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临渭区2010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调研测试(历史).doc_第1页
陕西省临渭区2010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调研测试(历史).doc_第2页
陕西省临渭区2010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调研测试(历史).doc_第3页
陕西省临渭区2010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调研测试(历史).doc_第4页
陕西省临渭区2010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调研测试(历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临渭区20092010学年度高考适应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按照题号在答题纸上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习俗2阅读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与此图所反映的历史现实相符的是A汉初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 B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C西周初年分封诸候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4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势力未能起到限制作用的是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唐朝设置节度使 D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5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权者的能力与品德 A B C D6“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7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8从17世纪起,一些国家先后通过革命、独立战争和改革等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中。符合这种历史现象的是英国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形成责任内阁制法国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共和政体美国建立了联邦共和体制,人民享受到一定的权利和自由德国从封建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政体,迅速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A B C D9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曹、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10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赞成雇佣劳动制主张改革维护平均主义分配方案 A B C D111895年,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工厂约80余家,到1900年迅速增加到933家,并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产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是列强割占了中国大量领土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列强实施“以华治华”的政策 A B C D12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对辛亥革命正确的评价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是彻底失败了从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来看,是失败了给封建君主专制致命的一击,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是完全的胜利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胜利了 A B C D13五四运动中,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援诸君努力而行。”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 B五四运动的地域范围扩大 C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1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持续到抗战胜利的基本客观因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策略方针 B美国不赞同破裂 C其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D民族矛盾的持续尖锐化16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了许多反映时代特色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红卫兵的出现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B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C“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D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17某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祖国统一”的图片展,展览内容按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四个板块,排列正确的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胡锦涛会见连战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中葡澳门政权交接 A B C D181950年法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其高级联营机构管制之下、其他欧洲国家都能参加的组织”。你诊断各国政府对此计划的评论最符合事实的是 A英国:法国妄图重新成为欧洲霸主 B美国:这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 C德国:将最终结束两国一再兵戎相见的状态 D苏联:这是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加紧军国主义复活19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20礼记有“天下为籍千亩”“天下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记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21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隋唐时期,长安、洛阳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 C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明清时期,农产品尚未进入市场22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发展农业而限制工商业发展 B突出发展农业而禁止工商业 C阻碍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D阻碍了中国海外贸易利润23明清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高峰,出现了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于主导地位 B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2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封建势力强大 B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决定 C受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阻碍25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人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满分50分。其中26、27题为必考题,2830为选考题,考生在选考题中选择l道题作答,所答题目的题号与答题纸题号区域对应。如果多答则按第一题计分。) (一)必考题(共2题,满分35分) 26(17分)笑容是一种既悦己又悦人的发挥正面作用的表情。它是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际关系的一种轻松剂和润滑剂。 图片说明: 图一 开怀大笑:乔冠华(中国代表团团长)在第26界联合国大会上 图二 会意而笑: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图三 眉开眼笑:胡锦涛与国际残联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闭幕式亲切交谈 据图回答: (1)乔冠华“开怀大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它说明了什么?(4分)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会意而笑”的主要原因。请简述这一构想能够在香港实现的原因及重大的实践意义。(5分) (3)胡锦涛为何“眉开眼笑”?(2分) (4)综合上述图片,谈谈你对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认识。(4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 材料二:在19世纪50至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材料三: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l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而当时,在l万人中的大学生: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秦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3分) (2)材料三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3分) (3)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联系的密切程度明显加深,其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如何评价这种表现?(4分)(二)选考题:(满分15分)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颁行按汉族服饰制定的衣帽式样禁止百官尤其是年纪在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北语即鲜卑语,正音即汉族所讲语言)。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容:“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4分)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一内容?(2分)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措施?(2分)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2分),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29(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和公民权的宣言材料二:第三篇:国家权力第一章:国民立法议会第二节:初级会议选举人的选任 第一条:为了组成国民立法会议,几级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王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 摘编自1791年宪法(法国)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的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的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10分) 30(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