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案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19个生字。2通过综合性学习, 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3了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可要读准哦,读不准的查字典或请教别人。4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预习导航】一、学习字词。1课文中的生字会读了吗?读一读吧,把加点的字注上音哟。 烽 火 昏 庸 灼 痛 警 惕 憧 憬 侵 略 故伎重演 心急如焚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平安无事 故伎重演 心急如焚 绘声绘色天涯若比邻 铤而走险 昏庸无能 长途跋涉(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折花逢驿使,寄予陇头人。 二、预习课文内容。1读读活动建议,画画它为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你已经解答了哪些问题? 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2.尝试填写。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 )。【课堂探究】三、读阅读材料14,填写下列的表格。时间 方式特点古代现代四、读读资料,认真理解。1为什么说电脑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2. 沉迷于上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五、谈谈自己的体验。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用过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你比较喜欢用哪一种呢?为什么? 六、畅说欲言。人们常说,“网络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啊!没有正确的引导,我们难免会受到错误信息的引诱。对于痴迷于网络的人,你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帮助他?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达标训练】一、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灼痛 (zhu zho) 咳嗽 (su sou) 猝死(c z)警惕(t t) 恩赐(t c) 束缚 (f b) 二、词语填空。昏庸( )( )平安( )( ) 故伎( )( )按( )不动 如( )大敌 ( )( )跋涉心( )如焚 ( )声( )色( )声( )色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周幽王及时派人点燃了烽火,( )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 )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 )个个按兵不动。 2.过去制作有声有色的电子作品,( )音像公司( )办到,( )现在,坐在家里就能完成。 3.( )电报、电话的出现,( )信息传递比以前更方便、更快捷了。 4.( )现代社会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了。四、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1.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 2.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了一家。 五、把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1. 折花逢驿使, 。 ,聊赠一枝春。2. 海内存知己, 。3.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4. 网络可以 ,可以 ,我们要文明上网。六、阅读短文,完成作业。鸿雁传书古时候,科技不兴,交通落后,通信非常困难。官方传递文书还可以用驿站,而民间或驿路不畅的地方就得另想办法,如“鸿雁传书”。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不幸遭到扣留。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他大义凛然,毫不屈服,便被发配到荒无人烟的苦寒地带北海去放羊,一去就是十九年。汉武帝死后,昭帝即位,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朝要求匈奴放回苏武等人,匈奴单于却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与苏武一同出使匈奴的常惠秘密地见到汉朝使者,告诉他苏武并没有死,并让他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打猎,射到一只鸿雁,雁足上系着一块帛书,上面说苏武在一大泽中。匈奴单于听后无奈,只得把苏武放归汉朝。鸿雁是候鸟,夏天北上,冬季南飞,人们就用它捎书带信,这与后来的信鸽有异曲同工之妙。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大义凛然: 荒无人烟: 2.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屈服 _ _秘密 _ _3.将“苏武被匈奴单于发配到荒无人烟的苦寒地带北海去放羊。”改为“把”字句“ 4.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评: 师评: 日期: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2阅读奇怪的东南风和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了解搜集和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研究报告的写法。【预习导航】一、我会读。记得联系上下文哦刑法 刊物 赐予 氧气 毒物 硫酸 警惕 咳嗽二、我会理解词语。开国元勋: 人才辈出: 源远流长: 二、我知道。1奇怪的东南风研究的问题是: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信息渠道: 读读课文,便可轻松解决。 2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去收集信息,即 、 、 ,然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 ,最后得出 ,写 就是把上面几步记录下来。三、我不解。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课堂探究】四、读“报告”,交流研究的方法。1奇怪的东南风记录了一次问题研究的过程,研究的问题是 ,归纳作者的做法是: 2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分几步? 五、总结交流。