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版七年级下祖父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亲情,学会感恩。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到文章字里行间的流露出的浓浓的祖孙情。说明: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有家真好”,选择的都是和“家”有关的各类文章,本文是单元中的第一篇。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将祖孙间浓浓的亲情表现得趣味盎然。考虑到文章的可读性非常强,因此在设计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文中那童真的世界和温馨的亲情。第一课时完成目标1、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童年,请34位学生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由此引入课题。学生自由发言,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说说自己的童年生活。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初读课文整体理解1、请每位同学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2、要求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扫除文中的文字障碍,在书上做好相应的笔记。3、快速抢答:1)文章写了几个人物?2)写了我的什么阶段的事情?3)地点在哪里?4)我童年的生活怎么样?5)本文的题目是什么?6)可否换成“我的祖父”?故事的 人物:年迈的祖父和年幼的“我”时间:童年地点:呼兰河边自由、快乐。祖父和我不能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而借助工具书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快速抢答锻炼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再读课文开动思维。1、 想想为什么不能换题目?由此感受作者为我们描写的三个画面。2、 哪些画面最吸引你,把这些段落挑选出来,自由朗读。3、 用“我喜欢段落,因为他们写出了-。”造句。4、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的一些朗读知识的介绍。三个画面:美丽的花园、快乐而温馨的亲情、充满生机的自然。学生自由造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圈划句子,并将自己的思考在全班交流。对于刚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他们养成圈划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读背背,小组竞赛。展开竞赛,促使生生互动。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朗读并背诵,看谁背得多,背得好。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背诵积累优美的语句。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课后作业1、积累词语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三句,选择一句你背出的句子,分析你选择的理由。2、有表情地朗读文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体会到作者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热爱。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学重点、难点:1、在前一天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把握文章的内涵,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感。由此体会到作者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热爱。2、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培养学生大胆思维,敢于质疑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作业引入教师:分析学生的作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 对学生的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分析的过程也是再学习的过程。有表情地再次朗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质疑部分请同学们自由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如:中心句: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呢?最后这几段能删去吗? 解答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参考答案:这句运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向往自然、热爱自由的美好情感。不能。许多内容与前文呼应,流露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热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语表达训练。在文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祖孙情,你能否也用一两个小故事说说在你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亲情。说说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体现家的温馨。这是课文的延伸,也是情感的净化,学会感恩。布置作业1、仿写句子: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2把课堂上你挖掘出的亲情故事描写下来,成为一篇短文,。3、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写童年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几个画面。100150字左右2与3 选择一个做即可。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写作能力训练。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第三课时:拓展阅读目标: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作者,以及呼兰河传,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童年生活和美好的人间亲情。1、介绍作者2、读呼兰河传节选。3、读完后学生谈谈各自的体会4、小组交流上次的作业。感受我们自己的童年。作业:请同学们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与充实。板书:祖父和我萧红 呼兰河传 美丽鲜活的花园快乐而温馨的亲情:祖父:慈爱、宽容 我:顽皮、天真自由而充满生机的自然。附录:1、作家简介: 萧红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1942年1月22日终于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萧红,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中国才女作家萧红,她红颜薄命,被死神紧追不舍,年仅三十一岁便离开了苦难的人世。她的一生如同白雪一样美丽纯洁,在寒风中零落成了泥土。作品介绍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当然,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作品的独特的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武汉市德才中学招聘初中教师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教育局银龄讲学计划教师招募5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上海申万宏源集团及证券秋季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公开招聘员额教师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分院水利设计岗招聘1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蚌埠八中编外临聘教师招聘(第六批)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掌握大学生活
- 防疫科普知识宣传
- 工厂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咨询服务供应链绿色化-洞察及研究
- 医院装修项目中的安全措施与难点处理
- 销售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 药房员工销售培训
- 警校联动方案
- 让剪影动起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 MBA硕士论文案例研究范文分享
-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操作与基础编程 第2版 课件 1.1.1多轴机床与多轴加工类别
- 10 ai ei ui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体育单招核心-1700-单词
- 《医院感染控制与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课件
- 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课时2 Let's learn-Write and say说课稿 人教PE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