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版课标”与“2011版课标”相比的几大变化_第1页
“2001版课标”与“2011版课标”相比的几大变化_第2页
“2001版课标”与“2011版课标”相比的几大变化_第3页
“2001版课标”与“2011版课标”相比的几大变化_第4页
“2001版课标”与“2011版课标”相比的几大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改与确认 2001版课标 与 2011版课标 对比的重要变化 王宗海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整体变化 十年的实验 修改了什么 认可了什么 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对我们的语文教改的方向有何引领 各部分的重要变化 前言部分重要变化 一 凸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 问题1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为何 问题2 如何理解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问题一 1 表述更准确 理解 表达 理解也是语言运用 2 纠偏 理解教学 三过 即过多 过碎 过度 包括感受 感悟 忽略了与表达 口头 书面言语 教学的结合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分类 例子类 语言运用范例 用件类案例 定篇类 安塞腰鼓 一 凸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 问题二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热点 语文教学是 言意兼得 其真相是什么 还是 得意 更要 得言 有论 一节能让学生学有所得的阅读课就是要达到 言意兼得 意 即内容思想 言 即形式素材 兼得 即同时得到 另外 魏本亚对话崔峦 提出观点 语文课要 得意 更要 得言 不了解得言的真相 过度注重言 陷入繁琐的语言分析和运用中去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 贵意论 怎么又出 兼得论 贵言论 呢 一 凸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 我的观点 1 得意 只是结果 各学科教学都需要 但基于 言 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的 得意能力 却是语文理解教学的核心的目的 比如 学校学习各门学科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准确 快速地 读懂 而这个 读懂 的能力的训练任务就是由语文科来承担的 2 得言是另一种结果 如 获得了一些言语的知识 形成语言积累 附加目的 得言能力 即特定交际情境 意图里 用 言 表达 意 的能力 即 得言能力 才是语文表达教学的另一个核心目的 3 言意兼得 表面意是语文教学既要得言又要得意 深层意却是得意能力和得言能力互逆共生 并同获得 二者应并重 即 听 说 读 写 宜并重 观点 1964年2月1日 答滕万林 信中回忆说 语文 一名 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前此中学称 国文 小学称 国语 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 以为口头为 语 书面为 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 听 说 读 写 宜并重 一 凸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 我的结论 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主要指理解能力 得意能力 听读能力 和表达能力 得言能力 说写能力 的统一 观点 语文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 语用目的的基本内容也可以表述为语感目的 二 厘清了语文的性质 案例一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陈建先初教 特殊的葬礼 时的总结 1 初读课文 问你有什么感受 2 再读课文 问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3 联系实际生活 在你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 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4 看网页新闻 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写环保广告语 整堂课学生情绪激昂 发言精彩 掌声不断 评 根本问题 不在于其过于重义 有的课文特点就是侧重意 而是忽略了通过言来得意 最终得不到听说读写为主的训练 案例二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曾介绍自己对 在仙台 一文的备课经验 本文节选自 藤野先生 记叙了藤野检查鲁迅听课笔记的事 开头是这样交代的 一天 大约是星期六 他使人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 第二三天便还我 打开一看 改得非常仔细 连文法甚至标点都一一订正了 为什么故事开头要交代 星期六 第二三天便还我 第二天是星期几 第三天又是星期几 那么藤野先生最迟是什么时间改的 他都是在该休息的时间改的 而且改得那么认真 滕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还要多说吗 都在字里行间 我的 发现 使我很兴奋 在课堂上 当我引导学生也这样 发现 后 学生变得也很兴奋 思 于老师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案例三 金立义 案例 雾凇 一文的第二小节1 学生自读这小节 思考 这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雾凇是如何形成的 2 学生熟读这小节 复述雾凇形成的过程 评 言 意 重得意能力训练 3 作者是如何来写雾凇形成的呢 先概括叙写 再具体描述 评 意 言 重得言能力训练 总评 每一个环节都符合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基本特点 都是语文教学 3可不可以放在其他环节教呢 评价的标准不再是符不符合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是放在哪个环节更有效果 案例四 师范生 水上飞机 三 课程基本理念中的三个重要变化 一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思考 当价值取向和主观体验 非独特体验 矛盾时咋办 麻雀 苦柚 案例 二 纠偏对语文知识的认识 因为不考而不教 1 删掉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为何 2 在 教学建议 五 具体建议部分 增加6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建议 三 语文课程建设 明确提出既继承语文教育优良传统 又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本标准 学段目标与内容 中涉及到语音 文字 词汇 语法 修辞 文体 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 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 写字 阅读与表达 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 因此 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 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 定义进行 系统 完整 的讲授与操练 本标准通过所附的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对相关内容略加展开 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 这一部分提到有关的名称 则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 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 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 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3 阅读教学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 系统 的讲授和操练 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 定义 4 评价建议部分 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 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语法 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三个鲜明变化 一 改变与凸出 会认和会写汉字安排更符合儿童的生理 心理特点和识字的规律 旗帜鲜明地强调写字 2011年版第一学段 1 2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第二学段 3 4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 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第三学段 5 6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实验稿第一学段 1 2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 1800个 其中800 1000个会写 第二学段 3 4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 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第三学段 5 6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 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本标准附有 识字 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建议先认先写 字表 中的300个字 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 态度 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提高书写质量 第一 第二 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 常用字表 两段 2500字为常用字1000字为次常用字 区分采用 儿童文学语料库 该语料库收建国以来适合义务教育第1 2学段儿童阅读的各种体裁文学作品 共570万字符 的字频进一步协调产生的 基本字表 构形简单 重现率高 大多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 这些字应作为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 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 增加与强调 一 低段增加儿童诗 二 高年段强调诗歌形式 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语调 韵律 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 高段增加非连续性文本内容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学段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 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第四学段 PISA阅读框架界定了4种文本类型 连续和非连续文本 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 非连续文本基本由数据表格 图表和曲线图 图解文字 凭证单 使用说明书 广告 地图 清单 时刻表 目录 索引等组成 非连续文本具有直观 简明 醒目 概括性强 易于比较等特点 这种文本形式在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中还没有得到重视 实施建议部分重要变化 一 教学 评价建议 主要观点变化不大 具体表述 调整大 更为准确 具体 可指导性强二 修改与添加 一 主人 支配权 主体 主要部分 二 增加 阅读对话中对话者 教科书编者 四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和 6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 教学建议 思考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否在逐渐弱化 原因 课标为何只字未提 总结 主要是增删调换 理念上未做根本性变动一 更加突出语文的特性 性质 目的 地位 明确了语文教改的方向二 试图在明晰各年段目标基础上 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