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照计算.docx_第1页
冬至日照计算.docx_第2页
冬至日照计算.docx_第3页
冬至日照计算.docx_第4页
冬至日照计算.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至日照计算【篇一:某一纬度日照时间计算方法】 某一纬度太阳日照时间计算方法当天a点所在的纬度bca弧半球日照只有ca弧,则从北极俯视图如下: 近似把地球看做球体,设赤道半径r。 但是,我们不能无视实际情况因素,日出和日落太阳处于地平线,加上空气散射影响所以日出半小时和日落半小时几乎无日照效果,应减去1小时;除此之外出平原外的山区有山体阻挡日光,也会减少日照,如果地处丘陵山区也应减去半小时左右日照;还有海拔不同,远高于海平面地区日照比接近海平面地区长。 结果,综合考虑冬至时北回归线有效日照在9小时左右。【篇二:天津市日照分析计算规则-0905】 天津市日照分析计算规则 一、 目 的 日照分析是指,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部门采用分析软件,在指定日期进行模拟计算高层建筑对其北侧某一规划或保留地块的建筑、建筑部分层次的日照影响情况或日照时数情况。 日照分析应编制日照分析报告,作为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建筑管理(审核方案、初步设计,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的依据。 本规则适用于拟建高层建筑,多层建筑不作日照分析,根据天津住宅建筑间距设计标准要求按日照间距控制。 二、日照分析对象、标准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 gb 50180-93)规定:居住建筑全天有效日照时间需满足大寒日2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全天日照有效时间需满足冬至日2小时,旧区改建项目全天有效日照时间需满足大寒日1小时;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 gb 50096-1999)规定: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 根据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规定:住宅应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日照条件,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规定: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结合天津实际情况及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普通居住建筑(不包括公建用地上的酒店式公寓等)的居室全天有效日照时间需满足大寒日2小时,旧城区及中心商业区可酌情降低,但全天有效日照时间需满足大寒日1小时。老年公寓、敬老院等老年人居住建筑,中小学教学楼教学用房,医院病房楼的病房部分日照有效时间需满足冬至日2小时。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不低于冬至日3小时的日照标准。满足以上日照要求时即视为日照不受影响。2、朝向和有效窗户 日照分析应保证受遮挡建筑居室主要朝向的窗户的有效日照,次要朝向按规定的建筑间距控制,不作日照要求。 新建住宅至少有一个方向获得日照,此方向即为主要朝向。 现状住宅一般以主要卧室朝向或有利日照的朝向为建筑主要朝向。 居住建筑一个户型有几个朝向的居室的,其主要朝向的居室满足日照有效时间的要求即可。 3、现状建筑自身遮挡或建筑组群自身之间遮挡,使全天有效日照时间不满足大寒日2小时的居住建筑,新建建筑使其日照情况进一步恶化,仍需进行恶化情况的分析。 4、建筑设计方案调整导致建筑位置、外轮廓、户型、窗等改变时,应随调整方案重新报送日照分析报告。 三、 照参数设置 2、有效时间: 大寒日 8:00-16:00,冬至日 9:00-15:00 3、时间计算精度:1分钟 4、时间累计方式:30分钟的连续日照时段进行累计 解释: 1、此项参数各规范无具体要求,建设部建议30分钟。3各大城市累计方式总结:北京 , 连续30分钟累计 ;南京,连续10分钟累计;杭州,日照时数2小时,可由2个连续时段累加,日照时数3小时,可由3个连续时段累加;上海:冬至日连续1小时;大连、青岛、济南、石家庄、深圳采用任意时间累计。 4、见于天津市定位为宜居性城市,建议采用30分钟的连续日照时段进行累计。 解释: 大寒日8:00和16:00的高度角为8.52度。 冬至日9:00和15:00的高度角为14.69度。 6、光与墙面、窗面最小夹角:0 度 解释: 1、此项参数各规范无具体要求。 2、各大城市累计方式总结:青岛、济南、石家庄、杭州、南京采用最小夹角0度。 北京、大连、深圳采用的是15度。上海根据朝向约21-24度之间(正南方向夹角46度的一半左右)。北方城市大多采用最小夹角0 度。 3、建议天津市采用最小夹角0 度。 7、窗分析时的计算点采用外墙面处的窗台中点 8、计算受影面:距室内地坪900mm高的外墙位置 9、网格间距:不超过1000mm x 1000mm,分析受日照影响的现状住宅建筑时:不超过500mm x500mm 10、真太阳时 四、日照分析步骤 1、建模 2、确定建筑主、客体范围 3、进行线上日照分析 4、线上日照分析结果不满足日照标准的立面进行窗分析建议: 采用线上分析和窗报批表相结合的方式。如线上日照分析结果均满足日照规则要求,则无需提供窗分析报表。