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测试专业的构建与探索.doc_第1页
高职软件测试专业的构建与探索.doc_第2页
高职软件测试专业的构建与探索.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高职软件测试专业的构建与探索 摘要:本文从软件产业发展、软件企业测试职业岗位出发,解析软件测试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定位,并以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测试专业(方向)的构建思路、课程体系、教学资源、专业师资,以及教学模式等五个方面说明了软件测试专业在高职教育中的构建思想与探索过程。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软件测试;专业构建;建设思路;实施策略 1专业构建背景1.1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软件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了对软件测试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国内,仅在2007年2月的网上招聘信息搜索中,广州、深圳两地招聘软件测试工程师的IT企业数量就超过了60多家,企业的规模涵盖了大、中、小各种类型,人数超过了六七百人,这在近几年的IT人才招聘广告中是不多见的,反映出软件企业测试人才的严重短缺。高级的软件测试人才更是“一将难求”。这种趋势引发了专业性的软件测试机构和组织的迅速产生和发展,企业与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类软件测试技术培训正成为IT技术培训的新热点,其驱动力正是来自软件产业对测试人才的强劲需求和不断提升的人才价值。根据对软件业未来的发展预测,测试人才的需求将持续保持旺盛的态势,就业前景十分看好。其实,这也从另一角度反映出现代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关联关系,软件产品追求工程质量的趋势。1.2软件测试人才的供需矛盾国内软件业普遍存在软件测试人才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有大量需求,但又苦于招聘不到合格人才;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开发人员有志从事软件测试工作,却因为没有测试经验而被拒之门外。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软件业长期“重开发、轻测试”,很多中、小型软件企业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测试部门和组成专业队伍,这导致软件技术人才不具有测试的知识和工作实践能力,同时,企业也缺乏相关的培养机制,一旦需求(如软件外包、产品系列化、规模化、专业化),即造成业内的软件测试人才严重短缺。与此同时,国内高校计算机教育(本、专科)也忽视了这一领域,截至目前,甚至大多数高校的软件与计算机类专业中都未曾设置专门的软件测试课程,所以应届毕业生自然无法适应和胜任软件测试的岗位工作,也是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1.3国内高校软件测试教学现状分析国内高校软件测试教学总体属于起步阶段,根据近几年的专业教学调研与交流表明,已开设了软件测试课程的院校大约只占计算机类或软件专业院校总数的68%,开设软件测试专业的院校更是“凤毛麟角”。这一方面表明了高校办学自觉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促进技术发挥和进步的意识依然不够强烈,积极培养软件职业技术人才的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对其学科与技术的研究、教学的投入不足,人才培养的缺失,最显现的现象是这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在软件产业大发展和软件测试技术发展迅速的形势下,不能为社会培养这方面的高级人才、适用人才。当前,针对软件测试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一些软件企业与行业的培训机构在积极开展测试人才培训工作,但培训内容比较单一、且完全实用化,基础建立不足,呈现了社会培训“接力”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及毕业生的过程,经过短期培训而“应急”企业需求。从培训系列化、职业化的测试人才角度考察,这种培训属于非专门化、专业性的培养和教育。2专业构建思路2.1软件测试职业岗位分析要落实好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与策略,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是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前提的。软件测试职业是软件行业新兴的职业门类,目前规范的软件企业都在开始建立软件测试职业体系,逐步形成软件测试员、软件测试工程师、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测试项目经理、测试部门经理等级的职业系列岗位。这其中,软件测试员和软件测试工程师作为软件工作的“主力军”,应理解软件测试基本理论,熟悉软件测试标准,掌握实际测试技能,承担和完成具体测试任务。而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则要求担任较复杂的软件分析、测试策略制定等任务,进行测试规划、测试用例设计和管理以及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测试项目经理和测试部门经理则更偏重于管理,要求具备深厚、宽广的软件测试理论和质量管理知识与能力,承担对整个测试流程的管理和监督任务,具有能够使得整个测试团队或部门高效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这说明软件测试职业岗位的分布已具有层次性,对报考和学习软件测试专业的人来说,可以设计职业生涯的规划。仔细分析任何一个成熟的软件企业,为完成软件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懂技术、行业知识和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称为软件工程师,即“软件白领”;第三类是能够熟练编程的程序员,即“软件蓝领”。类似地,软件测试行业的人才同样也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作为高级软件测试人才的测试项目经理和测试部门经理,可称为“测试金领”;第二类是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可称为“测试白领”;第三类是承担基础测试工作的软件测试员和软件测试工程师,可称为“测试蓝领”。一个成熟的软件产业从人力资源结构上应该呈金字塔形状,不仅需要处于顶端的、决定产业方向和边缘领域开拓的人,也需要从事产业日常具体工作的人员,因此,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测试蓝领”与“软件蓝领”都是软件企业中最能直接体现产品价值和创造利润的主力,也是需求数量最大的一类人才。2.