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尤可 1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 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 尿液 脑脊液 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 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 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 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诊断 救治中 血气分析仪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 2 血气分析检测指标测定值 罗氏血气分析仪 共17项 PO2氧分压 PCO2二氧化碳分压pH氢离子活度常用对数的负值Na 钠离子浓度K 钾离子浓度Cl 氯离子浓度Ca2 钙离子浓度Hct血细胞比容tHb总血红蛋白浓度O2Hb氧合血红蛋白HHb脱氧血红蛋白COHb碳氧血红蛋白MetHb高铁血红蛋白SO2氧饱和度Bili胆红素Glu葡萄糖Lac乳酸 3 血气分析检测指标计算值 H 氢离子浓度cHCO3 血浆中的重碳酸盐浓度ctCO2 P 血浆中的CO2总浓度ctCO2 B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总浓度BE血液的过剩碱BEact血液在当前氧饱和度下的过剩碱BEecf细胞外液的过剩碱BB缓冲碱ctO2氧总浓度cHCO3 st血浆中的标准重碳酸盐浓度PAO2肺泡氧分压RI呼吸指数 4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 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 许多疾病均可引起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疾病 严重创伤 休克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 中毒 手术麻醉等 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 无法对低氧血症及其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和估价 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 即使有呼吸机可以纠正缺氧和低氧血症 如果没有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的帮助 就无法合理应用呼吸机的许多指征 5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 酸碱失衡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 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6 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氧合状况的指标 1 PaO2 动脉血氧分压 是指动脉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 波动范围较大 与年龄有关 一般为80 100mmHg 临床意义 是判断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 当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时 PaO2低于正常值就已经提示缺氧 但一般只有当PaO2 60mmHg时 才引起组织缺氧 临床方可诊断为低氧血症 7 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氧合状况的指标 1 SaO2 动脉血氧饱和度 是指动脉血液中Hb在一定氧分压下和氧结合的百分比 即氧合Hb占Hb的百分比 正常值 90 100 临床意义 SaO2仅仅表示血液中氧与Hb结合的比例 虽然多数情况下也作为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 但与PaO2不同 它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反映机体缺氧的情况 尤其当合并贫血或Hb减低时 此时虽然SaO2正常 但却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氧 8 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酸碱平衡指标 1 pH 动脉血酸碱度 是未分离血细胞的血浆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正常值 7 35 7 45 平均7 40 临床意义 pH基本代表细胞外液的情况 是主要的酸碱失衡的诊断指标 pH 7 45为碱血症 pH 7 35为酸血症 由于人体代偿机制的作用 pH正常也不能表明机体没有酸碱平衡失调 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9 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酸碱平衡指标 2 PaC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是指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 35 45mmHg 平均40mmHg 临床意义 PaCO2是主要的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 常可反映肺泡通气情况 PaCO2 45mmHg是呼吸性酸中毒 PaCO2 35mmHg是呼吸性碱中毒 10 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酸碱平衡指标 3 HCO3std和HCO3act SB和AB 动脉血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HCO3std是指隔绝空气的全血标本在37 pCO2为40mmHg Hb完全氧合的标准条件下所测得的血浆HCO3 含量 而HCO3act是指隔绝空气的全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所测得的人体血浆HCO3含量 正常情况下两者是相等的 standard 标准 actual 实际的 正常值 22 27mmol L 平均24mmol L 临床意义 HCO3std和HCO3act均代表体内HCO3 