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高考理科数学二轮讲义: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含解析.doc_第1页
2020江苏高考理科数学二轮讲义: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含解析.doc_第2页
2020江苏高考理科数学二轮讲义: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含解析.doc_第3页
2020江苏高考理科数学二轮讲义: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含解析.doc_第4页
2020江苏高考理科数学二轮讲义: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2020江苏高考理科数学二轮讲义: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含解析编 辑:_时 间:_第2讲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20xx考向导航考点扫描三年考情考向预测20xx20xx20xx1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江苏高考立体几何解答题一般位居试卷15或16题的位置试题主要来源于课本习题改编、主要考查空间平行和垂直、这是近几年一贯的命题原则预计2020年命题仍会坚持这个命题思想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一般会作为填空题考查、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和探索性问题是命题的冷点、复习做适当关注2空间平行和垂直第16题第15题第15题3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4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1必记的概念与定理(1)线面平行与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2)面面平行与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2需要活用的关系与结论3需要关注的易错点使用有关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时、要注意其具备的条件、缺一不可解答高考题时、推理过程不完整是失分的重要原因、需引起特别注意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典型例题 (20xx镇江期末)设、为互不重合的平面、m、n是互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三个命题:若mn、n、则m;若m、n、m、n、则;若、m、n、nm、则n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解析】中、当m时命题不成立;中、只有当m、n相交时才一定成立;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故只有正确【答案】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研究、一是与相关的定理的条件进行比较、看是否缺少条件、若缺少条件、则肯定是错误的;二是采用模型法、即从一个常见的几何体中来寻找满足条件的模型、看它在模型中是否一定成立;三是反例法、看能否举出一个反例对点训练1设l是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以下四个命题:若l、l、则;若l、l、则;若、l、则l;若、l、则l、其中正确的是 _解析 设a、若直线la、且l、l 、则l、l、因此不一定平行于、故错误;由于l、故在内存在直线ll、又因为l、所以l、故、所以正确;若、在内作交线的垂线l、则l、此时l在平面内、因此错误;已知、若a、la、且l不在平面、内、则l且l、因此错误答案 空间平行和垂直典型例题 (20xx高考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BC、AC的中点、ABBC求证:(1)A1B1平面DEC1;(2)BEC1E【证明】(1)因为D、E分别为BC、AC的中点、所以EDAB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1B1、所以A1B1ED又因为ED平面DEC1、A1B1平面DEC1、所以A1B1平面DEC1(2)因为ABBC、E为AC的中点、所以BEAC因为三棱柱ABCA1B1C1是直棱柱、所以C1C平面ABC又因为BE平面ABC、所以C1CBE因为C1C平面A1ACC1、AC平面A1ACC1、C1CACC、所以BE平面A1ACC1因为C1E平面A1ACC1、所以BEC1E(1)立体几何中、要证线面平行、可利用线线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证明(2)证明面面垂直常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一个面过另一个面的一条垂线、将证明面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从现有直线中寻找、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借助中线、高线或添加辅助线解决(3)证明立体几何问题、要紧密结合图形、有时要利用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因此有时候需要画出一些图形辅助使用对点训练2(20xx高考江苏卷)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求证:(1)AB平面A1B1C;(2)平面ABB1A1平面A1BC证明 (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又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又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AB1平面A1BC因为AB1平面ABB1A1、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典型例题 