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目前国内测试行业大量需求的是软件测试员和软件测试工程师,由于历史原因,测试人才的培养、培训属初级阶段,要建立一只庞大的“测试蓝领”队伍的任重而道远。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念就是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作为高技能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中坚力量的高职院校,在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软件测试专业将是其办学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在人才培养定位及专业设置上,更要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向,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时地更新专业设置,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同时学校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广州,面向软件产业发达的广州地区和珠三角办学。广州市政府已将软件与动漫作为新时期广州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区域性的软件产业园和企业将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软件测试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和职责,以满足学生就业和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为发展广州软件业服务。通过对广东省高校(高职和本科)相关专业办学情况的调研,针对软件企业的需求和职业岗位做出分析,确定了软件测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软件企业或其它各类企事业单位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以软件测试员和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需求为导向,掌握软件测试理论知识和业界主流的通用测试技术,能够承担并完成实际测试工作任务,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型软件测试人才。3专业构建策略3.1课程体系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倡导“能力本位”,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具体体现为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具备职业化特征”的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这一鲜明特征,决定了软件测试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坚持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突出软件测试的职业特色,适应软件企业测试岗位的工作需要,培养针对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针对软件测试员、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以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先导,采用“逆向制定法”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即先根据测试职业工作内涵,分析对应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构造专业课程体系及层次,并建立课程标准,确立每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进行内容的甄选与整合。建立以技术理论和技术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架构,实现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三合一”特征。软件测试职业特征决定了软件测试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覆盖面要求较广、并且较深。软件测试是一门动态的、交叉性学科,跨越软件工程的整个领域,进行测试工作的人员必须对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有相当的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工作主要针对的是由开发者编写的程序(这里的程序是广义概念,实际上涵盖所有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而且在测试过程中也需要编写、修改测试脚本等等,因此测试人员必须具有相当的程序阅读与编制能力;其次,任何一个被测软件都是运行在特定的系统环境下,包含了硬件和软件环境,测试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网络系统的理论与知识,系统平台的知识与环境等等,内容十分丰富,要求对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因此,该专业课程体系中除了设置那些“看得见”的职业能力课程,如软件测试基础、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软件测试管理等大类,以及分为面向对象的测试、基于WEB的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嵌入式系统测试等几个类别,具体的黑盒测试技术、白盒测试技术等等,还需要开设那些“看不见”但会对专业能力培养产生决定作用的课程,如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如,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关系数据库、软件工程等等,以及十分重要的程序设计类课程(C/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技术等)。其次,课程体系还包含为从事职业工作必需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职业态度训练的课程。总之,在专业课程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与信息传播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不远万里,出国留学深造,以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层次,其中英国的研究生课程已成为很多中国学生深造选择的对象。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结构中的较高层次近年来备受重视。