场爱科学、学科学立志报国的热潮,让学生感到爱国是实实在在的,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可以体现。通过时事形势教育,同学们认识到:成为科学家,能制造出比美国更优秀武器是为国效力,成为大大小小的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谋利益是为国效力;干个体为国纳税、增强国家财富,也是为国效力平时同学们大都比较强调个性,在时事形势教育下,却把同学们聚集到共同的旗帜下了:同学们放下了自己的小感小觉,集合到对中华民族大命运的关注上来了。对祖国的爱是我们共同的爱!“振兴中华”这个口号,让我们感到更加亲切和实在。好好学习,掌握好本领,是学生现在最重要责任和报国最直接的方式。 认识五: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 有句流传很广的话,至今仍对我触动很大:当今的基础教育,有些像教学生“杀龙”的本领,其效果比教“杀猪”的本领不实在。杀龙的本领,当然要比杀猪的本领高强得多,但问题是有太多的学生对杀龙的“绝招”,“言者谆谆,听者昏昏”,实际效果很差。孔子不是讲“有教无类”吗?当今“素质教育”不是也叫得很响吗?依笔者之见,对于分流班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当“因材施教”。课程侧重“音、体、美、劳、物理、化学、电脑”等,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将来走进社会能有立足之本,真正体现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并加大实施力度,对以上课程增多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的次数,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时代的呼声正化作学生渴望的目光昭示我们:社会把每个教育者演化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