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珍稀观赏竹筇竹、峨眉箬竹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专业:XXX 学号:XXX 姓名:XXXX指导教师:XXXXX摘要:本文通过动态顶空套袋采样的方法,利用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Thermal-desorption Cold Trap/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um,TCT/GC/MS)对珍稀观赏竹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峨眉箬竹(Indocalamus emeiensis)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所含有的成分、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了采样、鉴定及分析,寻找VOCs中具有对人体有益的特殊组分和浓度,研究其生理生态特性和在城市园林中的生态功能。从而为观赏竹在城市园林中的合理应用与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并尽快实现竹类植物在生态园林中的快速全面发展,也可为城市园林植物的环境效益及保健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筇竹竹叶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酯、醇、酸、醛、酮、烷烃等化合物;而峨眉箬竹竹叶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酯、醇、酸、醛、酮、烯烃等化合物。筇竹和峨眉箬竹挥发性成分均以酯类和醛类为主,含有(z,z)-9,12-十八酸二烯甲酯、(z)-9-十八烯酸甲酯、13-二十二烯酸甲酯、2-己基环丙烷辛酸甲酯、癸醛、壬醛、辛醛、十二醛、2-壬烯醛、反式-4-壬烯醛等成分,说明两种竹类可能在缓解紧张情绪、抑菌方面效果较好;还含有叶绿醇等成分,说明可能有利于增加新鲜空气的增长率。挥发物中萜类、醇类、醛类和酯类数量较多,是芳香疗法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比如辛醛、癸醛、壬醛、十一醛、十二醛、2-壬烯醛、反式-4-壬烯醛等具有蜡香、清香、甜香、柑橘香气和玫瑰香韵等。因此,这些挥发性气味和分泌物质能够改善人体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起到健体强身的作用,以消除高度紧张带来的文明病,解除心里紧张、情绪烦躁以及精神忧郁等问题。关键词: 筇竹;峨眉箬竹;竹叶;挥发性有机物;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1 前言1.1研究背景21世纪,人类进入以健康消费为主体的时代,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精神生活的需求,因而人们特别重视周围生活环境的质量。由此,园林学家提出建设生态城市,以园林绿化的方式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满足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生态的需求。但是,目前大规模的城市绿地营建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其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各大中城市存在公共绿地面积小、城市周围缺乏大面积森林的普遍难题,因此在大规模城市绿地营建的时候不应仅仅停留在审美层面,更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绿地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净化空气组分、美化景观等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二,在传统的绿地建设中,园林学家只考虑其景观生态作用,很少将园林植物的化学生态效应融入其中,更未将园林植物对人体健康、净化环境起作用的化学生态因素考虑在内。现有关于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的研究涉及人与植物环境的关系方面的内容较少,在园林绿地植物配置时也很少考虑植物的保健功能。观赏竹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资源,是我国园林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具有高吸碳能力的造林树种。在绿化方面着重体现在绿化环境,陶冶情操。竹子生长周期短,萌发块,造林容易,能迅速恢复植被,发挥植物的景观和生态功能;主要依靠无性繁殖繁衍后代,一次栽植,永续利用,可持续发挥生态保护功能;具有庞大的根茎系统,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竹子用途广泛,“以竹代木”能减少森林资源消耗,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竹子还能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清除城市中的“三废”,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优美的环境,给人们的情操以净化,各种园林竹类型给人们创造不同景观,美化生活空间,乐在其中,使人们享受到观赏竹的生态效益1-3。