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2.会检验某个值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过程方法目标:进一步学习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感受方程与生活的联系。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1.什么是方程?2.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二、问题情境问题1:国庆期间, “金三角” 商厦搞促销活动,小军买了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88元,问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问:(1)你能根据上面问题中的条件列出算式吗?列算式为: ;(2)如果设这件衣服的原价为x元,你能列出方程吗?可列出方程为: 。 问题2:小明在今年3月12日植树节期间种了一棵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月升高约5厘米,大约几月后树苗长高到1米?问:(1)你能根据下列问题中的条件列出算式吗?列算式为: ;(2)如果设y月后树苗升高到1米,你能列出方程吗?可列出方程为: 。三、探究新知知识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想一想,议一议:以上两个方程在未知数的个数、未知数的次数、等式两边的式子三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结: (1)它们只含有 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数是 ;(3)等式两边都是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对应练习: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1) 5x0 (2)1+3x (3)y4+y (4)x+y5 (5)3m+21 (6)知识点二:从实际问题中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并判断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可列方程为: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了1700小时,预计每月还可使用150小时,问:经过多少个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将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解:设x个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2450小时,那么x月里这台计算机使用了 小时,可列方程为: 。小结:列方程时,先要设字母表示 ,然后根据问题中的 ,写出方程。知识点三:方程解的概念问题:当x取下面哪个数时,能使方程4x24的左右两边相等? (1) 2 (2)4 (3)6小结:使方程 两边 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对应练习:请你判断下列给定的t的值中,哪个是方程2t17t的解?( )(A)t-2 (B) t2 (C)t1 四、达标练习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2+10 B.x0 C. D.x+y02.下列方程中,解为2的方程是( ) A.x-10 B.5(m-1)+2m-2 C.3x-24(x-1) D.3(y-1) y-23.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买20支两种铅笔共花了9元,问: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解:设购买甲种铅笔x支,则购买乙种 支,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4.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 ,3a-3 5关于x的方程2x+1ax-3的解为x-1时,a的值是 .6.今年父亲32岁,儿子5岁,几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10倍?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作业布置:课本第80页练习1、2、3七、板书设计第2课时 等式的性质(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等式的基本性质。2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在下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1)2+35 (2)4x+79 (3)32 (4)6a+8 (5)2r (6)svt二、探究新知1.已知mn,则(1)m+2 n+2 (2)m+(-5) n+(-5) (3)m-3 n-3 (4)m-(-1) n-(-1) (5)m-a n-a(填或)性质1:等式两边同加( )同一个数(或 ),结果仍 。公式表示:如果ab,那么acb 2.(1)若mn,则2m 2n; -3m -3n. (2)若mn,则 ; .性质2:等式两边同乘同一个数,或 ,结果仍 。公式表示:(1)如果ab,那么ac bc;(2)如果ab(c0),那么 .对应练习:填空并说出下列等式变形的依据。(1)若ab,则a+5b ,依据是 ;(2)若ab,则a b-4,依据是 ;(3)若ab,则 -6b,依据是 ;(4)若ab,则2a+1 +1,依据是 ;(5)若ab,则-3a-4 ,依据是 ;(6)若ab,则 ,依据是 。三、达标练习1.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的是等式的哪一条性质。(1)如果35+x,那么x ;(2)如果x-y4,那么x4+ ;(3)如果3 x15, 那么x 。2.若ab,则在(1)a-b-;(2)ab;(3)ab;(4)3a-13b-1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3.已知xy,a是有理数,则下列各式不一定正确的是( )A. x+2y+2 B. C. axay D. x+ay+a4.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A.若,则x5 B.若,则xyC.若,则k-12 D.若,则bxby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1.在等式3x-510两边都加上 ,可得等式3x15,在等式 两边都 ,可得等式ab.2.由2x-10得到,可分两步,按步骤完成下列填空.第一步:根据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 ,得到2x1.第二步:根据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 ,得到.3.下列运用等式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正确的是( )A.若x+3y-7,则x+7y-11 B.若,则x-2C.若0.25x-4,则x-1 D.若-7x-7, 则x-1 4.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A.若xy,则x-5y+5 B.若ab,则acbc C.若acbc,则ab D.若ab,则六、板书设计第3课时 等式的性质(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过程方法目标:初步体验解方程中个化归思想。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言必有据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重难点: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1、 探究新知1.完成下列填空。(1)由x+726得到x19,可分一步,按步骤完成下列填空。第一步:根据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 ,得到x19.(2)由-5x20得到x-4,可分一步,按步骤完成下列填空。第一步:根据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 ,得到x-4.(3)由得到x-27,可分两步,按步骤完成下列填空。第一步:根据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 ,得到.第二步:根据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 ,得到x-27.【小结】一般地,从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2.对应练习: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 + 25 (2) 3x - 5 (3) - 3x15 (4)2、 达标练习1.由3x2得到,依据是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 (2)(3) (4)4.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2,则a 。5.对于方程的解是,成立的条件是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作业布置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 (2)(3) (4)五、板书设计第4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 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会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过程方法目标: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情感态度目标: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教学重点: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解: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 台,今年购买计算机 台。