这样日照模型虽然简单但相对严格,不用建立日照窗户模型,日照分析周期相对较短。采用线上分析不满足再窗分析。五、日照分析要求 1、建模各大城市日照分析计算方法总结:上海、杭州、南京、大连、北京、青岛、石家庄均采用实际建模。深圳、济南采用人为判断。 建议:天津市采用实际建模。 第一阶段进行粗略建模 解释: 在主、客体范围确定后,粗略建模做线上分析可得知有无受影响的建筑物,也可排除一部分无影响的建筑。 第二阶段进行精细建模。 有个别受影响不满足要求的建筑物进行精细建模。再进行主、客体的最后定位,进行编号、计算分析确定。 建模底标高设定时需考虑建筑实际高差; 参与遮挡的现状建筑,所有参与遮挡的阳台、屋顶凸出物、建筑构筑物等,均需按实际建模。【篇三:上海日照计算规则】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文件沪规法【2003】482号 一, 日照分析的标准与计算规则 (一)日照标准 1日照标准是指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第二十九条“高层居住建筑与低层独立式住宅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低层独立式住宅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两小时;与其它居住建筑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一小时”及第三十二条“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上述文教卫生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三小时;在市区旧区进行改建的,其间距应保证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两小时”的规定。 2日照有效时间按技术规定附录一日照有效时间表执行。 附录一:日照有效时间表(二)居住建筑满窗日照计算范围 1满窗日照的计算,以经确认的日照计算基准面左右两个端点为计算点。窗户(或阳台)的宽度小于2.4米的,按实际宽度的左右两个端点为计算点。宽度大于2.4米的,按2.4米算,以窗户或阳台的中点两侧各延伸1.2米作为计算范围。(如图3-1) l2.4 米:以a,b为满窗日照计算点 l2.4米:以c,d为满窗日照计算 (o为原窗户中点) 图3-1普通满窗日照的计算点 2计算基准面按以下规则确定: 一般窗户以外墙窗台面为计算基准面; 转角直角窗户,转角弧形窗户,凸窗等,一般以居室窗洞口为计算基准面;(如图3-2)转角直角窗 转角弧形窗 凸窗 图3-2异形窗满窗日照的计算点 两侧均无隔板遮挡与未封窗的凸阳台,以居室窗户的外墙窗台面为计算基准面,对阳台顶板所产生的遮挡影响可忽略不计; 两侧或一侧有分户隔板的凸阳台,凹阳台以及半凹半凸阳台,以阳台栏杆面与外墙相交的墙洞口为计算基准面;设计封窗的阳台,以封窗的阳台栏杆面为计算基准面。(如图3-3) 图3-3各类阳台窗日照的计算点 3满窗日照的窗户计算高度(含落地窗,组合门窗,阳台封窗等门窗形式)按室内地坪0.9米的高度计算。 (三)日照分析客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 1日照分析客体建筑是指在拟建建筑遮挡范围内,需做日照分析的居住或文教卫生建筑。 2日照分析前应认定拟建建筑的高度。拟建建筑的高度在100米以下的,按实际阴影范围确定客体建筑对象;拟建建筑的高度在100米以上的,以其高度的1.4倍为半径,作出扇形的日照阴影范围,该阴影范围最小不得小于建筑高度100米的实际阴影范围,最大不超过半径300米的扇形阴影范围。在上述阴影范围内,确定须进行日照分析的客体建筑具体对象(指日照标准所规定的居住建筑和文教卫生建筑)并进行编号。(如3-4) 图3-4客体范围计算规则 3上述阴影范围内已经批准尚未建设或正在建设的居住建筑和文教 卫生建筑,也必须纳入客体建筑范围。 (四)日照分析主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 1日照分析主体建筑是指对客体建筑产生日照遮挡的建筑。 2以已经确定的客体建筑为中心,调查了解周围可能对其产生遮挡的建筑。应以300米为半径作出扇形图,在此范围内进行调查。(如图3-5图3-5主体范围计算规则 在上述范围内,排除对客体建筑不形成遮挡的建筑,明确主体建筑的具体对象,并进行编号。 3上述范围内,设计方案已经规划管理部门审定的高层建筑也必须纳入主体建筑范围。该项目设计方案,应由规划管理部门提供。 4除高度大于等于4米的旧里建筑(石库门)的围墙作为日照分析主体外,其他围墙一般不作为日照分析主体。 (五)主要日照分析资料 1覆盖所有主客体建筑范围的测绘院电子地形图。 2拟建建筑的总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和平立剖面图的电子盘片(附有建筑坐标和屋顶标高)。 3已确定的客体建筑的平立面图(附有详细窗位尺寸)。 4已确定的主体建筑的总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附有各屋顶详细标高)。 5根据本文规定,已确定纳入主客体建筑范围正在建或已批准未建的建筑资料。 6本条第3,4款规定的主客体建筑资料可按有关规定向市,区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收集或请具备规定资质的测绘单位测绘;本条第5款规定中的主客体建筑资料可按有关规定向市,区规划管理部门收集。 7资料来源及提供资料的单位应在日照分析报告中注明。 