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讲欧美的工业革命考点1| 第一次工业革命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1政治保障: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2基本条件(1)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2)对外掠夺和奴隶贸易,使英国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3)工场手工业为新技术的采用和发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成就1机器的发明(1)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3)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被发明出来。2动力的革新(1)表现:1782年,瓦特研制出改良的蒸汽机。(2)影响:解决了大工业所需的动力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2)英国修建了第一条铁路,19世纪中期,英国的主要铁路干线相继建成。易误辨析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的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三、结果机器制造业的诞生,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四、扩展欧美国家相继确立了近代工厂制度,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易误辨析工场与工厂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厂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教材补遗_圈地运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是影响英国历史发展走向的重大转折点。在经济上,圈地运动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自由劳动力;在社会层面上,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总之,圈地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影响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人物言论帕尔默(美国史学家)1866年,英国在芝加哥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度弄来的咖啡梅雪芹(清华大学历史教授)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普遍。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煤烟污染也相当严重。德国工业中心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烟幕所笼罩,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杰里本特利(美国史学家)在工业化时代,职业道德内在化了,专业人员在业余时间致力于自我发展,他们热衷于阅读,并参加与商业或文化有关的课程。产业工人聚集在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欧洲的英式足球和美国的棒球在工业时代都成为大众运动史料二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史料解读(1)史料一:第一位学者言论中“粮仓”“森林”“养羊场”“金、银矿”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二位学者言论中“污染”工业革命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第三位学者言论中“职业道德内在化了”“参加与商业或文化有关的课程”等工业革命对市民道德、文化的影响。(2)史料二:“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世界市场形成。史料运用(1)史料一中三位学者分别是从哪一角度对工业革命进行评价?并作简要说明。提示:角度:帕尔默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梅雪芹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分析了工业革命造成工业化国家普遍严重的环境问题。杰里本特利从文化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工业革命提升了市民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工业化促进文体活动的广泛推广)。(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提示: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亚非拉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史论归纳利用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问题。(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自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材料中“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的现象()A直接源于新航路开辟B实现了土地的集中经营C英国由此逐渐实现工业化D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B根据材料信息“由资本主义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可推知,此现象是英国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源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通过圈占农民的份地和公有土地,实现了大土地所有制,故B项正确。219世纪末期,英国的家庭人数开始减少。这种趋势先在上层社会和自由职业中开始,不久影响到其他中产阶级,最后影响到工人阶级,工人中也一度出现了节育。这反映了() 【导学号:67930057】A大机器时代工人的生育观念得以修正B工人主观上更愿意少生孩子尽快脱贫C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国内竞争日趋激烈D智能型职员群体成为工业化的主力军C材料说明了工人的生育观念出现变化,这是表象,应该从实质上分析,故A项错误;材料与尽快脱贫无关,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竞争激烈,人们减少生育,故C项正确;智能型职员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1825年英国取消了机器出口的禁令,迅速奠定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英国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B形成了工业国之间不平等的关系C成为英国建立世界霸权的基本条件D体现了英国维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A英国的机器出口,使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故A项正确;别的国家也可以使用机器生产,工业国之间不存在不平等的关系,故B项错误;英国建立世界霸权的基本条件不是机器出口,而是强大的经济实力,故C项错误;机器出口是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否定,故D项错误。4下表是英国职业人口的分配和产值构成变化表。这说明工业革命()项目时间职业人口工农业产值农林渔业比重制造业和采矿业比重农林渔业比重制造业、采矿业等180135.9%29.7%32.5%23.4%185121.7%42.9%20.3%34.3%A.提高了英国农业机械化程度B实现了英国向工业国转变C引起了欧洲经济地位的变化D改变了英国世界经济地位B“提高了英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在材料中没有提及,A项不符合题意;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后从事农林渔业的人口大幅下降,从事制造业、采矿业的人口大幅上升,农林渔业的工业产值大幅下降,制造业、采矿业的工业产值大幅上升,表明英国实现向工业国的转变,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区域经济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看不出英国世界经济地位的改变,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2|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与扩大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概况(1)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特点:大部分技术发明来源于科学实验室,实现了科学理论与技术革新的真正结合。(3)标志:电力工业的发展。(4)中心:德国和美国。2成就(1)电力技术的开发和利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直流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问世。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人贝尔和爱迪生分别发明了电话和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无线电的发明和电报电话公司相继成立。(2)交通运输业使用煤气和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问世。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独立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汽车,美国成为汽车王国。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3)化学领域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研制出安全炸药。许多化学物质被提炼出来。轻巧识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与扩大1建立:工业革命时期(1)原因工业革命既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同时也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革命使产量大幅度提高,要求有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发明,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的条件,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方便。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对外扩张。(2)结果: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而且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催生了垄断组织。许多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出现,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欧美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毕,一个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建立起来。易误辨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教材补遗_一、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不但操纵某一行业领域的生产和销售,而且与银行相结合,形成金融寡头。垄断组织不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参与政治事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但输出商品,而且输出资本。为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垄断组织支持本国政府的对外扩张和战争,列宁称这种资本主义为帝国主义。二、全面认识垄断组织1概念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出现原因(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不仅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使资本与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2)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为少数大资本家垄断市场、提高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创造了条件。(3)大企业为了避免因竞争带来的损失和破坏,互相妥协,通过联合保证相互的既得利益,并防止新的竞争对手跻身其中。(4)当少数大企业联合起来,通过订立各种协议来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的时候,垄断就形成了。3评价(1)建立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将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关系,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既约束了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限制了其他企业同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2)垄断资本家参与政治生活,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殖民扩张,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不可避免地引发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在欧美近(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世界文明史史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史料解读(1)史料一:“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发展推动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2)史料二:“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向郊区扩散”汽车普及前后人口转移的变化。史料运用(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该国发生“5分钟事件”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什么?提示:国家:英国。动因:市场的需求。(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转移趋势。提示: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向煤铁生产地区转移)。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转移。史论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工业革命的浪潮同时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出现,其规模更加庞大,发展也比较迅速。