1.2 文献综述1.2.1 两种竹类基本介绍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系地下茎复轴混生的小型竹种,是目前竹亚科中仅有的两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之一,只分布于金沙江下游的云南省昭通地区11个县(市)和四川省雷波、叙永、筠连、马边等县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地区, 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由于笋肉厚,质脆,味美,干笋黄褐色并略具光泽,因而每年有大量的笋干外销。竿为制作手杖和烟竿的上等材料,具有较高的美术和经济价值。幼竿用于造纸,质量优于其他竹种。筇竹竿环极为隆起而呈一显著的圆脊,状如二圆盘上下相扣合,中有环行缝线似的浅沟,犹如算盘珠状。筇竹竹秆奇特,枝叶纤细,为名贵观赏竹4。目前本种竹仍属于野生状态,有必要对其天然竹林进行保护管理,加以人工培育并充分发挥其在园林环境美化中的观赏作用。 峨眉箬竹(Indocalamus emeiensis)竿较矮小纤细;叶耳发达,呈新月形;叶舌短矮,先端具发达的流苏状繸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叶片常多少有些两侧不对称,下表面粉绿色,叶缘有向上的细锯齿4。只分布于四川峨眉山洪椿坪,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繁殖容易、资源丰富等优点。峨眉箬竹叶大、植株矮小、常绿、姿态优美,是理想的庭院观赏和园林绿化竹种。但是峨眉箬竹现仍属于野生竹种,人工栽培甚少,还没有纳入城市园林建设中应用。为此,有必要开展其城市园林用园的营建,进行引种驯化,提高资源的总量、质量和利用率,促进峨眉箬竹的高效利用。1.2.2 挥发性有机物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是通过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途径合成的低沸点、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5,6,含量虽低,化学活性却高。经研究发现,竹叶中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醇、酮、醛、酚、羧酸及呋喃等类化合物。不同竹种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不同,竹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基2丁醇,其他主要化学成分有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己-2烯醛、橙花叔醇、植物醇、苯乙醛、天竺葵醛、植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异植物醇7。慈竹叶水蒸汽蒸馏物共鉴定出53种成分,主要有-紫罗兰酮、-紫罗兰酮、芳姜黄烯、-姜倍半萜、-倍半菲兰烯、苦橙油醇、-姜黄酮、芳姜黄酮、-姜黄酮、肉豆蔻醛、(+)-大西洋(萜)酮、新植二烯、六氢法呢基丙酮、(E,E)-金合欢醇丙酮、二倍-1(2-环戊酮)甲烷等8。淡竹竹叶挥发油中主要香味成分有:十六酸、金合欢基丙酮、植醇、石竹烯和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占总含量的58.6%。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醛类,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酮类 9。而阔叶箬竹叶提取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叶醇、1-己醇、苯甲醇、己醛、2-乙基呋喃、-紫罗兰酮等。箬竹叶提取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叶醇、苯甲醇、-紫罗兰酮、2-己烯醛、苯乙醇、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乙基呋喃等。两种箬竹叶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都为叶醇,都含有酮、醛、醇、酚、酯类化合物,且酮、醛、醇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成分10。苦竹、毛竹叶挥发物中含量最高的为叶醇,其次为2-己烯醛。首次从苦竹叶中鉴别出弥猴桃内酯,含量为0.38%11,12。童晓滨从干雷竹叶和鲜雷竹叶中分别提取了23种和18种化合物,并发现干竹叶比鲜竹叶不仅组分的数量和种类多,且增加了3种复杂酮类及10种新组分13。并且提取方法不同,竹叶挥发油成分在化合物种类、个数及相对含量方面差异也很大14。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3.1 国外近几十年,随着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手段的突破性进展,一些发达国家从不同角度对森林植物散发气味物质的种类、结构、功能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的科学研究,通过分析植物散发气味物质的化学成分以及了解人体吸收植物气味后产生的保健功效,发现利用植物散发出的气味和分泌物质能够改善人体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起到健体强身的作用,以消除高度紧张带来的文明病,解除心里紧张、情绪烦躁以及精神忧郁等问题。