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火焰中的文化:陶瓷 · 青铜》教案1.doc_第1页
《2 火焰中的文化:陶瓷 · 青铜》教案1.doc_第2页
《2 火焰中的文化:陶瓷 · 青铜》教案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焰中的文化:陶瓷青铜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陶器(一)认识陶瓶1(出示大屏幕):现在我们来看看三个不同时期具有典型特点的陶器。这是一个距今六千年的陶瓶,猜一猜:陶瓶是做什么用的?瓶上两个环为什么在中间,可能起什么作用?为什么陶瓶下边尖呢?2小组长组织学生组内讨论。3小组代表综合汇报本组意见。4师小结:真是一些会思考的孩子,从一个尖底陶瓶身上看到了这么多的信息。(二)认识猪纹钵和唐三彩1你还能从书上另外两个陶器身上看出什么信息?你能据此想象出当时人们的生活吗?2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在班内交流。(唐代的骆驼载乐俑:骆驼是唐代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胡乐器是唐代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最典型的胡乐器是琵琶,是当年盛行的写作照。)3师小结激情:陶器不仅实用,而且记录了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反映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更是人类祖先们智慧的象征,难怪用“人类的创造性发明陶器”为这个版块命名。什么叫“创造性发明”?4生汇报发言后师质疑:假如让你对发明创造陶器的古人类说一句话,你想说什么?5抽生发表自己的感言。6师总结过渡:人类的祖先真是了不起!制陶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科技含量和美学价值。我这个紫沙壶(出示紫沙壶)产自我国江苏的宜兴,看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请自由读读P78框里的话。7拓展了解。对于陶都宜兴你还了解什么?生汇报课前调查的关于陶都宜兴的资料。活动二:欣赏瓷器,了解瓷器1(出示大屏幕):师生共同欣赏,比较各时期不同的瓷器各有什么特点。2学生展示收集的瓷器图片或生活中的瓷器用品等,并谈谈自己对本件瓷器的感受,交流中引导探讨为什么瓷器会受到人们的青睐。3师质疑:我们平常总习惯说陶瓷,陶和瓷一样吗?4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从作胎原料、不同胎色、釉的种类、烧成的温度、总气孔率、吸水率、产生的年代、发明创造者等方面介绍。活动三:文化的使者1课前布置同学们查了瓷器的英文名称,查到了吗?瓷器用英语怎么讲?2生汇报,师板书“CHINA”,师质疑:“CHINA”不是中国的英文名字吗?3生自由发言作解释。4师小结:原来如此。瓷器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后来通过海路和陆路大量输出海外,才使制瓷技术在世界范围得到遍及。由此可见,瓷器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怪不得称瓷器为文化的使者!5重走“陶瓷路”。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的著名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带去中国的陶瓷和丝绸与沿途各国交换,开辟了中国的“陶瓷路”。(1)(出示大屏幕:地图),找找中国的瓷器曾远销到哪些国家和地区。(2)讲讲瓷器远销异国的故事。(3)齐读教材P80下面的话。(4)师小结激情:中国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就创造出了原始瓷器,比欧洲早一千七百多年。我国的陶瓷技术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其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我国被誉为“瓷之国”。活动四:认识编钟1课件出示编钟。刚才咱们欣赏的音乐就是用这个乐器奏出来的。它叫编钟。2有同学见过编钟吗?给大家介绍介绍。(1)学生介绍亲眼见到的编钟或查阅资料了解的相关知识。(2)师补充介绍湖北三游洞编钟演奏的情景。(3)编钟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引出“青铜器”。(4)生根据资料交流什么是青铜器及特点。活动五:探寻青铜文化1看一看,课件呈现一些青铜器图片,学生边看边说出名称。2算一算,课件定格出“司母戊鼎”,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算一算,感受当时人们铸造青铜器的情况。铸造青铜器需用坩埚熔铜,每个坩埚可熔铜12.7千克左右,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请计算要多少坩埚同时并用才能实现同时浇灌?假如一个坩埚的操作场地2平方米,运料、烧炭、观察火色、运液浇灌等操作人员平均每个坩埚2人,需多大场地,多少工作人员?3小结过渡: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青铜器,由此创生的青铜文化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青铜器上,铭刻着各个时代的印记。4找一找,青铜器告诉我们的故事。(1)生讲“武王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