(3)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4)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史料一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史料二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史料解读(1)史料一:“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史料二:“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之间的国际分工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世界市场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点。提示:19世纪末,随着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根据史料二,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作用。提示:史料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作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这一切都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史论归纳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15世纪末至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欧洲殖民侵略、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殖民扩张、争霸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瓜分世界、资本输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评价奴役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控制着这些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命脉。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旧思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蒸汽和电力作为19世纪两种主要动力,成为两次工业革命标志性产物,它们()A都源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都是科学家反复实验的结果D都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跨越性发展D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没有实现科学理论的突破,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源于工匠实践经验,没有科学家反复实验,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出现,都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跨越性发展,故D项正确。2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898年,刚组建8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两大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导学号:67930058】A生产力的发展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垄断组织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A二者命运变化都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后政府普遍奉行自由主义政策,故B项错误;垄断组织的推动是表现,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原因也是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错误。3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A实行计划经济 B国家干预经济C出现垄断现象 D推行福利政策C计划经济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晚于材料时间“19世纪晚期”,故A项错误;国家干预经济出现在罗斯福新政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世纪晚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对经济自由化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故C项正确;福利政策普遍推行是在二战之后,故D项错误。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 ()A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B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C交通工具变革成为文明演进关键D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文明的扩展D从“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可知世界联系的加强,反映出世界市场形成把工业文明的成果推广到世界各地,故D项正确。(对应学生用书第161页)主题一技术革新与产业重组两次工业革命主题立意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生产与资本相对集中的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两次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世界历史的进程。知识交汇1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蒸汽电力发明者工匠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含量经验主义,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发展进程首发英国,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始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进入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出现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欧美其他工业国家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殖民扩张掠夺原料,输出商品资本输出,瓜分世界2.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项目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垄断组织区别时期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手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规模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垄断组织是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影响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联系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主题二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主题立意世界市场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资本主义列强用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暴力,把世界连结为一个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整体。世界走向整体的趋势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与冲突。知识交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特点及影响(1)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信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特点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3)影响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162页)近年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考纲考题统计情境创设相关考点工业革命2017全国卷33英国国民收入、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2016全国卷33人口死亡率的上升工业革命的影响2015全国卷32茶叶在美国的消费变化英国的对外贸易2015全国卷33工业生产比例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工业生产的影响2014全国卷33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工业革命2012全国卷40英美城市交通信号的改进工业革命高考真题体验找规律1(2017全国卷)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分析题干信息可知,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国民总收入提升的幅度大于工人阶级收入提升的幅度,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项正确。据以上分析可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没有同步增长,A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机器大生产,B项错误。此时英国工人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不能说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C项错误。2(2016全国卷)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A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上半期,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这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项。B项“化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C项与工业革命时期农业也获得快速发展矛盾,排除。D项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进步矛盾,故排除。3(2015全国卷)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D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D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观念明显,故A项错误。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且这一结论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故C项错误。4(2015全国卷)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大多数国家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以英、美、德、法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发展,故选B项。表中只是给出英、美、法、德四国的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没有其他国家的相关信息,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D项表述正确但是无法从表中得出,故排除。5(2014全国卷)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A19世纪初,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妇女和女孩们从繁重的手工纺车的辛苦劳动中解放出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使手织机也多半被闲置,材料只说明纺车被弃置,不能得出妇女被解放的结论,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材料未体现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高考命题预测明趋向视角1从综合链接角度命题工业革命是一次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与上层建筑等方面联系密切。高考题从多角度考查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代议制、自由主义思想等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的理解认识。解题时注意从联系角度。结合政治、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对点1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C从题目中“19世纪中期的英国”“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说明英国经济发展,而此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妇女走出家庭,走进工厂,故C项正确。视角2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工业革命对经济结构、城市化、国际格局及社会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平台售后服务流程再造与创新策略研究
- 2026届云南省化学高二上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6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 电气工程基础知识押题试卷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长难句解析 模拟试卷汇编
- 玩具消毒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王玲老师月嫂培训知识课件
- 岩土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一中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行业技术规范与市场趋势
- 拱桥拆除施工方案
- 社区医疗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 2025年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一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3篇)
- 安全质量部部门及岗位职责
- 基于工作坊培训模式的叙事教育培训方案在实习护生共情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 物业公司化粪池清掏服务方案
- 商会2025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城市河湖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技术导则》
- 《CIP培训资料》课件
- 无人机飞行安全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