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青龙县凉水河总校 陈海燕课题桃花心木册次人教版第十二册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文章先写“我”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后来通过与种树人的交流才明白,种树人是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种树人的言行使“我”深受感动,并从中感悟到人的成长其实也是如此: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就能练就独立自主的心。全文借种树喻做人,清新平淡之中饱含深远的意味。教学目标相关课程标准 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单元核心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运用。本课目标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语段,结合实际理解感悟出的人生哲理。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语段,结合实际理解感悟出的人生哲理。2、培养学生进行概括性复述的能力,体会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于语文的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阅读能力的训练显得很重要。另外这个时候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独特阅读体验的保护。对于这样文质兼美的散文,学生理解内容上不是问题,但是,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有些孩子还是感到吃力的。重点 难点重难点:理解种树人的话的含义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以趣导学,初识桃花心木1、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种子2、这个模样怪怪的东西,是树的种子。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树的种子吗?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桃花心木,齐读。3、通过课前预习,谁来说说对桃花心木的了解和认识?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桃花心木资料。 4、教师小结:是啊,这种树的木材由于有着淡红色桃花般的色泽,所以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桃花心木。(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关键。这个导入的设计意图是从桃花心木奇特而有趣的种子入手,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然后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桃花心木的高大美丽,既而对它的成长充满好奇,层层深入,步步激趣,关注预习交流、反馈,营造探究氛围。)二、走进文本,结识种树人 过渡:一棵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苗竟能长成这样的高大的树木,可以确定培育它们的种树人一定付出了很多的辛劳吧!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位种树人最初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找到“奇怪”一词2、请大家再来浏览课文,把带有“奇怪”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发现:通过“奇怪的是、越来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学生发现作者对这个种树人种树的行为越来越好奇,奇怪的程度越来越强。4、请你出声音读读第311自然段,概括地说说种树人的哪些行为让作者觉得奇怪、越来越奇怪、更为奇怪?依据学生的发言,出示课件,出示种树人令人感到奇怪的行为: 我奇怪的是_浇水没规律、浇水量不一定 越来越奇怪的是_浇水时间不一定 更为奇怪的是_及时补种树苗5、请一个同学将这三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这样的话又完整又概括,听起来真清楚。6、 朗读指导 作者感到奇怪的程度是不断增强的,那么,这几句话连起来说的时候,语气上也是应该越来越奇怪的7、师生配合读 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读311自然段同学们读种树人的表现,我来当作者。(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因好奇而读文,因发现而生疑。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这种读、思、议的过程中,逐渐走进课文,与文中人物及作者开始初步对话。)三、深究解疑,品读种树之道,感悟做人之理(一)品读摘录,种树之道的独特过渡:既不懒,又不忙,为什么还要这样种树呢?真是个奇怪的种树人!1、作者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哪些疑问呢?出示课件: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 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2、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这位种树人轻轻松松,简简单单说了两段话,把所有的问题都说清楚了,找到这两段话自己读读。3、请大家自己读读这两段话,想想这些话能回答作者刚才的那几个问题吗?4、在学生体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想想换做种树人会怎样回答:种树人,我想问问你: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种树人,我还想问问你:那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呢?种树人,我最后还想问你: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不就不会枯萎了吗?学生读到种树人的第二段话,就会得出答案:每天浇水树木会养成依赖心理,停止浇水,就会枯萎。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是啊,种树人的话里,饱含着自己的种树之道,再次默读这两段话,把他独特的种树之道找出来,总结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学生摘录做笔记,教师巡视)(本环节设计意图:理解种树人的两段话是针对着作者的几个问题来回答的,答的过程是分层次理解种树人的话的过程,是与作者和文本再次对话的过程。由问答的形式训练学生人称的转换,也在训练学生概括性的复述能力。)(二)口语交际,体会种树人用心 过渡:我们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听得清清楚楚,它们会想些什么呢?1、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棵,你想对种树人说些什么呢?教师引导:这棵桃花心木,种树人已经几天没来浇水了,你不怪他吗?教师引导:这棵桃花心木,你长得真高啊,你想对种树人说什么?学生会表达出对种树人的感谢,以及由原来的不理解到现在的理解。2、这就是种树人的种树之道啊,你现在理解他的奇怪的行为了吗?3、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段话,把自己当成种树人,把自己的感受读进去。(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环节,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桃花心木,从另一个角度揣摩种树人的做法,从而体会到种树人的用心良苦,同时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本课教学中,学生读到种树人的表现时,也曾感到很奇怪,可此时此刻,当深入与种树人的解释进行对话后,学生的原有认识已经变化了,此时的读,必是有感而发了。)(三)引读练习,由树及人悟理1、种树人没有豪言壮语,他的种树之道就是这样娓娓道来,这些话让作者信服吗?不仅信服,而且是“非常感动”,于是他由种树之道悟出了这样的做人之理:指名读,课件出示: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2、作者在感悟到的道理中,反复提到了一个词不确定,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哪些不确定的因素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不确定”:可能会提到生病、考试或是比赛的失败、遇到困难没有人帮助的情况等等3、是啊,这些都可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的因素:教师引读:即使身处逆境,遭遇不幸,林清玄告诉我们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即使得到上天很好的眷顾或是出现了意外,林清玄告诉我们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面对什么环境,林清玄都会这样告诉我们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读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体会这人生哲理对我们深深地启示,并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对“不确定”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作者善于从平凡生活中去发现、去获取有意义的东西,他还善于从平凡生活中感悟人生,从而激励自己。这些对学生的成长而言,都是极有价值的资源。此处的设计意在将学生的视线由种树人引向“我”,引发对文中作者那段感悟的理解和讨论。)四、回归整体,揣摩写法(一)抓首尾,感悟写法过渡:文章写到这里,既然已经揭示了感悟出的道理,应该就可以结束了吧。1、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还有必要写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学生通过读文,再联系文章的开头,能体会出: 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写出了种树人的成果教师点拨:这同样也是林清玄散文的绝妙之处,他的文章不是用来说教的,而是将道理含蓄地表露,令人回味。2、这样的道理你的生活中谁向你说过?(学生会说父母、老师都说过),大人们一遍遍地说理,你们爱听吗?(不爱听)3、林清玄的这种方式你们觉得怎么样?这篇散文,作者由种树这个很普遍的事例,引出了种树人的种树之道,悟出了人生的哲理。教师点拨:文章虽以植物命题,作者却由树到人,从中悟出了对人的启发,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是一种借树喻人的写法,作者在借种树喻做人,道理多么深刻,写法是多么巧妙呀。(2) 试迁移,尝试写片段过渡: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事物有很多,不知道细心的你发现了没有?例:写蚂蚁发现一条大青虫,众多蚂蚁一齐来将虫子搬回家-团结合作;写小草在石缝中钻出,在暴风雨中经历蹂躏和打击仍存活下来-坚强不屈;写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奉献精神等。(本环节设计意图:在感悟道理之后,体会作者写法的巧妙,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其实,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林清玄的文章一直陪伴着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抽纱绣片剪裁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碳九石油树脂装置操作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牙刷刷毛储存条件优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锅炉管阀检修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应聘者面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转正测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英语面试题及答案
- 给排水专业试题及答案
- 养老护理专业试题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如皋市某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摸底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陕西省延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民航职业道德教学课件
- 梯田建筑规划方案(3篇)
- 数字时代的艺术史重构-洞察及研究
- 零星维修工程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海龟汤题目和答案(100题)
- 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的美国科学课程体系整合研究
- 【教学评一体化】第五单元 观世间万物悟人生哲思【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
- 新课程标准2025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