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5张)2.pptx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5张)2.pptx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5张)2.pptx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5张)2.pptx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5张)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坐而论道 站而论道 跪而论道 汉至唐 宋 明清 秦汉至明清皇帝和大臣议事场景图 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 明朝 1 宰相制度的废除 材料一 自秦始皇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明太祖曰 元氏之有天下 固由世祖之雄武 而其亡也 由委任权臣 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 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 卷59材料三 1376年 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 设立 三司 统领各部的宰相权力扩大 材料四 胡惟庸 独相岁 内外诸司上封事 必先取阅 害己者 辄匿不以闻 明史 胡惟庸传 1 宰相制度的废除 一 明朝 根本 相权过大 威胁皇权 历史 元朝宰相权势过重 致皇权不稳 直接 宰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1 原因 现实 废行省 设三司 致宰相职权扩大 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地方 中央 皇帝 皇帝 工 礼 工 中书省 2 措施 地方 废行省 设三司 中央 废宰相 权分六部 1 宰相制度的废除 一 明朝 1 原因 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观念 宰相制度是 贤人政治 的体现 可以适度弥补君主世袭带来的一些弊病 废除宰相之后 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 政治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 其恶果在明朝中 后期得到了充分体现 故后人云 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张岂之 中国历史 元明清卷 3 影响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皇帝负担加重 易导致宦官专权 一 明朝1 宰相制度的废除 1 原因 2 措施 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16 新课标全国 卷文综 27 明初废行省 地方分设三司 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 司法 军事 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 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 削弱六部的权限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 2013 山东基能 55 在中国古代 中央政府的组织 皇权相权是划分的 期间比重纵有不同 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 汉朝b 唐朝c 明朝d 清朝 c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材料 洪武十七年 1384年 9月14日至21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 共3391事 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 411事 以致 星存而出 日入而休 仍无法处理好 遇到大事 更深感 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 票拟权 参与机务 内阁正式形成 侍从顾问 2 内阁的出现 1 确立过程 殿阁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 票拟权 参与机务 内阁正式形成 侍从顾问 内阁首辅 大权尽归内阁 2 内阁的出现 1 确立过程 丞相府 内阁大堂 内阁首辅 宰相 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014年全国大纲卷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 后来内阁首辅 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b 明朝 大学士叶向高言 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之职 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 皆上窃君上之威灵 下侵六曹之职掌 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 明朝 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 阁臣之弄权者 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 此乃 权臣 非大臣 故虽如张居正 为明代有数能臣 而不能逃众议 史学家钱穆 国史大纲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制度赋权 非法定 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2 性质 始终不是 是 内侍机构p17不能制约皇权 2 内阁的出现 1 确立过程 2014 全国新课标卷 明初废丞相 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 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 这表明a 皇权渐趋衰弱b 首辅权力失控c 内阁取代六部d 君主集权加强 d 2014 天津文综 t1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 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 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 因而受制于母后 外戚 宦官 权臣 地方割据势力等 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 君权至上的后果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c 二 清朝 1 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君权 2 措施 1 康熙 中枢分权 南书房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机要 主之议政处 诸王大臣签议既定 虽至尊无如之何 康熙 中枢分权 康熙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内阁 三足鼎立 2 雍正 军机处的设立 目的 职权 特点 意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 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 最初目的 办理西北的军务需要 军机大臣 亦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简 军机处 直 值 庐初仅板屋数间 属员 直舍仅屋一间半 引自赵翼 檐曝杂记 军机处 军机处 皇帝寝宫 内阁 50米 1000米 速 密 2 雍正 军机处的设立 目的 办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职权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特点 简 速 密 意义 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后 本应裁撤军机处 但由于这个机构便于皇帝对军政大事的独裁 结果不但未将其撤销 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军机处的权力 其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 王业柱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关于军机处地位的分析 2015年第20期 世宗 雍正 的集权很是巧妙的 并不像以前的枝枝节节 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 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 整个拿来 台湾 徐宗懋 清代军机处组织及职掌之研究 2 雍正 军机处的设立 目的 办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职权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特点 简 速 密 意义 a 提高行政效率p18 b 君主专制加强 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p18 c 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016 湖北荆州一模 5 清朝时 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 部院 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 称为 廷寄 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 称为 交片 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 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a 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b 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c 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d 军机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