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学储粮技术探讨.doc_第1页
农村科学储粮技术探讨.doc_第2页
农村科学储粮技术探讨.doc_第3页
农村科学储粮技术探讨.doc_第4页
农村科学储粮技术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1 -第 11 页 共 11 页农村科学储粮技术探讨林 华 忠( 都江堰粮缘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 农村储粮品质的好坏,虫、霉、鼠、雀损失的大小与储粮仓型和仓房上不漏下不潮、墙体防潮处理,门窗隔离鼠、雀、虫的性能密切相关。储粮品质劣变的快慢,虫、霉的繁殖滋生速度和危害性与储粮环境的温湿度及科学保粮方法密切相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50个国家的储粮损失为总储量的6%10%,甚者高达30%,其中虫害损失占40%45%,其余是鼠、雀、霉损失;我国国库储粮损失低于0.2%,属世界先进水平;农村储粮损失6%9%。二00七年至二00九年历时三年的农户储粮损失对比试验,我市的试验户在储粮管理软硬件方面都优于对照户。同时,“小粮仓”的修建型式,防潮、隔热处理方式,防鼠、隔虫形式,杀虫药剂和施药方法 ,在储水分的控制手段等的不同,其效果明显不同:正常试验户:虫害损失率0.30.5%,生霉损失率0.00.9%,无鼠害损失, 总损失率0.91.2%;对照户12.4%,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资料相似。1 虫 害 损 失粮食在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储粮害虫侵蚀,不及时处理会被蛀蚀一空,残屑粉末严重,减斤降质。虫 害 损 失 对 比 表性 质主 要 害 虫密度 ( 头/ ) 数量损失率 ( % )损失数量 ( )实测与对照户对比实测与对照户对比实测与对照户对比试验户分户值玉米象 扁谷盗 谷蠹7 134-153 -260.3 5.2-5.2 -0.31.7229.74-28.60 -0.58加权值玉米象 扁谷盗 谷蠹69-911.5408.452182蛇床子植物 防治 试验户分户值玉米象 扁谷盗 谷蠹7 113-153 -470.3 0.7-5.2 -4.81.723.72-28.60 -26.60加权值玉米象 扁谷盗 谷蠹52-1080.5-5.02.78-27.54灭害灵化学防治试验户玉米象 扁谷盗 谷蠹134-265.2-0.329.76-0.56对 照 户玉米象 扁谷盗 谷蠹 拟谷盗1605.530.322 生 霉 损 失粮食微生物主要包括田间真菌和储藏真菌,而储藏真菌的优势菌是曲霉属微生物和青霉属微生物。青霉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左右,曲霉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30左右。一般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含水量达80%90%,因此水分是微生物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介质。在条件适宜时,粮食微生物就会迅速滋生,导致粮堆发热霉变。生 霉 损 失 对 比 表性 质生 霉 重 量 ( )生 霉 率 ( % ) 生 霉 数 量 损 失 ( )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试 验 户分户值0.00 108.19-21.74 86.450.0 14.9-3.6 11.30.00 79.18-19.85 59.33加权值577135.975.21.627.757.9正常试验户分户值0.00 108.19-21.74 86.450.0 0.9-3.6 -2.70.00 5.15-19.85 -14.7加权值40.5918.850.6-33.55-16.30对 照 户分户值21.743.619.853 脂肪酸值的变化 储粮的“生理生化”反应对储粮品质的影响较为直观的是糖氨酸反应也称米拉德反应或褐变。此反应导致米色变黄,进一步生成黑色有毒物质糠醛,最终生成醛、酮类物质。然而在粮食储存期间,尽管外观品质没有或无明显改变,但有明显增高的粮食灵敏劣变指标之的脂肪酸值的感官鉴定就难了。历时三年的跟踪试验分析,对我市农村粮食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的变化大小及规律性有了趋势性的了解: 3.1 脂肪酸值的变化具有 “管理性”试验户脂肪酸值的终止值低于对照户2.15.2(mgKOH/100g干基), 终止加权值低于3.3(mgKOH/100g干基)。同时,试验户中管理好的和差的相差3.0(mgKOH/100g干基)。管理的好变化小,否则变化大。按稻谷宜存指标:脂肪酸值30(mgKOH/100g干基)推算: 试验户可多储13年。脂 肪 酸 值 对 比 表 一性 质初始值终止值变化值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试验户分户值11.0 15.5-3.0 1.519.6 22.7-5.2 -2.14.1 11.6-6.7 0.8加权值12.8-1.221.5-3.38.7-2.1对照户分户值14.024.810.83.2 脂肪酸值的变化具有“低快高慢 平衡性” 糙米中脂肪含量(W总)约2.7%3.8%,即100g糙米中脂肪含量约2.7g3.8g,几乎是定值。