已知在矩形ABCD中、E为边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翻转成A1DE若M为线段A1C的中点、则在ADE翻转过程中、正确的命题是_BM是定值;点M在圆上运动;一定存在某个位置、使DEA1C;一定存在某个位置、使MB平面A1DE【解析】取DC中点N、连结MN、NB、则MNA1D、NBDE、所以平面MNB平面A1DE、因为MB平面MNB、所以MB平面A1DE、正确;A1DEMNB、MNA1D定值、NBDE定值、根据余弦定理得、MB2MN2NB22MNNBcos MNB、所以MB是定值正确;B是定点、所以M是在以B为圆心、MB为半径的圆上、正确;当矩形ABCD满足ACDE时存在、其他情况不存在、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1)解决与翻折有关的几何问题的关键是搞清翻折前后哪些量改变、哪些量不变、抓住翻折前后不变的量、充分利用原平面图形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把平面图形翻折后、经过恰当连线就能得到三棱锥、四棱锥、从而把问题转化到我们熟悉的几何体中去解决对点训练3(20xx江苏省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七)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为BC、DA的中点将矩形ABCD沿线段EF折起、使得DFA60设G为AF上的点(1)试确定点G的位置、使得CF平面BDG;(2)在(1)的条件下、证明:DGAE解 (1)当点G为AF的中点时、CF平面BDG证明如下:因为E、F分别为BC、DA的中点、所以EFABCD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OG、则AOCO、又G为AF的中点、所以CFOG、因为CF平面BDG、OG平面DBG所以CF平面BDG(2)证明:因为E、F分别为BC、DA的中点、所以EFFD、EFFA又FDFAF、所以EF平面ADF、因为DG平面ADF、所以EFDG因为FDFA、DFA60、所以ADF是等边三角形、DGAF、又AFEFF、所以DG平面ABEF因为AE平面ABEF、所以DGAE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典型例题 (20xx江苏省高考名校联考(九)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COAD、且ABAOAD1、OPCD、PA(1)在线段PD上找一点M、使得CM平面PAB;(2)证明:平面PCD平面PAB【解】(1)在线段PD上取点M、使得PMPD、连接OM在PAD中、OAAD、PMPD、所以OMPA又在四边形ABCD中、ABAD、COAD、所以ABCO因为ABPAA、COOMO、所以平面MOC平面PAB、又CM平面MOC、所以CM平面PAB(2)证明:在PAO中、PA、AO1、OP、所以AO2OP2AP2、故AOOP在RtPOD中、OD2、故PD2OP2OD2()2226故在PAD中、PA2PD2AD2、所以APP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ABAD、所以AB平面PAD、又PD平面PAD、所以ABPD又AB平面PAB、AP平面PAB、ABAPA、所以PD平面PAB又PD平面PCD、所以平面PCD平面PAB立体几何探索性命题的类型一、探索条件、即探索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解这类题采用的策略是:(1)通过各种探索尝试给出条件(2)找出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再证明充分性二、探索结论、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命题的结论是什么对命题结论的探索、常从条件出发、探索出要求的结论是什么、探索的结论是否存在 解这类题采用的策略是:常假设结论存在、再寻找与条件相容还是矛盾的结论对点训练4(20xx南通模拟)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是BC的中点、BCBB1(1)求证:A1C平面AB1D;(2)试在棱CC1上找一点M、使MBAB1解 (1)证明:连结A1B、交AB1于点O, 连结OD因为O、D分别是A1B、BC的中点、所以A1COD 因为A1C平面AB1D、OD平面AB1D、所以A1C平面AB1D(2)M为CC1的中点证明如下:因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BCBB1、所以四边形BCC1B1是正方形因为M为CC1的中点、D是BC的中点、所以B1BDBCM、所以BB1DCBM、BDB1CMB又因为BB1DBDB1、CBMBDB1、所以BMB1D因为ABC是正三角形、D是BC的中点、所以ADBC因为平面ABC平面BB1C1C, 平面ABC平面BB1C1CBC、AD平面ABC、所以AD平面BB1C1C因为BM平面BB1C1C、所以ADBM因为ADB1DD、所以BM平面AB1D因为AB1平面AB1D、所以MBAB11(20xx揭阳模拟改编)设平面、直线a、b、a、b、则“a、b”是“”的_条件解析 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若直线a、b是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且a、b、则;当、若a、b、则a、b、因此“a、b”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 必要不充分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DD1的中点、则BD1与过点A、E、C的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解析 连结AC、BD相交于一点O、连结OE、AE、EC、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DOBO而DED1E、所以EO为DD1B的中位线、所以EOD1B、所以BD1平面AEC答案 BD1平面AEC3(20xx南京模拟)四棱锥PABCD 