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珊瑚中学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重庆市珊瑚中学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重庆市珊瑚中学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重庆市珊瑚中学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重庆市珊瑚中学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珊瑚中学)语 文 试 卷(全卷四个大题,满分为100分,90分钟完卷)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2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和蔼(i) 惬意(xi) 不辍劳作(chu) 玷污(zhn)B畸形(q) 边塞(si) 破绽(ding) 门槛(kn)C打量(ling) 出差(chi) 称心(chn) 憎恶(w)D不屑置辩(xu) 赊帐(sh) 阔绰(chu) 不省人事(sh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相形见拙 揣揣不安 走投无路 不可救药B殉情枉法 相提并论 东那西借 油光可见C无精打彩 相时而动 锐不可挡 提心吊胆D融会贯通 依财仗势 耐人寻味 深恶痛疾3、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_,讲究假山池沼的_ ,讲究花草树木的_,讲究近景远景的_。A布局 层次 映衬 配合 B映衬 层次 配合 布局C配合 布局 层次 映衬 D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4、结合句意解释加点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时事新闻。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营生经营生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站在时尚潮流前面的人物。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戴领结。模糊马虎。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今天语文课上,李老师讲了一句很幽默的话,被感染得大笑起来。B江南化工厂把源源不断的化肥运往全国各地。C余洋同学很勤奋,也很智慧,他的语文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D青蛙是消灭害虫的能手,保护庄稼的卫士,因此,人人都要反对那种捕杀青蛙的行为。6、对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前边,别说人,就连双眼睛都挤不进去。(对比)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排比)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D在天空中,人像一条从水中捞出的鱼,越往高处就越难呼吸。(拟人)7、下面四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语气不同。如果你看到某同学骑的山地自行车非常漂亮,你要告诉别的同学,应该选择的句子是:( )(2分)A他骑的山地车难道不漂亮吗?B他骑的山地车真漂亮啊!C他骑的山地车还算漂亮。D难道他骑的山地车还不够漂亮吗?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论语十则中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的一则语录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岳阳楼记一文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崇高抱负的一句名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故乡一文中的末段中富有哲理的独白是: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D沁园春中揭示全词中心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9、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2分)A请到后面排队,好吗?B高大爷,请自觉点,你浇花的水落在我的衣服上了。C老头,老得看不见路了,踩我一脚怎么说?D他走路一颠一颠的,是个跛子。10、仿照例句续写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2分)知识就像是无边的沙漠,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沙漠中的一粒沙,所以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就像是_,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_,所以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就像是_,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_,所以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11、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句是:( )(2分)A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D让我们的烈士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12、古诗文默写。(3分)A随风潜入夜,_。B_,千树万树梨花开。C海内存知己,_。文言文阅读(共10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视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2、文章中表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什么?(原文回答)(2分)13、请写出出自本文中的一个成语:_(1分)14、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A问:“何以战?” 廪食以数百人B肉食者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C曹刿请见 臣是以无请也D忠之属也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5、翻译句子:(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6、请结合课文内容评价曹刿或鲁庄公的性格特点:(3分)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白杨礼赞)17、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2分) 坦荡如砥_ 恹恹欲睡_18、“无边无垠”的意思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_;“妙手偶得”意为_。(2分)19、在文段中作者写了看到黄土高原的感受,先写“雄壮”、“伟大”之感,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恹恹欲睡”的情绪,采用的是_的写法。(3分)20、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_修辞手法。“大毡子”指的是_。(2分)21、文中“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一句中“扑入”一词的表达作用是:(2分)22、作者先写“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又写“单调”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二)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的新的发明,哲学上的新的理论,美术上的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怀疑与学问)23、这段文字的论点是:( )(2分)A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C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才会逐渐增长学问。D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24、本段共11句话,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本段句同第句是什么关系?2)本段三句同第句是什么关系?25、划线句中的“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能互换吗?为什么?(2分)26、第句说“古往今来科学上的新的发明,哲学上的新的理论,美术上的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你能举一个例子来证明吗?(不能举语段中出现的)(3分)作文(共40分)27、题目:_是一笔财富要求:补全文题,可供参考的词语:挫折、失败、自信、苦难、亲情、友谊、环境、水资源篇幅在600字左右。【写作提示】本题可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散文。文题中的“财富”除了有物质上的意义以外,更多的还指精神上的财富。重庆市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参考答案(珊瑚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C 2,D 3,D 4,D 5,D 6,C 7,B 8,D 9,A 10,仿句:知识就像是浩瀚的大海,大海中的一滴水。 知识就像是辽阔的天空,天空中的一朵云。 注意:意对即可。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要从整体到局部。11D12润物细无声 忽如一夜春风来 天涯若比邻1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3,一鼓作气 14,D15,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明,但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16,曹刿:深明大义,有远见,有谋略(1.5分,说出特点1分,举例0.5分,答到其中的一点都给分) 鲁庄公:目光短浅,缺少谋略,但能取信于民,不固执己见。(同上)17,磨刀石 精神困倦的样子18,望不到边际 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19,欲扬先抑 20、比喻 望不到边际的黄土高原21、形象地写出了黄土高原的广阔平坦22、不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