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八.doc_第1页
电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八.doc_第2页
电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八.doc_第3页
电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八.doc_第4页
电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八)1、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1.为使阀型避雷器不受冲击,一般只做一次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即可确定其工频放电电压值。答案N 2.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接地摇表如ZC-8型,属(C)类型的仪表。(A)流比计型B.电桥型C.电位计型D.电压电流表型 3.当被测电阻小于(C)时,为消除接地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宜用四端子接地摇表。(A)4B.10C.1D.2 4.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采用(A)仪表。(A)接地摇表B.兆欧表C.电桥D.欧姆表 5.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接地摇表如ZC-8型,属(A)类型的仪表。(A)电位计型B.流比计型C.电桥型D.电压电流表型6.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宜在刚下过雨后进行。答案N 7.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线路杆塔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时,测量仪电压极与电流极的布置宜取与线路相垂直的方向。答案Y 8.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规定应不大于(B)。(A)0.5B.4C.10D.20 9.高压电气设备单独装设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C)。(A)0.5B.4C.10D.20 10.1KV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B)。(A)5B.10C.15D.20 11.1KV以下无避雷线的钢筋混凝土杆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C)。 (A)10B.20C.30D.40 12.35KV以上有避雷线的架空线路的接地电阻与土壤电阻率大小和接地形式无关。答案N 13.在1KV以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答案N 14.DB-25型绝缘油运行中取样试验,按标准规定凝点不高于(D)。(A)25B.10C.20D.无规定 15.变压器油要对流散热,因此凝固点(B)。(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适中为好D.多大都可以16.25#绝缘油表示凝固点为(C)。(A)15B.20C.25D.3517.45号绝缘油的凝固点为(D)。(A)25B.35C.40D.45 18.绝缘油的凝点影响油的对流性能,因此越低越好。答案Y19.25#绝缘油表示凝固点为25。答案Y 20.运行中的绝缘油的闪点应不比新油的标准降低(D)。(A)1B.2C.3D.5 21.对25#新绝缘油的闪点应不低于(C)。 (A)120B.125C.140D.150 22.运行中的绝缘油的闪点应不比前次测量值低(A)。(A)5B.7C.8D.10 23.运行中的DB-45型绝缘油的闪点应不比新油标准降低(B)。(A)3B.5C.7D.9 24.对25#新绝缘油的闪点应不高于140。答案N25.绝缘油的闪点越低越好。答案N26.绝缘油质量分析试验项目中,检验杂质指标用(B)。 (A)国标法B.外观目视法C.YS法D.GB和Ys法27.运动的DB-45型绝缘油,用目测检查油样时,(D)炭微粒和机械杂质。(A)允许含有微量B.允许含有一定量C.允许含有少量D.不应发现有28.绝缘油质量分析试验项目中,检验杂质指标用(A)。(A)外观目视法B.国标法C.YS法D.GB和YS法 29.DB-45型新绝缘油,用目测检查油样时,(A)炭微粒和机械杂质。(A)不应发现有B.允许含有微量C.允许含有一定量D.允许含有少量30.运行的绝缘油中,允许含有微量的杂质。答案Y 31.运行中的绝缘油,用目测检查油样时,不应发现有炭微粒和机械杂质。答案Y32.绝缘油水分测定的方法是(B)。(A)目测B.GB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C.蒸发D.滤湿法 33.运行的绝缘油中,允许含有不影响运行的微量的水分。答案Y34.运行的绝缘油中,不允许含有任何微量的水分。答案N 35.用于2035KV电压等级运行的绝缘油,电气强度试验电压(B)。(A)不小于35KVB.不小于30KVC.不小于25KVD.不小于40KV 36.对绝缘油做电气强度试验时,油样注入油杯盖上玻璃盖后应静置(C)。(A)1minB.5minC.10minD.30min 37.