本文以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Anglia Ruskin University)计算机专业为例,介绍英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和教学管理体制。1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学概况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8年John Ruskin建校,现在学校位于英格兰东南部,两个校园里共有5个学院,分别位于风景优美的大学城剑桥(Cambridge)和传统的英国小镇切姆斯福德(Chelmsford)。该校于2008年初将原有的计算机系(Department of Computing)合并在数字科学与技术系(the Department of Digital Sciences & Technology)系中,通过不断的专业整合来适应市场对不同类型IT人才的需求。系里为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设计了一整套课程学习计划,包含计算机各领域,如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网络管理(Network Mana gement)、计算机与Internet(Computing and the Interne)、Internet系统设计(Internet Systems Design)、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及新媒体技术(New Media Technology)。研究生的教育分为全日制教学(Full-time Postgraduate Courses)和业余时间学习(Part-time Postgraduate Courses)。所谓业余时间学习主要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如三年)完成所有学习任务,但课程的选择可以由学生自己设定。 2完善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体制和专业体系设置满足不同需求学生完成学业英国的研究生教育一般为一年或一年半,大学一年分为两学期,即秋季和春季,学校会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设定其研究生学习期限是两学期还是三学期。比如,本科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且综合成绩在二等水平即需要三学期完成其研究生学业。每学期为15周,其中课堂教学活动只安排12周,学生复习和考试为3周。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按照上述时间周期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方面,计算机专业为研究生教学设置专业负责人(Pathway Leader),负责该专业教学运行管理。除此以外,系里还为每一门课程(module)设置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为在职教师,负责教授课程及对学生学习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如果学生特别关注某门专业课程的内容或对专业课程有疑问,可以与课程负责人预约时间,进行对课程内容的探讨。对于计算机的每一个子专业,如计算机与Internet、网络管理等均有一位专业顾问(Pathway Consultants),帮助该专业的学生规划职业方向和解决学生在专业上遇到的问题。计算机专业还有课程组长(Program Leader),负责安排各年级的专业课程。按照英国一些学校的习惯,一般将课程称为课程模块(module) 。学生对于专业发展的问题,可以与专业顾问进行深入探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代表反映自己的意见。此外,英国大学中的学生会(The Student Union)和学生服务中心(Student Services Centre)也可以反映学生对学校教学运行上的看法和见解。学校在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力求满足国际IT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同时满足不同专业背景人员的需求,设置了较为全面的课程体系。以全日制研究生教学为例,学生可以选择的专业如表所示。以业余时间学习的教学体制为例,学生可以选择的专业如表2所示。Top of page Jump to main contentJump to main menu Jump to Ask Anglia Ruskin 在英国的大学中,全日制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最后取得学位并无本质的影响。由此,每一个子专业的设置既满足了IT市场的需求,学制上的伸缩性又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完成研究生学业。3研究生课程设置详尽而具有灵活性学校研究生课程设置为180学分。这里以网络管理专业(Network Management)的课程设置为例,详细介绍其教学内容,供国内相关大专院校参考。学习网络管理(Network Management)专业的学生,要求在毕业后对网络的实现技术、管理和安全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够设计部署企业网络、进行日常管理。在学校的官方网站和学生手册(Student Handbook)上均有详细的课程说明信息。网络管理专业学生各年级核心课程模块如表3所示。每个课程模块有15或30学分,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可选课程模块(optional module),如网络安全原理 (Network Security Principles)、Web应用开发(Developing Web Applications)、数据库设计与应用(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bases)、E-Business综述(E-Business Integration Issues)、安全系统(Secure Systems)和IT法律(IT Law)等等。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此外,网络课程设置与国际认证相结合,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是英国指定的CISCO课程合作伙伴,其网络实验室是思科网络学院(Cisco Network Academy)的硬件环境,研究生学习高级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后,将有机会申请取得CISCO的思科网络专家(CCNP)的国际认证。4在学术上的严谨要求保证高质量学位论文同中国研究生教育一样,在英国完成研究生学业,学位论文至关重要。学位论文是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终结之作。