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PPT课件_第1页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PPT课件_第2页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PPT课件_第3页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PPT课件_第4页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培训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徐晓华 前言 据报道 日本的医学专家在一名儿童的皮肤上分离出可抗所有抗生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种 超级细菌 毒性强 能够通过伤口 褥疮甚至皮肤接触感染从而导致死亡 一般G 耐药菌株的唯一克星是超级抗生素 万古霉素 但是该药对这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却束手无策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开发一种新的抗菌药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滥用抗菌药将使人类回到无抗菌药的年代 因此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和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和研究已是迫在眉睫 否则明天我们将这样生活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的管理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内容提要 一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 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真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不属于这些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 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确立正确的病原学诊断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 只有查明感染病原 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有条件的应尽最大努力分离病原微生物和药敏试验 卫生部要求二甲以上的医院接受抗菌药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3 三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 病原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 品种选择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给药剂量 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严重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到达的部位的感染 剂量宜大 选用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应用较小剂量 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临床专业科室 药事管理层 临床医师 提供权威性循征医药学文献依据 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讨论同意医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写入本机构 药品处方集 备案 应向患者实行告知 并签署 知情同意书 超说明书使用 对于超适应证 常规性超剂量使用或者改变给药途径等超说明书使用抗菌药物 三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 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 3 给药途径 轻度感染口服给药 重度感染一开始就应静脉给药 病情好转改为口服 称为序贯治疗 现在提倡序贯治疗 另外尽量避免局部用药 4 疗程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 一般宜用于体温正常 症状消退后72 96小时 3 4天 5 给药次数 时间与浓度依赖抗生素的区分 特点与分类代表药物建议投药方法时间依赖型 内酰胺类缩短投药间隔 杀菌作用与血药浓度青霉素类 第1 2 3代尽量延长血药浓度关系不大 无PAE或很短 头孢菌素类 氨曲南 超过MIC的时间碳青霉烯类 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 万古霉素浓度依赖型氨基糖苷类提高血药浓度 杀菌作用与血药峰浓度喹诺酮类延长投药间隔时有关系 有较好PAE 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每天需要多次给药 如青霉素G 碳青霉烯类每6 8小时给药一次只有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例外头孢曲松半衰期为8小时可一日一次阿奇霉素半衰期长达35 48小时可一日一次 也有人主张隔日一次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每天1 2次给药 时间依赖型杀菌剂 内酰胺类缩短投药间隔 timeaboveMIC 血药浓度高于MIC的维持时间 h 给药间隔时间 h time MIC 40 50 good60 70 verygood 6 抗菌药的更换 一般感染用药72小时 重症感染48小时 后 可根据疗效或者药敏试验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 7 按照患者的生理 病理 免疫等状态合理选药 生理状态 新生儿及儿童 老人 孕妇 病理状态 肝功能减退 肾功能减退 8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指征 1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2 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3 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特殊部位的感染 如心内膜炎 4 需长疗程 但病原菌易产生耐药性的感染 如结核 5 由于药物协同作用 联合用药后可以减少剂量 减轻不良反应为了防止二重感染 延迟耐药性的产生 一般用二联即可 最多不超过三联 二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 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普通感冒 麻疹 水痘 昏迷 休克 中毒 心力哀竭 肿瘤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siteiinfection SSI SSI是指围手术期 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 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如切口感染 脑脓肿 腹膜炎 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 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 40 常见致病菌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 大肠杆菌 肠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等 SSI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 大多数是内源性的 即来自病人本身的皮肤 粘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 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 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 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 在任何部位 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手术切开胃肠道 胆道 泌尿道 女性生殖道时 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 在结直肠和阴道还有厌氧菌 主要是脆弱类杆菌 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 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21 各类手术最易引起SSI的病原菌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撰写协作组 二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1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目的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2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药物选择 卫生部2009年38号文件已经明确规定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药物选择 头颈外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代头孢 第二代头孢乳房外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经口咽部黏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 甲硝唑心脏手术第一代 第二代头孢神经外科手术第一代 第二代 头孢曲松应用植入物或假体手术第一代 第二代头孢骨科手术 螺钉 钢板 第一代 第二代头孢菌素 金属 关节置换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药物选择 胸外科手术第一代 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曲松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胆道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 有反复感染患者可选用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 头孢哌酮 舒巴坦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 甲硝唑结 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甲硝唑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代 第二代头孢菌素 环丙沙星妇产科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饱噻肟 甲硝唑 注意 1 对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 可选用克林霉素 2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 如果进行异物植入手术 如人工心瓣膜植入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 人工关节置换等 可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3 除泌尿外科外 不得用喹诺酮类药物来预防用药 3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指征 清洁手术 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 局部无炎症 无损伤 也不涉及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1 手术范围大 时间长 污染机会增加 2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如头颅手术 心脏手术 眼内手术等 3 异物植入手术 如人工心瓣膜植入 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 人工关节置换等 4 高龄 糖尿病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清洁 污染手术 上 下呼吸道 上 下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手术 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 如经口咽部大手术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经直肠前列腺手术 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 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 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 故此类手术 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污染手术 由于胃肠道 尿路 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 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 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 脓肿切除术 气性坏疽截肢术等 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 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4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 术前用药时间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最佳时机在术前0 5 2小时内给药 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术中用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 或失血量大 1500ml 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注 使用半衰期长的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除外 5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给药疗程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清洁手术 总的预防用药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手术时间较短 2小时 的清洁手术 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清洁 污染手术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 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污染手术 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三 抗菌药物的管理 一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医院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并明确职责 二级以上医院 1 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2 工作组由医务 药学 临床 护理 院感 微生物检验等部门负责人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组成 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管理第一责任人 工作组职责 1 制定本机构管理制度 并监督实施2 制定抗菌药物处方集和供应目录 推动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文件的制定与实施3 对临床应用和耐药监测 定期分析 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 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4 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向公众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 医疗机构负责人任主任委员 医务和药学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委员日常工作由医务部门负责 组织机构和职责 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依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处方 具有严格的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 经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认定的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 由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及科主任处方 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主治医师 二 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规定各级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认定 特殊使用 类抗菌药物会诊专家名单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 但仅限一天用量 如需继续使用 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管理程序执行 三 学习培训 处方授权 四 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 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细菌耐药监测 定期发布耐药信息建立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耐药水平 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耐药率 30 预警信息通报 耐药 75 暂停该抗菌药物 根据后续耐药监测结果 再决定是否恢复 对接受抗菌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