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从哪些方面、用哪些方法搜集信息? 六、交流研究报告的写法。 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什么? 七、各抒己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八、动手动脑。学习做资料卡片、剪报设一个资料收集本,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收集喜欢的信息资料,如:旅游资料、运动资料、学习方法资料同学之间经常互相交流。【达标训练】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tio dio 调料( ) 调度( ) 调查( ) 调节( ) 调遣( ) 调整( ) qing qing jing倔强( ) 勉强( ) 坚强( ) 强迫( ) 强制( ) 强嘴( ) 二、词语巧搭配。搜集( ) 解决( ) 开展( )( )的历史 ( )的空气( )地增长 ( )地奔跑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了解 搜集1.通过多种途径,( )李姓的名人故事。2.走访有关部门,( )李姓人口和分布情况。查阅 阅读 阅历 3.今天,我( )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4.( )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上网浏览,了解有关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5.王老师的( )很深,知识渊博,我很敬佩他。四、按要求改写句子。我们为李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1.改为感叹句: 2.改为反问句: 六、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谁还不会“百度”刚开学,国际贸易老师就布置我们写论文,论题自由发挥,字数不少于五千,一个月内交稿,论文成绩和平时分数挂钩。我们这群从社会大学再回炉的夜大生,文化基础本就先天不足,加上平时工作,应酬也挺忙的,一听说要写“五千字”的长篇大论,纷纷向老师诉苦,希望老师能体谅一下,列个题纲或是减少字数,反正是成人夜大嘛,犯不着那么认真的。年轻的老师却毫不体谅,说大家既然千辛万苦考上了夜大,牺牲业余时间来学习,精神可嘉,她要为大家的前途着想,最起码也要对得起各位昂贵的学费,所以她会严格要求。最后,老师还要求,论文一定要用笔写,她不收电脑打印稿。老师的话刚说完,马上有同学举手发言:“我们单位早就无纸化办公了,现在还有谁会用笔写文章?夜大不应走在潮流后面嘛。”老师冷笑:“电脑有什么了不起?我儿子七岁就懂上网了,你们休想复制粘贴打印就算是完成了作业,一定过不了关的。”一个月后交作业,三分之一的论文被退了回来,“有人一字不漏地照抄网文,有人东拼西凑合成,前言不对后语,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回家重写。”老师提高了语调说:“自作聪明的越来越多,连老师也不得不和学生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都是成年人了,和你们说大道理你们会发笑,假如没有网络,你们也许还有可乘之机,现在,谁都会狗狗一下,那些经不起考验的东西,一搜索便原形毕露了。电脑也是把双刃剑,大家好自为之吧。”大家都没有吭声。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事件的? 2.第段中,可以看出年轻老师有什么特点? 3.第段中,老师的话反映了她的什么品质? 4.老师为什么说“电脑也是把双刃剑,大家好自为之吧”? 自评: 师评: 日期: 回顾 拓展六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网络(lu nu) 警惕(c t) 陷阱(jng jng) 奴隶(n n) 灼烧(zhu zh) 邮件(yu yng) 二、给多音字注音。 dng( ) chi( )当 差 dng( ) ch( )三、改正错别字。平按无事( ) 忙忙大海( ) 长途拔涉( )玲机一动( ) 头云眼花( ) 不能自跋( )四、比一比,再组词。刑( ) 署( ) 憬( )氧( )刊( ) 暑( ) 瞳( )氛( )五、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利用( ) 制作( ) 造就( )沉迷( ) 治理( ) 搜集( )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1 信件 电报 烽火 计算机网络2 稿件 出版 打印 写作3 纸 甲壳 计算机 绳子 七、根据对本单元的理解,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周幽王 菲迪皮茨1希腊人( )曾用跑步的方法向雅典传递信息。2( )曾命令手下人点燃了烽火台,误传了信息。莫尔斯 贝尔3( )发明了电报。4( )发明了电报。八、按要求写句子。1“我们胜利了”的信息被菲迪皮茨传到了雅典。 改为“把”字句: 2这难道不是一种奇妙的事吗?(分别改为陈述句和感叹句) 3.片刻之后,她回答说:“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八、快乐阅读。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文学的传播又发生了一场革命。电子媒介时代以视听感觉综合与延伸为特点,人们对文学的接受已由视听消遣方式代替了文本的阅读。它既不费力又不费时,便可以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中得到满足。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广播,把静态无声的文字变成动态有声的语言来传播,给人以全新的刺激和震撼。广播的传播方式给受众很大的自由度,繁忙的现代人可在伴随状态下,也就是一边做其他事,一边收听广播。电影、电视把小说的文字变成已想象好的画面,直接奉献在观众的眼前,尤其是电视,与人时时相伴,有画面,有声音,有字幕与解说。不仅如此,还有电视散文、电视诗画等节目,既保留了文学作品文字上的优美,又带有情景上的想象。1找近义词。传播( ) 震撼( ) 消遣(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栩栩如生: 奉献: 3短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4电影、电视的传递方式有什么? 自评: 师评: 日期: 附送:2019年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案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会认“役、硝”等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战役、硝烟、友谊、雪中送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悟课文内容;领悟课文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预习导航】一、小资料,我知道:1950 年美国入侵朝鲜,并轰炸我安东等地,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 年 10 月 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进行了近 3 年,中朝人民打败了侵略者 。1958 年 当最后一批志愿军撤出朝鲜回国时,朝鲜人民依依惜别 本文就反映了这个场面。 