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孔孟论学习》(第2课时)导学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孔孟论学习》(第2课时)导学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孔孟论学习》(第2课时)导学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孔孟论学习》(第2课时)导学案北师大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孟论学习第二课时一吟读课文,引情入境1.上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课文,我们试着吟读一遍课文。谁尝试着吟读一遍?(生读生评)老师补充评价,学生朗读的很好,却少了一点吟的味道。吟读速度要稍慢一些,声音要有起伏变化。2.老师示范吟读。(师读生品)3.两人一组,互相比一比,看谁吟读得好。吟读得好,可以让我们享受到文言文的美感,还可以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去感受作者的内心,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让我们再次齐声吟读课文。二研读课文,理解文意这十三则孔孟名言,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分小组讨论、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明确:温习的重要(1、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3)虚心好学(4、5、8)情感、态度对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6)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7)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9)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10)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11)做学问要有成就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2)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13)(我按照上述明确的,学生大多数能自己体会出)学习方法:1、2、8、9、10则学习态度:3、4、11、12、13则学习原则:5、7则学习意义:6则“学习原则”可能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原则就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比如说办事原则,说话原则,在这里孔子谈的是学习原则,学习时应该依据的标准规则。(此处学习方法、态度、原则没有固定界限,有的既是方法也是态度还是原则。)师评各小组,各小组都真正动了起来,通过研读课文,基本读懂了文章的大意,如果同学们还想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话,我们一起来赏读课文,吸取古人之精华吧。三 赏读课文,吸取精华文无定读,同学们各人有各人的欣赏水平,各人呢有各人的见解。那就请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欣赏个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来赏读你最欣赏的内容吧。(学生赏读、交流)预设精讲学而时习之:孔子强调“习”,补充甲骨文、金文中字形,“小鸟学飞” (表演),了解词义:复习、练习、实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补充“南山有竹”的故事,品读告诫的语气。(译文:子路疑惑,问道:学习有什么好处呢?子路仍不能体会,又问说:在南山有一种竹子,不必揉制加工便是直的,砍了拿来使用,锋利得可以贯通犀牛的皮革。以这样的情形来看,天生就有才能的人,还需要什么学习呢?孔子说:假如拿这箭在箭末发弦的地方装上箭翎,箭头磨得更加锋利,不就可以射得更深了吗?子路听后,心服口服,不由得敬佩夫子的见识,于是恭恭敬敬地向夫子拜了又拜,说道:弟子恭敬地领受您的教诲。) “一暴十寒”与“奕秋诲人”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道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么?论语中有较多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孟子论述时擅长于讲故事。由、引出问题论语和孟子的论证方式有什么不同?明确: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有事理论证和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 孟子:事实论证,又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暴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六、小结这几则语句,有的谈学习方法,如,有的谈求知态度,如,有的谈修养身心,如。学会求知,学会做人,你就能成长为一只搏击蓝天的苍鹰!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经典,聆听到了孔孟老夫子的谆谆教诲!正如于丹所说:“真正的圣贤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这就是我们的圣人,我们的国学!下面我想请大家齐读全文,读出你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族智慧的敬仰!让我们一起用心倾听、用心感受!四、综合分析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砌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注释】达:通达,应用。奚:何处,哪里。有道:有道德学问的人。审问:详细探讨。1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致疑 致疑:提出疑难问题 B、舍问,其奚决焉? 决:判断,解决C、问焉以破其疑 焉:他 D、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正:正确13、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_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_14、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从选文第2段看,作者对向他人请教(学习)持什么态度?这强调了什么? _新课程学习强调“合作交流,共同提高”,选文也涉及了这一学习方法。能体现这一学习方法的是哪一语句?请从文中找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_15、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_ 七、作业:1.背熟全文。2.将文中的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3. 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