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_第1页
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_第2页
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_第3页
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_第4页
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天变不足畏 祖宗之法不足守 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 言事书 一 变法背景 目的及条件 财政危机 政治危机 边患危机 1 三冗二积造成北宋中期三大社会危机 3 改革条件 2 改革目的 克服封建统治危机 巩固统治 富国强兵 范仲淹 庆历新政 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王安石丰富的从政经验及 三不足 的变法精神影响 二 变法的内容 富国强兵 核心内容 2 强兵措施 整顿军队 省兵 精减军队 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二 变法的内容 强兵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3 文教与选官制度改革 改革 内容上 科举制度 二 变法的内容 选官制度改革 择优录用 惟才用人 学校教育改革 作用 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 育人才的地方 为政府培养实用人才 三 变法的结果和认识 变法取得一定成效 1 变法的结果 A 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 B 军队的战斗力有一定提高 C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 积弱局面 D 有利于社会进步 神宗去世后 新法被废及变质 三 变法的结果和认识 变法取得一定成效 1 变法的结果 神宗去世后 新法被废及变质 2 失败原因 局限 触犯大地主 大官僚利益 遭到激烈反对 阻力大 主要 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 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引起民间不满 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 保守派重新得势 推行新法操之过急 材料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 七月行均输法 九月行青苗法 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 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 四年二月改革科举 十月行募役法 行太学三舍法 五年三月行市易法 五月行保马法 八月行方田均税法 六年六月置军器监 八月行免行法 七年 1074年 九月行将兵法 司马光说 臣与王安石 犹冰炭之不可共器 若寒暑之不可同时 材料 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 后来 为了能够大权独揽 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 王安石恢复相位后贼心不死 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抛出 三 变法的结果和认识 变法取得一定成效 1 变法的结果 神宗去世后 新法被废及变质 2 失败原因 触犯大地主 大官僚利益 遭到激烈反对 阻力大 主要 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 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引起民间不满 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 保守派重新得势 推行新法操之过急 变法演变成激烈的派别斗争 三 变法的结果和认识 3 对变法的认识 评价 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 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王安石 三不足 的改革精神 值得肯定 进步性 历史作用 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 负担依然沉重 局限性 变法没有 也不可能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因此 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失败根因 改革启示类题目思路 1 从改革的原因来看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以 2 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 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 但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3 从改革的过程来谈 改革会有阻力 充满艰险 应此 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学习深化 1 改革的实质从根本上说 任何改革 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 2 改革的分类 根据改革的本质特征 一是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不会影响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二是生产关系发生本质变化 3 关于改革的评价 1 标准 尽管一切改革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但标准只有一个 即从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 2 基本思路 首先应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 历史要求 趋势 再看这次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要求 对历史发展起什么作用 试用以上标准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的 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1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 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2 改革是艰辛的 必然充满阻力 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 改革中注意合理的用人 要处理好改革派内部及改革派与守旧派间的关系 你从王安石变法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复习巩固 1 王安石变法内容中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有哪些 能直接减轻农民负担的是哪几点 2 变法内容中有利于缓和政府财政困难的措施有哪些 其中能直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措施是哪几点 3 变法内容中触及到大地主 大官僚利益的措施有哪些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 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不同点背景 商鞅 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