画词语时要速读课文要注意“噩、嫂”的笔顺。二、我能在文中找到下列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写两遍。 战役 硝烟 雪中送炭 情谊 捣米谣 噩耗 跺脚 大搜 挎着 篮子 三、我能找到文中的重点词,还能理解它们的意思。 亲人 : 雪中送炭: 唯一 : 同归于尽: 联系上下文是个好方法。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主要写了 ,表达了 。文中提到的亲人有 、 、 、五、质疑。丁丁的问题:三个亲人为什么都是女性啊?志愿军是朝鲜人民的亲人吗?【课堂探究】 概括时语言要简练。 一、大娘、小金花、大嫂是朝鲜亲人的代表,他们为志愿军付出了很多,请概括他们的事迹。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二、“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1“雪中送炭”的意思是 ,文中具体指 。2雪中送炭时遇到了哪些危险? 这么危险还要送反映了 3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雪中送炭的情景,用上“雪中送炭”写下来。 三、“你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你又到前沿阵地去挖。” 1“你”是 ,到前沿阵地去挖遇到的危险有 。2大嫂冒着生命危险去挖野菜说明了 。四、依据角色填上合适的对话。志愿军: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大娘: 志愿军: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大嫂: 五、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达标训练】一、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空着肚子(kng kng) 心血(xi xu) 看守(kn kn)睡熟(sh shu)血泊(b p)友谊(y y)侦探(zn zhn)二、先比一比 ,然后组词。宜( )硝( ) 唯( )谣( )篮( )谊( )销( ) 维( )摇( )蓝( )三、选词填空。坚强 刚强1 小金花是多么( )啊! 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一定要( )。忘怀 忘记2 敌人不会( )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教训。 3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 )?四、 判断下面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类型的句子。A.陈述句 B.疑问句 C.感叹句 D.祈使句 E.反问句1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 2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 )3快回家休息吧!( )4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大娘为了救伤员,失去了 。小金花为了救老王,失去了 。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失去了 。 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在朝鲜的土地上 六、读片断,完成问题。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1朗读这一小节语气应该( )(悲愤 高兴 留恋 )2本小节连续用了三次“再见了,亲人!” 说明了志愿军 。3你是怎样理解“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句话的? 七、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依依惜别的深情战士们背起背包,挎上了枪,走向夹道欢迎的人群. 人们的眼睛潮湿了,但谁都忍着,竭力喊着口号,仍然没有哭. 可是,当战士们握着老妈妈的手,叫了一声阿妈妮,再见!不知道是哪个老妈妈忍不住了,捧着战士的手,第一个哭出了声.接着是姑娘们,孩子们哭出声来,然后是那些男人们无声的眼泪,低低的啜泣.这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行进,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这是全朝鲜民族在捧着赤心送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 我的一滴泪,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在纷飞的战火中,你是那样刚强!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 。可是今天,当你的战友-中国战士们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却倾洒了这样多的眼泪!仿佛要把你们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眼泪,都倾洒在今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竭力( )啜泣( )废墟( )倾洒( )2.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3“我的一滴泪,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中“千行泪雨”说明 “我”滴下泪不为 ,为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自评: 师评: 日期: 15* 金色的鱼钩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等17个词语。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预习导航】一、背景我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长征从 年开始至 年结束,历时 年,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其中红军克服的困难常人难以想象,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 二、读课文画出以下词语并能理解。课文较长,边读边画,不会读查字典 哟。颧骨 两鬓 斑白 搪瓷 收敛 疙瘩 粗糙 抽噎 宿营地 青稞面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际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三、本文主要写 , 最感人,他是一个 的人。 四、质疑。我的问题: 【课堂探究】一、读课文,文中哪些内容最让你感动,画出来,想想为什么?(在书上写出感悟)温馨提示: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情的句子。二、合作探究:熟读后要深思。 1理解“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个句子意思“ 金色的光芒”指 句子的意思: 2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提示:抓住主要内容,用口语表述。)