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的拜佛拜佛为何要五体投地呢?如果大家能了解拜佛可以健康长寿,使我们大脑得到运动,有助于开智慧的话,自然都会愿意去拜佛。所以拜佛的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开智慧,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安详,是福慧双修的好方法。只有了解其中的道理之后,才易于起信,知识分子尤其如是,否则便会误会拜佛是迷信,以为拜佛的人自己不知努力而终日祈求。其实,拜佛若有所求,也只是求自己。明白了这个道理,便无论他的学问多大,社会地位多高,也会在佛前心甘情愿五体投地了。小孩子不了解这当中的道理,所以,当你带他到了道场的时候,不要勉强他跪,不要勉强他拜,除非事先跟他沟通过。有时,我们发现东方人,身为长辈者,有强烈的支配欲,非要别人听从他的命令不可。所以老人家带着小孩到了道场,他自己拜下去了,若发现小孩子仍傻楞楞地站着,就急切地催促他“跪下!跪下!”他跪是跪了,拜也拜了,但嘴巴同时念念有词,不知在骂人,还是骂菩萨?佛菩萨当然不会计较,因为他们心中已无我相。如果用这个样子顶礼法师呢?有时却会使法师起了烦恼,因为看到那个小孩一脸的不高兴,嘴里又念念有词,法师的心里就难过了。所以,不要勉强别人,佛菩萨和法师都不会在乎有没有人拜他。法师是佛的弟子,佛怎么做,他就怎么学。修行人并不希求人家向他拜,只是传统已经形成,只好让人家运动、运动,开开智慧罢了。一般喜欢爬山的人,不只爬小山,还要爬大山、高山,甚至很危险的悬崖峭壁都要去爬,爬过了,他就很有成就感,站在山顶上,志得意满,顾盼自豪。但是,有一座山很难爬,天下没有几个人能超越它,那就是我们心里的“我慢山”,甚至于大修行人,也往往在此败落,留下“千年道行一朝丧”的遗憾。名利永远是人心的腐蚀剂。所以,信徒的礼拜,可以算是对修行人的考验;别人拜他的时候,自己心里有没有飘飘然的感觉?有的话,那就糟了。因此,修行就是在“修心”。很多人常到寺院拜三昧水忏,其中有多少人了解三昧水忏的典故呢?悟达法师当年做了国师,连皇帝都要向他顶礼,并特别用檀香木做了一张高高大大的座椅供养他。当皇帝率领文武百官礼拜国师的时候,不免使他洋洋得意起来;心想“哈哈!皇帝都拜我,我师父都没得过这种殊荣呢!我比师父还了不起!”国师平常小考、中考都考得很好,偏偏这个大考出了问题。他平常爬山是逢山过山,什么悬崖峭壁都经历过了,就是跨不过这座“我慢山”。护法神看到,摇头三叹,离他而去。护法神一走,那个在他身边跟了十辈子的冤鬼,终于等到机会了,立即钻进他的膝盖,变成人面疮。这个故事还记得吧?在佛教里,拜的学问是很大的!拜的人要有学问,受拜者更要有学问,希望从今以后,人家拜佛要心无挂碍。有的人皈依了佛教,但他拜不下去,为什么?不愿意拜木头呀!佛是不需要我们拜的,佛要是需要我们拜的话,就不能称佛。为什么拜佛的功德很大?因为拜佛能使身体健康,开智慧,那是千金难买的,这不是功德无量是什么?我们的一切烦恼痛苦起因于太执着。现在学佛了,以后要放下执着、放弃不好的习气。但是突然间要改也很不容易,要有技巧,必须婉转。尤其劝说别人时,更要如此。因为一执着,心里就没有光明,现在学佛皈依了,拜佛就要面向光明。可是要有技巧,要婉转,所以拜佛时,五体投地之后,接着手要提起来转一个弯,再张开,这是象征得到光明。在双掌着地时,手掌向里边不是黑暗的吗?当很婉转地张开就得到光明了,这表示接受到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摩诃萨的慈悲智慧。然后握拳,这时不叫执着,叫做把握。你“把握”了就不要只放在自己的口袋,你还要很婉转有技巧的还诸大地,因为大地培育了众生及一切生命形态。在顶礼拜佛时,要将我们的无明烦恼等执着,很婉转,很善巧地放下,同时把握慈悲智慧;除自己受用外,还要回向在大地生长的一切众生。然后就用手指尖撑起上半身。为什么要向内转?因为从心里面向内心求,向内心去反省。你有了智慧光明、慈悲喜舍,你便要向外宏扬。