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三章 基本设计规定 第四章 材料 第五章 结构分析3.4.3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注意表下注:悬臂构件计算跨度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构件起拱应减去3.4.5 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注意表下注:考虑不同环境类别、湿度等,尤其注意第4条,预应力斜截面裂缝控制应按第7章采用。3.5.2 环境类别的划分4.2.7 并筋4.2.8 钢筋代换5.2.4 考虑楼板作为翼缘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梁受压区有效翼缘计算宽度bf5.4.3 塑性内力重分布,梁支座或节点边缘截面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5%,弯矩调整后的梁端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应超过0.35,且不宜小于0.10第六章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6.2.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假定,混凝土受压的应力应变关系6.2.3 不考虑轴向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得条件,包括:杆端弯矩比、轴压比和长细比6.2.4 除排架结构柱外,其他偏心受压构件考虑轴向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二阶效应后控制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对环形截面有效高度的计算6.2.5 附加偏心距ea6.2.6 系数1和1的确定6.2.7 界限受压区高度b的定义计算6.2.8 纵向钢筋应力si和pi的定义计算6.2.9 任意截面、圆形和环形截面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按附录E计算6.2.10 矩形截面、翼缘位于受拉边的倒T形截面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配筋时,勿忘按8.5条进行最小配筋率复核,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直径等构造要求按9.2.1条执行,需按两排布置时x和As均应重新计算6.2.11 T形、I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勿忘按8.5条复核最小配筋率,尤其是注5,当为第一类T形截面(受压区高度在翼缘内)时按6.2.10条计算6.2.14 当x不满足式6.2.10-4时,受弯承载力计算式6.2.15 轴心受压构件配普通箍筋,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已知受力求纵筋计算式。尤其注意,当配筋率大于3%时,公式中的A应改用(A-As)代替。6.2.16 轴心受压构件配螺旋箍和焊接环式间接箍,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已知受力和纵筋求螺旋箍间距。尤其注意,该式计算结果不能大于6.2.15式计算结果的1.5倍;且有三种情况下不计间接钢筋(螺旋箍)影响,按6.2.15计算。6.2.17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大偏心配筋计算式6.2.17-2,小偏心配筋计算式6.2.17-5和6.2.17-76.2.18 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大偏心配筋计算式6.2.18-2,小偏心配筋计算式6.2.18-36.2.19 沿腹部均匀配置纵向钢筋偏心受压构件(剪力墙墙肢)正截面承载力(施答题指导第442页)6.2.20 计算长度l0的选取6.2.21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算法6.2.22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6.2.23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注意第3款,无论大小偏心情况,对称配筋偏心受拉的计算按6.2.23-2计算。即为钢筋若受拉则按第1款计算,钢筋若受压则按第2款进行计算。6.2.24 沿腹部均匀配置纵向钢筋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6.2.25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双向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总结:1、由已知钢筋反算弯矩时,首先应判断受压区高度是否超限,如为超筋梁,则并不是所有钢筋都计入受力,只按界限值计算6.2.13条(施答题指导第407页);如果x2a,则受压钢筋未屈服,需按6.2.14条计算受弯承载力或配置钢筋(施答题指导第410页)2、按双筋截面计算时应充分考虑砼抗压,取x=bh0(施答题指导第409页)3、圆孔换方孔的等效变换,面积、惯性矩均应相等(施答题指导第412页)4、小偏心对称配筋(施答题指导第426页),大偏心非对称配筋(施答题指导第433页)5、I形截面大小偏心的判断、I形截面受压区高度的计算、I形截面对称配筋的计算(施答题指导第441页)6、时刻注意,当x2a时,无论计算受弯还是受压构件,均参照6.2.14条;受压相应条文在6.2.17-2,I形截面也按此条执行。7、大小偏拉的判断(施答题指导第448页)8、大偏心受拉配筋计算,按构造配置受压钢筋的方法(施答题指导第451页)6.3.1 受弯构件受剪截面条件6.3.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采用规定6.3.3 板类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6.3.4 矩形、T形、I形截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仅配置箍筋),注意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大于总剪力75%以上的情况6.3.5 矩形、T形、I形截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同时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6.3.6 计算弯起钢筋时,截面剪力设计值的取用规定6.3.7 受弯构件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条件,箍筋按9.2.9条构造配置6.3.8 受拉边倾斜的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6.3.9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斜截面受压区末端的剪力设计值6.3.10 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条件6.3.11 偏压和偏拉构件受剪截面的规定6.3.12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注意剪跨比和剪力设计值V的取值6.3.13 偏心受压构件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条件,箍筋按9.3.2条构造配置6.3.14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注意对公式右边有限定要求6.3.15 圆形截面受弯、偏压、偏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6.3.16 矩形截面双向受剪框架柱受剪截面要求6.3.17 矩形截面双向受剪框架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注意配箍算法(施答题指导第462页)6.3.18 矩形截面双向受剪框架柱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条件,箍筋按9.3.2条构造配置6.3.19 斜向剪力设计值V的方向与x轴夹角较小时,可仅按单向受剪构件进行计算6.3.20 剪力墙受剪截面条件6.3.21 