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doc_第1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doc_第2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doc_第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doc_第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地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重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进一步感受到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主人公是谈迁,他的信念是立志编写国榷(板书)。他编写完成了吗?从哪里知道的?2、指名回答,并出示句子 齐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正当谈迁为完成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而喜悦不已时,厄运袭来。是什么样的厄运降临在他的身上?指读第二自然段,思考。2、交流 你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谈迁遭遇到厄运的语句吗?指名学生回答。出示句子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1)齐读。(2)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抓住以下几点:一本怎样的书?心血化为乌有;对谈迁打击很大)a、一本怎样的书(出示第一段句子)这些数字说明什么?(感受到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20多年时间长,6次反复地查证、修改,50多岁从30岁的青年写到了老年,500多万书稿的工程浩大(以语文书作比较,让学生形象感知数字的巨大)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谈迁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这之中凝聚了他多少的心血啊!谈迁靠着坚定的信念,历经20多年奋斗,完成了国榷的编写。b、可此时,20多年的心血却化为乌有。化为乌有什么意思?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回答小偷偷盗,并相机理解家徒四壁,进一步体会谈迁为编写国榷,付出了全部,不仅仅是精力,更是大量的物力财力,可以说除了书稿,他一无所有)c、为什么说书稿被偷,是致命的打击?(联系20多年的心血以及谈迁当时的身体状况来说。)(3)指导朗读。这句话我们带着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悲愤、同情)谁能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齐读4、这致命的打击对于谈迁来说大吗?从哪看出?指名回答,出示句子: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再读,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指导朗读)的确,面对20多年的心血,在即将付印前书稿却被盗,下落不明。对谈迁来说,是万万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他生气,他着急,他无奈,他愤恨,他落泪。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此时,他只能任痛苦的泪水不停地流淌。但是,谈迁在厄运面前,放弃自己的信念了吗?(没有)从哪看出?5、指名回答,并出示句子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如果说刚才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悲愤交加、伤心欲绝的谈迁,那么此时,你读着这一句话,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谈迁? (可以联系谈迁当时的年龄、身体状况体会他顽强的意志。)指名回答。哪些字词看出谈迁的坚强?但 很快 挣脱 又 决心 从头(指导朗读)这时候,谈迁会想些什么?(我不能被厄运打垮,我还没有完成立下的志向)同学们,你们觉得是什么支撑着谈迁即使面对厄运也毫不放弃对这部国榷的编著?(坚定的信念)因此,在遭受厄运的打击后,他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8、谈迁20多年的心血被小偷盗走,下落不明,但这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坚强的信念支撑着他决心从头撰写。让我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小偷的憎恶,读出谈迁顽强的意志。)看时间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凭着他坚定的信念,从头撰写国榷,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一下。2、交流,谈感受。出示第三自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相关的句子。a、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终日奔波,写出谈迁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所编写的明史翔实可信,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心甘情愿。)b、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理解奋笔疾书。他是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了不起的史学家。)交流后指导朗读。3、练笔同学们,谈迁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使这部国榷更加完备、准确,他来到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引读,白天,他一袭破衫引读,夜晚,面对孤灯引读。同学们,当我们读着这一句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你们瞧,老师仿佛看到了:出示句子,分组练笔。(1)这天,风特别大,谈迁亲自来到郊外考察, 。(2)时至深夜,万籁俱寂,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只有谈迁屋里的灯还亮着,他 。你能选择其中的一句,发挥自己的想象,顺着老师的话写具体,写完整吗?5分钟4、交流学生的练笔。(一到两位)(每一句至少一个,最好各两个,先让中等的,再让好的说)5、小结学生的练笔内容。同学们写得都不错,从你们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谈迁在逆境中奋起,不怕苦,不怕累。这是因为有一份信念一直在支撑着他,那就是(指板书)编写国榷。6、为了使国榷完整、准确,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来到北京,白天,引读,夜晚引读(这一段话再引读一次,加深印象7、过渡: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终于诞生了。出示句子,齐读。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104卷,500万字,说明什么?(信念的坚定,他用生命写成,令人肃然起敬。)教师补充国榷的内容,介绍完后引出名垂青史,并理解。国榷介绍国榷是谈迁撰写的一部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为了使这部国榷更加翔实,谈迁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在1621年开始编著。这部书记叙了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也就是1328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共317年的历史。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和参考价值。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写本流传下来,经后人整理,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加入卷首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谈迁从30多岁开始写,倾其20多年心血写成的明史被窃,在59岁时再从头撰写。当他写完新的国榷,在63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国榷是谈迁用生命写就的巨著呀!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过渡:今天,作者向我们讲述谈迁编写国榷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中,不会永远是晴天,我们也许会遇到暴风骤雨,甚至电闪雷鸣,请不要害怕,更不要绝望,想一想谈迁吧,我们就会明白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回答,先结合课文内容说,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五、总结课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了解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逆境中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不断奋斗,可以这么说,为了这本书,他倾注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板书:毕生精力),最终编写完成了明史国榷。这是一部用生命铸成的巨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像谈迁那样,具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用坚定的信念来战胜一切困难,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扬帆启航,驶向成功的彼岸。六、课外延伸老师也借此机会,赠送几条有关信念的名言给大家。一起来读读、记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