除了这表法,它还有另外一种意思:我们手的内侧有三条经络,第一条是肺脏跟淋巴系统,中间的一条是血管跟神经系统,第三条是心脏系统跟小肠消化吸收系统。惟有这样提起来转一个圈,才能完全发挥两面肌肉的运动。为什么有的人平常做早晚课时,或参加法会诵经持咒拜忏时,会喘气?因为不懂技巧。无论念佛、诵经、唱赞都有一定的技巧与方法,这是让我们训练呼吸。人的一生过程与呼吸有极密切的关系。譬如持名念佛,就是称念阿弥陀佛,执持佛的名号。持名念佛法门也有很多种方法;有一口气念十句佛号的,因为他的横膈膜运动量很充足,即丹田之力很充足,而且很有经验,可以一口气念十声,甚至二十声、至三十声以上,不急不缓、不喘。所以持名念佛法门有一口气多念,有多口气(换气)多念,有用上气念,也有用下气念;不懂的人就上气不接下气地念,因此就会喘。为何容易喘呢?原因就是没有拜佛,就算有拜佛,也不懂要领。如果能用正确的姿势来拜佛,能量场就会扩大,呼吸就会顺畅,气血就容易流通。有一位老太太觉得佛教很好,所以希望她的女儿也能接触佛法,亲近法师。但是因为她女儿和婆家的眷属都是很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成为障碍。她女儿十七年来鼻子一直过敏,屡医不愈,现在已届中年了,所以她很希望我能帮她的女儿结个善缘。但因女儿心有疑虑,自认并非佛教徒,所以不太愿意来亲近法师;她也担心法师不喜欢她,因此总不肯听从母亲的劝导。后来,我对她说:“你不要叫她来寺院亲近法师,不要跟她讲结什么缘,做什么功德;只要告诉她来看医生,这样就好了。”提供学习的场所是学校,用来治病的场所就是医院,所以道场不一定叫它道场。金刚经上说的:“所谓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以此类推,“所谓寺院,即非寺院,是名寺院。”因此我告诉老太太不要执着这些名称,回去只要告诉女儿,叫她来医院给医生看一看就可以了。果然她照法师的话告诉她女儿,第二天,她女儿就来了,但她保持她的原则,一进门就说:“医生你好!”那倒无妨,反正“所谓医生,即非医生,是名医生。”她四肢发达,肌肉很有弹性,为她诊断之后就告诉她:“你虽然很喜欢运动,尤其是游泳,但是,因为你皮肤不好,很干燥,又有香港脚。现在又有身孕,平常容易喉咙痛,中耳炎等,所以游泳对你不太适合。”既然游泳不能解决鼻子过敏的问题,可见这种间接运动不适合。所以又告诉她:“你不如直接地运动内脏吧!”尤其她已有孕在身,有些运动容易导致流产,于是教她拜佛。但一听到拜佛,她就心有顾忌,说:“我们天主教没有这样拜呢!”我说:“你不要想那是拜佛,只是运动。不过你的运动有别于你妈妈的运动,你拜的时候,就面向着你的圣母玛莉亚五体投地好了。”“还有当你五体投地拜下以后,手要做翻掌、握拳后再翻掌的动作,并且要连续做三十六次才可以起身。”她说:“坐着做不可以吗?”我说:“不可以,因为这个时候,你足趾的闸门没有打开,手臂的闸门也没有打开,所以不行。圣母玛莉亚是慈悲的,何况你是在拜她。为了你的健康,免得你妈妈担心,还有你婆婆等着抱孙子,为了这些人,你就应该做这个运动。”她又问:“那么,一天要拜多少呢?”我说:“既然你一天可以游泳一两个小时,那就拜一百零八拜吧!”于是她就照着这个方法去拜,结果拜了一个月以后,十七年的鼻子过敏就治好了。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拜佛不是迷信,如果佛菩萨要我们拜的话,那对她应该没有效才对。为什么还这么有效?就这一点可证明佛教的教主,不是要人向他礼拜的。可是,你单是去念佛号、诵经、持咒或打坐,缺少了拜佛,效果就不好。因为动静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一定要先拜佛,然后才开始诵经,持咒,这是有次第的。记住,不可一到道场,看到人家在打坐,你也跟着打坐;人家在诵经,你也跟着诵经,但人家诵到那里,你却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念得太快了,跟不上怕不好意思,只好嘴巴跟念念有词。勉强地跟,到后来就容易喘气,有的人就生烦恼。