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条形统计图》word教案.DOC.doc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条形统计图》word教案.DOC.doc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条形统计图》word教案.DOC.doc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条形统计图》word教案.DOC.doc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条形统计图》word教案.DOC.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条形统计图word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表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2、经历由1格:表示1个单位到1格表示多个単位的过程,并能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解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3、体验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単位合适,渗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教学重点: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确定単位长度表示合适的数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小红、小芳、小奇他们喜欢踢毽子,瞧,这是他们一年级时踢毽的成绩。出示统计表。2、小红跳了多少?小方小齐呢?为了让他们的成绩更清楚直观,老帅把他制成了一个统计图大家仔细看。(课件演示整个统计图的生成过程)3、谁来告诉老师,在这个统计图里,l格表示的是多少下?学生:一下教师:也就是l格表示1个单位。(板书:1格表示1个单位)选,为什么纵轴上要分1格?学生:因为最人的数据是上12个。根据最大数据来确定纵轴上分多少格,你说得真好!二、引起冲突,探索新知一)教学例31、 现在,这三个小朋友己经上四年级了,我们来看看他们现在的踢毽成绩(课件演示前面的部分。)2、 把它们现在的成绩也画成统计图。如果1格表示一下,纵轴上至少需要分多少格?学生答:1203、好,请同学们在卡片上试者分一分。学生尝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提醒:“在分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感受?”学生1:120格太多了,画不完。学生2:分得太细,密密麻麻。学生3:纵轴上的数据看不清楚。学生4:太浪费时问!4. 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在纵轴上分120格,要么画不下,就算是画下了也是密密麻麻的,看不楚,还浪费时间!5.那怎么办?学生:可以1格表示10下。6.你为什么会想到用1格来表示“10下”呢?学生:我看到这些数据都是整十整百的。7. 你真聪明,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了1格表示10下。如果1格表示10下,在纵轴上至少需要分多少格?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分一下 。那纵轴的数据怎么标呢?谁来指着大屏幕说一说。注意,数据应该对准刻度来写。那怎样用直条来表示他们的成绩, 应该怎样画?8、 現在我们来观察一下,今天学的这个统计图和我们以前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在小组里议一议 。学生1:以前,我们是用1格表示1个单位,今天,我们是用1格表示10个单位。师:以前统计的数据很小,可以用表示1个单位。今天的数据比较大,如果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很麻烦,所以要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板书:1格表示多个单位)9.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用l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教学例21、 同学们真是历害,把这么麻烦的事情变得如此简単,下面我们去參观一个“苹果园这是苹果园最近几年的華果产量统计表。我们来把他制作成一个产量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些数据。(课件出示上米完成的统计图)在这个图里,1格表示1千克、10千克合适吗?3.那这些为什么不合适?学生:画不下。教师:你怎么知道画不下?学生:(可上台来指着课件说)4.你认为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适?5.打开课本,自己试者在书上完成统计图。6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统计图。7. 这是我们某小学三位同学制的统计图,如果要从这三幅图中选择一幅图来宣传苹果园,你会选哪幅统计图?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学生1:我选择图一,因为他画起来好画些。学生2:我也选择图一,因为他看上去要清楚一些。学生3:图一要美观一些。1格表示xxkg时,重点处理7500的直条。把60008000这一格平均分成4份,取3份就可以了。1格表示3000kg时,重点处理4000的直条。把30006000这一格平均分成3份,取13处就是4000。相同的道理,我们可以找到5000。8000是把60009000这一格平均分成3份,从,6000,往上数两份就是8000。8.看来,要想画出合适的统计图,我们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合理地选择1格表示多少个単位。课堂小结 教师: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学生交流回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15题。 附送:小学数学第九册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相等的角word教案教学目标:1. 