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课件(2)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语文 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课件(2)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语文 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课件(2) 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语文 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课件(2) 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语文 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课件(2)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形象 形象 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 也是最关键的要素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 它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花 草 虫 鱼等景物 诗歌形象表现的内容的角度 人物形象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物形象 包括景象和物象 考查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 2抓描写人物的肖像 语言 神态 动作 心理关键字词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情节 鉴赏依据 思维切入点 一形象鉴赏 人 提问方式 1 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 2 这首诗歌中的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怎样鉴赏 分析 人物形象 阅读李白诗 独坐敬亭山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答案一 一个山头 一座亭子 一个人 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 连云儿都不愿停留 清冷的环境中 诗人守望山头 相看两不厌 写出了作者的凄凉 最后 只有敬亭山 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解答不具体 且答非所问 答案二 我双手背在身后 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 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 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 这时 我的衣襟被风吹起 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 无语 望着它 渐渐地 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 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 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 一样的无语 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 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分析 扩写语段的好例子 诗歌鉴赏的环典型 判为0分 答案三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 在敬亭山之上 与敬亭山厮守 不去理睬 众鸟 与 孤云 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 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 或为功名 或为宦海浮沉 无论是何种原因 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 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 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分析 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 简洁而诗性的评价 但不合本题的要求 只能判为0分 诚信 诚实 守信用 现代汉语词典 何为诚信 1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 即用一句话总结 2 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 注意要围绕 诗人形象 这个中心来写 缺第一方面 扣2分 没有分析 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 扣3分 不能围绕中心写 扣3分 评分标准 正解 答案由三个部分构成 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又有点孤寂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 高飞 与孤云之 独去 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 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 表现出诗人孤独生活 只有 相看不厌 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 同时 诗人愈是写山的 有情 愈是表现出人世的 无情 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 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概括特点 分析依据 指出意义 情感 1 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 性格 身份 2 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3 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 或作者的情感 给你技巧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注 沧洲 水边 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1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 人 陆游 世 南宋 抗金 背景 词后 沧州 的注释 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 2抓人物心理 万里 匹马 关河梦断 身老沧州 抓人物神态 泪空流 等词句理解全词 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匹马征万里 其飒爽英姿 卓越不凡之气可见 关河梦断何处 是说一觉醒来 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 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裘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 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 天山 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表达了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案参考 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 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义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试简要的分析 蓑笠翁 的形象 1 寒冷 寂静 或 冷峭 2 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 忘掉一切 专心钓鱼 形体虽然孤独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 美化了的渔翁形象 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 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 1 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 李白 2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 3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陶渊明 4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形象 陈子昂 5 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6 建功立业 反对征伐的形象 王翰的 凉州词 王昌龄的 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 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 兵车行 则体察人民痛苦 反对战争 7 爱恨情长的形象 柳永的 雨霖铃 景物形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讲究的是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的天人感应模式 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 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 设计的 一般有 景物描写 季节 时令 地域等 场面描写 农事 战争 狩猎 离别等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 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何特征 2 通过景物描写 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沉的残月 悲啼的乌鸦 满天的霜 岸边的枫树 江上的渔火 寒山寺 钟声 客船等 特征 深秋半夜萧疏清冷 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 二 鉴赏示例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问题 请分析这首诗的画面美 这首诗写了江山 花鸟 燕子 鸳鸯 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 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 四种景物并列组合 构成上下对偶两联 上联写远景 下联写近景 上联景物较阔大 较概括 下联景物较特出 较具体 远与近相生 概括与具体结合 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 浓艳的画面色彩 谐调的画面组合 相宜的动静描绘 渲染出浓浓春意 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也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点拨 意境 它包括景 情 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 分析诗歌形象 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 识别其性质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1 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2 概括形象特点 3 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绘景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析景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 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 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 铁丝网 警棍 坦克 意境即白色恐怖 写景 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相结合 白描 渲染等表现手法比喻 借代 比拟 夸张 对偶等修辞手法 抒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托物言志等 写景抒情诗常见表达技巧 雨后池上刘攽 b n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联系全诗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动静结合 步骤一 一 二两句话以 水面平 明镜 照檐楹 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静态 三 四两句用 忽起 垂杨柳 及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 万点 声响等 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作者对雨后池塘这一幅美景的喜爱之情 步骤三 例题导航 提问方式 方式多变 1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2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或表现手法 或手法 答题步骤 1 判断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2 阐释 结合诗句分析 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3 作用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探究感悟 热身训练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问题 早行陈与义 宋 露侵驼褐 晓寒轻 星斗阑干 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驼褐 驼毛做的外衣 阑干 横斜貌 此诗3 4两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4分 答 1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2 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 3 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 步骤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来表达他对湖上情的深情 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 演练平台 答 借景抒情 步骤一 通过对柳条藤蔓的牵系离情 黄莺 欲别频啼 的拟人化描写 步骤二 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步骤三 三 形象鉴赏 物 鉴赏思维切入点 1 物象 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 思想感情 2 思路 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 精神 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 情发何端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鉴赏梅的形象 思路 分析 梅 的特点 人若具有这些特点将是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