运行中的DB-45型绝缘油,电气强度试验电压不低于(A)。(A)25KVB.30KVC.35KVD.40KV 38.对于DB-45型新绝缘油,电气强度试验电压不低于(C)。(A)15KVB.25KVC.30KVD.35KV 39.绝缘油的电气强度是指测量时瞬时击穿电压值。答案Y 40.绝缘油的电气试验一般要做电气强度试验和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定。答案Y41.油介损的测试应使用(C)。 (A)双臂电桥B.单双臂电桥C.高压交流电桥D.直流耐压试验仪 42.测试油介损时所用介损油杯注油前应对空杯进行(B)工作电压的耐压试验。 (A)1倍B.1.5倍C.2.5倍D.3倍43.常温下测得再生介损不符合标准时,对试油升温至90时的tg值应不大于(C)。 (A)0.1%B.0.3%C.0.5%D.0.8%44.油介质损耗角正切tg的测量,其测试电压为(D)。 (A)3倍额定电压B.2倍额定电压C.1.5倍额定电压D.额定电压 45.绝缘油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的测试结果以第一次试验时的数值为准。答案N46.绝缘油介质损失角的正切值的测试是在工频电压下进行的。答案Y47.管型避雷器是在大气过电压时用以保护(B)的绝缘薄弱环节。(A)电缆线路B.架空线路C.变压器D.高压断路器48.高压架空输电路线,通常采用(C)防雷措施。(A)避雷针B.避雷器C.避雷线D.防雷防电间隙 49.雷电通过电力网或设备直接放电而引起的过电压常称为(C)。(A)雷的放电B.感应过电压C.直击雷过电压D.大气放电50.避雷器用于电气设备的(A)保护。 (A)大气过电压B.操作过电压C.谐振过电压D.工频电压升高51.谐振过电压属于外部过电压。答案N 52.操作过电压属于内部过电压。答案Y53.关于避雷器错误的叙述有(D)。 (A)在电压正常时,间隙只作隔离用B.阀型避雷器可直接接于电网 C.磁吹阀式避雷器主要依靠磁场线圈灭弧D.管型避雷器可直接接于电网54.阀型避雷器的火花间隙组中,每个单间隙的击穿电压定为(B)。(A)12KVB.2.53KVC.4KVD.5KV55.管型避雷器由(A)组成。(A)产气管,内部间隙和外部间隙B.火花间隙和非线性电阻串联C.产气管,内部间隙和非线性电阻串联D.火花间隙和产气管56.避雷器的非线性元件是(C)。 (A)火花间隙:B.分路电阻C.阀片D.垫片57.阀型避雷器火花间隙正常时起隔离作用,过电压出现并消失后起辅助灭弧作用。答案Y 58.阀式避雷器中的阀片是一个固定电阻。答案N59.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应与(D)可靠连接。 A.设备金属体B.被保护设备的金属外壳C.被保护设备的金属构架D.接地网60.磁吹型避雷器组装时,其上下位置应符合(D)。 (A)顺序编号B.位置编号C.产品出厂标志的编号D.位置序号 61.35KV避雷器安装位置距变压器的距离,一般要求是不应大于(C)。(A)5mB.10mC.15mD.20m 62.排气式避雷器正确的安装是将其闭口端固定,并使开口端位置(C)。(A)向上垂直B.向上倾斜C.向下垂直或倾斜D.水平63.阀式避雷器应立放垂直保管。答案Y 64.管型避雷器的外间隙,必须安装牢固,应垂直安装。答案N65.为了降低因绝缘损坏而造成触电事故的危害,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接地装置作可靠的电气连接,叫(C)接地。 (A)工作接地B.重复接地C.保护接地D.中性点接地66.防雷接地的基本原理是(B)。 A.过电压保护B.为雷电流泄入大地形成通道C.保护电气设备D.消除电感电压67.将零线多处接地,叫(D)接地。 (A)零线接地B.保护接地C.系统接地D.重复接地68.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中,某设备若将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同时与零线和大地作电气连接,则该种接法叫(C)。 A.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B.保护接零和工作接地C.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D.重复接地 69.大地就是电气上所说的地。答案N 70.为消除雷电危害而装设的接地叫防雷接地,其作用是导泄雷电流入地。答案Y 71.避雷针防雷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一般规定为不大于(B)。(A)5B.10C.20D.25 72.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应保证其接地电阻不超过(A)。(A)4B.8C.20D.40 73.6/0.4KV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应进行工作接地,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B)。 (A)0.4B.4C.8D.10 74.架空线路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C)。(A)4B.8C.10D.15 75.使用普通的兆欧表也可以测量接地电阻。答案N 76.接地电阻,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实际上都是指接地装置的电阻值,故三者在数值上相同。答案N 77.电力电缆铝芯线的连接常采用(B)。