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doc_第1页
2019年五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doc_第2页
2019年五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doc_第3页
2019年五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doc_第4页
2019年五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五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活动记录1、填表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预测理由结果沉浮沉浮浮浮(或沉)沉2、填表略我的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它们的沉浮状况不会改变。课堂练习判断题:(1)(2)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活动记录填表研究的问题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实验材料一组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我们的推测实验现象记录我们的结论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研究的问题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实验材料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我们的推测实验现象记录我们的结论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课堂练习判断题:(1)(2)(3)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活动记录略我的发现: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课堂练习判断题:(1)(2)(3)(4)(5)4、造一艘小船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1)B(2)A5、浮力活动记录略1、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2、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也可填:排开的水量)课堂练习选择题:(1)A(2)B(3)B(4)A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活动记录略1、我的发现: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我的发现: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2、选择题:(1)BA(2)A(3)B(4)A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活动记录略我的发现: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课堂练习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是否同一个马铃薯,也没有说明马铃薯的沉浮状态,故不能排除浮力相同的可能。)(2)(3)(4)(5)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钩码的沉浮状态)(2)(3)(4)(此题来自书本20面原话,但严格来说,比重计不是比较液体轻重,而是比较液体密度,书本表达不严谨。)2、选择题:(1)C(2)B(3)A(4)B单元练习1、判断题:(1)(2)(3)(4)(5)(6)(7)(8)2、选择题:(1)A(2)B(3)C(4)A3、填:(1)浮(2)浮(3)沉4、(1)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浮力大小0.1牛0.25牛0.4牛(2)马铃薯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多浮力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少浮力越小。(3)方法一加一定数量的盐,方法二加一定数量的糖,方法三加一定数量的味精,方法四加一定数量的尿素。热单元1、热起来了活动记录略1、我的发现: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2、我的发现: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课堂练习判断题:(1)(2)(3)(4)(5)2、给冷水加热活动记录观察内容在天平上比轻重气球皮的变化我的发现重量没有什么变化气球皮有点鼓起来我的解释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但重量不变。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6)2、选择题:(1)C(2)A 3、液体的热胀冷缩活动记录略2、我的发现:大部分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课堂练习1、判断题:(1)(2)2、填空题:膨胀、缩小、热胀冷缩、热胀冷缩4、空气的热胀冷缩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2、选择题:(1)B(2)B5、金属热胀冷缩吗活动记录物体名称观察方法加热后发生的现象冷却后发生的现象结论铜球观察是否通过金属环不能通过可以通过大部分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钢条观察长度的变化变长了回到原来的长度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2、填空题:(1)冷缩 (2)锑、铋6、热是怎样传递的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填空题。DCEBFA2、选择题:(1)B(2)B7、传热比赛活动记录略结论:传热性能铜最快、铝其次、铁最慢。课堂练习选择题。:(1)A(2)C(3)C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B2、简答题:棉被不容易传热,外面的热量被棉被阻隔,传不进来,所以就减缓了棒冰融化的速度。单元练习1、判断题:(1)(2)(3)(4)(5)(6)(7)(8)(9)2、选择题:(1)C(2)A(3)A(4)B3、简答题:(1)右图的气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30,最高温度是50,现在的温度是20。(补充说明:本题的图最下的部分忘标上30了。)(2)烧瓶放入热水后,里面的水受热体积膨胀,水面上升;放入冷水中后,里面的水受冷体积缩小,水面下降。这就是常温状态下的液体热胀冷缩原理。(3)冬天衣服穿多了,能够有效地阻隔身体产生的热量往外传递,身体失去的热量少,就感觉到暖和了。时间的测量单元1、时间在流逝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略2、太阳钟课堂练习1、填空题:(1)24、12、12、12 (2)长短、方向2、选择题:(1)B(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出是中国古代时间还是埃及时间,而中国古代没有每小时,只有时辰之说。)(2)A3、用水测量时间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填空题:泄水型、受水型2、选择题:(1)A(2)C4、我的水钟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1)略(2)ABCD5、机械摆钟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2)(3)6、摆的研究活动记录略1、我的发现:摆的快慢和摆锤的重量无关。2、我的发现:摆的快慢和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短摆动越快。(补充说明:两题的最后一行表格划错,应该合并单元格。)课堂练习选择题:(1)C(2)B7、做一个钟摆活动记录略我的发现:金属片固定的位置离顶点越近摆的速度就越快。课堂练习1、选择题:B(补充说明,没有实践过,不是很确定。)2、简答题:可以通过调节摆长来调节摆的速度,结合前面的实验数据确定一个预测的数值,再在实践中修正和调整,制造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8、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从上到下的顺序:齿轮操纵器,齿轮,摆锤,垂体。单元练习1、判断题:(1)(2)(3)(4)(5)(6)2、选择题:(1)C(2)B(3)A(4)A(5)C3、简答题略、设计题略地球的运动单元1、昼夜交替现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太阳不动,地球逆时针自转。