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鼓励学生在企业、商业和一些专业机构中参与实践工作,要求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及学位论文撰写过程加强对实践技能、工作管理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设计为60学分,要求学生有600小时的学习工作时间,并撰写25000字学术论文,内容要求为原创,独立完成并有一定学术观点。由于众多英国学生18岁即独立于家庭,通常边工作边上班,所以对于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范围较为广泛,可以选题于学生现任职单位或者以前受雇公司,还可以是系里老师的研究课题以及学生所感兴趣的专业领域。通常在开始毕业设计的前一学期中期,学生需要撰写学位论文纲要(Dissertation Proposal),并提交给专业负责人(Pathway Leader),在此期间,鼓励学生主动与专业教师交流,探讨自己的毕业设计理论思想与设计方法,并确定毕业设计导师(Dissertation Supervisor)。学位论文纲要一旦被审核通过,学生就可以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学生在导师的定期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并提交后,会有专门负责论文的评审小组对论文进行审核,成员包括专业负责人、导师、专业教师等。对于学术论文的评定,包括学术观点的正确性、课题研究深度、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对学术问题的理解层次、团队协作精神。毕业设计导师同时要撰写一份学位论文评定,阐述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发能力和论文质量。当某些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真实性遭到评审小组成员的质疑时,学生将会被通知参加口述答辩并要求陈述设计思想,这是对学生毕业设计真实性的最后评定过程。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及论文撰写严谨而规范,保证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的真实性。此外,为了鼓励研究生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学校规定在取得180学分的基础上,如果论文及所有课程分数超过70,则被学校评定为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硕士学位,这样对学生进一步深造博士学位极为有利。5结束语对于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是英国众多大学的一个实例。规范的教学管理方式,一切以IT市场需求和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严谨的学位论文评审是保证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关键。希望此篇文章能给相关院校的专业教师一些教学参考,并期望能够共同交流教学思想。参考文献1 黄勇荣. 浅析英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几个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 23(4):6771.2 http:/www.anglia.ac.uk/ruskin/en/home.htmlEB/OL.3 http:/www.deljpn.ec.europa.eu/relation/showpage_en_relations.academic.erasmus.phpEB/OL.4 http:/webct.anglia.ac.uk/webct/public/home.plEB/OL.5 史万兵,侯雪莲. 英国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及其启示J . 外国教育研究, 2005, 32(8). TCN实时协议在异构网络上运行的仿真方法研究关键词:TCN;实时协议;异构网络;NS2 摘要:本文介绍了TCN实时协议和NS2网络模拟软件,提出使用网络模拟的方法研究TCN实时协议在异构网络上的运行,介绍了仿真的流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Simulation Method of TCN Real Time Protocl Working o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Ouyang Jingyuan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ics Engineering,East China Jiao To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13,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CN real time protocl and NS2 simulator is introduced,puting forward a simulation method for researching the TCN real time protocl working on heterogeneous networks.The step of simulation and the method of data analysis are alao introduced. Keywords:TCN;Real time protocol;Heterogeneous Networks;NS2 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快速发展,对于TCN(列车通信网络)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在TCN实时协议在异构网络中的运行这一重要课题上进展缓慢。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经费和实验设备的限制,很难在实验室条件下搭建一个具有TCN网络体系特点的大型实验异构网络;二是由于实际应用中异构网络的功能和设备的组成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对具体的网络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 NS2(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是一种针对网络技术的源代码公开的、免费的软件模拟平台,使用它可以很容易的进行网络技术的开发,而且发展到今天,它所包含的模块已经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到了网络技术的所有方面。所以,NS2成了目前学术界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模拟软件。 在此,针对TCN特有的网络体系结构,使用NS2设计构建模拟的TCN网络,为TCN实时协议运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研究途径。 一、TCN网络体系 (一)拓扑结构 TCN拓扑结构为两层总线,即绞线式列车总线WTB和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组成的体系,如图1。 