二,日照分析报告的编制报送要求 (一)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第五十二,五十四条有关建设单位在申请规划许可证书附送材料的规定,以及技术规定第二十九条,三十二条有关日照时间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申请规划许可证时附送的“有关文件,图纸”除其他文件已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拟建建筑对周边建筑日照分析报告。日照分析报告应在报送建筑设计方案时附送。建筑设计方案调整导致建筑位置,外轮廓,户型,窗门等改变的,应随调整方案报送重新编制。日照分析的报告应符合技术规定以及技术规定的有关解释,文件的规定。 (二) 日照分析报告必须由具备乙级以上(含乙级)规划设计或建筑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编制。 (三) 日照分析应采用建设部或省级有关部门鉴定通过的分析软件。(四) 日照分析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委托方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 2受托方名称,资质证书编号,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 3日照分析项目情况: (1)建筑项目名称,地点,用地范围; (2)本基地拟建主体建筑的基本情况(编号,使用性质,层数,高度,位置等); (3)根据本基地拟建主体建筑的阴影覆盖范围确定的客体建筑的基本情况(编号,名称,高度,位置等); (4)参与叠加分析的本基地外主体建筑队的基本情况(编号,名称,层数,高度,位置等); (5)以上资料的来源说明; (6)进行日照分析所采用的分析软件。 4日照分析结论 (1)计算出客体建筑每一分析窗位在拟建建筑建设前和建设后的日照时间段和有效日照时间数,并列出每幢客体建筑的日照时间表,注明不满足日照要求的窗位; (2)明确在拟建建筑前后不符合日照要求的客体建筑的窗户及户数。 5附图 (1)客体建筑范围图(日照阴影覆盖范围图)(1:10001:2000); (2)主体建筑范围图(1:10001:2000); (3)日照分析图(1:5001:1000)。 (五) 报送日照分析报告应附送以下材料: 1日照分析报告全文一份(含附图); 2进行日照分析的主要原始材料及清单一份。 三, 建设单位要求报送所有有关文件和图纸后,规划管理部门才予受理审批。 四,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日照分析报告进行如下审核: 1编制日照分析报告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 2日照分析报告是否符合本文规定的报送要求; 五,建设单位应对报送的日照分析报告及其附送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应如实回答规划管理部门案件经办人员的询问。报送材料不实,或对案件经办人员的询问有所隐瞒而产生后果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应对编制的日照分析报告的质量和正确性负责,并以此作为其资质年检的内容之一。由于日照分析报告不真实,不正确而产生的后果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规划日照分析工作,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上海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结合本市规划管理实际情况,指定本规定。 第二条(定义) 日照分析是指,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对拟建高层建筑的建设的项目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进行分析,编制日照分析报告,作为规划管理部门审核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依据之一。 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除符合技术规定的日照要求以外,还应符合技术规定的其他规定。 第三条(适用范围和报送) 市或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核定的规划设计条件中,建筑高度大于36米,且建设基地面积小于等于1公顷的,如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中的拟建建筑与界外建筑的间距小于建设项目日照分析预评估报告确定的建筑间距的应对界外建筑进行日照分析,随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一并报送规划管理部门。 建设基地内建筑间距部分或全部按技术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控制的,应进行日照分析,随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一并报送规划管理部门。 第四条(设计方案调整) 建筑设计方案调整导致建筑位置,外轮廓,户型,窗户等改变的,应随调整方案重新报送日照分析报告。 第五条(日照分析资质) 日照分析报告由具备乙级以上(含乙级)规划设计或建筑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编制。 第六条(软件使用要求) 日照分析应采用建设部或本市有关部门鉴定通过的分析软件。 