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PA底面ABCD且PA4、则PC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解析 因为PA底面ABCD、所以PC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为AC、PCA就是P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tanPCA答案 4(20xx南京、盐城模拟)已知平面、直线m、n、给出下列命题:若m、n、mn、则;若、m、n、则mn;若m、n、mn、则;若、m、n 、则mn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解析 错误、还有可能、相交;错误、直线m、n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正确答案 5(2019镇江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DB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填序号)平面ABD平面ABC;平面ADC平面BDC;平面ABC平面BDC;平面ADC平面ABC解析 因为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所以BDCD、又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所以CD平面ABD、则CDAB、又ADAB、ADCDD、所以AB平面ADC、又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DC答案 6(20xx无锡期末)已知两条直线m、n、两个平面、给出下面四个命题:mn、mn;、m、nmn;mn、mn;、mn、mn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解析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故正确;两平面平行、分别在这两平面内的两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故错;mn、m时、n或n、故错;由、m得m、由m、nm得n、故正确答案 7(20xx苏州调研)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点M为CC1的中点、点N为线段DD1上靠近D1的三等分点、平面BMN交AA1于点Q、则线段AQ的长为_解析 如图所示、在线段DD1上靠近点D处取一点T、使得DT、因为N是线段DD1上靠近D1的三等分点、故D1N、故NT21、因为M为CC1的中点、故CM1、连接TC、由NTCM、且CMNT1、知四边形CMNT为平行四边形、故CTMN、同理在AA1上靠近A处取一点Q、使得AQ、连接BQ、TQ、则有BQCTMN、故BQ与MN共面、即Q与Q重合、故AQ答案 8如图、ACB90、DA平面ABC、AEDB交DB于点E、AFDC交DC于点F、且ADAB2、则三棱锥DAEF体积的最大值为_解析 因为DA平面ABC、所以DABC、又BCAC、DAACA、所以BC平面ADC、所以BCAF又AFCD、BCCDC、所以AF平面DCB、所以AFEF、AFDB又DBAE、AEAFA、所以DB平面AEF、所以DE为三棱锥DAEF的高因为A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D斜边上的高、所以AE、设AFa、FEb、则AEF的面积Sab、所以三棱锥DAEF的体积V(当且仅当ab1时等号成立)答案 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CBE;EF平面ABCD;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AEF的面积与BEF的面积相等解析 因为AC平面BB1D1D、又BE平面BB1D1D、所以ACBE、故正确因为B1D1平面ABCD、又E、F在线段B1D1上运动、故EF平面ABCD故正确中由于点B到直线EF的距离是定值、故BEF的面积为定值、又点A到平面BEF的距离为定值、故VABEF不变故正确由于点A到B1D1的距离与点B到B1D1的距离不相等、因此AEF与BEF的面积不相等、故错误答案 10在ABC中、ACB90、AB8、ABC60、PC平面ABC、PC4、M是AB上一个动点、则PM的最小值为_解析 如图、因为PC平面ABC、MC平面ABC、所以PCMC故PM又因为MC的最小值为2、所以PM的最小值为2答案 211(20xx江苏省高考名校联考(五)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CC1CA、点E、F分别为AC1、BC1的中点(1)若B1C1上存在一点G、使得平面EFG平面AA1B1B、求证:点G为B1C1的中点;(2)若AC1AB、求证:平面CEF平面ABC1证明 (1)如图、连接AB1、因为平面EFG平面AA1B1B、EG平面EFG、所以EG平面AA1B1B因为EG平面AB1C1、平面AB1C1平面AA1B1BAB1、所以EGAB1、因为点E为AC1的中点、所以点G为B1C1的中点(2)因为CC1CA、点E为AC1的中点、所以CEAC1因为点E、F分别为AC1、BC1的中点、所以EFAB、因为AC1AB、所以EFAC1又CEEFE、CE、EF平面CEF、所以AC1平面CEF、因为AC1平面ABC1、所以平面CEF平面ABC112(20xx南通调研)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平面BAD平面CAD、BAD90M、N、Q分别为棱AD、BD、AC的中点(1)求证:CD平面MNQ;(2)求证:平面MNQ平面CAD证明(1)因为M、Q分别为棱AD、AC的中点、所以MQCD、又CD平面MNQ、MQ平面MNQ、 故CD平面MNQ(2)因为M、N分别为棱AD、BD的中点、所以MNAB、又BAD90、故MNAD因为平面BAD平面CAD、平面BAD平面CADAD、且MN平面ABD、所以MN平面CAD又MN平面MNQ、所以平面MNQ平面CAD13(20xx南京、盐城模拟)如图、E、F分别是直角三角形ABC边AB和AC的中点、B90、沿EF将三角形ABC折成如图所示的锐二面角A1EFB、若M为线段A1C的中点求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