日本对于人与植物环境关系的研究较为全面、细致,研究对象直接针对活体植物(群),着重考察植物视觉、嗅觉等感觉中的一种效应,并做出人体生理、心理反应评价,比如对森林浴的研究。在森林浴研究的医学效果方面,借鉴温泉沐浴、药草熏蒸、香料评价及脑科学研究等多领域的思路与技术,获得有关动物及人体生理测试指标数据;森林浴的心理效果评价基本上都是借助芳香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其难点在于感觉形容术语不可能实现完全标准化,因而研究结论仅适用于特定范畴15,即使是利用计算机软件作统计评价,目前也只是达到快速获得数据的效果,而并不能提供芳香心理医学研究的统一指标16。所以,与森林浴有关的方向生理心理学研究至今仍面临不少障碍17。现代芳香疗法及森林浴都起源于欧洲,芳香疗法由法国人首先提出,森林浴则是德国人在100多年前率先兴起。欧洲国家应用植物精油对人体进行香疗的研究较全面细致,分门别类进行的精油疗效研究涉及植物至少在百种以上18,19,根据调香师对香气的感官评价所作的分类法也最多20-24。瑞士、英国等在植物挥发成分分析方面具备较好的技术基础25,26;奥地利等国在人体情绪与芳香物质关系研究方面开展的生理反应实验提出了较好的方案27-30。因此。欧洲科学家在人与植物环境关系的研究方面自有独到之处。目前的不足之处是,化学成分分析和人体生理测试评价之间没能很好地建立联系,各研究方向的出发点不同。总体上看,欧洲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着重于与香料有关的情感分析,对于感觉评价的客观化不及日本深入。对于植物挥发物应用的研究,北美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在有关植物挥发物的生态学特性及分析技术研究方面与欧洲相似。不过,美国的一项专利产品却在不经意中成为活体植物挥发物收集的优选材料。这种惰性极好的食品包装袋可经受微波炉的高温加热而不产生异味,因此被植物挥发物研究者用于套袋采集样品。1.2.3.2 国内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很早就有人注意到植物散发气味物质的药理功效,但对于植物有机挥发物的系统研究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研究方法主要是直接针对活体植物(群),考察其在视觉、嗅觉等感觉方面的效应,并做出人体生理、心理反应评价其难点在于感觉形容术语不可能实现完全标准化,因而研究结论仅适用于特定范畴,研究至今仍然面临不少障碍。目前的不足之处是,化学成分分析和人体生理测试评价之间没能很好地建立联系,各研究方向的出发点不同。研究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开展,研究对象多针对针叶树种、花卉植物等味浓的园林植物,采用方法不一,差别较大。谢慧玲(1999)、张庆费(2000)、郑林森(2002)、洪荣(2002)、郑华(2002,2003)、孙启祥(2004)、高岩(2005)、李妮(2006)等对园林植物挥发性有机物作了不同程度和方面的研究。目前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其一,生物合成。不同植物种释放的VOCs组成成分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包括萜类、烷烃、烯烃、醇类、醛类、酯类、含羰基和羧基类等化合物,萜类物质是构成植物VOCs组分的重要成分。其二,影响因子。环境因子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的遗传特性、发育阶段、昆虫取食、植物化感作用、机械损伤等)和非生物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营养、CO2浓度、空气湿度等)对植物有机挥发物的释放的影响。其三,保健功能。随着植物VOCs收集、分离和鉴定方法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止咳、平喘、祛痰、利尿、增强人体抵抗能力、出诗人体现体分泌均衡及增加森林空间的舒适感等方面的保健功效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实验证明,植物来源的芳香物质对人的想象力有促进作用(Toyamassa,1999)、与人的情绪有密切关系以及对人体所产生的镇定与觉醒作用(Toshinobu,1999)。其四,效用评价。植物VOCs的效用评价主要包括对人类心理和生理作用的评价两方面。1.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为了探讨珍稀观赏竹筇竹、峨眉箬竹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所含有的成分,通过对其产生的VOCs的成分、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分析,寻找VOCs中具有对人体有益的特殊组分和浓度,研究其生理生态特性和在城市园林中的生态功能。从而为观赏竹在城市园林中的合理应用与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并尽快实现竹类植物在生态园林中的快速全面发展,也可为城市园林植物的环境效益及保健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2.1.1 供试竹株筇竹竹叶挥发性成分于2012年7月24日、8月11日和9月12日12:00-16:00时采集于四川省成都市望江公园内。