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6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6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6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6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6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17年11月7日 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 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二十年间 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 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 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 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怎样的国家发展道路呢 历史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情境 将你带到当时历史情境中来 通过自身角色转化 帮助你理解历史知识 下面来看情境之一 列宁和他的金牌顾问团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消息传出之后 在国内外引起不同的反应 以下为他们的qq聊天记录 俄国沙皇 朕要卷土重来 谁来助朕 海军上将高尔察克 陛下 海军效忠于您 邓尼金步兵中将 攻占莫斯科 颠覆苏维埃 英法 支持沙皇 支持叛乱 阻止俄国退出战争日本 出兵 掠夺财富 阻止共产主义传播 美国 提醒你们 苏俄是共产主义祸水 坚决扼杀 你现在是列宁先生特聘的外国高级顾问团团长 你帮助他分析当时的形势 背景 1 国内 反革命势力猖獗 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 2 国际 帝国主义集团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 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 3 粮食严重缺乏 经济极端贫困 面对这样复杂严峻的形势 要保障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你向列宁先生提出怎样的政策 余粮收集制 推行工业国有化 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起到巩固政权的作用吗 1919 1920年 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 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 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在国内战争结束后的某一天 有一个叫哈尔斯的的顾问和列宁先生闲谈 他提出疑问 在当时条件下为什么必须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问题再探究 列宁说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 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 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结合列宁的话 我们应当如何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事物 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特征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评价 1 从特点来看 它是特殊条件 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2 从经济作用看 它对巩固新生政权确保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辩证的看待问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没有弊端呢 1921年春 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 三千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 苏维埃政权继续推行余粮征集政策 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 也支持农民的要求 消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 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危机 促使苏维埃政权采用新的方式来发展经济 你作为顾问团团长 能帮列宁先生提出什么建议 新经济政策内容 农业 粮食税工业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贸易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你的建议被提交 列宁先生非常重视 仔细阅读之后写出了他的疑惑 怎样理解国家资本主义 难道要在苏俄恢复资本主义经济吗 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允许资本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恢复和发展 最终建设社会主义体制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列宁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 而现在 谢天谢地 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它的实施 给苏俄带来了怎样的结果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1 粮食税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缓解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工农联盟 2 工业方面的措施调动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 允许自由贸易 促进了商品流通 4 按劳分配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但是 在1924年1月21日 人们排着长队 来向他们的领袖告别 列宁 已经为苏维埃耗尽最后一丝精力 谁来带领大家完成这段未竟的旅途 斯大林上台时 他接受的是一个庞然大物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斯大林如何引领这个国家向前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情境二 走近斯大林 各位电视机前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一名环球记者 我的名字叫jack 我是个斯大林迷 有幸通过穿越时空隧道采访斯大林先生 jack 领袖同志 欧美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 您如何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呢 斯大林 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苏联应该走自己的道路 斯大林模式 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所确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经济 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其内容有哪些 斯大林模式工业政策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 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 经济体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农业政策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目的 克服粮食危机 保障工业化顺利进行 jack 斯大林先生 您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呢 斯大林说 没有重工业 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 jack 为什么要由农业 轻工业提供资金 您可以通过引进外资解决资金问题 斯大林 20世纪20年代 各个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空前的繁荣 封锁苏联经济 1927年 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 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 提出要 和共产国际做斗争 jack 为什么您要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呢 斯大林 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 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 你知道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吗 特点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 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 1929年5月 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 讨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5年9月2日 苏联 真理报 刊登了一则简讯 采煤工斯达汉诺夫同志在六小时一班的工作时间里 开采了102吨煤 这是矿井一昼夜开采量的10 超过了普通定额的13倍 但一周以后 他又刷新了自己的纪录 一个工作日采煤175吨 在各行各业 在无数个斯达汉诺夫的推动下 苏联在1932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 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 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苏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 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 斯大林模式取得了哪些成就 成就 1 开辟了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2 苏联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3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苏联所采取的 计划 方式 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 20世纪30年代 西方人士为了克服经济危机 纷纷前往苏联取经 1935年 罗曼 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苏联 在日记中 他写道 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 消极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苏联它的重工业 军事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轻工业 农业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特别是农业 人民的生活没有没有能够和工业发展同步得到改善 当时他们看了以后呢 确实也发现了 苏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说 当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还有当时的官僚主义的作风 还有广大农民和一般老百姓的贫困生活 斯大林模式有什么样的弊端 专家点评 弊端 1 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 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 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导致苏联解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要把人物和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 计划经济在当时的成功 使人们不可能像今天一样去反思它的弊端 更何况 当时的苏联正面临越来越紧迫的战争威胁 忽视过去的人 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 忽视过去的国家 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 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 苏联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有什么启迪 苏联迅速崛起是20世纪引人注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