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背诵和默写全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3、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二、整体感知: 1、赤壁作者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2、赤壁之战是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三、细读品味: 1、前两句是第一层,交代兴感之由。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2、后两句是议论,是第二层,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迁。四、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五、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讽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得胜的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搭船的鸟习题新人教版教案
- 核心素养提升练九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三沙滩上的童话同步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5-2026学年)
- 三年级英语下册专项复习卷四阅读理解习题人教PEP教案
-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 歌曲《草原上》讲课稿教案
- 高二语文上册《过秦论》教案(2025-2026学年)
- 新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版教案
- 主题班会初三诚实守信主题班会教案
- 专家评审费合同范本
- 136号文深度解读及案例解析培训课件
- 2025年松原市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0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宠物食品市场线上消费趋势洞察
- 2026年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必考题
- 蝶恋花柳永课件
- CJ/T 120-2016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 GB/T 44815-2024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束偏振特性测量方法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ZXV10_M9000培训(40页)ppt课件
- 《专业投机原理》
- 党课PPT:光辉的历程党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