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电泳涂料.doc_第1页
丙烯酸电泳涂料.doc_第2页
丙烯酸电泳涂料.doc_第3页
丙烯酸电泳涂料.doc_第4页
丙烯酸电泳涂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S/T YS-实施-发布铝合金建筑型材有机涂层专用材料第2部分:丙烯酸电泳涂料Material of Organic Coating on architectural aluminum alloy profilesPart 2:Acrilic Electrodeposition Paint (审定稿) YS/T 680.2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ICS 87.040H 301YS/T 前 言YS/T 680 铝合金建筑型材有机涂层专用材料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粉末涂料第2部分:阳极电泳涂料第3部分:氟碳漆本部分为YS/T 680的第2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天津开发区艾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江阴恒兴化工有限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19铝合金建筑型材有机涂层专用材料第2部分:丙烯酸电泳涂料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铝合金建筑型材用以丙烯酸树脂为基的阳极电泳涂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本部分适用于铝合金建筑型材用以丙烯酸树脂为基的阳极电泳涂料(以下简电泳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622 化学试剂 盐酸GB/T 679化学试剂 乙醇(95%)GB/T 1723 涂料粘度测定法GB/T 1725-2007 色漆 清漆和塑料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4472-1984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 5206.1 色漆和清漆 词汇 第一部分 通用术语GB 5206.4 色漆和清漆 词汇 第四部分 涂料及涂膜物化性能术语GB 5237.1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1部分:基材GB 5237.2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GB 5237.3-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T 8005.3铝及铝合金术语 第3部分:表面处理GB 8013.2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 第2部分:阳极氧化复合膜GB/T 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 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9758.1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 第一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9758.4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 第四部分:镉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极谱法GB/T 9758.5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 第五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GB/T 9758.6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 第六部分:色漆的液体部分中铬总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9758.7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 第七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 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13491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YS/T 242 表盘及装饰用铝及铝合金板3 术语和定义GB/T 8005.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阳极电泳涂装 anode electrophoretic painting 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阳极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3.2标准试板 reference sample 尺寸为(1.01.6)mm70 mm140mm,牌号为1050A,状态为H14,表面无目视可见缺陷,符合YS/T 242要求的纯铝板。3.3有光电泳漆 gloss ED coating将标准试板表面除油后电泳,当漆膜局部厚度为7m10m时的60O光泽值30时,所用电泳漆称有光电泳漆。3.4消光电泳漆 mud ED coating将标准试板表面除油后电泳,当漆膜局部厚度为7m10m时的60O光泽值30时,所用电泳漆称消光电泳漆。 4 要求4.1 产品分类原漆的类别及其成分、粘度、密度范围见表1。表1原漆类别成分粘度密度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水+助剂有机溶剂颜料清漆有光溶剂型205510255451540-060000.91.1乳液型0500消光153010252552113540500色漆有光溶剂型2045102553510350.520060000.91.2乳液型0500消光20251015305013190.520405004.2 原漆中的有害元素原漆中的可溶性铅90mg/kg、可溶性镉75mg/kg、可溶性铬60mg/kg、可溶性汞60mg/kg。