图 1 (二)实时协议 实时协议(RTP)用于TCN中的所有设备在MVB,WTB或其它总线上进行通信。 RTP规定了TCN提供的应用接口,它由两种基本的服务组成:变量群和消息群。 RTP规定了处理特定路由选择,流量控制以及差错恢复的传送协议。 RTP还规定了总线期望提供给传送协议的接口,特别是以下两种基本服务 周期性的,过程数据的源寻址广播。 非周期性的,消息数据的无连接传送。 二、NS2仿真软件 NS2是一款开放源代码的网络模拟软件,是一种面对对象的网络模拟器,本质上是一个离散事件模拟器,本身有一个虚拟时钟,所有的模拟都由离散事件驱动。NS2使用C+和Otcl作为开发语言,它们之间采用TclCL进行自动连接和映射。事件调度器和数据通道上的基本网络组件对象使用C+进行编写,这些对象通过TclCL映射对OTcl解释器可见,用户只需用Otcl脚本编写模拟代码,对网络拓扑,节点,链路等各种部件和参数进行方便快速的配置。事件调度器控制模拟的进程,在适当的时间激活事件队列中的当前事件,并执行该事件。 (一)NS2功能模块 NS2仿真器封装了许多功能模块,最基本的是节点、链路、代理、数据包格式等 1.事件调度器:目前NS2提供了四种具有不同数据结构的调度器,分别是链表、堆、日历表和实时调度器。 2.节点:在NS2中可以表示端节点和路由器。 3.链路:由多个组件复合而成,用来连接网络节点。 4.代理:负责网络层分组的产生和接收,也可用在各个层次的协议实现中。 5.包:由头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二)仿真流程 使用C+编写添加所要研究的TCN协议内容之后,就可以开始编写Tcl脚本文件对仿真过程进行控制。 编写Tcl脚本文件对仿真过程进行控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创建模拟器对象,用来定义和控制模拟过程。 设置跟踪文件,用来记录封包在模拟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网络,配置节点属性和链路连接。 设置代理和应用层协议,并进行绑定。 创建代理对象。 使用attach-agent过程将代理对象和节点进行绑定。 使用connectg过程建立代理对象的端到端连接。 创建应用层对象。 使用attach-agent过程将应用层对象与代理对象进行绑定。 设置节点事件和时间的对应关系。 使用run过程开始模拟 模拟结束后,将得到保存模拟过程的Trace文件,接下来就可以对这个结果文件根据需求进行数据分析。 三、数据分析 (一)out.tr文件 NS2生成的out.tr仿真过程记录文件.完整记录了封包在模拟网络中的传输过程。out.tr的部分记录如下: +0.112cbr1000-21.03.100 -0.112cbr1000-21.03.100 +0.10812cbr1000-21.03.111 -0.10812cbr1000-21.03.111 R0.11412cbr1000-21.03.100 out.tr文件格式如图2所示。 Event Time From node To node Pkt type Pkt size Flags id Src addr Dst addr Seq num Pkt id 图 2 字段1表示封包事件发生的原因;字段2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字段3和4表示事件发生的地点;字段5表示封包的类型;字段6是封包的大小;字段7是封包的标记标注;字段8表示封包所属的数据流;字段9和10表示封包的来源和目的端;字段11表示封包序号;字段12表示封包的id。 (二)awk语言 对于out.tr的分析通常是使用awk语言,执行awk时,它会反复进行下列4个步骤。 自动从指定的数据文件中提取一笔数据。 自动更新相关的内建变量的值。 逐次执行程序中所有的“PatternAction”指令。 当执行完程序中所有“PatternAction”时,若数据文件中还有未读取的数据,则反复执行步骤(1)至步骤(4)。 通常要分析网络性能指标包括有端点到端点的延迟,抖动率,封包遗失率,吞吐量等。 awk程序中针对out.tr仿真过程记录文件的配置部分如下。 action=$1; time=$2; from=$3; to=$4; type=$5; pktsize=$6; flow_id=$8; src=$9; dst=$10; seq_no=$11; packet_id=$12; 四、结语 本文提出使用网络模拟的方法对TCN实时协议在异构网络上运行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介绍了使用NS2仿真软件对TCN实时协议进行仿真研究的一般流程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使用网络模拟的方法可以自由灵活的配置出模拟网络环境,为工作人员在列车上配置通信设备和协议功能时提供试验数据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The Network Simulator - ns-2EB/OL. 2IEC 613751-1999.Part 1: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1999 3李常贤,谢步明.TCN通信技术的自主研发J.机车电传动,2006,2 摘要:引入式项目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企业的真实案例,并以具体的项目为导向,将其分解成可供教学的子任务。教师以每个子任务的界面、功能和相关知识为依据组织理论知识,以满足子任务的实现为度,不刻意拓展,真正实现引入式项目教学。关键词:引入式项目教学法;案例;任务;子任务;理论知识1背景项目式教学已经提倡了多年,不同人对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传统的项目式教学往往以教材的知识构架为主线,教师讲解知识时引入一些假想和过期的案例,说明一些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而没有注重项目的真实性、实用性、整体性。2引入式项目教学法引入企业近期实际开发案例,或教师在近期社会服务中开发的案例。这些案例被分解成可供教学的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便于教学,可操作性强。在子项目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尽量不去拓展,真正实现了以项目为主导的引入式项目教学方法。引入式项目教学法有以下一些优点:(1) 项目是企业近期开发的实际项目,用到的技术和知识都是最前沿、最适用的,这样学生所学在一定时期内就不会过时。(2) 教学以项目的实际开发过程为主线,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模拟企业的实际开发过程,毕业后几乎不需要适应时间,直接融入到企业中,成为企业的骨干。(3) 理论知识的组建以项目的实际需要为度,重点在项目的实现、实施方法、技巧上,体现了高职院校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理念。3(4) 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了引入式项目教学法。