(A)插接法B.钳压法C.绑接法D.焊接法 78.转角杆的拉线位于转角二等分线的(B)上。(A)平行线B.垂直线C.30线D.60线 79.同根电杆上,架设双回路或多回路时,各层横担间的垂直距离(高压与高压直线杆)不应(C)mm。 (A)小于600B.大于600C.小于800D.大小80080.架空线路的施工程序分为(D)。 (A)杆位复测、挖坑B.排杆、组杆C.立杆、架线D.以上都正确81.转角杆的拉线位于转角二等分线的垂直线上。答案Y 82.为了施工方便,一般都在地面上将电杆顶部金具全部组装完毕,然后整体立杆。答案Y 83.高空作业传递工具、器材应采用(B)方法。(A)抛扔B.绳传递C.下地拿D.前三种方法都可以 84.10(6)KV瓷横担双回配电线路的杆头布置最常见的是(C)。(A)三角B.水平C.三角加水平D.三角加垂直 85.高压与高压同杆架设时,转角或分支横担距上横担应为(B)mm。(A)300B.450C.600D.800 86.高压与高压同杆架设时,转角或分支横担距下横担应为(C)mm。(A)300B.450C.600D.800 87.用于将导线固定在绝缘子串上或将避雷线悬挂在直线杆塔上的金具是(A)。 (A)悬锤线夹B.耐张线夹C.U形挂环D.球头挂环 88.立杆时,当电杆离地面高度为(C)时,应停止立杆,观察立杆工具和绳索吃力情况。 (A)0.5mB.1.5mC.1mD.2m 89.低压线路中的导线有(D)。 (A)裸导线B.绝缘导线和地埋线C.裸导线和地埋线D.A、B都正确90.电杆埋设深度最浅不应小于(C)m。 (A)1.0B.1.2C.1.5D.1.8 91.低压架空绝缘导线中,交链聚乙烯绝缘线的介电性能最差。答案N92.低压线路中的导线有裸导线、绝缘导线、地埋线三类。答案Y93.同杆架设低压线路时,直线杆上横担与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A)米。(A)0.6B.1.2C.0.3D.1.094.行人通过地区,当杆坑挖完不能很快立杆时,应设围栏,在夜间应装设(A)色信号灯,以防行人跌入坑内。(A)红B.黑C.绿D.黄 95.杆坑的深度等于电杆埋设深度,电杆长度在15m以下时,埋深约为杆长的1/6,如电杆装设底盘时,杆坑的深度应加上底盘的(C)。(A)长度B.宽度C.厚度D.直径 96.低压架空线路的耐张杆需要打(B)拉线。(A)1条B.2条C.3条D.4条 97.低压配电线路常用的低压四线铁横担的长度一般为1500mm。答案Y98.低压接户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对地距离不小于2m。答案N99.多芯塑料绝缘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是电缆外径的(B)倍。(A)5B.10C.15D.20 100.电缆管弯制时,一般弯曲程度不大于管子外径的(A)。(A)10%B.30%C.50%D.100% 101.敷设电缆时,路径的选择原则是(D)。 (A)造价经济B.方便施工C.安全运行D.前三种说法都对 102.敷设电缆时,路径的选择原则是(D)。(A)投资少B.距离矩C.拐弯少D.前三种说法都对 103.利用电缆保护管做接地线时,应先敷设电缆再焊接地线。答案N104.有的单芯电缆采用钢带铠装,以增加机械强度。答案N 105.WD和WDZ、WDLZ系列的电缆终端头,属(D)户外电缆终端头。(A)瓷质B.环氧外壳C.倒挂式D.铸铁106.做电缆终端头时,多股软铜线的一端等到电缆头固定后与接地网连接,而另一端在制作过程中,应焊在(C)地方。 (A)钢甲B.单相线芯的铜屏蔽C.线芯铜屏蔽层的根部合并后与钢甲焊牢D.三个线芯的铜屏蔽 107.6K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户内终端头安装时,应距剖塑口(B)处锯钢甲。 (A)10mmB.30mmC.15mmD.45mm 108.6KV干包式终端头安装时,包屏蔽层的长度自应力堆最大直径处开始至与铅(铝)包搭接(B)左右处为止。 (A)8mmB.10mmC.12mmD.14mm 109.户外户内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工艺工基本相同,所以可以互换作用。答案N110 0.6K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户内终端头安装时,应距剖塑口30mm处锯钢甲。答案Y 111.电力电缆中间盒耐压试验时,正常情况下试验电压应持续(C)。(A)1minB.3minC.5minD.10min 112.为检查10KV电力电缆中间盒的绝缘状况,应采用(D)。(A)交流耐压试验B.绝缘电阻测量C.直流耐压D.泄漏电流测量113.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开始前,微安表量程应置于(B)。(A)最小量程上B.中间量程上C.最大量程上D.无规定 114.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每相试验完毕后,应按下列(C)操作。(A)先将调压器退回零位,再切断总电源 (B)先将调压器退回零位,再切断调压器电源 (C)先将调压器退回零位,切断调压器电源,再切断总电源(D)先切断调压器电源,再切断总电源 115.电力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每相试验完毕后,必须将该相直接接地对地放电。答案N 116.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检查试验设备及接线是否正确,接地是否可靠。答案Y 117.10KV塑料绝缘电缆终端盒耐压试验电压规定为(D)。