【达标训练】一、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在后面。歼灭(qin jin ) 粗糙(zo co) 作料(zu zu )勉强(qing jing) 和青稞面(hu hu)抽噎( y y)二、写反义词。沉重( ) 粗糙( ) 挽救( )鼓舞( ) 脆弱( )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2这汤( )没加作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更鲜美的了。四、阅读。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1.对画线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A.我看到老班长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B.我几天没吃饭,没有力气。C.草地能吃上鱼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这少之又少的鱼汤。2“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的意思是: 3.用波浪线画出两段话中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现了老班长 的精神。 自评: 师评: 日期: 16桥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预习导航】一、用序号标出本文的自然段。本文自然段的特点是 二、课文中的生字会读了吗?连一连下面的字音吧。看准字音是关键。 chn po s j ji dng tng bo 咆 搀 揪 瞪 祭 豹 肆 淌三、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拥戴: 放肆 呻吟 祭奠 四、 填空。1本文的主人公是 ,他是在 出现在桥边的。2描写洪水如魔鬼的词语有: 、 、 、 。3描写洪水如魔鬼的句子有: 4面对洪水老支书先 ,然后 最后_。五、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赞扬了什么? 边读边画,边做批注,注意抓住重点词语。 【课堂探究】一、“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里把老汉比作 ,说他像山是因为 。还可以这样比喻:他像 ,他像 。二、“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势不可挡。”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咆哮的意思: 放肆的意思: 这两句话分别运用了 修辞方法,突出了 渲染了 。三、“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你”是 ,是老汉的 。生死之际,老汉揪出儿子是因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 就不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应该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老汉是一个 、 、 的人。四、“桥”上有生的希望,“桥”下面对死亡,老支书直面生死,让群众跨过生死桥,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可见“桥”有深刻的含义,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支书,也用上“桥”。 五、本文感人至深,写作方法独具匠心,让我们来发现、来讨论。1为什么结尾才点明父子关系? 2文中多处描写大雨和洪水,这是为什么?【达标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 po xio fng kung nng xio li tng j din ( )( )( )( )( ) fng s ji ch bo zi shn yn xing tng( ) ( )( )( )( ) 二、比一比组成词。抱( ) 锹( )瞪( )搀( )狞( )咆( ) 揪( )澄( )馋( )泞( )三、 仿写句子。例 山洪很大,从山谷中迅速地冲出来。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势不可挡。 1. 乱哄哄的人们向窄桥涌去。 2. 老汉突然冲向前。 四、课文精彩回放。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 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 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 :“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 上了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 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 了。 1.在 填上合适的动词。2.划横线的句子起的作用是 。A设置悬念B埋下伏笔 3.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他要喊什么? 4读完片段你有什么感受? 五、阅读。海啸马上就要来到, 千钧一发之际,老大爷对塔达说:“快给我点着一个火把!” 塔达立刻跑进屋内点着一个松枝火把,跑出去送给爷爷。老大爷拿着燃烧着的火把向自家稻田跑去,田里的水稻早已成熟待收,十分干燥,这一片宝贵的谷子是他一年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他明年的生活资源。但老大爷毫不犹疑地将稻田点着了,稻谷立刻燃烧起来,四周浓烟滚滚。 老大爷继续点燃他家的稻田,一直到他家田地的边沿,然后将火把扔在地上,凝神等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物流秋招面试题及答案
- 水库快艇租赁合同范本
- 交房前修改合同范本
- 水库租赁养鹅协议合同
- 校服定做加工合同范本
- 楼房加固相邻协议书
- 施工位合同解除协议
- 楼房独家出售协议书
- 乡村振兴示范协议书
- 柱子保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工作人员13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学校食堂满意度测评及管理方案
- 2025安徽清水街道招聘就业专干6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楚雄州元谋县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合同制员工招聘13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
- 2025年辐射安全与防护考试考核题库(附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025版疾病控制护理护士培训大纲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知识》题库必做200题(含答案)
-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