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doc_第1页
412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doc_第2页
412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doc_第3页
412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2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摘要】为了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对我院1999年1月2007年1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412例,发生率为6.56(412 /6278)。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占4102,胎盘因素占38.11,产道损伤占6.80,凝血功能障碍占1.46。不同孕周、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孕周、多胎妊娠、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有关。 【关键词】 产后出血;原因;防治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1-2,其发生率为233。不仅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生命,积极处理和预防产后出血的病因,可避免或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为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和防治措施,现对我院1999年1月2007年1月产后出血4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999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共6278例,发生产后出血者412例,占分娩总数的6.56。年龄最小20岁,最大42岁,平均(322.4)岁;孕周最小34周,最大42周,平均(382)周;初产妇260例,经产妇152例。其中晚期产后出血54例,占分娩总数的0.86。双胎75例。合并糖尿病者2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4例,妊高征108例,甲亢10例,子宫肌瘤13例。12 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出血测量采用容积法和称质量方法。1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产后大出血原因(表1)表1 412例产后大出血病因(略)22 产后出血与出血量、预后 本组出血量最少为500mL,最多达2500mL。产后出血量500mL314例(76.21),1000 mL 48例(11.65),1500 mL28例(6.80),2000mL以上22例(5.34)。发生休克16例,DIC 1例,继发贫血40例,全子宫切除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母亲死亡1例,席汉氏综合征1例。23 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 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孕周、分娩方式、第三产程长短、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等因素相关,不同情况下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略)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和有妊娠合并及并发症者,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居首位,这与文献报道一致4。故在产程中应保护产力、恢复子宫收缩及缩复功能,是防止产后出血的关键。胎盘娩出后,若宫底升高,子宫质软,呈囊状要考虑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在胎儿娩出后10min未娩出,并有大量阴道流血,应考虑胎盘因素。胎儿胎盘娩出后,立即出现阴道持续流血,色鲜,应考虑软产道损伤。若持续性阴道流血,血液不凝要考虑凝血功能障碍。本组412例中宫缩乏力169例(41.02%),胎盘因素157例(38.11%),软产道损伤28例(6.80%)。有时产后出血的几个原因可互为因果关系,故预防应从妊娠期产前检查开始,注意孕妇的身心健康,对于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重症肝炎等不宜继续妊娠的妇女应及时终止妊娠;对多胎、多产、多次宫腔手术、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高危因素导致产时、产后出血较多或既往有产后出血史者,应尽早住院治疗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5。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诊治,临产后对多胎妊娠、有多次人流史、羊水过多、双胎、胎盘低置者应严密观察,待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同时行子宫按摩或口服米索前列醇,能较好地解决子宫收缩乏力。还有研究发现欣母沛可对常规处理方法无效的子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有效6。在剖宫产时如遇上述方法不佳时,行宫腔纱布条填塞术7,本文中有8例行宫腔纱布条填塞,术后24h经阴道取出宫腔纱布条,全部成功保留子宫。但仍有少数出血严重难治的病例为挽救其生命需行子宫切除术,本文有1例行子宫切除术。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异。若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休克时问过长可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Sheehan’s综合征,故应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临床上对产后出血处理的关键在于尽快找出出血原因进行防治。【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9-8042粱娟,李维敏,王艳萍,等1996年至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4):2573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发现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1):6454朱关珍妇产科常见病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9-4825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96李晓琼,杨洪波,吴新奇,等.应用欣母沛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