有些太太很虔诚,惹得先生不高兴,就说:“你呀!不拜佛都没事,你拜佛参加法会回来脸青嘴唇白,还喘气。不拜佛、不信佛就没有这些烦恼,看你,一信佛就这样。”因此我们真的要好好自我反省;如同进一所学校,本来就要按部就班。依照着一定的课程、教法和修法来学习,怎能盲修瞎练呢?因此,诵经持咒不要跟别人比,他快是他的事,你跟不来就是跟不来,因为每个人的肺活量、横膈膜一上一下的活动范围有所不同。学佛皈依后,第一件事就是好好的拜佛,能够一天拜一百零八拜,不气喘,不脸红,然后才开始打坐、诵经、持咒、念佛等等,这样效果就不一样了。有的人不明白,以为师父捉弄他;叫他拜佛,他就小声地跟人家说:“你看他天天都这么忙,他自己都不晓得有没有天天拜呢!”你要了解,你还没饱,你只好继续吃,别人吃饱了,只是招待你,不一定要陪你吃。同一桌吃饭,各人吃饭各人饱,他不吃他饿肚皮,你吃你饱。别人有没有拜,是他的事,你为了身体健康,为了让大脑运动,开智慧,你便得老老实实地拜。另外,还发现一个问题,有一位老太太,因为膝盖痛,来看病,问她痛多久了?“一个月。”“以前有没有痛过?”“没有。”“有没有摔过?”“没有。”“有没有出过车祸?”“没有。”什么都没有。“那么你一个月前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特别的一些活动或事情?好好想想!”“啊!有啦,拜佛呀!”问她怎么拜,拜给我看看!她就在磁砖地板上“喀”的一声跪下去,头也“喀”的碰地,这么虔诚会有好报吗?再问她:“除了膝盖会痛,你还容易头昏,对吗?”她说:“是啊!你怎么知道?好厉害喔!难怪人家说你有神通。”唉!有时想解释都很麻烦。拜佛,明明是为了健康,开智慧,怎么会拜到这般糊涂呢?不要说老人家,就是年轻人这样“喀”地跪下去,膝盖也会受不了,头也如此用力碰撞地板,不但开不了智慧,还会长个包。所以刚学拜佛的人,要用一个软拜垫,尤其是身材肥胖的人,他拜下去就起不来,所以要用软拜垫,让肌肉、横膈膜、腰大肌强壮了,然后才拿开软垫。一俟功夫纯熟,连拜垫也不用了。一般人常爱比快,所以拜佛也求快。拜佛不要比赛快慢,平常我们的心就难得静下来,最难修的,就是动中修。凡是一举一动都是修行,所以身体虽然在拜佛,但仍应练习保持心如止水。拜佛拜到肌肉骨骼都很放松以后,这时就可以更进一步专注的来修心。虽然要拜得非常慢,但不能像机器人一样,喀!喀!喀!要像打太极拳的样子,慢慢的,很柔和很连贯地拜。佛教的“太极拳”仅有三招:九十度鞠躬、五体投地、脚趾用力提起臀部站起来,就这三招,全身统统都运动到了。这时不必用软垫,因为跪得很慢,膝盖也不会受伤,一点都不痛。而且手指的力量也够,可用指尖把身体撑起来。功夫再好一点的人,就用三只手指,更好一点,就用两只,最好的只用一只。在地毯上拜好不好?地毯有长毛,容易藏灰尘,有的人贪快,又给自己订了目标,十分钟要拜一百零八拜,所以拜得像风一样,一拜下去就起来,几次以后,地毯中的灰尘也跟着起来了,呼吸又很急促,所以拜下去就“哈咻!哈咻!”,本来是很健康的,拜了一百零八拜后,就鼻子过敏。所以家里或道场要是铺地毯的话,要准备毛巾或垫布使用,以防灰尘。天上的电与地下的电,正负常常不一样,所以高楼屋顶上有避雷针,把上面的电导下来。电的产生,一定要形成一个循环才能导电,在我的医缘说法一书中,就谈到我们人类的电磁场,在印堂处的电磁场就与我们脚板脚背的电磁场不一样。因此,五体投地时,才能形成一个循环,如果不是五体投地,那个磁场就不能形成一个圆圈,因此就没有电磁场的变化,就不能与大地、大自然的电磁场打成一片,这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与智慧的开发。现代人常常穿皮鞋,与大地的电磁场都绝缘了。古代人常打赤脚,对身体多少都有好的影响。了解这一点,以后如果前后院花园有草地,大家看清楚没有蛇或昆虫蚂蚁的话,早上起来最好打赤脚在草地上走一走,对身体很有助益;尤其是患高血压的老人家,把你的注意力和感觉放在脚板底,常常如此,就能帮助血压下降,不用完全依靠药物了。因此,佛教的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如果小孩子问你:“妈妈,为什么佛菩萨都光脚丫?”