目前,我国政府对信息化和软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国家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软件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软件企业迅猛发展,这直接给高校的计算机软件类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但近年来高校计算机软件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这主要因为:(1) 毕业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毕业生到软件企业以后,要花大量时间重新学习,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增加了企业负担。(2) 毕业生在校期间以理论学习为主,不了解企业的实际开发流程。到了企业以后,就是有一身本事也无从下手,不能及时融入到企业中,为企业效力。(3) 由于教师多是以过期而假想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抑制了创新思维,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较慢。2引入式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计算机软件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大量软件企业进行调研,我们发现软件企业对人才是渴望的,只是他们一时间找不到适合于本企业的人才,又不愿意出资培养新人。这些软件企业都希望人员一进企业就能胜任工作,及时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就迫使高校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软件企业的要求,为毕业生谋条出路。“引入式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诞生的。作者简介:李崇(1975-),男,四川平昌人,讲师,高级程序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设计。2.1引入式项目教学法的案例选取在引入式项目教学法中,成功案例的选取重要。首先,我们通过和软件企业的沟通,把他们的真实案例引入教学中。有些企业不愿意别人掌握他们的产品开发技术,我们就尽量争取企业针对某一单位或企业所开发的一次性产品,这样就不会因技术泄露而影响他们的利益。同时,我们把培养的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推荐到这些企业,实现学校、学生和软件企业三赢的目的。其次,教师将近期为社会或企业服务的案例引入教学中,这些案例都是老师自己做的,老师理解更透彻,对教学更有利。再次,教师还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案例,让软件企业的专家做需求分析,并按照软件企业的要求和开发流程指导教师完成软件开发,再把这些案例直接引入到教学中。2.2引入式项目教学法在软件类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有了真实的开发案例,如何把这些案例应用在教学中才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将软件企业的真实案例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作为一个教学单元,既要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又适合于教学实施。其次,针对每个子任务,还要设计出相关的教学情景,比如子任务的功能分析、子任务的相关知识组织、子任务的实现过程、子任务实施以及和前面相关子任务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通过当前教学单元的学习,能够设计出一个功能类似的子任务并加以实施。最后,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实现真正的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的过程就是该子任务在软件企业中的实际实施过程,但又要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理解任务的含义,掌握足够的知识,任务的实施要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为主。教师在引导过程中的角色非常重要,要改变以前片面的知识传授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当顾问和协调者,要通过行为引导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操作,帮助学生按确定的计划完成任务,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职业行为,全面提高能力。12.3引入式项目教学法的学习绩效评价教学方法的好坏要从教学成果中体现,而教学成果主要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定。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人,评价允许异步发展,应该多元化;学生发展具有主动性,评价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使之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由于引入式项目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为目标的实训教学,因此学生的全面能力就成为其评价对象。根据以上模式,我们在计算机软件的引入式项目式实训教学中建立了以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指标,它不但包括学生的技术能力,也包括学生团结协作、责任心、认真与创新等非技术能力,还包括学生在环保、安全方面的能力。4每完成一个工序,我们都让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由小组进行集体评价,最后由指导教师作客观评价。如果这三方面的的评价趋向一致,即证明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如果三个评价的差异较大,我们也不应该完全倾向教师的评价,而是通过学生小组中同学间的交流和教师与同学间的交流来缩小评价的差异。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实践与创造活动,因此评价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学评价中还应注意学生个性和基础方面的差异。有兴趣和没兴趣的、想学和不想学的、男生和女生等,都会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在项目实施时,一般男女生搭配,好的差的搭配。在学生实训中,教师除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外,还要记录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并适时督促偷懒的、想搭便车的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去,真正做到学有所获,获有所长。3结论引入式项目教学法和传统的项目教学法有着本质差异。第一,引入式项目教学法在知识组建上以项目为导向,以项目实施够用为度。