含量 是主要的碱性指标 酸中毒时减少 碱中毒时增加 两者的区别在于HCO3 std不受呼吸因素影响 仅仅反映代谢因素HCO3 的储备量 不能反映体内HCO3 的真实含量 而HCO3act受呼吸因素影响 反映体内HCO3 的真实含量 11 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酸碱平衡指标 4 T CO2 动脉血二氧化碳总量 是指血浆中以化合及游离状态下存在的二氧化碳的总量 其中以结合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占绝大部分 正常值 24 32mmol L 平均28mmol L临床意义 tCO2也是重要的碱性指标 主要代表HCO3 的含量 tCO2 24mmol L时提示酸中毒 而tCO2 32mmol L时提示碱中毒 12 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酸碱平衡指标 5 BE B 和BE ecf 动脉血标准碱储备或碱剩余和实际碱储备或碱剩余 BE B 是指在37 pCO2为40mmHg Hb完全氧合的标准条件下 将1L全血或血浆滴定pH至7 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而BE ecf 是指在实际条件下测定全血或血浆标本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正常值 3 3mmol L 临床意义 BE B 和BE ecf 代表体内碱储备的增加或减少 是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 如需用碱滴定 说明血液中碱缺失 相当于酸过剩 用负值表示 BE B 和BE ecf 3mmol 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如需用酸滴定 说明血液中碱过剩 用正值表示 BE B 和BE ecf 3mmol L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13 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其他指标 Hct 红细胞压积 男42 49 女37 43 ctHb est 血红蛋白总量 男12 16g dl 女11 15g dl Na 钠离子 135 150mmol L 平均142mmol L K 钾离子 3 5 5 5mmol L 平均4 0 4 5mmol L Cl 氯离子 98 108mmol L 平均103mmol L 14 低氧血症的判断 主要根据pO2和SaO2来判断 一般来讲 pO2 60mmHg时 才会使SaO2显著减少 引起组织缺氧 方可诊断为低氧血症 1 轻度低氧血症 50mmHg pO2 60mmHg 80 SaO2 90 2 中度低氧血症 40mmHg pO2 50mmHg 60 SaO2 80 3 重度低氧血症 pO2 40mmHg SaO2 60 15 酸碱失衡的判断 1 呼吸性的酸碱失衡主要根据pCO2和pH进行判断 1 pCO2 增高 45mmHg 提示呼吸性酸中毒 减少 35mmHg 提示呼吸性碱中毒 2 pCO2与pH协同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是否失代偿 当pCO2增高 45mmHg时 7 35 pH 7 45 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当pCO2增高 45mmHg时 pH 7 35 为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16 酸碱失衡的判断 2 代谢性酸碱失衡需要pH HCO3std HCO3act BE B BE ecf tCO2等较多的指标协同判断 其中以pH HCO3act HCO3 BE ecf BE 三项指标最重要 17 酸碱失衡的判断 1 HCO3act与BE ecf 主要用于代谢性酸碱失衡的诊断 而酸碱失衡的程度与其减低或增高的幅度密切相关 减低 HCO3act 22mmol L BE ecf 3mmol L 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增高 HCO3act 27mmol L BE ecf 3mmol L 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18 酸碱失衡的判断 2 pH 与其他指标一起协同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是否失代偿 代谢性酸中毒 7 35 pH 7 45 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pH 7 35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7 35 pH 7 45为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pH 7 45为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19 酸碱失衡的判断 3 HCO3act与HCO3std 二者的差值 反映呼吸对酸碱平衡影响的程度 有助于对酸碱失衡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BE ecf 与BE B 之差值意义类似 当HCO3act HCO3std时 CO2潴留 提示代偿呼酸或代偿代碱 当HCO3act HCO3std时 CO2排出增多 提示代偿呼碱或代偿代酸 当HCO3act HCO3std 但均低于正常值时 提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当HCO3act HCO3std 但均高于正常值时 提示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20 酸碱失衡的判断 4 tCO2 与HCO3act的价值相同 协助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 减低 tCO2 24mmol L 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增高 tCO2 32mmol L 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21 酸碱失衡及主要血气指标变化 分类名称HCO3 PaCO2pH值 单纯型 代谢性酸中毒 代酸 代谢性碱中毒 代碱 呼吸性酸中毒 呼酸 呼吸性碱中毒 呼碱 7 35 7 38 代偿 代偿 代偿 代偿 7 42 7 45 7 35 7 38 7 42 7 45 混合型 代酸合并呼酸代酸合并呼碱代碱合并呼酸代碱合并呼碱 22 2 pH40mmHg HCO3 24mmol L呼酸 3 pH 7 40 HCO3 24mmol L PaCO2 40mmHg代碱 