()太阳不动,地球顺时针自转。()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逆时针公转。()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顺时针公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逆时针公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顺时针公转。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课堂练习、选择题:(1)(2)(3)A(4)(5)、填一填。“地心说”理论:、“日心说”理论:、3、证明地球在自传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2)(3)(4)(5)4、谁先迎来黎明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2、选择题:(1)B(2)(3)C(4)(5)3、连线。围成一圈的同学 太阳贴有地名方位标志的同学 地球红色纸片 地球的自转按某种方向转动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先看到红色纸片 迎来黎明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6)2、选择题:(1)C(2)(3)B(4)C6、地球在公转吗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2、选择题:(1)B(2)A(3)C(4)B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2)(3)(4)(5)(6)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2、判断地球自转的依据:太阳、星星东升西落;傅科摆;人造卫星、航天器观察 判断地球公转的依据:一年四季;恒星周年视差单元练习1、判断题:(1)(2)(3)(4)(5)(6)(7)(8)(9)(10)2、选择题:(1)A(2)C(3)B(4)C(5)A(6)B3、连线。地球是球体 地球在运动地心说日心说 太阳静止不动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静止不动 太阳每天绕地球一周 太阳是宇宙中心 所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 地球是宇宙中心 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动4、选择题:(1)A(2)B顺时针(3)AC5、参照教科书86页。综合练习1、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选择题。(1)A(2)A(3)A(4)A(5)B(6)A(7)C(8)C(9)B(10)B3、连线。皮球 地球皮球上贴着的纸片 地球上的观察者黑板 地球的自转黑板上贴着的一颗星星 北部的星空皮球转动 北极星4、略5、简答题。()钢铁制造的轮船,由于排开水的体积很大,受到水的浮力就很大,受到的浮力大于本身的重力,所以能浮在水面上。(2)防止夏天气温升高时,钢铁受热膨胀使铁轨拱起来。(3)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形成四季变化。(4)不合理的方面:重物太轻误差太大;挂在树枝上观察不便;室外风的影响太大。附送:2019年五年级下册第10册第三单元试卷试题一、口算(另卷,6分)二、填空(22分)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2、写出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 ); 写出分子是8的最简假分数:( )。3、5里面有( )个 ,( )个 。 4 里有( )个 。4、1米的 是( )米; 5米的( )是 米。5、 表示_ _,也表示 。6、 3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是( )米,每段是全长的( )。7、在里填上“ 、” 或“=”。 8 8 3.25 2 1.3 3.2 1.8 1 5 5.25 8.3 88、 3= = = 3= = ( )36 = =( )(填小数) 1.8= = 27( )9、一段公路15天修完,10天修了这段公路的,还剩下没修。 10、的分子乘以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1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9吨50千克=( )吨 105厘米=( )米120分 =( )时 3分15秒 =( )分600平方米 =( )公顷 25平方分米 =( )平方米12、在 中,当x是(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x是(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当x是( )时,它是最小的带分数。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4分)1、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越大分数值越大。 ( )2、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3、 5个 和3个 相等。 ( ) 4、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1、比 大比 小的分数有( )。 A、1 个 B、2 个 C、3个 D、无数个2、分数值在 和 这之间的是( )。 A、 B、 C、 D、3、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 ,第二次又运走 吨,( )。 A、第一次运的多 B、第二次运的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4、一根8米的铁丝,每次截下 米,截4次以后,剩下的是( )。 A、7米 B、 C、 D、无法确定 五、计算(42分)1、解方程(6分)。8X+X=0.72 X- 0.75X=10 8.9 - 2X=6.82、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0.58101 58.2+3.86.21.8 90.125 +80.1252.651.751.351.75 20.50.52 250 - 0.992503、列式计算。(4分)(1)比一个数的3倍多1.1的数 (2)1.25 与5除6.25的和乘以4,是8.9,求这个数。 得多少?4、把下面各分数约分(5分)。= = = = 2=5、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7分)。 和 和 、和 6、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4分)0.32 = 0.375 = 2.05 = 1.7 =7、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4分)= 2 = 2= = 六、动手操作(3分)。 用同一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 、 七、应用题。(19分)1、小聪看一本趣味数学,12天看完,他平均每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10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2分)2、小东3小时走13千米,小红5小时走21千米,小云6小时走25千米。谁走得快些?( 4分)3、某工厂有工人1200人,其中男工有900人,男工占全厂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占全厂工人数的几分之几?(3分)4、王师傅3小时加工28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平均加工每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加工2小时完成了几分之几?(4分) 5、甲、乙两地相距25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2.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驶52.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6分)算术法: 方程法:xxxx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口算检测卷班级 姓名 学号 6.32.1= 378129= 3.45= 6.73.5=0.82.5= 7.20.2= 7.90.38= 37=3.20.4= 724.6= 0.369= 5.24=3.56= 1.70.29= 560.7= 340124=2.11.6= 2.58= 0.253.27= 720.9=1470.4= 1.270.39= 1.523.8= 0.486=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