峨眉箬竹竹叶挥发性成分于2012年7月27日、8月13日和9月14日12:00-16:00时采集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树木园内。2.1.2 采样袋与吸附剂实验用采样袋是具韧性的微波炉加热用袋(Oven Bags,large size型或更大,美国Reynolds公司出品) ,袋子的大小为482mm596mm。该产品材质稳定、耐高温,可保证不释放挥发性气体。实验用吸附剂选用Tenax-TA(60-80mesh),能高效地吸附/解吸低分子量有机物;实验用吸附管选用郑州谱析公司的产品,长:16cm,内径:3mm,平均每根采样管装0.2000g左右的Tenax-TA。实验用过滤介质为二级过滤,第1级由玻璃干燥塔填充60目无臭活性炭(图1),由郑州谱析公司生产;第2 级由玻璃干燥管填充GDX-101(一种国产吸附剂)(图2),也是由郑州谱析公司生产。 图1 第一级过滤(活性炭) 图2 第二级过滤(GDX-101) Figure 1 The first stage filter(Activated carbon) Figure 2 The second stage filter(GDX-101)2.1.3 试验仪器与设备大气采样仪:青岛金仕达KB-6E型大气采样仪热脱附仪:郑州谱析自动热脱附仪PX-1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日本岛津GCMS-QP20102.2 试验内容及方法2.2.1 竹叶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在四川省成都市望江公园内及四川省都江堰市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树木园内,按照面积、大小、高度、间距、竹龄等相似性原则分别设置筇竹和峨眉箬竹纯林样地1处,面积15m15m,在每个样地中平均划分出3个重复的试验小区,每个小区的面积为5m5m;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利用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分别收集筇竹、峨眉箬竹的挥发性有机物。固定采集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挥发物样品采集过程确保在无损伤天然活体状态下进行且采集部位在每株植物的阴阳面。两种竹类分别采集不同部位的枝叶。每种竹类选取长势一致,树龄相同的5个单株为采样标准株,最后将5棵不同部位的枝叶混合,形成一种竹类植物的一个样品。本论文应用活体植物挥发物动态顶空采样法,是现在国际上最科学最先进最完善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强调活体植物的自然状态,从植物体近周空间(顶空)获取植物挥发物,采用封闭式系统采样(用硅胶管作为连接管路),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技术的弊端。采用动态顶空套袋采样法(图3)。首先将采样袋内的空气抽走,然后用大气采样仪泵通入经活性炭和GDX-101过滤后的净化空气;最后密闭系统循环采集植物挥发物(图4)。循环密闭采集过程中用流量计调控实际气体体积流速为100mL/min左右。采样时间为4h。 图3动态顶空采样装置Figure 3 Dynamic headspace sampling devicea.抽尽袋内空气 b.充入过滤空气 c.循环采集气体图4 活体植物挥发物采样过程示意Figure 4 Living plant volatiles sampling process2.2.2 竹叶挥发性有机物的鉴定采用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Thermal-desorption Cold Trap/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um,TCT/GC/MS)。此方法由全自动热脱附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计算机和连接装置(接口)五大件组成。气体试样注入气相色谱仪后,不同组分在色谱柱分离后,按时间先后从色谱柱流出。接口装置将流出物传输到质谱仪进行质量分离后被离子流检测系统检测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成各种图谱和报告。此联用分析技术将定性与定量融为一体,广泛应用于医药、环保和食品等的科研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TCT的工作条件:载气压力0.4-0.5KPa,热脱附温度320(20min)。GC 的工作条件:色谱柱Rtx-1MS(30m0.25mm0.25m),无分流方式,载气压力49.5Kpa;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3min),以6/min程序升温至250(3min),采集结束后色谱柱在270保持5min,以驱赶杂质。MS的工作条件:EI源,离子能70eV,质量范围29350m/z,扫描速度0.4sec/scan,检测电压350V,GC/MS接口温度250,离子源温度190,灯丝电流150A。定性分析:在上述条件下,获得GC/MS原始数据总离子流(Total IonCurrent,TIC)图,各峰代表的化学信息经计算机检索NIST库,并根据保留时间和其他化学经验,参考相关资料进行确认及筛选。