1 pH 7 40 HCO3 24mmol L PaCO2 40mmHg代酸 4 pH 7 40 PaCO2 40mmHg HCO3 24mmol L呼碱 酸碱失衡的规律 23 动脉血气分析三步法 第一步 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第二步 酸中毒或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 第三步 如果是呼吸性酸 碱中毒 是单纯呼吸因素 还是存在代谢成分 24 动脉血气分析三步法 第一步 看PH值 正常值为7 4 0 05 PH 7 35为酸中毒 PH 7 45为碱中毒 第二步 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 同向改变 PCO2增加 PH值也升高 反之亦然 为代谢性 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 如果是呼吸性的 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 正常PCO2为40 5mmHg 单纯呼吸性酸 碱中毒 PCO2每改变10mmHg 则PH值反方向改变0 08 0 02 25 动脉血气分析三步法 例如 如果PCO2是30mmHg 降低10mmHg 那么PH值应该是7 48 增加0 08 如果PCO2为60mmHg 增加20mmHg 则PH值应为7 24 降低20 0 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 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 即代谢因素 第三步 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 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值 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 反之 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值 则说明同时有代谢性碱中毒 需注意 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 可以有 0 02的波动 26 酸碱失衡的诊断 例1 病人的PH值为7 58 PCO2为20mmHg PO2为110mmHg 分析 第一步 PH值大于7 45 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 PCO2和PH值异向改变 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 PCO2降低20mmHg PH值应升高2 0 08 0 02 即为7 56 0 02 与实际PH值相符 因此该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结论 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27 酸碱失衡的诊断 例2 病人的PH值为7 16 PCO2为70mmHg PO2为80mmHg 分析 第一步 PH值小于7 35 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 PCO2和PH值异向改变 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 PCO2增加30mmHg PH值应降低3 0 08 0 02 即为7 16 0 02 而该病人的实际PH值恰好为7 16 结论 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28 酸碱失衡的诊断 例3 病人的PH值为7 50 PCO2为50mmHg PO2为100mmHg 分析 第一步 PH值大于7 45 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 PCO2和PH值同向改变 表明为代谢性 第三步 不用 因该病人不是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结论 此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 29 酸碱失衡的诊断 如PaCO2升高 HCO3 和pH下降 呼酸并代酸 PaCO2和HCO3 反向变化 pH正常 为混合性酸碱失衡的代偿状态 如pH异常 应为失代偿 举例 PaCO255mmHgpH7 25HCO3 18mmol L 分析 PaCO255 40mmHg HCO3 18 24mmol L pH7 25 7 40 诊断 呼酸并代酸 30 分析 PaCO232 40mmHg HCO3 28 24mmol L pH7 57 7 40 如PaCO2下降 伴HCO3 pH升高 呼碱并代碱 举例 pH7 57 HCO3 28mmol L PaCO232mmHg 诊断 呼碱并代碱 酸碱失衡的诊断 31 酸碱失衡的诊断 乳酸性酸中毒 Lac 乳酸 正常值 7 35为高乳酸血症正常人空腹静脉血 休息状态下 中乳酸浓度为0 4 1 4mmol L乳酸在血中堆积导致pH值下降 称为乳酸酸中毒 L LacticAcidosis pH值 7 35或HCO3 10mmol L Lac可用作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也可以作为疾病预后的指标重症感染患者Lac 4mmol L 死亡率高达80 Lac 13mmol L 死亡率接近100 32 乳酸性酸中毒 高乳酸血症不一定是无氧代谢 丙酮酸氧化过程受到影响 任何能增加糖酵解的因素都可导致乳酸升高 排除 清除降低也可导致乳酸升高 33 乳酸酸中毒分型 A与B 34 乳酸性酸中毒 发病机制 A型 无氧代谢 组织灌注减少 皮肤及内脏器官 包括肝脏和肾脏 血流量下降 乳酸增高 丙酮酸不被转向三羧酸循环 PDH活性降低 严重感染等 肾上腺和交感神经活性增高 系统性血压下降 35 乳酸性酸中毒 发病机制 A型 肝门脉血流量的降低 呼吸链功能和氧化磷酸化障碍 细胞质内ATP水平下降 PFK活性和糖酵解速度增加 ATP缺乏和系统性pH下降亦抑制肝脏和肾脏耗能的糖原异生 乳酸 36 乳酸酸中毒B型 B1型Associatedwithunderlyingdiseases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 恶性肿瘤 白血病等 肝病 急性病毒性或药物中毒性肝炎伴功能衰竭 尿毒症 惊厥 胰腺炎及胃肠病等B2型drugs toxins多见于双胍类 果糖 山梨醇 木糖醇 甲醇 乙醇 醋氧酚 扑热息痛 水杨酸盐及乙二醇等B3型Assocwithinbornerrorsofmetabolism代谢异常 有葡萄糖6 磷酸酶缺陷 第1型糖原累积病 丙酮酸脱氢酶及羧化酶缺陷 果糖1 6二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