4.3 原漆的性能参数4.3.1原漆粘度、密度的具体指标应由供需双方商定。4.3.2需方对原漆固体份或加热减量有要求时,供需双方具体协商。4.3.3原漆外观应色泽均匀,无夹杂。色漆允许有轻微的、易搅起的沉淀存在。 4.4 工作液性能参数工作液的固体份、泳透力、库仑效力、pH值、电导率、胺值、酸值应由供需双方具体商定。4.5 阳极电泳涂装试板的性能阳极电泳涂装试板的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项目要求试验时间试验结果外观质量漆膜均匀、整洁、不允许有皱纹、裂纹、气泡、流痕、夹杂物、发粘和漆膜脱落硬度3H干附着性和湿附着性0级耐沸水性级压力锅试验:2h漆膜应无皱纹、裂纹、气泡,并无脱落或变色现象。级沸水法试验:5h耐湿热性4000h漆膜变化1级。CASS试验结果级120h保护等级(R)9.5级。级72h级24h耐SO2潮湿大气腐蚀性级96个周期涂层表面,漆膜无颜色变化或起泡等现象,划线两侧膜下单边渗透不超过1mm。级24个周期耐碱性级120h保护等级(R)9.5级。级72h级24h耐盐酸性(滴液法)15min漆膜不应有气泡及其他明显变化。耐洗涤性72h漆膜不应有气泡、脱落或其他明显变化耐溶剂性级120s铅笔硬度差值1H。级30s铅笔硬度差值1H。加速耐候性级 氙灯照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4000h漆膜粉化程度0级, 光泽保持率80%,变色程度(E*ab) 1级。级氙灯照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2000 h级氙灯照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1000 h其他性能符合GB 5237.3的规定 5 试验方法5.1 原漆中的有害元素可溶性铅、镉、铬、汞含量应分别按GB/T 9758.1、GB/T 9758.4、GB/T 9758.5、GB/T 9758.6、GB/T 9758.7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5.2 原漆的性能5.2.1 粘度 粘度按GB/T 1723的规定或按具体的粘度测量仪器操作规定进行检测。5.2.2 密度密度按GB/T 4472-中的比重瓶法测定。5.2.3 固体份固体份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检测。5.2.4 加热减量 加热减量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检测。5.2.5 外观质量外观质量以目视检查。5.3 工作液性能5.3.1固体份固体份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检测。5.3.2泳透力 泳透率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检测。5.3.3库仑效率库仑效率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检测。5.3.4 pH值工作液的PH值用经过校准的PH计检测。测定PH值所用的酸度计,精度至少为0.01,测试溶液总量为100mL,温度调整到251,再按仪器要求进行测试。重复2次,取平均值。平行测定之差不得大于0.3,否则应重新测定。5.3.5 电导率工作液的电导率用经过校准的电导率仪检测,需要注意的是电导电极应该使用铂黑电极。测定电导率所用的电导仪,精度至少为1%,测试溶液总量为100mL,温度调整到25,再按仪器要求进行测试。重复2次,取平均值。平行测定之差不得大于3% ,否则应重新测定。5.3.6 胺值胺值按附录E的规定进行检测。5.3.7 酸值酸值按附录F的规定进行检测。5.4 阳极电泳涂装试板的性能5.4.1试板的制作5.4.1.1按照供需双方商定的工艺,对标准试板进行阳极氧化与电泳涂漆处理。涂漆前的最后一道水洗必须采用去离子水,清洗到中性(25时的电导率不超过30us/cm,pH6.0),立即涂装。5.4.1.2 将涂装好的试板放入热风循环恒温烘箱中进行固化。5.4.2试板性能的检测从恒温烘箱中取出试板,在漆膜固化并放置24h后,在GB/T 9278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按GB 5237.3-2008第5.4条和5.5条规定的方法检测试板性能。6 检验规则6.1 检查和验收6.1.1 电泳漆应由供方进行检验,保证电泳漆质量符合本部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6.1.2 需方可对收到的电泳漆按本部分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与本部分或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可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6.2 组批电泳漆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生产日期、同一类型的电泳漆组成,批重不限。6.3 检验项目及取样电泳漆的检验项目及取样应符合表3的规定。检验项目分为出厂检验项目和型式检验项目,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试制鉴定时;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连续1年未进行型式检验时。表3检验项目取样规定要求的章条号试验方法的章条号出厂检验项目型式检验项目原漆中的有害元素每批随机取样200mL4.25.1-原漆的性能粘度每批随机取样500mL4.3.15.2.1密度每批随机取样500mL5.2.2-固体份每批随机取样200mL4.3.25.2.3加热减量每批随机取样200mL5.2.4-外观质量每批随机取样500mL4.3.35.2.5工作液的性能固体份每批随机取样200mL4.45.3.1泳透力每批随机取样5000mL5.3.2-库仑效率每批随机取样5000mL5.3.3-pH值每批随机取样200mL5.3.4-电导率每批随机取样200mL5.3.5-胺值每批随机取样200mL5.3.6-酸值每批随机取样200mL5.3.7-阳极电泳涂装试板的性能外观质量所有阳极电泳涂装试板性能(外观质量除外)检测用试板,在其性能检测前,先进行外观质量的检验。4.55.4硬度2个标准试板/检验项目干附着性和湿附着性耐沸水性-耐湿热性-CASS试验结果-耐SO2潮湿大气腐蚀性-耐碱性耐盐酸性-耐洗涤性-耐溶剂性-加速耐候性-其他性能-注:表中“”表示“选择”;“-” 表示“不选择”。6.4 检验结果的判定有任意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判该批电泳漆不合格。