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实验学校 杜明侠教材分析: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的礼物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之后收获了很多麦子。同样是一袋麦子,三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是不一样的。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正确书写,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体验理解文中的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并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不同角色的话。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各抒己见,并练习讲故事。【教学难点】理解三个小动物的处理方式不同,其结果各异的道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交流: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美味可口又形式多样的馒头是用什么做的吗?(麦子)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想得真周到,特意把三袋金灿灿的麦子送给三个可爱的小动物,让它们过个好年,这可乐坏了三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处理这三袋麦子的吗?那就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三袋麦子。2.板书课题:三袋麦子,学生齐读课题。指导“子”应读轻声。 【设计意图】通过美味可口馒头来引出麦子,又创设一定的情境,很自然地引出要学习的童话故事。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一)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多媒体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读读几遍。(2)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想办法记住宇形,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践进行理解,并多读几遍。(3)再读课文,边读边用序号标出自然段。(4)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连贯。(5)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说出故事的大体内容。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自学要求自读课文。3.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4.检查自学效果。(1) 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学生自由发言,全班交流记住生字字形、弄懂词语意思的方法。( 注意易混字麦、表,防、仿)(2)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生字词语中的生字带有注音)。 礼物 麦子 喊道 馒头 烙饼 面粉 食品 饱满 保存 杂粮 防止 虫蛀 嘴唇 憨厚 告别 告诉 神秘 麦囤 自豪 收获 抚摸 兴奋 金灿灿 迫不及待 各种各样 哈哈大笑 (3)学生自由认读。(4)指名读,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5)指名领读。(6)理解词语: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来源:学&科&网Z&X&X&K 憨厚:的意思是老实厚道。【设计意图】此环节采取了自主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自主读课,初读扫清了文章认读障碍。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提出要求:(1)默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不漏字、不重复。(2)请你按“快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或按照“收到礼物”“处理礼物”“最后结果”分成三部分),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2.学生默读课文。3.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师生进行评价。)4.全班交流: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地得到了一袋小麦。第二部分(第24段):讲三个小动物把意外得到的一袋小麦各自作了处理。第三部分(第59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它们各自处理小麦的情况。5.自由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在朗读这个故事时,要用轻快的语气,读出三只小动物对麦子的喜爱以及各自对待麦子的态度。【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默读课文,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读。(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快过年了。)(2)谁给谁送了什么礼物?(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送了一份礼物:一袋麦子)(3)谈话过渡:小猪、小牛、小猴分别是怎样对待礼物的?2.学习课文。(1)指名学生分角色读课文24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2)小组交流: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它们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是怎么想的?(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金灿灿”,想到了“吃”。小牛看到麦子“饱满的麦粒”,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 怎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金灿灿,颗粒很饱满等。) 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了什么?(从中体会小猴能认真动脑,考虑问题周到、长远)(3)三个小动物分别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小猪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小猴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3.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各不相同,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设计意图】此环节抓住小猪、小牛、小猴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来体会它们三个是如何处理这一袋麦子的。五、回扣课文,表演朗读。1.读了这个故事,对于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猪、小牛、小猴,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教师适当点拨,尊重孩子们独特的体验。)2.学生自愿到讲台上边表演边朗读课文。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六、 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七、板书设计三袋麦子小猪吃光了 小牛慢慢吃 小猴全种下地 教学反思: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想得真周到,特意把三袋金灿灿的麦子送给三个可爱的小动物,让它们过个好年,这可乐坏了三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处理这三袋麦子的吗?语言的描绘,为学生创设一个寻求问题的学习情境,学生顿时兴趣盎然,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为下一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第二步:情感朗读,引领探讨。“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在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而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以读带讲,读中感悟的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抓住关键词,仔细品读,深入文本,感悟文本,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欣尝能力。为了学生从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中发现各自的优点和感悟他们的美好品质,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齐读、读书感悟、读书评价、读点圈画的方法来理解三个小动物的不同做法优点。 第三步: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合作探究找出小动物得到礼物后的做法和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体会句子蕴含的真谛,用内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品读和评评议议,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真正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熏陶。 第四步:活跃表演,情感升华。在教学中开发教材资源,设计表演内容,让学生参与表演。通过了示范表演、同桌互演、上台表演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的情感与被感知的对象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感的升华。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在表演中发展自己,课堂气氛尤为活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朗读及理解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也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第五步:课外拓展,积累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将语文学习的课堂融进生活,把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激励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借助“压岁钱”这一生活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为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好必要的铺垫。 第六步:读写结合,续编故事。课堂教学结束,我留给学生的课外作业是“大雪纷飞,又要过年了。有一天一个白胡子的老头突然拎着一口袋东西来到你的家里,他对你说,这是聪明的小猴送给我的一口袋麦子,今天我要把它送给你。你拿到这袋麦子会如何处理呢?”达到了语文教学中读写的有机结合。存在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