2.2.3 竹叶挥发性有机物的月动态变化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索筇竹、峨眉箬竹不同月份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及含量变化,选定竹林内的健康无病虫害且长势一致的固定竹株样本,从2012年7月到2012年9月每个月在晴朗、无云的天气下,利用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分别收集筇竹、峨眉箬竹的挥发性有机物,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2.2.4 空白试验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获得的气样中,除了植物的挥发物外,也包含了外界空气中不能为过滤层完全吸附的成分。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须与对照空气气样进行比较分析,扣除这类组分。具体做法是:针对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获得的气样与对照空气气样中相同的成分,分别比较它们的特征质量色谱峰面积,扣除对照气样中的峰面积较大,或面积相近的成分。3 结果与分析3.1 两种竹类挥发性有机物分析3.1.1 筇竹3.1.1.1 7月份挥发性有机物分析3.1.1.1.1 试验数据7月份GC-MS分析结果见表1和图5。(结果是3次采样分析的综合数据) 表1 7月份筇竹竹叶挥发性成分Table 1 Volatile composition of Qiongzhuea tumidinoda in July序号化合物分子式分子量保留时间(min)相似度含量(%)1乙酸乙酯C4H8O2883.461950.10%2(s)-2-羟基丙酸C3H6O3908.185973.16%3己酸C6H12O211610.650870.23%4辛醛C8H16O12811.006860.31%5庚酸C7H14O213013.347860.28%6壬醛C9H18O14213.817980.87%72-庚烯醇C7H14O11415.672850.15%8辛酸C8H16O214415.880940.23%9癸醛C10H20O15616.594970.87%10正十二烯C12H2416816.679930.16%11壬酸C9H18O215818.305950.07%12环十二醇C12H24O18418.434760.07%13十一醛C11H22O17019.141920.04%148-羰基辛酸甲酯C9H16O317219.260860.06%15十二醛C12H24O18421.534940.29%169-羰基壬酸甲酯C10H18O318621.671930.64%17六氢假性紫罗兰酮C12H22O19422.439920.14%18反式-2-十一烯醇C11H22O17023.785720.26%19壬二酸二甲酯C11H20O421625.029880.24%201,9-壬二酸二甲酯C11H20O421626.881800.06%21十五醛C15H30O22627.927920.07%22十四酸C14H28O222828.806960.50%236,7-二甲基-2,6,10-三烯十二醇C14H24O20830.150840.12%24叶绿醇C20H40O29630.553926.82%259,12-十八酸二烯甲酯C17H30O226631.144860.26%267,10,13-十六酸三烯甲酯C17H28O226431.203880.27%27十六酸甲酯C17H34O227031.808968.39%28棕榈酸C16H32O225632.397944.29%29乙酸异胡薄荷酯C12H20O219634.286810.56%30(z,z)-9,12-十八酸二烯甲酯C19H34O229434.5429630.26%31(z)-9-十八烯酸甲酯C19H36O229634.7169612.31%32十八酸甲酯C19H38O229835.115964.86%33花生酸甲酯C21H42O232638.134952.02%3413-二十二烯酸甲酯C23H44O235241.0739221.05%图5 7月份筇竹竹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图谱Figure 5 GC-MS atlas of Volatile composition of Qiongzhuea tumidinoda in July3.1.1.1.2 数据分析经GC-MS联用分析结果见表1.由图5可知共分离出34个色谱峰,通过计算机谱库检索和有关文献查阅及对照标准图谱,从中鉴定出34种成分,含量最高的为(z,z)-9,12-十八酸二烯甲酯,含量为30.26%;其次为13-二十二烯酸甲酯,含量为21.05%。在34种成分中酯类有14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1.07%;酸类有8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15.58%;醛类有6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2.72%;醇类有4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0.59%;烯类有1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0.16%;酮类有1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0.14%。因此,7月份筇竹竹叶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酯、酸、醛、醇、烯、酮等化合物。3.1.1.2 8月份挥发性有机物分析3.1.1.2.1 试验数据8月份GC-MS分析结果见表2和图6。