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 ;列方程得: .二、探究新知 1.思考: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2.对应练习:解下列方程.(1)x+3x-2x=4 (2)6y-1.5y-2.5y=3 三、达标练习 1.解方程。 (1) (2)(3) (4)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的3倍,且它们的和为12,则这个两位数是多少?3.洗衣机厂今年计划生产洗衣机25500台,其中型、型、型三种洗衣机的数量比为1:2:14, 这三种洗衣机计划各生产多少台?四、课堂小结1.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每一步依据是什么?2.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总量 。五、布置作业1.课本91页第1题。2.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现有蜘蛛、蜻蜓若干只,它们共有120条腿,且蜻蜓的只数是蜘蛛的2倍,那么蜘蛛、蜻蜓各有多少只?六、板书设计第5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 会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 会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形如ax+bcx+d形式的方程,使学生感受化归方法,体验数学的建模思想。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 解方程。 (1) (2) 二、探究新知 问题1: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则每人分3本,共分出 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 本;每人分4本,需要 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 本。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中的相等关系是: ;列方程得: . 思考: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归纳移项的概念:根据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 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注意:移项一定要 。对应练习:解下列方程。(1) (2)3x+7=32-2x (3) 三、达标练习 1.解方程。 (1)6x-74x-5 (2) 5x-27x+8 (3)87-2y (4) (5) (6)2.把一堆桃子分给一群猴子,每个猴子分3个,则剩余20个桃子,每个猴子分4个,则差25个桃子。问共有多少个桃子、多少只猴子?3、小李在解方程5a-x13(x为未知数)时,误将-x看作+x,得方程的解为x-2,则原方程的解为( ) A、x -3 B、x0 C、x2 D、x1四、课堂小结1.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每一步依据是什么?2.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 。五、布置作业 1.解方程。 (1) (2) (3) (4)六、板书设计第6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会解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过程方法目标:逐步渗透方程思想和化归思想。情感态度目标: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难点:会解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前置铺垫 1. 解方程。 (1) (2)-0.4t30+0.4t 2.化简下列各式。 (1)8+(5-x) (2)8-(5-x) (3) (4)二、探究新知 1.尝试完成解方程。 (1) (2)解:去括号,得: 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系数化为1,得: 2.针对性练习:解方程。(1) (2) (3) (4)-三、达标练习 解方程(1)2(x+15)x-10 (2)4(x+7)2(x-1) (3)-7(x+1)21 (4)11x-5(2x+1)1 (5)2(x+3)-3(x-1)5 (6)四、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每一步依据是什么?五、布置作业 课本98页复习巩固第1题(2)(4),第,2题(3)(4)。六、板书设计第7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4)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会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去分母解方程,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会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 1. 解方程。 (1) (2) 二、探究新知 1.尝试完成解方程解: 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小结:解方程时,如果有分母,一般要先去分母,你知道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应该同时乘 。2.尝试完成解方程解: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思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每一步应注意什么问题?三、达标练习 解下列方程。(1) (2) (3) (4)四、课堂小结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每一步依据是什么?五、布置作业 解方程 六、板书设计第8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会根据题目要求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求值问题。2.会解分母是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去分母解方程,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挑战自我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会解分母是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解下列方程。 (1)3x+5=5x-7 (2)6(x-3)=1-2(x-4) (3) 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根据题目要求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求值问题 问题:已知代数式的值比的值小1,求x的值. 对应练习:若与互为相反数,求x。知识点二:解分母是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1.尝试解方程 小结:当方程的分母是小数时,先依据 ,把小数转化为 数,再去分母。 对应练习:解方程 三、达标练习 1解方程: 2.代数式的值等于3,则x。 3.当x时,代数式与的值相等。 4.的倒数与互为相反数,那么a的值是( ) A. B.- C.3 D.-3 5方程的解与关于x的方程的解互为倒数,求k的值。4、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五、作业布置解下列方程(1)2(2x+1)=3(x+2)-(x+6) (2) (3)-=12. (3)六、板书设计第9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习题课一、基础练习 3x+7=5x+11; 5(x-4)-7(7-x)-9=12-3(9-x) 二、提高练习. 4x3(20x)=6x7(9x) (6)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四、作业布置(1)4-3x=3-2x (2)2(5x-10) -3(2x+5)=1 第10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 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和“积分”问题。2. 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想。情感态度目标:结合实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和“积分”问题。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 解下列方程 (1) (2) 二、探究新知问题1:古代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对应练习1.小明买了60分与2元的邮票共15枚,花了14元6角,问小明买了60分与2元的邮票各多少枚?2.学校学生会组织45名同学为学校花坛搬砖,女生每人搬5块,男生每人搬7块,总共搬砖275块。问共有多少名男生参加了搬砖工作?多少名女生参加了搬砖工作?问题2:一份试卷共有25道题,每道题都给了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要求学生将正确答案选出来,每道题选对得4分,不选或选错倒扣1分,一学生得了80分,问他选对了几道题?