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7.1 标志 电泳包装标志应符合GB/T 9750的规定。7.2 包装产品包装按GB/T 13491的规定进行。7.3 运输产品在运输时应按GB/T 13491的规定进行,同时,国家关于危险品运输的相关法规需得到遵守。在运输时应防止雨淋、日光曝晒、受热,运输应在适合温度下进行,其它建议参见附录D。7.4 贮存7.4.1 产品贮存按GB/T 13491和国家关于危险品储存的相关法规的规定进行。7.4.2电泳涂料应在适合温度下存放。7.4.3其他参见附录G。7.5 有效期 符合以上包装、运输、及贮存的规定下,涂料自生产之日期起有效期为12个月。超过有效期时,可按本部分进行检测,如结果符合要求,仍可使用。7.6 质量证明书每批电泳漆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a) 供方名称;b) 产品名称;c) 批号和生产日期;d) 各项分析检验结果和供方质检部门印记;e) 本部分编号。附录A(规范性附录) 电泳漆固体份(不挥发物)测定方法A.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电泳漆固体份的测定方法。本附录适用于电泳漆原漆和工作液的固体份测定。A.2方法提要将电泳漆试样置于1052烘箱中烘干,根据试样烘干后与烘干前的质量百分比计算电泳漆固体份。A.3 仪器A.3.1铝质平底盘:直径不小于50mm。A.3.2 回形针。A.3.3 鼓风恒温烘箱:温度能控制在1052。A.3.4 玻璃干燥器:内置干燥剂。A.3.5 天平:感量为0.001g。A.4试验步骤A.4.1 将回行针(A.3.2)放在铝质平底盘(A.3.1)上一起置入已预先加热到1052的烘箱(A.3.3)内加热,随后移入干燥器内(A.3.4)冷却至室温。A.4.2 取出带有回行针的铝质平底盘(A.4.1),立即用天平(A.3.5)称量质量(m1),准确至0.001g。随即向铝质平底盘内加入电泳漆试样,使质量(m2)增量(电泳漆试样质量)约20.2g。电泳漆试样应均匀地分散在盘面上。A.4.3 将盛有回形针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A.4.2)一起放入已预先加热到1052(或其他商定温度)的烘箱(A.3.3)内,经短时间的加热后从烘箱内取出铝质平底盘(A.4.3),用盘中的回形针搅拌试样,破碎表面结皮,随即将盛有回形针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再放回1052的烘箱(A.3.3)中,保持3h。A.4.4 加热至规定的时间后,将盛有回形针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移入干燥器(A.3.4)内冷却至室温。A.4.5 取出盛有回形针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A.4.6),立即用天平(A.3.5)称量质量(m3)。精确到0.001g。A.4.6 重复A.4.1A.4.5,进行第二次试验。A.5 结果计算A.5.1按公式(A.1)分别计算两次试验的固体份(NV)。 m3- m1 NV(%) = 100 (A.1) m2-m1 式中:NV固体份,用质量百分数(%)表示;m1 带有回行针的铝质平底盘质量,单位为克(g); m2 盛有回形针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烘干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 盛有回形针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烘干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A.5.2 如两次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2%,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否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重复A.4.1A.4.5),计算三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如第三次与前两次试验结果的相对差值仍大于0.2%,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此情况,并列出各个试验结果。A.6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 试样名称、牌号、编号;b) 试样来源、送样日期;c) 测试结果;d) 测试人员、测试日期。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泳漆加热减量测定方法B.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电泳漆加热减量的测定方法。本附录适用于电泳漆加热减量的测定。B.2方法提要将电泳漆试样置于涂料供应商提供的固化温度的烘箱中烘干,根据试样烘干后与烘干前的质量百分比计算电泳漆可成膜物比例。B.3 仪器B.3.1铝质平底盘:直径不小于50mm。B.3.2 回形针。B.3.3 鼓风恒温烘箱:温度能控制在规定温度2。B.3.4 玻璃干燥器:内置干燥剂。B.3.5 天平:感量为0.001g。B.4试验步骤 B.4.1 用所取的电泳漆试样测量其固体份NV,然后用同样的电泳漆试样做如下测量。B.4.2 将回行针(B.3.2)放在铝质平底盘(B.3.1)上一起置入已预先加热到规定温度2的烘箱(B.3.3)内加热,随后移入干燥器内(B.3.4)冷却至室温。B.4.3 取出带有回行针的铝质平底盘(B.3.1),立即用天平(B.3.5)称量质量(m1),准确至0.001g。随即向铝质平底盘内加入电泳漆试样,使质量(m2)增量(电泳漆试样质量)约5g(或其他双方认为合适的数量)。电泳漆试样应均匀地分散在盘面上。B.4.4 将盛有回形针(B.3.2)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B.3.1)一起放入已预先加热到规定温度2的烘箱(B.3.3)内,经短时间的加热后从烘箱内取出铝质平底盘(B.3.1),用盘中的回形针搅拌试样,破碎表面结皮,随即将盛有回形针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再放回规定温度2的烘箱(B.3.3)中,保持时间为供应商提供的固化时间。B.4.5 加热至规定的时间后,将盛有回形针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移入干燥器(B.3.4)内冷却至室温。