剪力墙偏心受压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6.3.22 剪力墙偏心受拉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6.3.23 剪力墙连梁受剪截面条件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6.4.1 弯剪扭共同作用截面条件6.4.2 弯剪扭共同作用下可不进行受剪扭承载力计算的条件,受扭纵筋和箍筋按9.2.5、9.2.9和9.2.10条构造配置6.4.3 受扭构件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的计算(施答题指导第464页)6.4.4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6.4.5 T形和I形截面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6.4.6 箱型截面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6.4.7 轴压力与扭矩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受扭承载力6.4.8 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受剪和受扭承载力6.4.9 剪扭共同作用下T形I形截面受剪和受扭承载力6.4.10 剪扭共同作用下箱型截面受剪和受扭承载力6.4.11 轴拉力与扭矩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受扭承载力6.4.12 弯剪扭共同作用下各类截面可仅需计算某几项承载力的规定(施答题指导第464页),该条文极重要,解题时需判断6.4.13 弯剪扭共同作用下各类截面配筋计算6.4.14 轴压力和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框架柱受剪和受扭承载力6.4.15 轴压力和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框架柱,可仅计算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条件,即对T的要求6.4.16 轴压力和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框架柱配筋计算6.4.17 轴拉力和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框架柱受剪和受扭承载力6.4.18 轴拉力和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框架柱,可仅计算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条件,即对T的要求6.4.19 轴拉力和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框架柱配筋计算总结:1、抗扭截面核心面积Acor和周长ucor的求解(施答题指导第465页)2、剪扭构件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t的计算,规范6.4.8条(施答题指导第466页)3、抗扭纵筋不能代替受拉纵筋,两者计算结果需相加,两者最小配筋率也应相加(形成一个新的最小配筋率)(施答题指导第468页),同时总箍筋也应为抗剪箍筋和抗扭箍筋的和(施答题指导第469页)4、计算时应区分集中荷载(集中荷载作用下情况)和均布荷载(一般情况)两种情况5、T形截面翼缘部分按最小构造要求配置最小箍筋和最小纵筋面积的计算(施答题指导第471页),注意“最小配筋率截面积”中的截面积的取法6、剪扭复合作用下综合示例(施答题指导第472页),注意由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及受扭箍筋求受扭纵筋7、雨篷梁计算(施答题指导第474页)6.5.1 不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板的受冲切承载力6.5.2 板有开洞情况um的取用6.5.3 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的受冲切截面和受冲切承载力6.5.4 配置抗冲切钢筋情况即冲切破坏锥体外再出现冲切破坏锥体,um的取用(施答题指导第477页)6.5.5 矩形截面柱的阶形基础,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6.5.6 考虑板柱节点计算截面上的剪应力传递不平衡时,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Fl,eq的求解,见附录F6.6.1 局部受压截面尺寸要求6.6.2 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Ab的计算6.6.3 局部受压承载力,分配置方格网式和螺旋式两种情况,注意间接钢筋的配置有构造要求(该条文最后,规范第80页),两种间接钢筋配置方式体积配筋率的求解总结:1、集中反力设计值Fl的计算(施答题指导第476页)2、严格区分集中反力设计值计算时的冲切锥体面积计算和冲切破坏斜截面计算周长计算上的差别,见规范6.5.1图;前者取用外展h0,后者取用外展h0/23、柱帽有上下边缘区别时的不同取值方法(施答题指导第478页)4、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同心对称原则的应用(施答题指导第480页)5、预应力施工时的集中反力设计值Fl=1.2corAp,式中cor为张拉控制应力,Ap为张拉钢筋截面积第七章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7.1.1 一、二、三级裂缝控制受拉边缘应力或正截面裂缝宽度验算7.1.2 各种截面按荷载标准组合或准永久组合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式7.1.4 构件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的应力或纵向预应力筋的等效应力计算式7.1.5 抗裂验算时截面边缘混凝土的法向应力计算式7.1.67.1.7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上混凝土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计算式7.1.8 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由集中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混凝土竖向压应力和剪应力最大值计算式7.2.1 挠度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近似等刚度计算的条件7.2.2 各种截面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B的计算式7.2.3 受弯构件短期刚度Bs的计算式7.2.4 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的计算式7.2.5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的取值7.2.6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反拱值应增大系数2.0总结:1、纵向受拉钢筋应力sk、梁的短期刚度Bs、梁挠度计算(含长期刚度B)、最大裂缝宽度wmax、钢筋最大等效直径deq、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te、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施答题指导第487页至第493页)2、在进行变形计算时应采用长期刚度B3、每一个参数要分清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还是准永久值4、截面重心到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ys和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施答题指导第494页)5、计算荷载设计值时要分别计算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和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并取大值6、挠度计算的综合例题(施答题指导第506页),包含跨中和支座两处刚度的求解及等刚度的选取第八章 构造规定8.1.1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8.1.2 伸缩缝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的情况8.1.3 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的情况8.1.4 双柱基础在伸缩缝处可不断开8.2.