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四、作业布置: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2.课本112页第9题。五、板书设计 第11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数字规律”问题。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想。情感态度目标:结合实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数字规律”问题。教学难点:寻找“数字规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 1.解下列方程 (1) (2) 2.连续三个奇数的和为33,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多少?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二、探究新知 问题1: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1)观察这些数,它们前后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果设相邻数中的第一个数为 a,那么它后面与它相邻的数是 ;由此可得方程: . 对应练习: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成:1,-4,16,-64,256,-1024,其中某三个相邻的数的和是-13312,求这三个数是多少?问题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数的2倍,如果把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两位数。对应练习: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1,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这个两位数的五分之一,求这个两位数。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四、作业布置1. 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4倍,如果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大54,求原来的两位数?2. 王老师要参加三天培训,这三天恰好在日历的一竖排上且三个数字相连,并且这三个日子的数字之和是36,你知道王老师都要在几号参加培训吗?五、板书设计第12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的商品销售问题。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情感态度目标: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问题。教学难点:会找出商品销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1.一种商品按成本增加20%出售,每件商品售价是120元,问该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2.商品销售中的数量关系式:(1)利润= (2)利润率= 二、新知探究1.某商场出售某种文具,每件可盈利2元,为了支援贫困山区,现在按原售价的7折出售给一山区学校,结果每件盈利0.2元。问该文具每件的进价是多少元?.分析:本题的相等关系是 解:2.某商店在一天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分析: “盈利”就是 ,“亏损”就是 本题的相等关系是 解:对应练习1.某种牛奶进价每瓶5元,若按标价的8折销售,仍然获利3元,求该种牛奶的标价为多少元?2.某种商品零售价为每件900元,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商店决定按售价9折降价并让利48元销售,仍可获利20%,则这种商品进货价是每件多少元?3.某商场为减少库存积压,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出售两件夹克上衣,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亏20% 在这次买卖中商场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三、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布置1.某种商品因换季打折出售,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而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问这种商品的定价为多少元?2.课本107页第11题。五、板书设计 第13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四)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 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顺、逆水行驶”问题。2. 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想。情感态度目标: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顺、逆水行驶”问题、“配套”问题。教学难点:寻找“顺、逆水行驶”问题和“配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1.解下列方程(1) (2) 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水流的速度是2千米/小时。则船顺水行驶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船逆水行驶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 。 二、探究新知 问题1: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解: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x千米/时,则船顺水行驶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 船逆水行驶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 。 本题的相等关系是: 依据以上相等关系列出的方程是:对应练习: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航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要3小时,求两城距离。问题2: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 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分析: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生产出来的螺钉与螺母的数量之间应满足怎样的关系?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母,则分配生产螺钉的工人有 名,每天共生产螺母 个,每天共生产螺钉 个。列方程得,对应练习: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者乙种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四、作业布置1. 一艘轮船航行于两个码头之间,逆水需10小时,顺水需6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每小 时航行12千米,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2. 某童车厂生产由一个车身和三个车轮组成的车轮,工厂有88名工人,每人每星期可生 产5个车身或9个车轮。那么如何安排这些工人,才能使他们每个星期生产的车身和 车轮配套?五、板书设计 第14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五)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的工程问题。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情感态度目标: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的工程问题。教学难点:寻找工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1、 课前铺垫 1.解方程: 2.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一件工作,若甲单独做5小时完成, 1小时完成全部工作量的 ,小时完成 全部工作量的 。二、新知探究问题1:某地下管道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18 天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相向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分析:本题中甲的工作效是 ,乙的工作效率是 ,相等关系是: 解:对应练习: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乙甲独做需40小时完成,现由甲独做10小时后,剩下部分由 甲、乙合作,问还需几小时完成?问题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对应练习1.一项任务,原计划每天做80件,可按计划天数完成,实际上每天比原计划多完成25%,结果提前6天完成,问原计划几天完成?共完成多少件?2.有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一个排水管丙。若单独开放甲管,4小时可以注满水池;若单独开放乙管,6小时可以注满水池;若单独开放丙管,3小时可以将水池中的水排完。如果三管同时开放,多长时间可以注满水池?