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2、两弹一星与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发展,银河系列计算机,神舟号飞船及杨利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的研制和推广。能力目标1、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媒体资料,观看相关图片,培养学生从史料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2、采取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探索资料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情感目标通过一系列新中国科技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就难点: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新中国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有哪些?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说明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3、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认识或启示?教授新课一、国防科技:思考:二战后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其产生的巨大威力和危害,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作为爱好和平的中国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请结合课本及以下材料进行归纳材料一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1、原因:(1)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2)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进行核威胁(3)目的: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2、主要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4.6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64.10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6.10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1967.6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三年多一点时间,而同样技术发展速度,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1970.4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星。1975.11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3、议一议原子能除了在国防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没有影响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二、生物工程“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1、成就:2、影响: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三、信息技术1、成就:四、航天技术1、成就:2、意义:材料二 美国、欧洲的一些航天专家纷纷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发表评论。“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中国已成为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天的国家,这令世界出现太空新秩序。它向世界宣示,中国有技术和财力将航天员送上天。”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西班牙世界报评论说:“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思考:1、我们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科技成就原因有哪些? (1)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势力增强,国力提高(2)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4)科学家们的探索和努力2、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成就日新月异,科技发展对当今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1)科技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2)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3)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3、学史感悟:通过本课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