(结果是3次采样分析的综合数据)表2 8月份筇竹竹叶挥发性成分Table 1 Volatile composition of Qiongzhuea tumidinoda in August 序号化合物分子式分子量保留时间(min)相似度含量(%)1乙酸乙酯C4H8O2883.470940.07%2己酸C6H12O211610.601800.05%3辛醛C8H16O12811.018840.08%42,3-二甲基丙醇乙酸酯C7H14O213012.725740.05%5庚酸C7H14O213013.311760.02%6苯甲酸C7H6O212215.402740.07%72-庚烯醇C7H14O11415.674860.05%8辛酸C8H16O214415.857900.04%9癸醛C10H20O15616.596960.27%10正十二烯C12H2416816.684920.09%11壬酸C9H18O215818.291940.02%12环十二醇C12H24O18418.433690.06%138-羰基辛酸甲酯C9H16O317219.264890.06%14十二醛C12H24O18421.535920.03%159-羰基壬酸甲酯C10H18O318621.673920.35%166,10-二甲基-2-十一酮C13H22O19422.437860.04%173,15-二叔丁基苯酚C14H22O20623.787800.14%181,9-壬二酸二甲酯C11H20O421625.022830.09%19十五炔C15H2820825.925850.11%20十五醛C15H30O22627.927870.01%21十三酸C13H26O221428.795930.25%226,7-二甲基-2,6,10-三烯十二醇C14H24O20830.152910.19%23叶绿醇C20H40O29630.534924.88%247,10,13-十六酸三烯甲酯C17H28O226431.203870.13%259-十六烯酸甲酯C17H32O226831.391940.23%26十六酸甲酯C17H34O227031.810965.19%27棕榈酸C16H32O225632.368940.76%28(z,z)-9,12-十八烯酸甲酯C19H34O229434.5419618.31%29(z)-9-十八烯酸甲酯C19H36O229634.7139655.79%30十八酸甲酯C19H38O229835.114963.16%3113-二十二烯酸甲酯C23H44O235241.069929.39%图6 8月份筇竹竹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图谱Figure 6 GC-MS atlas of Volatile composition of Qiongzhuea tumidinoda in August3.1.1.2.2 数据分析经GC-MS联用分析结果见表2.由图6可知共分离出31个色谱峰,通过计算机谱库检索和有关文献查阅及对照标准图谱,从中鉴定出31种成分,含量最高的为(z)-9-十八烯酸甲酯,含量为55.79%;其次为(z,z)-9,12-十八酸二烯甲酯,含量为18.31%。在31种成分中酯类有12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2.83%;醇类有4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5.19%;酸类有7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1.22%;醛类有4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0.39%;酚类有1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0.14%;烯类有1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0.09%;酮类有1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0.04%。因此,8月份筇竹竹叶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酯、醇、酸、醛、酚、烯、酮等化合物。3.1.1.3 9月份挥发性有机物分析3.1.1.3.1 试验数据9月份GC-MS分析结果见表3和图7。(结果是3次采样分析的综合数据) 表3 9月份筇竹竹叶挥发性成分Table 3 Volatile composition of Qiongzhuea tumidinoda in September序号化合物分子式分子量保留时间(min)相似度含量(%)1乙酸乙酯C4H8O2883.470 920.77%2己酸C6H12O211610.611 900.91%3辛醛C8H16O12811.016 901.41%42,3-二甲基丙醇乙酸酯C7H14O213012.689 861.08%5正辛醇C8H18O13013.135 820.62%6庚酸C7H14O213013.300 860.60%7反式-4-壬烯醛C9H16O14013.576 840.53%8苯甲酸C7H6O212215.434 940.90%9辛酸C8H16O214415.860 901.15%10癸醛C10H20O15616.600 964.12%11壬酸C9H18O215818.303 951.18%12十一醛C11H22O17019.145 910.38%138-羰基辛酸甲酯C9H16O317219.268 870.34%142-壬烯醛C9H16O14020.417 760.84%15癸酸C10H20O217220.610 970.67%16十二醛C12H24O18421.540 941.00%179-羰基壬酸甲酯C10H18O318621.679 931.63%18六氢假性紫罗兰酮C12H22O19422.445 850.17%19十一酸C11H22O218622.800 780.66%20十二醇C12H26O18623.086 871.05%21反式-2-十一烯醇C11H22O17023.791 