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注意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情况表内数值要1.4,尤其注意表下注8.2.2 可减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情况8.2.3 保护层内构造措施8.3.1 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相关锚固构造,注意梁柱节点中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按规范9.3节执行8.3.2 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修正系数a的选取8.3.3 弯钩和机械锚固的构造8.3.4 受压钢筋锚固的规定8.4 非抗震钢筋的连接,包括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8.5.1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受扭的情况见9.2.5条8.5.2 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限值8.5.3 次要受弯构件,当构造所需截面高度远大于承载的需求时,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的计算总结:1、I形和T形截面受弯或大偏心受拉一侧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的计算(施答题指导第523页)第九章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9.1.1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计算规定9.1.2 现浇混凝土板尺寸规定,包括板的跨厚比、最小厚度9.1.3 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9.1.4 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深入支座的锚固长度9.1.5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规定,包括体积空心率、箱型内孔和管型内孔9.1.6 板面构造钢筋的要求9.1.7 按单向板设计时垂直于受力方向的分布钢筋的要求9.1.8 温度收缩钢筋的构造要求9.1.9 混凝土厚板或卧置于地基上的基础筏板配置钢筋要求9.1.10 当混凝土板厚度150mm时U形构造钢筋的设置9.1.11 板柱结构混凝土板中配置抗冲切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构造要求9.1.12 板柱节点形式,柱帽高度、托板厚度及柱帽托板平面两个方向上的尺寸9.2.1 梁纵向受力钢筋的规定9.2.2 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从支座边缘算起伸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规定9.2.3 梁支座截面负弯矩筋的截断规定9.2.4 悬臂梁上部钢筋的规定9.2.5 梁内受扭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受扭梁纵筋最小配筋率的计算需同时考虑受拉和受扭(施答题指导第533页)9.2.6 梁上部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要求9.2.7 弯起钢筋的规定9.2.8 弯起钢筋弯起点与弯矩图的关系9.2.99.2.10 梁中箍筋的配置,包括最小配箍率(普通梁与弯剪扭梁不同)和箍筋最大间距;配箍率的计算式(施答题指导第537页)9.2.11 主次梁交接处(集中荷载作用处)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的设置(施答题指导第538页)9.2.12 折梁计算;增设箍筋增设范围s和垂直于箍筋方向上的设置范围s的计算(施答题指导第540页)9.2.13 腰筋的配置;腰筋每侧根数的计算(施答题指导第541页)9.2.14 薄腹梁或疲劳验算梁纵向构造钢筋的配置9.2.15 保护层厚度大需配置表层钢筋网片时的要求9.3.1 柱纵向钢筋配置要求9.3.2 柱箍筋配置要求9.3.3 I形截面柱的特殊要求9.3.4 框架中间层端节点锚固要求9.3.5 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或连续梁中间支座锚固要求9.3.6 框架顶层中节点锚固要求9.3.7 框架顶层端节点锚固要求9.3.8 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截面积计算、由截面积反算梁高(注意计算所得梁有效高度应再加上as,同时要考虑梁高的最小限制)(施答题指导第545页)9.3.9 框架节点内设水平箍筋的要求9.3.10 牛腿裂缝控制要求计算式,以此式可以反算牛腿有效高度(施答题指导第553页),牛腿局部压力验算(施答题指导第553页)9.3.11 牛腿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计算(施答题指导第553页)9.3.12 牛腿纵向受力钢筋构造要求9.3.13 牛腿水平箍筋及弯起钢筋的设置(施答题指导第557页)9.4.1 剪力墙厚度的要求9.4.2 双排分布钢筋的配置9.4.3 墙体计算,参见6.3.206.3.23条的规定(施答题指导第545页),构造按照9.4.4条9.4.4 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构造9.4.5 对房屋高度不大于10m且不超过3层的墙的构造9.4.6 墙中钢筋锚固的要求9.4.7 剪力墙洞口连梁构造要求9.4.8 剪力墙墙肢两端竖向受拉钢筋的配置9.5.19.5.3 水平叠合构件9.5.49.5.7 竖向叠合构件附录H 无支撑叠合梁板H.0.1 两阶段计算的荷载选取H.0.2 弯矩设计值计算H.0.3 剪力设计值计算H.0.4 叠合面受剪承载力计算H.0.5 正截面抗裂验算H.0.6 斜截面抗裂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LT 5043-2023 换流站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东吴、咸祥等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
- 公务员面试乔丹面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房地产建筑建筑工程房地产房地产建筑工程房地产建筑行业展望
- 公务员面试辽宁振兴面试题及答案
- 海南航空校招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荆州面试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集团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税务属于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试卷纸质版试题及答案
- 2025大连机场招聘10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互联网信息审核员考试题及答案
- 《自身免疫性脑炎》课件
- 【MOOC】大学生心理健康-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5年高考英语外刊时文阅读训练专题25褪黑素在REM睡眠中的作用(学生版+解析)
- 快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篇)
- 光明乳业供应链管理
- 国开(河北)2024年秋《现代产权法律制度专题》形考作业1-4答案
- JTS-145-2-2013海港水文规范
- 教师校园网络安全培训
- 《HSK标准教程2》第4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