在相同储存条件下,“脂肪的分解率(A%)”“基本相同”,所以,脂肪含量高者,脂肪酸值(A)的变化大,否则,变化小;脂肪酸终止值也几乎相等,“约是定值”。脂 肪 酸 值 对 比 表 二性 质初始值终止值变化值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试验户高值户15.11.120.4-4.45.3-5.5低值户11.3-2.722.2-2.610.9-0.1高低值3.8-1.8-5.6对照户中值户14.024.810.83.3 脂肪酸值的变化具有 “时段性”在储存期间由于粮堆出现高温、高湿会导致脂肪酸值增高或大增。正常储存时:3.3.1 每年10月次年4月该时段属气温先降后升“V型段”, 脂肪酸递增值0.30.6(mgKOH/100g干基)。根据GB/T20569-2006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的规定,脂肪酸值双试验结果允许差2(mgKOH/100g干基),因此,暂将该时段视为“脂肪酸值V型稳定段”。3.3.2 每年5月9月该时段属气温逐渐上升由小到大“A 型段”,脂肪酸递增值1.75.0(mgKOH/100g干基)。对照户递增值高于试验户加权递增值1.31.8(mgKOH/100g干基),暂将该时段视为“脂肪酸值A 型上升段”。脂 肪 酸 值 对 比 表 三时间段性质实测值变化值递增值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实 测与对照户对 比07.10.09. 08.04.02.试验户15.2-0.42.40.82.40.8对照户15.61.61.608.04.02. 08.08.12.试验户18.9-1.76.1-0.53.7-1.3对照户20.66.65.008.08.12. 08.11.12.试验户19.2-1.76.4-0.50.30.0对照户20.96.90.308.11.12. 09.04.28.试验户19.7-1.67.0-0.30.60.2对照户21.37.30.409.04.28. 09.08.20.试验户21.5-3.38.7-2.11.7-1.8对照户24.810.83.54 提高认识“综合治理” 确保农村储粮在储品质农户储粮损失对比试验圆满完成迄今已六年,结合储备粮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经验以个人观点对农村科学储粮技术谈点个人的看法,有不妥之处请各级领导及同行们斧正。4.1 改良完善农村储粮仓型我们对试验仓仓型、布局、储粮效果进行了分析,综合性地作了改良设计。 (小粮仓改良方案图附后)。4.1.1 改良型小粮仓的优点:4.1.1.1 粮仓的上下左右前,五面都不受太阳光的直射,有利于仓房保温隔热,稳定储粮温度。4.1.1.2 密封楼梯梯步缝隙,仓墙全高防潮处理,仓底采取悬空式多层防潮处理(硅胶密实剂+农膜+水泥沙浆+农膜),隔离地气,提高了仓底的防潮能力,也提高了预防粮食温差结露,吸湿霉变能力。4.1.1.3 仓门板镀锌皮包边处理,仓门槽嵌薄膜密封,提高了防治虫、霉、鼠、雀危害的能力。4.1.1.4 综合上述三条改良农村储粮硬件的同时加强软环境建设,在储粮食的稳定性会大大提高,虫、霉、鼠、雀损失会大幅度下降。4.2 控制农村储粮在储水分储粮发热有虫、霉原因还与粮食的呼吸强度有关。粮食的呼吸强度和在储水分(结合水+游离水)的高低,特别是游离水的多少密切相关。( 四川省的稻谷入库水分标准是13.5% )粮食在储安全水分(W安)的高低和储粮最高温度(t)有关。稻谷在储安全水分按W安 =( 17.9-0.205t )% 计算,即:水分高需温度低;温度高需水分低。故,“潮粮可过冬 低水方渡夏”。 通过夏季翻晒储粮,干燥至14.0%以下方可提高储粮稳定性。4.3 提高农村储粮测、控温技术前面已知道粮食安全储存温度与水分是函数关系。所以,粮食在储水分(W)一定时,可通过控制储粮最高温度(t)使之达到安全温度(t安)才能保证储粮安全储存。稻谷安全在储最高温度按 t安 =( 17.9- 100W )/ 0.205 计算。农户可以在仓内挂干湿计测定仓温仓湿,用杆式温度计测定粮温;采取自然通风和电风扇“机械通风”, 做到“适时通风散湿热,翻晒干燥防霉变”,延缓储粮劣变,确保储粮品质。4.4 完善农村储粮施药方法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很多。农村储粮既可以在翻晒干燥储粮的同时通过风、筛机械清除虫杂,也可以通过施用植物防护剂(蛇床子、烟叶、麻柳叶、苦莲子)和化学药剂(防虫磷、防虫糠、磷化铝)等方法杀灭害虫。 “蛇床子拌粮植物防治”, 效果较好。但是,拌粮施药方法不同效果有别: 4.4.1 散装粮粮面: 蛇床子半包+15 稻谷拌混杀虫,效果较好。虫害密度=7头/,虫害损失率=0.3%,虫害损失数量=1.72。4.4.2 包装粮: 袋外施药效果较差;袋内施药效果较好,但是有局限性,袋口施药又有局部性,杀虫不彻底。虫害密度=55头/,虫害损失率=0.5%,虫害损失数量=2.55。4.4.3 完善施药方法建议4.4.3.1 散装粮入仓、包装粮入袋前,按植物杀虫剂蛇床子或其它防护、杀虫剂使用方法及用量拌混后入仓、入袋。4.4.3.2 储粮翻晒干燥后,按植物杀虫剂蛇床子或其它防护、杀虫剂使用方法及用量拌混后入仓、入袋。4.4.3.3 楼梯梯步缝隙密封良好,仓门采用槽嵌薄膜密封或能采用其它方法良好密封的小粮仓,经专业人员认可,在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由当地专业人员实施ALP熏蒸杀虫、放气,残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