771.26%22十二酸C12H24O220024.899 951.06%231,9-壬二酸二甲酯C11H20O421625.034 821.07%242,13-十八碳二烯醇C18H34O26625.912 821.28%252-十九烷酮C19H38O28227.636 850.59%26十五醛C15H30O22627.935 920.43%27姥鲛烷C19H4026828.197 901.10%28十四酸C14H28O222828.802 963.48%295,9,13-三甲基-4,8,12-三烯十四醛C17H28O24830.159 912.13%30叶绿醇C20H40O29630.538 921.38%31十六酸甲酯C17H34O227031.813 971.48%32棕榈酸C16H32O225632.370 946.93%33(z,z)-9,12-十八酸二烯甲酯C19H34O229434.526 9612.73%34(z)-9-十八烯酸甲酯C19H36O229634.666 968.15%3512-十八烯酸甲酯C19H36O229634.755 822.23%36十八酸甲酯C19H38O229835.118 942.77%3711-十六烯醛C16H30O23837.726 844.24%3810-十九醇C19H40O28439.659 8722.31%3913-二十二烯酸甲酯C23H44O235241.072 935.37%图7 9月份筇竹竹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图谱Figure 7 GC-MS atlas of Volatile composition of Qiongzhuea tumidinoda in September3.1.1.3.2 数据分析经GC-MS联用分析结果见表3.由图7可知共分离出39个色谱峰,通过计算机谱库检索和有关文献查阅及对照标准图谱,从中鉴定出39种成分,含量最高的为10-十九醇,含量为22.31%;其次为(z,z)-9,12-十八酸二烯甲酯,含量为12.73%。在39种成分中酯类有11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37.61%;醇类有6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27.90%;酸类有10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17.55%;醛类有9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15.08%;烷类有1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1.10%;酮类有2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0.76%。因此,9月份筇竹竹叶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酯、醇、酸、醛、酮、烷烃等化合物。3.1.2 峨眉箬竹3.1.2.1 7月份挥发性有机物分析3.1.2.1.1 试验数据7月份GC-MS分析结果见表4和图8。(结果是3次采样分析的综合数据)表4 7月份峨眉箬竹竹叶挥发性成分Table 4 Volatile composition of Indocalamus emeiensis in July序号化合物分子式分子量保留时间(min)相似度含量(%)1乙酸乙酯C4H8O2883.464 950.21%22-戊醇C5H12O888.023 921.14%3己酸C6H12O211610.608 890.31%4辛醛C8H16O12810.999 950.42%5庚酸C7H14O213013.315 930.17%6反式-4-壬烯醛C9H16O14013.574 860.37%7壬醛C9H18O214213.874 981.31%8苯甲酸C7H6O212215.424 820.11%92-庚烯醇C10H20O15615.669 870.17%10辛酸C8H16O214415.876 930.31%11癸醛C10H20O15616.592 961.60%128-甲基-1-十一烯C12H2416817.085 800.12%13壬酸C9H18O215818.305 930.24%14环十二醇C12H24O18418.433 850.17%15十一醛C11H22O17019.139 940.22%165-甲基-2-癸醛C11H18O16620.120 860.20%17癸酸C10H20O217220.605 960.09%18十二醛C12H24O18421.532 960.33%199-羰基壬酸甲酯C10H18O318621.671 930.52%20六氢假性紫罗兰酮C12H22O19421.779 930.23%21反式-2-十一烯醇C11H22O17023.785 770.19%221,9-壬二酸二甲酯C11H20O421625.026 860.24%23十五醛C15H30O22625.917 920.21%242-十五酮C15H30O22628.006 950.19%254,8,12-三甲基十三酸甲酯C17H34O227028.117 830.30%266,7-二甲基-2,6,10-三烯十二醇C14H24O20830.143 890.24%27叶绿醇C20H40O29630.532 925.37%28十三酸C13H26O221430.619 910.57%299,12-十八酸二烯甲酯C19H34O229431.144 850.22%307,10,13-十六酸三烯甲酯C17H28O226431.202 890.18%319-十六烯酸甲酯C17H32O226831.389 930.40%32十六酸甲酯C17H34O227031.809 966.92%33棕榈酸C16H32O225632.410 931.60%34(z,z)-9,12-十八酸二烯甲酯C19H34O229434.544 9527.23%35(z)-9-十八烯酸甲酯C19H36O229634.723 958.39%36十八酸甲酯C19H38O229835.116 964.88%37亚麻酸甲酯C19H32O229237.152 850.82%382-己基环丙烷辛酸甲酯C18H34O228237.729 9113.67%39花生酸甲酯C21H42O232638.135 951.89%4013-二十二烯酸甲酯C23H44O235241.075 9218.25%图8 7月份峨眉箬竹竹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图谱Figure 8 GC-MS atlas of Volatile composition of Indocalamus emeiensis in July3.1.2.1.2 数据分析经GC-MS联用分析结果见表4.