你就知道怎么回答了。有时候小孩子问一些问题很有趣,也很实际。有一位妈妈居然回答小孩说:“因为那个时候印度很穷,没有鞋子穿,所以佛菩萨都打赤脚。”所以有很多年轻人、知识分子不能接受佛教,我们身为佛教徒,要好好反省、检点与忏悔。有居士问到,拜佛的时候,到底往东拜好?还是往西拜好?或往南还是往北?又有居士说,反正拜佛就应该向着佛菩萨圣像拜才对。这让我想起一件事,记得大概在五年前,美国某个很有名、很大很庄严的道场,举行三坛大戒。因为是新成立的道场,刚拿到使用执照,正是百事待举的时候,因此很多事情都未准备妥当。可是三坛大戒时间已迫在眉睫,工作人员只好全力以赴。因为准备工作未尽理想,报名参加受戒的人又很多,所以在大雄宝殿举行法会,当大家一起拜佛忏悔时,发生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有一位戒子站在第二排的外线道,倒数第一位。大众拜佛时,为求动作整齐画一,就一个命令一个动作,如同军队一般,只是用引磬代替口令而已。所以,“叮!”的一声,大家就拜下去,地方本来很大,但受戒的人多,这时场地便显得小了,感觉很拥挤。因此当他拜下去时,发现前面已无余地,想往后退,又发现后有成排的脑袋,大家拜时,他总不能站着不拜,因此,拜下去时,很直觉地反应就是往空的地方拜。因此,前面三尊大佛他没拜,却朝向走道那边拜,但拜得很自在,没有起烦恼,他没想到什么虔诚不虔诚,或恭敬不恭敬等问题。后来他一拜下去时,就听到后面的人在讲:“胖又不知自己胖,还往后退!”另外一个人拜下去就回过头来说:“谁叫你头这么大?”他听了也觉得好笑。再拜下去时,他又向空拜,这时身旁的一位同修心地很好,看他再拜下去时,就伸手一把抓住他说:“这边才是佛,你是不是太感动、太虔诚,拜昏了头,佛在这边!”他不想解释,也不适合在那种场合解释。在庄严的大雄宝殿中,除了维那的声音,及大众诵经、持咒、念佛声之外,不应该有其他声音,所以他就不讲话,继续往空拜下去。但旁边的人又抓住他:“过来这边,你是不是没戴眼镜?”拜佛到底要向那里拜?一定要向着佛像拜吗?像这种情况,如果向着佛像拜,势必推到前面的人;往后退,就会挤到后面的人,应该怎么办呢?正在杂念纷纭时,他抬头看到了三团光。他是一位受过科学训练的知识分子,平常就不相信神通、奇迹等事情,当时虽已近傍晚,但不致于有如此鲜亮的光团出现。难道是拜时头叩得太重,眼花了?他揉揉眼睛,再仔细看,光团仍在,而且自远而近,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整整看了两分钟左右。这时候,他拜下也看,站起也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店加盟合同范本
- 市场竞争力绩效合同
- 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合同
- 铝材批发安装合同范本
- 私人股份协议合同范本
- 餐馆装修采购合同范本
- 农村摆摊卖房合同范本
- 委托图文制作合同范本
- 木板购销合同范本
- 酒店热水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中国超前和靶向药物输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信号与系统(第2版)课件 1.0 绪论
- 护理伦理的概论
- ABS风口供货合同范本
- 2025年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专业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食品安全法试题带答案
- 植物生物技术概论
- 食品委托加工协议书范文6篇
- 充电桩检定培训课件
-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医学检验专业知识试卷
- 人社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