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6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凝(nn)聚 倾(qn)吐 湿(sh)润 轻捷(ji) .一缕(lu) 调(tio)色板 要(yo)挟 曾(cn)经 .塞(si)外 差(ch)不多 倒(do)过来 冷(ln)笑 .分(fn)量 旋转(zhun) 蕴(yn)含 湛(zhn)蓝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拨地而起望而生畏不拘一格 .千峰万仞随心所欲浩气长书 .苟廷残喘返璞归真心惊肉跳 .自作自受流连忘返兴高采烈3.下面是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的相应词语,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比喻见到事物的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A温和可亲轻手轻脚浩浩荡荡少见多怪 B温柔可亲蹑手蹑脚浩如烟海可见一斑 C和蔼可亲悄无声息浪涛汹涌以小见大 D和蔼可亲蹑手蹑脚汹涌澎湃可见一斑4、给“光”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A.灯光 B.光阴 C.光彩,荣誉 D.神采 E.只,单; F.露着(1)他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 )(2) 体育健儿多次在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 ( )(3)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到了父亲的抚爱。( )(4) 光说不做,自己的奋斗目标怎能实现呢? ( )(5)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 ( )(6) 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2分)(1)诗经采薇描写对一位姑娘思念的情感。(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春夜喜雨。( )(3)苏小妹认为黄山谷加上的“舞”和“隐”两个字仍不够理想,但比苏东坡加的两个字要美。 ( )(4)“路转溪桥忽见”中“见”是出现的意思。 (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个诗句是描写秋天的。( )6、选择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A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的出塞C杜牧的江南春(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出自( )的诗。 A苏轼 B文天祥 C李白(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出自( )的春夜喜雨。 A白居易 B辛弃疾 C杜甫(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晓”的意思是( )。 A使人知道 B天刚亮的时候 C晓得,知道,懂得(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 。 A因为 B坐下 C座位7、下面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2分)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二、改写句子。(10分)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写句子)(2分) 2.索溪峪的美景难道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吗?(改为陈述句)(2分) 3.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改为间接引语陈述句)(2分) 4.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句)(2分)_ 5.在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2分)_ 三、选择恰当关联词语填空。(8分)如果就 因为所以 即使也不但还 既又1.电脑( )能当电视机,( )能当收录机、电话机、传真机使用。2.( )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 )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3.这些设想( )能实现,( )是遥远的事情。4.( )我们要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1.善待地球就是 。(2分)2. 就是拯救未来。(2分)3. ,天之道也; ,人之道也。(2分)4.有所 ,纤毫必 ;有所 ,时刻不易。(2分)5、詹天佑经常( )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不能有一点儿( )。大概,(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2分)”五、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六、阅读部分:(一)阅读老人与海鸥,回答问题。(15分) 没想到十多天以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 资)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非常惊(导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knkn)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象像)前的空(kn kn)中,像是前来(瞻檐)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1.划去文中括号内错误的字或错误的读音。(1分)2.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请在文中用“ ”划出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3分) 3.请用波浪线画出能体现老人与海欧之间深厚感情的句子。(至少画两句)(1分)4.文中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不用“飞”字,体现海鸥怎样的心情?(3分) 5.文段中出现两处省略号,它们的用法是:( )(2分) A.表示意思的递进 B.语意末尽 C.表示声音的延长6.这里还两次写了海鸥的鸣叫,海鸥们似乎在说什么呀?(2分) 7.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3分) (B卷)(二)阅读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回答问题。(15分) “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 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蜂蜜般黏稠的篝火旁,对我说。猎人是个渐渐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 “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机时,会在草木旺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分)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正确理解是:(2分)A.母狼为了逃命,使出全身力气拼命奔跑。B.母狼上沙丘时比我跑得快,有时间休息,体力得以恢复,所以下坡时拼命奔跑。C.母狼为了掩护小狼,引开猎人,使出全身力气向相反方向奔跑。3.请写一个有关狼的成语或你所知道的狼的故事题目,并比较一下本文中的狼和与平常人们对狼的印象有何不同。(3分) 4.文中母狼的智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5.文章最后写母狼“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你认为母狼这样做值吗?你是怎样看待母狼的行为的?(3分) 6.你觉得作者毕淑敏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些什么?(3分) 七、习作。(40分)生活中,我们接触到许多动物,让我们看到了动物丰富的情感。写一写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故事,或者写写自己驯养小动物的过程以及小动物跟你之间的亲密关系。要写出动物的情感,题目自定。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调研试卷(时间;分钟 满分:100分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看拼音,写词语(4.5分)toc wj kitu ny kng ki ( ) ( ) ( ) ( ) ( ) rngqi yul yqingrxu hngxngb do( ) ( ) ( ) ( )二、积累与运用(2+2+4分)1、下列加横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奴役 ( n ) 融洽 ( h ) 雾霭 ( i ) 浓妆淡抹 ( m ) B 深渊(yun) 卡车 ( k ) 概念 ( gi ) 负隅顽抗 ( u ) C 遮蔽 ( b ) 洛阳( lu ) 旋律 (xun) 与世长辞 ( ch ) D 欺凌 (lng) 陶瓷 ( c) 郑重(zhng) 弥留之际 ( m )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洋溢 飘渺 巍峨 清奇俊秀 B 跳望 簇拥 绵延 载歌载舞 C 气魄 把握 呐喊 摧人奋进 D 勉厉 浇灌 强盗 一腔热血 3、读句子,想想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然后选择正确读音。 A d do B d dao (1)最近看旧书,在一本书里找到了最原始的关于地道战的一些资料。( ) (2)这件事他办的不地道。 ( ) A sn zi B sn z (1)孙子兵法是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军事学著作。 ( ) (2)爷爷十分疼爱孙子。 ( )三、按要求填写词语。(2+3分)1、把成语补充完整。银( )素裹 波( )壮阔 街头( )尾 惊恐万( )2、照样子写成语。(包含意思相反的两个字)浓妆淡抹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1当 , 依然是 ;当 , 早已 。2“民族英雄郑成功 、 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3肖邦是 (国家)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 ”,作品有 、 等。我还知道中外爱国音乐家有 、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 代诗人 的作品,被前人称为“”。全诗体现了一个“ ”字从“ ”“”“ ”“”。 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5示儿是 朝诗人 的绝笔,以遗嘱的口吻告诉孩子,他叮嘱孩子“ , ”(填诗句)。表达 的感情。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之情。五、阅读与思考(23分)(一)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片段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 , !”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1、把埃斯内尔对肖邦所说的话补充完整。(2分)2、“特殊礼物”指的是 。(1分)3、埃斯内尔为什么要将这个“特殊礼物”送给肖邦?(2分) (二) 汉字与中国心xx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九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1分)心潮难已: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_ _ (2分)(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2分)_3、文章中提及的“九州”指 ,“知己”又指 。(2分)4、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词的后半句:(2分)清明时节雨纷纷,_ _。 劝君更尽一杯酒,_。(三) 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