由图8可知共分离出40个色谱峰,通过计算机谱库检索和有关文献查阅及对照标准图谱,从中鉴定出40种成分,含量最高的为(z,z)-9,12-十八酸二烯甲酯,含量为27.23%;其次为13-二十二烯酸甲酯,含量为18.25%。在40种成分中酯类有15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4.13%;醇类有6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28%;醛类有8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65%;酸类有8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3.40%;酮类有2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0.42%;烯类有1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0.12%。因此,7月份峨眉箬竹竹叶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酯、醇、酸、醛、酮、烯烃等化合物。3.1.2.2 8月份挥发性有机物分析3.1.2.2.1 试验数据8月份GC-MS分析结果见表5和图9。(结果是3次采样分析的综合数据) 表5 8月份峨眉箬竹竹叶挥发性成分Table 5 Volatile composition of Indocalamus emeiensis in August序号化合物分子式分子量保留时间(min)相似度含量(%)1乙酸乙酯C4H8O2883.462 940.13%2(s)-2-羟基丙酸C3H6O3908.174 963.07%3辛醛C8H16O12810.998 940.66%4壬醛C9H18O214213.873 981.28%5辛酸C8H16O214415.859 850.35%6癸醛C10H20O15616.587 972.04%7壬酸C9H18O215818.299 870.16%8十四醛C14H28O21218.425 820.21%9十一醛C11H22O17019.134 950.25%10癸酸C10H20O217220.603 970.18%11十二醛C12H24O18421.526 960.44%129-羰基壬酸甲酯C10H18O318621.663 930.61%13反式-2-十一烯醇C11H22O17023.778 760.24%141,9-壬二酸二甲酯C11H20O421625.023 880.38%15十五醛C15H30O22625.910 900.24%164,8,12-三甲基十三酸甲酯C17H34O227028.168 840.34%176,7-二甲基-2,6,10-三烯十二醇C14H24O20828.802 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九年级形容词辨析用法及练习试题
-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模拟提高试卷(答案)(译林版版)
- 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重点中学真题A卷及解析
- 预防PICCCVC非计划拔管试题及答案
- 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输血技术》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机甲营销方案
- 医疗器械公司咨询方案
- 村里三八节活动方案策划
- 商办营销方案
- 2025年汽车ABS传感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香港 信托合同范本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训
- 女生穿搭技巧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大学试题(政治学)-比较政治制度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建筑物拆除场地清理垃圾外运施工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Web开发基础》形考任务实验1-5参考答案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附件1:线路工程填写示例
- 断亲协议书模板
- 中秋国庆假期安全教育
- 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 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办法(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