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顺序都以项目实现过程为主线,而不是以知识为主线。第二,在项目的选取上,把企业最近的真实开发案例引入到教学中,必须考虑案例的真实性、适时性、先进性。第三,教学过程必须强调该项目在企业的实际开发流程。第四,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训环境与企业的开发环境几乎一致。这样,我们的学生在知识和技术领域和企业同步;开发过程和企业同步;实验环境和企业同步。我们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企业给培养员工的过程,保证学校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之间的差异最小。 参考文献:1 吴宇海. 以项目式教学法实现网络技术实训的优化与整合EB/OL. 2007-2-1. /sm/ktyjdata/ ShowArticle.asp?ArticleID=32.2 段春梅. 浅谈高职“动态网页技术ASP”教学改革中的项目式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2):491.3 张险峰.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项目实训式教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 潘久坤. 项目教学在我校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尝试EB/OL. 2009-11-29. /xuekejiaoyu/200911/ 323091.htm.Application of Introductory Project Teaching in Computer Softwar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LI Chong(Computer Department,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37, China)Abstract: The introductive case study refreshes it from the traditional case study, introducing the actual business case and diverting the study into subtask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case. It organizes the needed theory knowledge according to the interface, function and related knowledge of each subtask, which is supplied to mee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ubtask, not intended to develop further.Key words: introductive case study; case; task; subtask; theory knowledge 1 摘要:“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特点是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实践性强、教学难度大。本文围绕“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新、双语教学推进、实验环境建设几个方面探讨“操作系统”精品课程建设的改革思路及成效。关键词:操作系统;精品课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环境G642 1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也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自动化等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打好软件基础的关键课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制造技术和用户需求,特别是网络应用的发展,操作系统的理论与设计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操作系统在计算机领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否学好“操作系统”课程,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从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环境等方面对“操作系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并实施了以下一系列改革措施。2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体系“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体系结构、任务管理模型、资源管理模式、任务调度算法以及资源分配算法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发系统软件的基本技能,使其具有初步分析实际操作系统的能力,为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加强该课程教学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内容具有系统性,建成了以操作系统为主干的、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操作系统知识的要求不同,以及所具备的不同的专业基础,开设了:(1) 操作系统(A)(4学分)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生;(2) 操作系统(B)(3学分)针对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自动控制等本科学生;(3) 操作系统分析与设计针对软件工程本科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生;(4)Linux操作系统针对全校本科生的选修课;(5) 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针对软件工程本科生、计算机应用技术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生。以上因材施教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我院“操作系统”课程已被评为四川省级精品课程。在多年的课程建设中,我们积极探索在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不断发展情况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变革。3.1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整合,使课程内容跟上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