第七条(日照分析的对象) 日照分析适用于技术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居住建筑和第三十条规定的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等建筑以下简称文教卫生建筑。 第八条(朝向和有效建筑)日照分析应保证受遮挡建筑主要朝向的窗户的日照有效时间,次要朝向按规定的建筑间距控制,不作日照分析。 条式建筑以垂直长边的朝向为主要朝向,点式建筑以南北向为主要朝向南北向指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含45度),东西向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度内(不含45度)。 居住建筑一户住宅的主要朝向有两个以上居室受遮挡的,最少应有一个居室满足 日照有效时间规定;一个居室有几个朝向的窗户的,其主要朝向的窗户应满足日照有效时间规定,其他朝向的窗户不做日照分析。 休(疗)养院住宿楼的病房,疗养室和幼儿园,托儿所的活动室,卧室以及大中小学的教室,保证日照时间的窗户是指主要朝向的窗户,日照的有效时间是指累计日照时间。 第九条(居住建筑满窗日照计算规则) 居住建筑的满窗日照的计算,以经确认的日照分析计算基准面左右两个端点为计算点。窗户(或阳台)的宽度小于等于2.4米的,按实际宽度的左右两个端点为计算点。宽度大于2.4米的按2.4米计算,以窗户(或阳台)的中点两侧各延伸1.2米为计算范围。(如图3-6)。 图3-6普通窗满窗日照的计算点 计算基准面按以下规定确定: (一)一般窗户以外的墙窗台面为计算基准面: (二)转角直角窗户,转角弧形窗户,凸窗等,一般以居室窗洞开口为计算基准面 ;(如图3-7) 图3-7异形窗满窗日照的计算点 (三)两侧均无隔板遮挡也未封闭的凸阳台,以居室窗户的外墙窗台面为计算基准面对阳台顶板所产生的遮挡影响可忽略不计。 (四)两侧或一侧有分户隔板的凸阳台,凹阳台以及半凸半凹阳台,以阳台的栏杆面与外墙相交的墙洞口为计算基准面;(五)设计封窗的阳台,以封窗的阳台栏杆面为计算基准面。(如图3-8) 满窗日照的窗户计算高度(含落地门窗,组合门窗,阳台封窗等门窗形式)按室内地坪0.9米的高度计算。 图3-8各类阳台窗日照的计算点 第十条(客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 日照分析客体建筑是指在拟建建筑遮挡范围内,需做日照分析的居住或文教卫生建筑。日照分析客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则: (一)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按照拟建高层建筑高度1.0倍的扇形阴影范围确定; (二)其他地区,按拟建高层建筑高度1.2倍的扇形阴影范围确定; (三)北侧有技术规定第二十六条所规定的低层独立式住宅建筑的,按拟建高层建筑高度1.4倍的扇形阴影范围确定; (四)依据上述规定计算的范围最大不超过拟建建筑北侧240米半径扇形阴影范围; (五)在上述阴影范围内,确定须进行日照分析的客体建筑具体对象(指日照标准所规定的居住建筑和文教卫生建筑)并进行编号;(如图3-9) 图3-9客体范围计算规则 (六)上述范围内,设计案经规划管理部门审定,或经批准尚未建设,以及正在建设的居住建筑和文教卫生建筑也应确认为客体建筑; (七)客体建筑范围以外的建筑不进行日照分析。 日照分析主体建筑指对客体建筑产生遮挡的建筑。 日照分析主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应符以下规则: (一) 以已经确定的客体建筑为中心,调查了解周围可能对其产生遮挡的建筑。 应以240米为半径作出扇形图,在此范围内进行调查(如图3-10)。 (二) 在上述范围内,采用本办法第十条提出的规则,排除对客体建筑不形成遮挡的建筑,明确主体建筑的具体对象; (三) 在上述范围内,设计方案已经规划规划管理部门审定的高层建筑也必须纳入主体建筑范围。该项目设计方案,应由规划管理部门提供 (四) 除高度大于等于4米的旧里建筑(石窟门)的围墙作为日照分析主体外,其他围墙一般不作为日照分析的主体。 第十二条(主要日照分析资料) 主要日照分析资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覆盖所有主客体建筑范围的测绘院电子地形图。 (二)拟建建筑的总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和平立剖面图的电子盘片(附有建筑坐标和屋顶标高)。 (三)已确定的客体建筑的平立剖面图(附有详细的窗位尺寸)。 (四)已确定的主体建筑的总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附有各屋顶详细标高) 。 (五)根据本文规定,已确定纳入主客体建筑范围的正在建或已批未建的建筑资料。 (六)本条(三)(四)项规定的主客体建筑资料可按有关规定向市,区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收集或请具备规定资质的测绘单位测绘;本条第(七) 项规定中的主客体建筑资料可按有关规定向市,区规划管理部门收集。 (八)资料来源及提供资料的单位应在日照分析报告中注明。第十三条(日照分析次序) 日照分析时,应先分析客体建筑的现状日照状况,再分析拟建高层建筑建设后的日照状况,以便作出对比,明确遮挡影响,并由规划管理部门审核确定。现状已不满足日照规定的窗户,无须再分析拟建建筑建设后的日照状况。 日照分析时,应对拟建高层建筑和拟建项目周围原有建筑(含设计方案经规划管理部门审定的,或经批准尚未建设,以及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