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四、作业布置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需要几小时完成?2.一部稿件,甲打字员单独打20小时可以完成,甲、乙两打字员合打12小时可以完成。现两人合打7小时,余下的部分由乙完成,还需多少小时?五、板书设计 第15课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六)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行程问题中的“相遇”和“追击”问题。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情感态度目标: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行程问题中的“相遇”和“追击”问题。教学重点:寻找等量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1、 课前铺垫1.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路程= ;速度= ;时间=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词语是什么意思:相向 同向 背向 相遇 追及。二、新知探究问题1:甲、乙站相距450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65km/h,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度为85km/h。(1)如果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2)如果快车先开30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多少小时两车相遇?对应练习1甲乙两人登一座山,甲每分登高10米,并且先出发30分钟,乙每分登高15米,两人同时登上山顶。甲用多长时间登山?这座山有多高?问题2:甲、乙两站相距245千米,一列慢车由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50千米;同时,一列快车由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0千米;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经过几小时快车可以追上慢车?对应练习2A、B两站间的路程为448千米,一列慢车从A站出发,每小时行驶60KM,一列快车从B站出发,每小时行驶80KM,问: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如果慢车在前,出发后多少小时快车追上慢车?问题3:甲、乙二人在长为400米的圆形跑道上跑步,已知甲每秒钟跑9米,乙每秒钟跑7米问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时,经过几秒钟两人首次相遇?对应练习3.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行驶550米;乙练习长跑,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两人首次相遇?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四、作业布置1.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4千米的两地同时向东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3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几小时后甲可以追上乙?3(选做)在一次环城自行车比赛中,速度最快的运动员在出发后35分时刻第一次遇到速度最慢的运动员,已知最快的运动员的速度是最慢的运动员的1.2倍,环城一周为7千米。求两个运动员的速度。五、板书设计第16课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七)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劳力调配”问题。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情感态度目标: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劳力调配”问题。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学习。一、课前铺垫甲乙两个运输队,甲队32人,乙队28人,从乙调走x人到甲队,则甲队有 人,乙队有 人。2、 新知探究:问题1:甲车队有50辆汽车,乙车队有41辆汽车.如果要使乙车队车辆数比甲车队车辆数的2倍还多1辆,应从甲车队调多少辆车到乙车队?对应练习1.永昌五中进行义务劳动,去甲处劳动的有30人,去乙处劳动的有24人,问从乙处调多少人到甲处,使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2.甲仓库储粮35吨 ,乙仓库储粮19吨,现调粮食15吨,应分配给两仓库各多少吨,才能使得甲仓库的粮食数量是乙仓库的两倍?问题2:课外数学小组的女同学原来占全组人数的,后来又有4个女同学加入,就占全组人数的,问课外数学小组原来有多少个同学。对应练习: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从甲队调12人到乙队后,甲队剩下来的人数是原乙队人数的一半还多15人。求甲、乙两队原有人数各多少人?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四、作业布置1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另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的人数为在乙处的人数的2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2. 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若干,如果从乙车间调100人到甲车间,那么甲车间的人数是乙车间剩余人数的6倍;如果从甲车间调100人到乙车间,这时两车间的人数相等,求原来甲乙车间的人数。五、板书设计第17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八)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方案选择”问题。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想。情感态度目标:结合实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方案选择”问题。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 1.解下列方程 (1) (2)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二、探究新知问题1:信息社会,人们沟通交流方式多样化,移动电话已很普及,选择经济实惠的收费方式很有现实意义。观察下列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表:方式一方式二月租费30元/月0本地通话费0.30元/分0.40元/分设计以下问题: (1)你能从表中获得哪些信息,试用自己的话说说。(2)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50分,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需交费多少元?方式一方式二200分350分 (3)对于某个本地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问题2: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为:起步价(3千米以内)5元;3千米后每超出1千米收费1.5元。(1)求某人乘车2.5千米的费用;(2)求某人乘车5千米的费用;(3)若某人乘车花费20元,求他乘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与AI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凿岩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能源安全管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陕西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直属企业进校园招聘高校毕业生5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汽车舒适与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空调安装岗前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安全上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深圳市罗湖区新华外国语学校诚聘各科教师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ICU患者的早期活动
- 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施工
- 石群邱关源电路(第1至7单元)白底课件
- JJF 1338-2012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
- GB/T 40529-2021船舶与海洋技术起货绞车
- GB 3160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 关于公布2016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 港口集团绩效考核方案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基础教育)
- 宜家战略分析(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