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计算。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初步感知“同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的余角相等”这两个简单的几何命题。3通过探究,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关于角度相等的命题。教学难点:探究关于角度相等的命题。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师:在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说一说你都学过了哪些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哪些角的度数你已经知道了?我们也学会了角的计算,下面我们就复习一下有关这方面的知识。1 已知1=38,2=52,求AOB=? A 1 2 O B2 已知AOB是平角,1=75,求2=? 2 1 A O B生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看角的组成,再代入数据,最后计算) 二 探究(一) 第一次探究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角,也掌握了角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由两条直线形成的角,会有什么特征呢?1 媒体出示例1图片 D 2 1 B A 3 4 C观察,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形成了几个基本角?汇报:4个基本角师:两条直线相交,当1=30时,你能计算出2的度数吗?你怎么思考?和你的同桌先说一说。2 生汇报,师板书解:因为1+2=180 所以2=180-30=1503. 师:那3,4的度数会计算吗?4. 生汇报,师板书因为3+2=180 所以3=180-150=30因为3+4=180 所以4=180-30=1505. 师:你发现了什么?1=3,2=4 这两对相等的角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课件两条直线闪烁,两对相对角闪烁) 生:位置上是相对的。那我们就把位置相对的角称为对角,所以1的对角是谁?(3),3的对角是?(1),2的对角是?(4),4的对角是?(2)(二) 第二次探究1. 出示例2图片:问:找一找,哪些角是对角?(1与3,2与4)2. 师:我们刚才通过两条直线相交,得到了四个基本角,并且通过计算发现对角的大小相等。是不是只要是两条直线相交,所得的对角大小就一定相等呢?如果我旋转直线,改变了角的度数,它们还会相等吗?我们再来验证下。3出示题目:两条直线相交,当2=145时,1与3,2与4的大小还相等吗?先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再计算。 2 1 3 44生汇报 媒体出示验证过程 解:因为1+2=180(生说出理由) 所以1=180-145=35 因为2+3=180(生说出理由) 所以3=180-145=35 因为3+4=180(生说出理由) 所以4=180-3=180-35=145(三)小结规律1师:结合图形,观察黑板上对应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秘密? 学生讨论(师巡视)交流:1+2=一个平角,3+2=一个平角,在两个平角的组成中,2是共有的角,所以1=3,并且我们已经发现这两个角的位置是相对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条直线相交,对角相等。2 师:现在我继续将直线旋转一下,但2的度数不知道,那么1和3还相等吗?生:因为1+2=180 1=180-2 3+2=180 3=180-2所以1=33小结:这两个角都与2构成一个平角,所以不管2怎么变化,1和3永远都是相等的。4出示:两条直线相交,任意旋转,找相等的角。 巩固规律:两条直线相交,对角相等。5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等的角。(板书课题:相等的角)6师:刚刚我们已经得出,两条直线相交,对角相等。问:你读了这句话后,觉得哪些词应该引起你们注意的?(直线,对角)7判断:这样得到的相对的角,大小还相等吗?为什么?(生说理由) 1 2 3 4 不是两条直线相交,对角不可能相等。1+2=平角,1+3不等于平角。8小结:两条直线相交,对角相等。(板书,重点标记“直线”)9巩固练习: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不通过计算,你能知道BOD,COF,AOE是多少度? E D A B C FBOD = AOC = 30COF = EOD = 60AOE = BOF = 90 小结:利用我们刚才学会的新知识,我们可以很快地得出答案,不需要再通过复杂的计算了。三 试一试1 如图,两个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2=60,1与3相等吗?说一说理由。生同桌讨论,先找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汇报:2和3构成了一个直角,1和2也构成了直角。师板书解:因为1+2=90 所以1=902=90-60=30 因为3+2=90 所以3=902=90-60=30 所以1=3问:如果2=65,那么1和3还相等吗?说出你的理由。解:因为1+2=90 3+2=90 所以1=32如图,两把三角尺叠放在一起,1与3相等吗?(学生动手,重叠两把三角尺。)问:你还找到了哪个角?这几个角之间构成了什么角?生讨论,汇报解:因为1+2=90, 3+2=90, 所以1=3四 本课小结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1 两条直线相交,对角相等。2 如果1+2=3+2,那么1=3板书: 相等的角解:因为1+2=180 所以2=180-30=150 因为3+2=180 所以3=180-150=30因为3+4=180 所以4=180-30=150 1=3,2=4两条直线相交,对角相等。解:因为1+2=90 所以1=9060=30 因为3+2=90 所以3=9060=30 所以1=3五 机动已知,EOB=35 , EOD=90 ,求AOD的度数? C E A O B D附板书:相等的角 D 2 1 B A 3 4 C因为1+2=180 所以2=180-30=150因为3+2=180 所以3=180-150=30因为3+4=180 所以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