(A)50KVB.40KVC.20KVD.25KV 118.要检查10KV电力电缆终端盒绝缘的耐压强度,应采用(C)。(A)工频耐压试验B.绝缘电阻测量C.直流耐压试验D.泄漏电流测量119.做电缆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的升高速度约为(A)。 (A)每秒0.51KVB.每秒12KVC.每秒24KVD.每秒23.5KV 120.对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时,其优点之一是避免(C)对良好绝缘起永久性破坏作用。(A)直流电压B.交流低压C.交流高压D.交流电流 121.两支ZDL100高压硅堆串联使用时,如果不做任何均压措施,则其使用电压应为硅堆额定电压之和的7080%。答案Y 122.电缆做直流耐压试验时,发现泄漏电流不稳定,说明该电缆绝缘不良,因此不能投入运行。答案N 123.当负荷较大线路较长时,导线的选择应采用(C)。 (A)最小截面法B.允许电流法C.允许电压损失法D.经济电流密度法124.6KV架空裸钢芯铝导线在居民区架设时,最小允许截面为(C)。(A)10mm2B.16mm2C.25mm2D.35mm2 125.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mm2按大小顺序排列为:16、25、35、50、70、-、120、150、185上述空格中应填的导线截面积为(C)。 (A)80B.85C.95D.110 126.导线截面选择应符合(D)条件。(A)发热条件和电压损失B.经济电流密度C.机械强度和工作电压的要求D.以上都正确 127.导线的载流量是指在正常允许温度下,导线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答案N128.导线截面选择的条件之一是经济电流密度。答案Y 129.为了降低铁芯中的(A),叠片间要互相绝缘,我国制造的变压器全部采用叠片两面涂绝缘漆的方法。 (A)涡流损耗B.空载损耗C.短路损耗D.无功损耗130.35KV以下的安全用电所使用的变压器必须为(B)结构。(A)自耦变压器B.一次、二次绕组分开的双绕组变压器C.整流变压器D.一次、二次绕组分开的三绕组变压器131.电力变压器由(D)主要部分构成。 A.铁芯、绕组B.绝缘结构、油箱C.绝缘套管、冷却系统D.以上都包括132.三相铁芯式变压器是由铁轭把三相(B)联在一起的三相变压器。(A)绕组B.铁芯C.绕组和铁芯D.上述说法都不对 133.电流互感器的构造与普通变压器相同。答案N 134.芯式电力变压器的绕组采用的是同心结构型式的绕组。答案Y135.电力变压器是常用于改变(B)的电气设备。 A.电能大小B.交流电压大小C.直流电压大小D.交流电源频率大小136.变压器降压使用时,能输出较大的(B)。 (A)功率B.电流C.电能D.电压 137.变压器的初、次级电动势E1、E2和初、次级线圈匝数N1、N2之间的关系为(A)。 (A)E1/E2N1/N2B.E1/E2N2/N1C.E1/E2N12/ND.无明显规律 138.变压器的初、次级电流I1、I2和初、次级U1、U2之间的关系为(B)。(A)I1/I2U1/U2B.I1/I2U2/U1C.I1/I2U22/U12D.无明显规律139.电力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答案Y 140.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通过铁芯建立电的联系。答案N141.变压器铁芯压紧的工作必须以(D)进行。 A.从左边到右边B.从右边到左边C.从两边到中部D.从中部到两边142.接触器触点重新更换后应调整(A)。 (A)压力,开距,超程B.压力C.压力,开距D.超程 143.运行的变压器发生(D)现象应立即停运检修。 (A)内部响声很大或不正常,甚至有爆炸声B.储油柜或安全气道喷油C.油内出现炭粒等杂物D.有上述情况之一均可 144.运行的变压器发生(D)现象应立即停运检修。 (A)储油柜或安全气道喷油B.严重漏油,使油面低于油位表指示限度C.套管有严重破损和放电现象D.有上述情况之一均可145.变压器进行滤油或换油工作属于其大修项目。答案Y 146.各类型油断路器新装投运一年后必须进行一次大修。答案Y147.按电力系统中负荷发生的时间不同,负荷可分为(B)类。(A)2B.3C.4D.5 148.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指的是(C)。 A.有功负荷B.无功负荷C.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的总和D.都不是149.对于一级负荷的用电设备,应由(C)电源供电。(A)一个B.两个C.两个及以上的独立D.无规定 150.一般情况下,有保安负荷的用户应用(B)电源供电。(A)一个B.双路C.两个以D.无规定 151.对于一级负荷的用电设备,应由两个及以上的独立电源供电。答案Y152.一般情况下,有保安负荷的用户应用双路电源供电。答案Y 153.供电部门供到10KV及以下高压和低压电力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D)。 (A)5%B.5%10%C.10%D.7% 154.供电的频率是用来衡量供电系统(B)的指标。(A)供电的可靠性B.电能质量C.安全运行D.经济运行155.电能质量通常用(D)项指标来衡量。 (A)电压偏差和负序电压系数B.电压波动和闪变 C.电压正弦波畸变率D.以上都正确 156.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必须满足系统(C)的要求。(A)稳定性B.可靠性C.稳定性和可靠性D.