B.4.6 取出盛有回形针(B.3.2)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B.3.1),立即用天平(B.3.5)称量质量(m3)。精确到0.001g。B.4.7 重复B.4.1B.4.6,进行第二次试验。B.5 结果计算B.5.1按公式(B.1)分别计算两次试验的加热减量(HL)。 m3- m1 HL(%) = NV 100 (B.1) m2-m1 式中:HL加热减量,用质量百分数(%)表示;NV- 固体份,用质量百分数(%)表示;m1 带有回行针的铝质平底盘质量,单位为克(g); m2 盛有回形针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烘干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 盛有回形针和试样的铝质平底盘烘干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B.5.2 如两次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2%,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否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重复B.4.1B.4.6),计算三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如第三次与前两次试验结果的相对差值仍大于0.2%,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此情况,并列出各个试验结果。B.6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 试样名称、牌号、编号;b) 试样来源、送样日期;c) 测试结果;d) 测试人员、测试日期。附录C(规范性附录)泳透力试验方法C.1范围本附录规定了电泳漆泳透力的测定方法。本附录适用于电泳漆泳透力的测定。C.2方法提要通过距离阴极靠近距离不同的试板,正向阴极和背对阴极正膜厚差之比,计算电泳漆泳透力。C.3 仪器 C. 3.1实验槽: 长度400mm,宽度90mm。C.3.2阴极板: 701001.2,材质为304不锈钢板。C.3.3试板: 701001.2, 材质为6063铝合金标准板。C.3.4试验电源: 250V, 1.5AI5A 纹波因素3% 。C.3.5 涡流测厚仪:精确度0.1。C.4 实验步骤 C.4.1将电源(C3.4),阴极(C3.2)和已经做好的氧化(9-12m)的三个试板(C3.3)如图C1接好,三个试板据槽底10mm。15cm10cm10cmABCDEF1极2极3极 图C.1电泳漆膜高度阳极氧化膜厚:9-12m 10 图C2C.4.2按涂料厂家要求的固体份,温度,溶剂含量配好槽液,槽液高度100mm.C.4.3按涂料厂家提供的参考电压通电2min,用涡流测厚仪测试扳(C3.3)中心的膜厚,计算平均膜厚。C.4.4重复C.4.1C.4.3,进行第二次试验。 C.5 计算结果C.5.1按公式(C.1)分别计算两次试验的泳透力(TP),即 throwing powerTP(%) =F/A100%(C.1)C.5.2 如两次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否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重复C.4.1C.4.3),计算三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如第三次与前两次试验结果的相对差值仍大于1%,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此情况,并列出各个试验结果。C.6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试样名称、牌号、编号;b)试样来源、送样日期;c)测试结果;d)测试人员、测试日期。 附录D(规范性附录)库仑效率试验方法D.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电泳漆库仑效率的测定方法。本附录适用于电泳漆库仑效率的测定。D.2 方法提要 通过测量一定库仑电量所沉积电泳漆的重量,计算电泳漆的库仑效率D.3 仪器D.3.1 试板: 701001.2 材质为6063铝合金氧化板 氧化膜9-12m。D.3.2 阴极板:平板表面积试板的1/2,材质为304不锈钢。D.3.3 试验电源:250V, 1.5AI5A 纹波因素3% 。D.3.4 玻璃干燥器:内置干燥剂。D.3.5 电光天平:感量为0.001g。D.3.6 库仑计:安培分钟计,如有安培秒计更好。D.3.7 实验槽:长度400mm,宽度90mm。D.3.8 烘干箱:可达200oC,精度5oC,有循环风。D.4 实验步骤D.4.1 按涂料厂家要求的固体份,温度,溶剂含量配好槽液。槽液高度100mm,称量在干燥器中,(D3.4)的试板(D3.1)的重量M1 D.4.2 接好阴极板(D3.2)阳极(D3.1)合电源(D3.3),极间距10cm,保证电泳涂膜面积70100mm D.4.3 通电,时间3min,其中软启动时间30s。电泳电压有涂料厂家提供参考电压,保证电泳漆膜厚8-10m。 D.4.4 将电泳好的试板(D3.1)放入烘干箱(D3.8),按涂料厂家提供的烘干时间和温度烘干,然后用镊子将试板(D3.1),放入干燥器(D3.4),30min,然后取出。称量试板(D3.1)的重量M2 D.4.5 在库伦计(D3.6)上读取实验通电过程中通过的电量(库仑量)CD.4.6 重复D.4.1D.4.5,进行第二次试验。D.5 结果计算D.5.1 按公式(D.1)分别计算两次试验的库仑效率(CE),即 Coulombs effeciency(单位:mg/col,即毫克/库仑)CE = (M2-M1)/C1000 (D.1)D.5.2 如两次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否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重复D.4.1D.4.5),计算三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如第三次与前两次试验结果的相对差值仍大于1%,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此情况,并列出各个试验结果。D.6 实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该包括下列内容:a) 试样名称:版号,编号。b) 试样来源:送样日期c) 测试结果d) 测试人员;测试日期附录 E(资料性附录)酸碱滴定法测定电泳漆的胺值E.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电泳原漆(或工作液)胺值的测定方法。本附录适用于电泳原漆(或工作液)胺值的测定。E.2 方法原理 电泳原漆(或工作液)样品用无水乙醇溶解后,使存在于其中的胺转移到电泳原漆(或工作液)的乙醇溶液中,在溴甲酚绿指示剂存在下,用规定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根据电泳原漆(或工作液)样品的质量、固体份及所用盐酸乙醇标准溶液的体积就可计算出电泳原漆(或工作液)样品的胺值。E.3 试验仪器 E.3.1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 E.3.2 250mL的锥形瓶。 E.3.3 25mL酸式滴定管。E.4 试剂和溶液E.4.1 盐酸(GB/T622-1989)标准滴定溶液:C(HCl)=0.1mol/L:量取9mL盐酸,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摇匀,并按GB/T601-2002规定标定。E.4.2 溴甲酚绿指示剂(GB/T 603-2002 )1g/L:称取0.1 g溴甲酚绿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E.4.3 无水乙醇(GB/T 679-2002)。E.5. 试验步骤E.5.1 测定 用分析天平(E.3.1)称取电泳原漆约1g(或工作液约10g)(精确到0.0001)试样置于250mL的锥形瓶(E.3.2)中,用50mL的无水乙醇(E.4.3)完全溶解后,加入3-5滴溴甲酚绿指示剂(E.4.2),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E.4.1)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至黄色为终点。E.5.2 测定次数独立地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E.5.3 空白试验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测定50mL酒精之胺值。E.6 试验结果 E.6.1按公式(E.1)分别计算两次试验的胺值。 36.454 C (V1-V2)胺值(mgHCl/g) = (E.1) M NV 式中:V2-空白实验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1-滴定试样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 -盐酸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NV-固体份,用质量百分数(%)表示;36.454-盐酸的摩尔质量数值,(g/mol)。 E.6.2 如两次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2%,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否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E.5.1 测定),计算三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如第三次与前两次试验结果的相对差值仍大于0.2%,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此情况,并列出各个试验结果。E.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 试样名称、牌号、编号; b) 试样来源、送样日期; c) 测试结果; d) 测试人员、测试日期。 附录F(资料性附录)酸碱滴定法测定电泳漆的酸值F.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电泳原漆(或工作液)酸值的测定方法。本附录适用于电泳原漆(或工作液)酸值的测定。F.2 方法原理 电泳原漆(或工作液)样品用无水乙醇溶解后,使存在于其中的酸转移到电泳原漆(或工作液)的乙醇溶液中,在酚酞乙醇指示剂存在下,用规定浓度的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根据电泳原漆(或工作液)样品的质量、固体份及所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的体积就可计算出电泳原漆(或工作液)样品的酸值。F.3 试验仪器 F.3.1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 F.3.2 250mL的锥形瓶。 F.3.3 25mL碱式滴定管。F.4 试剂和溶液F.4.1 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C(KOH)=0.1mol/L):称取5.6g氢氧化钾,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摇匀,取上层清液并按GB/T 601-2002规定标定。F.4.2酚酞乙醇指示剂(GB/T 603-2002 )10g/L。F.4.3 无水乙醇(GB/T 679-2002)。F.5 试验步骤F.5.1 测定 用分析天平(G.3.1)称取电泳原漆约1g(或工作液约10g)(精确到0.0001g)试样置于250mL的锥形瓶(G.3.2)中,用50mL的无水乙醇(G.4.3)完全溶解后,加入3-5滴酚酞指示剂(G.4.2),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G.4.1)滴定至溶液呈淡粉红色为终点。F.5.2 测定次数独立地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F.5.3 空白试验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测定50mL酒精之酸值。F.6 试验结果 F.6.1按公式(F.1)分别计算两次试验的酸值。 56.105 C (V1-V2)酸值(mgKOH/g) = (F.1) M NV 式中:V2 -空白实验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1 -滴定试样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NV-固体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