都不是 157.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的目的是为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答案Y158.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必须满足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答案Y159.并联运行变压器的容量比不宜超过(B)。(A)2:1B.3:1C.4:1D.5:1 160.变压器并联运行的短路电压允许差值为(C)。(A)5%B.8%C.10%D.15% 161.并联运行变压器的变压比误差不允许超过(B)。(A)0.1%B.0.5%C.1%D.5% 162.并联运行变压器的短路电压比不应超过(C)。(A)5%B.8%C.10%D.15% 163.两台容量相同的变压器允许并联运行。答案N 164.电力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是:接线组别相同。答案N 165.电力变压器并联运行是将满足条件的两台或多台电力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A)端子之间通过同一母线分别互相连接。(A)同极性B.异极性C.同极性或异极性D.无规定 166.电力变压器并联运行是将满足条件的两台或多台电力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同极性端子之间通过(A)母线分别互相连接。 (A)同一条B.二条C.一条或二条D.无规定 167.电力变压器并联运行是将满足条件的两台或多台电力变压器(C)同极性端子之间通过同一母线分别互相连接。 (A)一次侧B.二次侧C.二次侧和二次侧D.上述说法都对 168.电力变压器并联运行是将满足条件的两台或多台电力变压器(C)端子之间通过同一母线分别互相连接。 A.一次侧同极性B.二次侧同极性C.一次侧和二次侧同极性D.一次侧和二次侧异极性 169.电力变压器并联运行是指分别将其一次侧、二次侧互相连接的运行方式。答案N 170.电力变压器的并联运行是将几台变压器的一次侧及二次侧同极性端子之间,通过同一母线分别互相连接.答案Y 171.变压器装设的过流保护是变压器的(A)保护。 (A)负荷过流的主保护B.差动保护的后备保护C.瓦斯保护的后备保护D.线圈相间短路的主保护 172.变压器过电流保护是下列(D)保护。 (A)变压器匝间短路保护B.变压器一相接地保护C.变压器内部短路保护D.由于变压器外部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保护 173.610KV架空线路常采用的保护是(D)。 A.过电流保护B.电流速断保护C.接地保护和重合闸保护D.上述说法都对174.610KV架空线路常采用的保护有(A)。 (A)过电流保护B.短路保护C.过载保护D.上述说法都不对175.过流保护可以反应架空线路的两相接地短路故障。答案Y 176.造成高压电力线路过流保护动作的主要原因是线路发生了短路故障。答案Y177.过负荷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为(D)。 (A)6SB.7SC.8SD.910S 178.过负荷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按躲过变压器的(B)整定。(A)额定电流B.最大负荷电流C.平均负荷电流 678.高压电动机过负荷保护的动作时间应大于电动机起动时间,一般取(C)。A.46SB.68SC.1016SD.2026S 179.高压电动机过负荷保护,其保护接线可采用(C)。 A.两相不完全星接B.两相差接C.两相不完全星接或两相差接D.无规定180.高压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可作用于信号,也可作用于跳闸。答案Y 181.若SL7-400/35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熔断器熔断,则可能是由于短路或过载引起的。答案Y182.零序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应作用于(C)。(A)报警B.光字牌C.开关与信号D.开关 183.变压器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启动(D)继电器。(A)电流B.信号C.中间D.零序 184.零序电流保护的最大特点是只对(A)起保护作用。 (A)单相接地故障B.闪烁故障C.过热故障D.过流故障185.零序电流保护只能反映单相接地时所特有的(C)。 A.零序电流B.零序电压C.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D.上述说法都不对186.高压电动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属于其内部常见故障。答案Y187.高压电动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不属于其内部常见故障。答案N188.变电所信号灯闪烁故障是由于(C)原因造成的。 (A)信号母线故障B.灯泡故障C.断路器拒合D.控制回路故障 189.当断路器与控制开关的位置不对应时,信号灯会发生(A)现象。(A)闪烁B.正常发光C.熄灭D.上述说法都不对 190.变电所信号灯闪烁故障是由于(A)原因造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